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6200000027

第27章 让人们有新的希望(1)

让文艺演出真正成为产业

一个伟大的国家势必要有伟大的文化,英法和美国都是通过经济上的强盛而进行本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物质产品的加工厂,才真正具有雄视这个世界的能力。

一个同学在煤矿文工团当领导,谈起演出时告诉我,中国国内文艺演出大部分收入来自赞助(或者说资助)而非门票,门票收入在他们这样的演艺界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并以此回答了我的问题:为什么外来剧团来华演出门票价格远高于内地的?为什么我们演出时宁肯空着座位也不降价售票?

票价上的差距

有一次前后两天分别看了来自台湾和山东的两场演出。前者是张艾嘉主演的台湾话剧《生活与生存》,在台湾年轻人中人气很旺的郑元畅在剧中也饰演了一角。我的票位置挺好,前五排正中,票价880元,高得惊人,就像北京房价似的,好像价位不高就显得没有品位。

尽管挺好看,也不过是个话剧而已,这出剧仅有十多个演员,没有演唱也没有高难度的动作,舞台背景也比较简单。但是一帮靓男靓女在台上走来走去,加上台湾人气偶像,就召来很多年轻的观众,卖到那么高的价位。

而第二天我看的山东地方剧《粉墨》,手上的票价仅有30元钱,当然也是楼上靠后的位置。但是和头一天相同位置的票也不过300元左右,连台湾剧的一半还不到,差距如此之大,让我感触很多。其实这是一个号称京剧意象杂技剧的新型表演形式,融合了京剧和杂技,还加入了科幻现代元素,灯光舞美和影像都非常精彩,而且剧团阵容强大,布景变换频繁,只是因为一个大牌演员都没有,也没有青春偶像,票卖得就比台湾剧低廉。

我想以可怜的门票收入分配给这样上百人的剧团,每个人的报酬之少可想而知。比起来,台湾剧团只有几十人,尽管没有一个人身怀绝技,却能拿走丰厚的演出费用。

这两场剧都有很多票没有卖出去,从二楼往下看去,下面一半人都没有坐满。空荡的座位会给演员带来心理压力,媒体拍摄时也躲不过去。台湾人手段高超,会用白布将空余座位盖上,既隐蔽了上座率,又增加了舞台效果。但是山东那个剧团却没想起来这样做。

演技上的区别

其实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现代地方戏表演艺术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比如《粉墨》,虽然没有明星,但是那里的演员个个都是杂技高手,不输给任何大国的杂技团,而且他们都很卖力,时而腾空跳起,时而倒立回转,刺激吓人,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那台演出光一个叠椅倒立的表演就让人惊叹不已。尽职的小演员将十几把椅子摞到10米高空,最后高到舞台的上端,我坐在二楼只见他凌空倒立时,半个身体已经完全掩盖在上面的帷幕之中,真为他捏把汗。

除去名扬海外的特色杂技之外,我国一些小剧种地方戏也相当好看。2008年的奥运会之前的几个月和2009年建国60年庆典前半年,上百个国内地方艺术团体在中宣部、文化部组织下进京演出,那真是一场盛宴,中国各省市的艺术团体精选节目集中在几个月中荟萃京城,让文化生活本来就丰富的北京天天歌舞升平。

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我从来没碰上过这么多剧团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密集进行那么多场次的演出,很多具有国际水平。印象最深的是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演出的《董生与李氏》,讲的是突破世俗的男欢女爱的故事,由于我坐在第一排,可以像董生隔栏窥探李氏的行踪一样,清楚地看到演员表现的喜怒哀乐和不解的表情。

那场戏女演员表演得很细腻,仅仅一张脸,就让我明白了故事的梗概和她所表现的内心悸动,一改我对中国地方戏敬而远之的心态。尽管语言还是听不懂,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文化的沟通也是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的。这出戏是我看的那么多剧种中演员最少、布景最简单的,但是因为情节紧凑、编剧诙谐,再加上颇具特色的服饰,同去的朋友都觉得不虚此行。

经费上的悖论

三四个月内几十场剧看下来,在感叹舞剧之宏大而望远镜忙不迭、歌剧之艰深而需要用心去听的同时,更惊喜于中国戏曲的细腻,尤其是地方小剧。对我们这样的既受传统文化熏陶又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地方色彩的小戏剧其实也很有亲和力。

众多类别的剧种云集在一个城市,前一个刚散场后一个马上登台,还走马灯般持续几个月时间,这种盛况恐怕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也就是我们这样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那么多的传统艺术和民间传说,还拥有多民族,各地的方言和表演的方式都不相同,才能汇集出这样一场文化的盛宴吧!不知道旁人是怎样对待的,反正我是看得乐此不疲!

不过令我诧异的是这么多好戏大部分是不赚钱的,得靠赞助或者说资助来维持,而其中最大的资助方就是国家,国家财政通过文化部和地方的文化部门补贴各地剧团。除文化部拿出上亿资金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和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时资助各省市进京演出外,地方政府对文艺演出也都有长期的扶植政策。除了出钱支持剧本创作外,剧团每次去社区、学校或农村演出都会得到现金补贴,每场几万元不等。如果节目受到欢迎,地方政府会预订更多的场次,加大补贴,投入更多的现金。

遗憾的是一旦失去国家财政的供养,许多剧团就像断了奶的圈养羔羊一样???法在野外激烈竞争的文化丛林中独立生存,只能破产,真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历史沿袭的体制弊端当然是产业化发展的障碍,还有一个不能小觑的原因是演出票定价和发行的问题。

销售上的僵化

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北京演出的门票都已经相当高了。一张票动辄几百元,差不多是一个消费者月平均收入的10%。即使是在外地二线城市,也常常是上百元一张票,以中国人均几千元月收入,拿出10%看一场演出,算是相当奢侈的享受了,很难想象观众会长期而持续地进行这样的消费。

票价大幅度提高,不仅超过了人们的实际支付能力,也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力。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10,却有和它媲美的门票价格。在纽约,看一场百老汇剧,位置很好的票也不过100多美元一张,这样看来,我们票价必须得降到目前一半或者更低的水平,以便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此填满大量空置的座位。对外国剧团演出更是如此,我们不能指望在人均月收入低下时演出票价却与国际接轨,还能长期维持上涨的势头!

另外售票机制还要灵活才行。还拿纽约的百老汇剧为例,那里的门票虽然100多美元,但是你可以买到半价票,只是不能预订而要亲身去专门设立的卖票点在演出当天购票。百老汇剧每天上演的有几十个,如果你只想看其中的一个,比如《悲惨世界》或者《歌剧魅影》的话,那就要考虑提前购买全价票。若是不挑剧目,则每天都可以买半价票。

纽约的百老汇大街上有专门的售票点。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转一转,哪个地方排队最长,哪个地方就是百老汇的半价售票点。以前的半价售票点不止一个,被炸毁的世贸大楼之前就有一个半价售票点,我每天上班经过就会看到在那里买票的长队。有的人甚至提前一两个小时排队,站久了就席地而坐。

我有时也加入他们,看自己喜欢的剧只花一半价钱,那个时候你就会感受到百老汇的魅力,这是一个将文化变成产业,同时成为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几十年恒久不衰的重要例证。

人性化的沟通

其实百老汇不仅当天通过专门销售点出售半价票,在演出即将开始时,百老汇的各个剧场也会灵活对待顾客,降价求售。你要是嫌贵,同样的票就可以折价卖给你,反正座位空着也是空着,你不买对他说来就是浪费。值得注意的是售票人员都有降价的权力,可以当场决定,免得失去客户。

我那次看一个叫《帷幕》的剧,在纽约度假临时起意,在开演前10分钟踱步到剧场,其实看不看都可以,问了价后觉得120美元比较贵,还是一个我没有听说过的剧目。犹豫之间,那位售票先生怕我转身离开去向另一个剧场询价,敲打一下电脑后马上告诉我可以80美元卖给我。价格顿时降低30%,人家还很客气,我就欣然接受了。进去后发现是剧场最好的位置,相当于北京那次880元的座,还比北京的便宜,事后我又得知这是一部很有名的剧。好位置又是名剧,加上卖票人的殷勤,看过后你会觉得很值。

国内的演出就没有这么灵活,售票窗口那些年轻的小姐也没这个权力,我也不知道降价由谁来定,只知道他们宁可让座位一片片闲置也不降价,结果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我就在想,市场化的时代已经很久了,为什么这些政策的制定者不会灵活售票,难道他们不愿意增加收入吗?这毕竟是市场化的行为。不敢灵活售票就如同房地产市场不敢降价出售一样,宁可房子闲置在那里,因为怕引起下跌最后得不偿失。

还有一次让我感动,那次是带女儿看《狮子王》那出在纽约首演后就经久不衰、深受所有儿童喜爱的经典名剧。由于看错了时间,我们在下半场开演时才到达。素不相识的剧场工作人员听了原因之后,特意请我们几天后带孩子再去看上半场,而且免费。他们在场的工作人员作这样的决定很快,根本不用像我们那样请示好几层上级。

舞台上的魅力

当然百老汇的优势并不仅仅是销售手段的灵活和人性化的服务。舞台剧的成功除了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强大的阵容之外,还要有出色的歌、舞和对白。

从歌曲上来说,百老汇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比如《歌剧魅影》中男主角唱的那首歌,从来没有去过纽约的同事随口就能哼出;而本来为孩子写的《狮子王》主题歌一面世就风靡天下,让大人们传颂至今。

至于舞蹈,百老汇剧则能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演员,像华人歌手费翔就在那里群舞多年。印象最深的是《猫》,这是一部充满创意的作品,在好看的背景下演员们身穿猫一样的衣服,走着猫步在舞台上轻盈地跳上跳下。

而含蓄搞笑的对白则是成功的另一个要素,像好莱坞的电影一样,百老汇剧中对白中包含着智慧的幽默,演员们看上去不经意的话都能让观众开怀。如果英语足够好的话,那里真是让你解除一天工作疲劳的地方。

洛杉矶水族馆:舞台上的魅力就像这头肥胖的粉色海狮一样,带给人们的不仅有欢笑,还有思考。

同类推荐
  • 夕阳如此美好

    夕阳如此美好

    词的确是我中华文化中的明珠瑰宝,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每个诗歌爱好者研究和学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甚至文化都成为了迎合人们生活的快餐文化。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生活的压力带了更多负面情绪:焦虑、苦闷、烦恼、孤独、空虚、痛苦等等随之产生。如何适当调节心中的情绪、化解精神矛盾,成为当今人们所面临问题。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是不妨来读一读这本诗集。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能为您打开另外一扇门。
  • 北京时间的背针

    北京时间的背针

    对于当下有些年轻诗人来说,写作好像变成了对经验的复制和对技艺的迷恋,而不是对才华的激活,才情的释放往往被认为是青春期写作的佐证,一旦越过了这一阶段,某种更为稳固的风格,也许会被诗人们自己认领。安然诗歌的谱系,似乎并不属于这样一种写作的传统,她力图在多元的美学接受和自我训练中不断地靠近心目中的诗歌殿堂。她看似依靠才华和天赋在写作,可实际上,她仍然潜移默化地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她迷恋词语的奇幻组合,但总有一种深情暗藏其中,似有却无,若隐若现。她是一个很难被捕捉的诗人,我们也无法在既有的范畴内给其定位,这种漂移感源于抒情者的唯美气质。
  •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主要内容分为话本小说概述、宋代话本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章节。“话”在古代有一层含义是“故事”,这种释意在隋代就已经通行了,唐、宋、元、明都沿用这一意义。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读者精品——生活·哲理卷

    读者精品——生活·哲理卷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热门推荐
  • 青春之路一起走

    青春之路一起走

    你的初中生活是怎么样的?人都说初中生活是最难忘的回忆,或是懵懂的感情,或是勤奋的学习,或是班主任的凶残(╬??皿??╬)……江晓宇是鸿鹤中学的新初一学生,刚上中学的他,会和老师,同学发生些什么事呢?
  • 刚好是第二个本命年

    刚好是第二个本命年

    对一个96年孩子的生活叙述,24年过去了,生活环境很恶劣,但是依旧很善良,一直给予她生活力量的到底是什么呢?
  • 一个没有梦的尽头

    一个没有梦的尽头

    一个孤独女孩的网恋故事…以及工作生活遇到的感情问题所导致的伤感结局…这就是青春期发生的叛逆吧!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你们说,对么…
  •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真实有趣的日本从这里开始——本书作者以自己在日本居住六年的所见所闻,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作了近距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将所见、所感、所悟整理成了文字。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生活时发生的故事。将日本普通民众、日本政治、文化、美食、交通等浓缩成个人,通过与邻居们的生活碰撞记录日本。以时间为线索,文章带有故事性,但又不缺真实。以小见大,以散文随笔的形式讲述最真实的日本。书中文字不似专家学者般深奥,也全无情绪化的议论和泛泛而谈,而是力求以平实、客观的描述,将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给读者。
  • 金枪挑月

    金枪挑月

    穿了,遇到过小兔崽子,养他长大,呃,好像养歪了。遇到个仙人,他美如冠玉,风华绝代。他养我长大,却因我而死。再次相遇,山河不在,你我依旧。
  • 乱世叶落

    乱世叶落

    师父说的对,魔族未灭,人心所在,天下分不久。可是最后的我,看着沉浸在胜利之中的这些子民,想到。魔族灭了,人心能在一起聚多久?
  • 进击仙皇

    进击仙皇

    一名热爱动漫的地球少年人人穿越异界,依靠地球文化、漫画,自创绝学。问鼎异界,遨游大陆,修炼成神,进入仙界。傲视诸界。
  • 从蛇开始吞噬

    从蛇开始吞噬

    林凡因车祸穿越到了异世界,意外获得系统便开始了冒险之旅……
  • 时光荏苒岁月悠长

    时光荏苒岁月悠长

    高二的果果遇到了现在让她遗憾的那个人,如果时光能倒流,她想她愿意鼓起勇气去尝试一下
  • 髯仙录

    髯仙录

    这是一个凡俗,忘尘步虚的过程。这其间,主角游历不冒险,打怪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