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2500000072

第72章 关于明英宗废除殉葬制度

李鑫叹了叹道:“谁说不是呢?京城的那些大户人家大不了多出点钱,损失点钱财,瞒过去,可那些穷苦的老百姓可就惨了,明知自己这是将自己的女儿往火坑中推,可一些老百姓还是将自己的女儿送了去!”

李俊文道:“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去送死吗?”

李鑫道:“怎么会不知道呢?”

李俊文怒道:“那还送!”

李鑫道:“可能有什么办法呢?一个穷苦的老百姓每日除了能勉强喂饱自己家人的肚子,哪家哪户有那么多的闲钱送给那些当官的人呢?”

李俊文道:“难道没有钱就要送自己的女儿去殉葬吗?”

李鑫沉默不语。

李如龙忽然道:“刚问老爷子,洪帮如这皇帝大选有何关联呢?”

李俊文忽然道:“是啊,是啊,爹爹,我们在路上就是碰到了洪帮的人长老在抓可云姑娘,她的妈妈就是被一个叫苗清泉的长老杀的!”

李鑫脸上微变,道:“洪帮,你们碰到了?”

李如龙见李鑫的脸色骤变,心中已知此事不是那么简单,虽不忍告诉,但还是点了点头,道:“碰到了!”

李俊文见父亲脸色骤变,疑惑的道:“爹爹,怎么了,洪帮实力很大吗?”

中国以活人殉葬的制度,自古就有,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对这类现象进行的批评和诅咒。进入春秋战国之后人殉就比较少见,但到了明朝,这种惨绝人寰的做法居然死灰复燃。《大明会典》记载:“孝陵40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具从葬;长陵16妃余俱从葬;献陵7妃,3葬金山,余俱从葬;景陵8妃,一葬金山,余俱丛葬”。《明史》还说,“历成祖,仁、宣,亦皆用殉”。

那是殉葬时是什么情景呢?朝鲜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根据朝鲜国《世宗庄宪大王实录》记,明成祖崩后,“帝崩,后宫殉葬者30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圈于上,以头纳圈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褚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决。韩氏泣,谓仁宗曰:“吾母年老,愿规本国。’仁宗许之。”金黑者,是韩氏的乳母,当初随年幼的韩氏从朝鲜而来。据明人王世桢《弇山堂别集》记载,韩氏来华至多十二三岁,殉葬的时候也就二十二三岁。韩氏死后金黑又在中国生活了二三十年,后来回国,上面的记载,就是她回国后的回忆。

实际上,在明朝,不但是皇帝妃嫔实行殉葬,各藩王也同样如此。洪武28年三月,太祖次子秦愍王朱樉死,两王妃殉葬,伺候藩王妃妾殉葬见诸帝《实录》,历历可考。

关于殉葬嫔妃的具体葬地,很难明朝官方资料中找到踪影。当代学者通过对天寿山陵区诸陪葬墓调查排比,提出:成祖、仁宗、宣宗三朝的殉葬宫妃是祔葬于帝陵玄宫的左右配殿。可从明定陵考古发掘来看,帝陵玄宫的左右配殿却是空的呢?这就得提到“土木之变”明英宗,他即位后的13岁那年,他哥哥周王朱有炖薨,英宗写信给另一个哥哥朱有爝,要求不要让活人殉葬,遗憾的是朱有炖的妃子巩氏、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皆殉死。最后,等到英宗临终之前,以遗诏形式讲明:“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至此,明朝残酷的人殉制度才正式被官方所废止。所以,现在我们自然不能从英宗之后的神宗定陵里看到人殉这一现象,而左右配殿则作为旧制保留下来,没有做出更改,一致空了下去。

但是,英宗的这一遗诏并没有使活人殉葬绝对禁止。王世桢在他的笔记中还举了几个此后仍然殉葬的例子。成化四年,辽王上书皇帝,说他的儿子死了,希望让儿子的妻妾殉葬,明宪宗大加教训,并且让人把辽王儿子的妻妾送到皇宫保护起来,此事没有批准。但是成化22年,宁河王死后,他的几个夫人还是被要求殉葬,明宪宗以为烈妇自愿从死,还给予旌表,授予荣誉称号。

明代殉葬的嫔妃,大多身份不高,有的甚至是在死后才封妃的。英宗就追封10位殉葬的诸皇庶母为妃,其册文说:“兹委身而赴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微称,用彰节行”。而那些没有殉葬,得以颐养天年的皇帝妻妾除皇后以外,一般都生有皇子女者或是勋旧之后裔。《万历野获编》记载“上未崩前之两月,曾封张氏为敬妃,为荣国忠显王之孙,今太师英国公辅之女,册文中赞美甚备,亦不从殉,盖以乃祖父勋旧特恩也”。

实际,到了清朝,人殉制度在最初也都有,太祖努尔哈赤死后,皇后那拉氏和二位妃子阿济根、代因扎殉葬。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死后,殉死的妃嫔有30多人。但有所不同的是,康熙朝之前的清代帝王,都实行的是火葬。到了康熙时期,拟议中准备让40名宫女殉葬。但由于康熙帝对于活人殉葬深恶痛绝,下令禁止。康熙是1662年死的,就是说,中国帝王用活人殉葬的残酷野蛮的习惯,到了公元17世纪才真正结束。

资料内容来源《百度》明朝被选定的后妃们,大多数不仅要忍受寂寞的苦楚,还要面对更为残酷的现实殉葬!每当皇帝驾崩,皇宫里就哭声一片,她们并不是在哀悼死去的皇帝,而是恐惧自己即将为已死的皇帝殉葬。皇帝一死,太监们便把那些没有生育子女的后妃,赶到一间小偏殿。地上放着一排小凳子,上面的横梁上悬着一条一条的白绫,这些是为后妃们上吊准备的。

据《明朝小史》卷3记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为他伺寝的40余名妃嫔全部陪葬于孝陵。其后,成祖的长陵也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则由10名宫人“殉节从葬”。妃嫔殉葬时,其状甚惨。明成祖死后,宫人殉葬者30余人,全部逼其上吊自杀。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宫妃中,有一人名郭爱,进宫不到一月,可能连皇帝的面还没见过,却要为刚刚死去的皇帝殉葬,自知死期后,满怀愁苦的她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首绝命诗:“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就被迫作了殉葬人。”

后妃们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缢、绝食,这在中国正史是很少记载。不过朝鲜《李朝实录》中却详细记载了给明成祖殉葬的嫔妃集体“自杀”的过程。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戊午,三十余名被挑选出来殉葬宫女嫔妃先在殿外用餐,后被带到殿内,这个时候,宫女“哭声震殿阁”。殿内放了三十多张“小木床”,这些即将赴死的妃嫔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们的头顶上方是已经准备好自缢的绳子,“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在这三十多个人中,有两个是朝鲜进献的女子,一为宫女韩氏;一为崔氏,封号“美人”。临近自缢时刻,韩氏突然跪倒在地,向与她们“辞决”的明仁宗苦苦哀求,求仁宗放她回国赡养老母,可是仁宗不为所动,最终这两个朝鲜女子只能在异国他乡命归黄泉。韩氏临死时,向她的乳母道别,韩氏回头对她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话还没说完,脚下的小木床就被抽掉。转瞬之间,三十多个女子就被活生生地吊死。

这些殉葬的妃嫔死后,下一任皇帝多半会给她们及她们的亲戚一些好处。最常见的是追赠谥号,表彰其行。据《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二宗皆然。”

在明朝皇帝中,英宗朱祁镇并没有什么建树,反而一生都受制于人。他九岁登基,三十八岁去世,他经历了“土木之变”,被掳去做俘虏,后艰难归国复位。但是他在临终前,却下遗诏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这样,最终废止了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明英宗幼年登极,曾与为他父亲明宣宗殉葬的宫人诀别,这给他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刺激和可怕的回忆。另一方面,这跟周宪王朱有炖有一定的关系。周宪王朱有炖是太祖第五子朱橚之子,死于正统四年,死时没有孩子。他死之前,上秦折表示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故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谁料未等圣旨传到,王妃巩氏和施氏等6夫人已经同日自经殉身。英宗无奈,只能表彰她们的“贞烈”、“贞顺”。

同类推荐
  • 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

    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

    2011年迎来百年校庆的清华人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所共知,清华另一句口号同样深入人心——“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为祖国鞠躬爆瘁,献完青春献子孙;“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强大影响力为中国在国际争得话语权;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世界陡然发现中国人先富了起来……60多年来,中国在变,中国人在变,《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聚焦社会变迁中留下鲜明印记的“年度人物”。所选“年度人物…秉持百姓情怀,埋着民间。那些感动中国的“脸谱”群像,构成国人共有的中国记忆。
  • 岂不知天下之真

    岂不知天下之真

    西域大月国使臣被杀,玉玄国皇位汹涌,藏在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礼部尚书三女的孩子?三冠王?鲁成候没兴趣看这些东西。
  • 皇室飘零

    皇室飘零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皇室家族如何从王朝开创、兴旺发达到走向没落的故事,魏朝末年文正带着国恨家仇加入到反抗暴政的义军行列,并在明争暗斗中一步步成长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正在文正一步步的要走上成功的时候,恍然间文正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有人早已布置好的,自己的一生原来都在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自己原来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文正又该如何打破别人早已精心设计好的圈套而使自己获得真正的重生?
  • 帝国60年

    帝国60年

    中国传统上认为,六十年为一甲子,具有某种神秘的气息。在大汉帝国建立六十年时,雁门太守冯敬在匈奴军队的进攻下壮烈牺牲,汉朝近60年的外交政策随之土崩瓦解,此时汉朝国力已经强盛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向外扩张是必然的趋势,而向匈奴复仇便成了汉武帝扩张的理由。在冯敬死去八年之后,汉武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开战。汉帝国在六十年四位领导人的指导下,和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汉帝国有了改变外交政策的能力,所以,复仇势在必行……
  • 四蜕

    四蜕

    上古时代,流传着很多仙人的传奇故事,其实哪有什么仙人,他们不过是……
热门推荐
  • 洪荒之掌御诸天

    洪荒之掌御诸天

    简介1:亘古苍茫,悠悠洪荒;先天大罗,法则传承;凶兽量劫,开天之秘;道魔之战,混元真圣;巫妖争霸,天地权柄;圣人执子,气运之争;封神之战,天庭初立;西游之行,大圣齐天;……简介2:这就是一个人穿越后,到处装*,到处浪的故事。。。简介1(洪荒):亘古苍茫,悠悠洪荒;先天大罗,法则传承;凶兽量劫,三族鼎立;道魔之战,混元真圣;巫妖争霸,天地权柄;圣人执子,气运之争;封神之战,天庭初立;西游之行,大圣齐天;……简介2(诸天):这就是一个人穿越后,到处装*,到处浪的故事。。。
  • 世子医妃莲花开

    世子医妃莲花开

    童月馨因患小儿麻痹症,二十三岁的她在轮椅上生活了十九年,终因医治无效死去,没想到,天庭却因她和她的爸爸在前世治病救人的善举而给了童月馨重生的机会。来到异世的童月馨进入了年仅六岁、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利用上天赐予的绝世神功和前世拥有的高超医术救治了忠亲王府世子,从此,两人展开了创业大计。
  • 大漠邪皇

    大漠邪皇

    一不小心穿越到沙漠,怎个悲催了得。幸得俊美善良的三少年,和她甘苦与共。经年流转,皇帝却点名要她入宫。大婚之夜,才发现皇帝竟是少年时的伙伴,现在却是主宰大漠君临天下的邪皇。现代东方女子与远古大漠邪皇的爱情交锋,谁赢谁输,又或者是谁偷了谁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听天阙

    听天阙

    少年师从鬼仙,饰名医擅诡道仙法;少女出身王室,扮世子于敌国为质。渴望天下太平的两人不期而遇,引为知己,机缘巧合之下少年送少女归国为王,两人为守护心爱之人,一同实现胸中抱负,不得已联手向天下人撒下了弥天大谎……
  • 仙永恒

    仙永恒

    时空之门即将打开,来自地球的一百个幸运少年将被随机传送到一个位面。天外之音响起,八大神殿降临,来自地球的少年们命运的轨迹正在发生着改变,而他们所并不知道的是一个针对他们的阴谋正在悄悄的展开……仙是什么?仙即是永恒!
  • 世界末日逃亡

    世界末日逃亡

    饿鬼来袭,异世界的末日,人类的末世。拿起手中的剑,抵抗无尽的鬼海。
  • 篱花落

    篱花落

    他,来源于异世界的皇子。她,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他的国家遭到侵袭,他们命运般得相遇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恨两难,怎敌天意!

    爱恨两难,怎敌天意!

    一个杭州估衣,一个簪缨世族,爱恨两难,怎敌天意。本事两人长久事,却是半点不由人。
  • 三女巫和七个王子

    三女巫和七个王子

    三个都市女孩,各自遭遇了不同的情感经历。一个是小白兔,不幸遇到了深情的大灰狼;一个是特立独行的画家,勇于世俗的羁绊和偏见作斗争;一个是自以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女诗人遇到了最凡俗的青蛙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