登陆注册
10070600000034

第34章 官衔职务:帝王将相,争雄首问官几何(3)

“主席”一词是中国人发明并流传到世界各地的,在清末又由留学生引回中国。西方国家古代在宴请或开会时,特别是宫廷,主持之人处于显赫位置上或坐于高背大椅上,其他客人分列于长凳,同中国的主席客席吻合。所以中国留学生在翻译这个位置时,也就称为主席!

我国古时候很多书籍中都记载了“主席”一词:宋朝彭乘的《续墨客挥犀·上元夜张燕》说:“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即主持的意思。明朝叶盛在《水东日记·乡饮酒礼》:“有粮长者,粮长为主席,无粮长者,里长为主席。”这里主席便是主筵席。主席还有寺观的主持的意思,见《金史·食货志一》:“寺观主席亦量其赀而鬻之。”到了近代,又成为国家的政府机关、党派或团体某一级组织的最高领导职位的名称。赵树理《邪不压正》三:“晚饭后,还是这四十来个人,开了布置斗争会。元孩是政治主任,大家推他当了主席。”

据传,中国筵席萌芽于虞舜时代,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历史。据《礼记·曲礼》记载,周代时期一般四人为一席,长者居首。此外,对坐姿上,是盘腿而坐。跪坐和两脚前伸,都是不恭的举动。筵席直到唐代才使用几案,宋代才有桌椅。清刘献廷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句流传于世。今天“主席”也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名称。

编制外的首领:

春秋时的诸侯霸主扩充军首领称将军

我国三代时期并没有将军一职,那时设三公九卿,其中管民政的叫司徒,管经济的叫司空,管军事的叫司马。每军的统帅也不叫将军,而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级),大夫以下叫士。将军成为威风凛凛的统帅,是春秋时候的事。

三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拥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但在编制上又不允许诸侯突破三军,且只能设三卿。但是这时候的周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诸侯王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扩充军的统帅另称作“将军”。将军即为“将领一军”的意思。《墨子·非攻中》:“昔者晋有六将军。”孙诒让解释道:“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春秋时通称军将为将军。”可见此时的统领军队的“卿”渐渐被“将军”所取代。到了魏晋,卿也可表达为一种尊称了。

战国时期,随着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又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职位。级别也非常高。大将军、骠骑将军,是汉武帝时所封,位在丞相之列,实际权力比丞相还大。《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汉武帝以大司马为大将军,先是卫青,其后霍光、王凤等均以大司马、大将军预闻政事,成为权倾一时的中朝官领袖。其中骠骑将军是汉武帝时霍去病设立的,同为大司马的卫霍二人,实权在握,位在三公之上。蜀汉马超曾任过这一职。武帝时还有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列上卿。以后,各朝代将军的名衔虽不完全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同的。

可见,在封建社会,军队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起初将军本是统领三军外的军队,到汉朝,将军的权力一度扩展,位列三公之上。晋朝时则有骠骑、车骑、卫将军,有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准开将军府的位、禄从公,不开府的秩二品,三品将军秩二千石。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时期,大将军和将军无实权,有战事则出征,战争结束则免。清朝时将军也是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我国古代其他军衔:

元帅、校、尉、士官职设置由来

在中国,汉语“元帅”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时期,其名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谋元帅,赵衰说郄縠可以,“乃使郄縠将中军”。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元帅头衔的军事统帅,是在城濮之战与崤之战中屡立战功的晋国名将先轸,不过当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尊称,还不是正式官职名。到了南北朝,元帅才成为官职名称。北周宣政元年(578),宣帝宇文邕任命其叔父宇文盛和宇文招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之后,元帅一职开始常用。元帅多在战时用,征程结束后立即收回,复原军衔。李渊入关后,设有左右元帅。唐代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统帅。宋靖康时,封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抗拒金兵;金攻打宋时也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虽权位极重,但也不是定职。元代开始,元帅一职有所变化。元代外省和边疆常设有都元帅、元帅府等,作为地区军事长官。明代在枢密院之下设元帅府,有元帅、同知元帅等官职,统军征战。不过,元、明两朝的元帅职权已经被削弱,仅为二、三品官职。

“校”在春秋、战国时有官职之意,多指下级小官吏。《周礼·夏官》记载中,“校人”指“马官之长”。春秋时,鲁国也有此官职,《左传·哀公三年》有:校人乘马、命校人驾乘车等。直到战国时“校”才开始成为一种下级军事职官,如《商君书·境内》:“军爵,自一级以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士。”又如《墨子·迎敌词》:“校自门左,先以挥,木石继之”。孙诒让注:“校,盖军部曲吏。”

春秋以前,“校”是作为一般小吏的通称。到战国后期,“校”成为军队步兵的编制,是军事编制之一。在《通典·兵叙》中记载:“十人为一火,五火为一队,二队为一官,二官为一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禆,二禆成一军。”秦朝时设校尉一职,汉朝时级别仅次于将军。在现代军衔中,始设校官于尉官之上。

“尉”作为军事职官大约出现在春秋时期,已用作官名。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均设尉,也称军尉,主管发兵使民。这时的军事长官“尉”仍然是文武不分的。战国时赵国设有“中尉”,主“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后来各国在将军之下多设“国尉”、“都尉”。秦国曾以国尉为武官之长,“尉”才成为专职的军事武官,由武官担任,不再任命文官。

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军官称“尉”见于史籍的有:国尉、太尉、将尉、军尉、都尉、郡尉、县尉、校尉、中尉、廷尉、亭尉等。从高级武官到下级武官,是有不同层次的。

早在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中便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官名,职位在卿大夫之下。秦以后各朝皆袭用古制以上、中、下士为官职。士官名称沿用至今。现代军衔一般分为帅、将、校、尉、士官、士兵6等,上士,是多数国家军士军衔中的最高衔称。

皇帝身边的机要文人:

唐玄宗时选拔优秀文人称翰林

“翰”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在《晋书·陆云传》中:“辞迈翰林,言敷其藻。”这里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

翰林又是我国古代官名,称翰林院。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特别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专掌由皇帝发出的命令,为皇帝参谋、撰文,并直接发出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天下大赦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掌有较大实权,因而历史上又称为“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成为正式官员,官从正三品。此时通称“翰林学士院”。明代时,翰林学士院正式定名为翰林院。翰林学士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并备皇帝咨询,翰林学士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入文渊阁的翰林学士贵极人臣。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史书、起居注,为皇室解经讲史,以及充当科举考官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从二品,设满、汉各一人。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当之。

翰林院初始时是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由唐玄宗将其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起草诏制在唐以前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于是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以备起草急诏,有时也撰写些诗文。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建翰林学士院,居住在此的称翰林学士。初置时无员额,不久便依照中书舍人之例,仅设学士六人,资历尤深者一人称为承旨。安史之乱以后,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以至于分割了宰相之权。至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能晋升为宰相。翰林学士院与中书舍人院有什么分别呢?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

中国古代的翰林,充任者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是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为人熟知的历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省长的由来:

黎元洪改袁世凯时期的巡按使为省长

省,起初并不是行政区域划分,古时候指天子所居之所,王宫禁地。魏晋时开始设置“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省”,又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后简称为“省”。现在的“省”便由此发展而来。

明清两朝各省的行政长官称为巡抚。辛亥革命后,十八省宣布独立,各省成立军政府,集军政于一体,最高长官称为都督。都督之下设立民政部,以民政长作为行政长官,处理一省行政事务。

民国二年,即1913年1月8日,袁世凯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要求已设民政长之省份以民政长为该省之行政长官,未设民政长之省份以都督兼任民政长,为该省行政长官。公署内设总务处及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个司。接着对各省地方行政作了统一的规定:各省行政长官称民政长;行政机关称行政公署。各省设民政长1人,总理全省政务,由中央政府任命。1月10日,袁世凯公布命令:各省民政长由都督兼任。后来,陆续任命了一批文职人员担任民政长。1914年5月23日,袁世凯为加强自己的集权统治,并为其帝制活动做准备,制定并颁布了《省官制》。《省官制》把省行政长官名称由民政长改为巡按使,一律由大总统任命,不许地方保荐,行政署改为巡按使公署,使各省的行政长官名称和清朝的名称相仿。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和混战开始。黎元洪于同年7月6日下达命令:各省巡按使改称省长,巡按使公署改为省长公署。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省长的名称。此后,虽然各省行政长官名称在军阀时期各有所不同,但省长这个称呼一直保留下来了,为新中国所沿用。

省长这一名称自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出现,初称民政长,袁世凯又改为巡按使,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正式改为省长。由于军阀专横,省长虽为民政长官,但实权有限。国民党统治时期,改省长为省主席。

古埃及的大房子:

法老的最初涵义并不是国王而是宫殿

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

同类推荐
  • 寒洛传

    寒洛传

    “寒夜已尽天竟明,汴水岸边有龙生”北燕灭亡,寒洛斗智斗勇颠覆后周统治。
  • 博弈传奇

    博弈传奇

    博弈二字如今有多重定义,在许多领域有着多角度的解释,但在最初时,博弈的含义指的则是下棋。本书便是从此入手,为大家展示一个以下棋为主的幻想故事。
  • 三国之袁世子

    三国之袁世子

    重生成为太傅袁隗的嫡长子。袁颉表示:虽说古与今已有大不同,但生活无非还是人的生活。虽说古代女子和现代女子也已有大不同,但其实宝藏女孩都是差不了多少的。虽然就文化水平来看,古之普通人是赶不上现之普通人的。但我袁颉,幸能接触这些古之大英杰啊。
  • 史说益阳

    史说益阳

    本书是第一部尝试系统阐释和全面介绍益阳古城历史变迁与人文风采的作品。书中资料,含考古发掘、史志、方志、地方文史资料、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书中还采写和改编了一些故事传说,以事叙史,以史记人。
  • 大唐败家王爷

    大唐败家王爷

    李渊愁坏了,大孙子李承道能干是能干,可也太能花钱了,真金白银就跟流水一样。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看出来了,就劝李渊别再给钱了,他们俩看着都心疼。但李渊脸一变,破口大骂,不给我大孙子钱,难道留给你们俩吗?滚下去,天天就知道背后说小话,丢不丢人。堂堂的太子跟秦王,弄了个大红脸。李世民就对李建成说了,大唐非得被你的败家儿子毁了。李建成冷笑,你儿子有这本事吗?
热门推荐
  • 妖孽夫君:娘子休要逃

    妖孽夫君:娘子休要逃

    她,一夕穿越来到这个美男云集的陌生大陆,从此便开始了她不寻常的人生旅途,收精灵,遇美男,俘芳心,打怪兽,斗小三,牵红线……家族排名第一的家主,威震四方的嗜血宫主,妖孽腹黑的风流公子,呆呆傻傻的青衣少年,银发蓝眸的药仙之徒,看似扶弱的白衣秀士,死缠烂打的赖皮教主……竟都对她许诺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相离。她却看着这强大的阵容,这是要统治天下的节奏吖?家有美男千千万,今天晚上要宠幸那个呢?这是个问题!美男太多,我还是赶紧逃吧!群号码:【478429212】
  • 源气世界

    源气世界

    源气是万物的本源,是最神秘的能量,他不但滋生万物,也使人类变得强大。
  • 超级电梯工

    超级电梯工

    平凡的落榜学生,被迫南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大都市,一个卑微渺小的小工人,如何走上另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老道浑浊的眼睛里带着高深莫测,干枯猥琐的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改变你的命运,只用我轻轻一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神林小胖

    剑神林小胖

    临王朝衰落,民不聊生,外敌入侵,剑神林小胖,重整山河,完璧归赵.
  • 永生战仙

    永生战仙

    平凡少年的不平凡之路“我的路自己走不平那就来战吧!”战士战将战王战灵战道战天战圣战神战仙!
  • 女将大人谁怕谁

    女将大人谁怕谁

    她狠,她狂,她居高临下之姿,审视眼前侍卫,冷眉蹙紧,“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将军!”曾经名动京城的她一无学识,二是草包,三胆小,四懦弱,毫无主见,却一步步爬上将军之位,女将军又如何?她一样能驰骋胜过男儿,只是为什么要让她遇到那个男人?他,天生就是她的克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走在复仇公主的道路上

    走在复仇公主的道路上

    冰冷的她,曾被自己的父亲背叛;性情温柔的她,曾被自己的妹妹所陷害;淘气顽皮的她,曾遭到过家族灭门,自己也是最后的血脉。在复仇的道路上,她们遇上了曾经的他们,这条路上,究竟会怎样?
  • 清晨之后流年居上

    清晨之后流年居上

    孟清晨又活了,在一本小说里,她不想再做宫家少奶奶……木易流年:做我木易家的少夫人,好不好?晨晨。
  • 快穿白莲花女配在线撩汉

    快穿白莲花女配在线撩汉

    女配娇,女配柔,女配美,女配还作,在线撩汉。校园文,总裁文,明星文,初恋文,主播文,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