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26900000198

第198章 变故

面对沈康的询问,于望很大方的道:“是收获些许粮米,不足挂齿。”

“于大人过谦了,放眼整个大明,九边凋敝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本官先前还听闻,贵地一个叫马头营的地方,居然是有粮米出售。听说那里商贾云集,车马来往,出售的粮食达几万石,决对不是些许粮米。”

“难得今年田地里有些收CD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是生活必须品?难道老百姓就守着一些粮食就能过日子吗?所以,那些军户卖点粮食换取其他用品也是有的,不用大惊小怪。”

听着于望风轻云淡的回答,沈康被噎了一下。半晌,他脸色已经拉了下来,道:“或许果真如此,但是他们出售的粮食数目未免也太大了些!”

“数目巨大?谣言!绝对是谣言!咱汉家百姓就信谣,就爱传谣,这事情不是明摆着的么?三人成虎的故事,沈大人想必是熟稔于心的。这天年,老百姓能吃饱自己肚子就是阿弥陀佛了,哪里还有什么数目巨大的粮食出售?”

看着于望斩钉截铁的矢口否认,沈康的脸色不好看起来,大声道:“于大人!不管这军户到底出售了多少粮食,总之是出售了!按朝廷法度,凡是屯田有成,余粮应都是上缴朝廷户部的,那马头营屯粮私自售出,此举颇为不妥!”

看到沈康声音大起来,于望声音也冷了下去,道:“沈大人!本官有一事不明,如今大明九边,哪个边镇卫所何曾向朝廷户部上缴过屯田籽粒银呢?为何单单要本地上缴户部的屯粮?”

这个时候,于望身边忽然站出了肖先生,他施礼过后,不卑不亢的说道:“如果卑职记得没错,本朝肃皇帝时,国朝就免了边镇卫所的屯粮归仓,今天沈大人说的话好没有道理!”

对于沈康这次过来想空手套白狼,肖先生当然是一万个反对,瞅准了时机,他立马跳出来,给于望的话加码。

对着于望,沈康或许还保持着官场礼节,但是见到一个胥吏打扮的人也出来大呼小叫,顿时官威大发,厉声道:“大胆!尔为何人?上官说话,有你插嘴的余地么!”

“区区不才,鄙姓肖,生员功名,目前隶属于于望大人帐下吏书司公干。”肖先生倒是有恃无恐,不紧不慢的回答。

众所周知,大明国朝一向重教化,以文治国,对着知识分子可谓是给与了无比的荣耀和地位。肖先生虽然取得功名是最低级的秀才,但那也不能否认已经跻身进入了大明“士”的级别。

在国朝士大夫“金字塔”的序列里,秀才是最底层的,人数也是最多最庞大的,堪称是士大夫阶层的支柱和基石。平常在国朝,对于秀才的待遇是,在地方县衙,秀才可以见官不跪,县官约见秀才时,还得老老实实的和颜悦色,老老实实的“请上座”,“上好茶”。

而且,在国朝,士大夫最在乎的“清名”就掌握在这些生员手里。所谓清流,所谓清名,所谓人望,还不是这些底层庞大的生员说了算?要是不小心得罪了一个生员,这个生员上下串联,发动什么同窗、师生关系,聚众大肆造谣攻击,那笔杆子摇起来,后果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顿时,沈康脸色大玩四/川变脸,和颜悦色的,憋着一肚子气,他“春风拂面”的仔细解释道:“原来是肖先生!要说国朝体制,那是应时有变的!如果按照太祖时期的法度,各卫所的屯田,每年卫所收获的谷物,是要上缴一半的!肖先生对这又怎么说?而后国朝三百年天下,屯田制日益破败,卫所所征屯粮越来越有限,所以朝廷怜悯边地将士,更是将纳粮要求低到每亩收取子粒一斗。”

或许是讲的唇干舌燥,沈康连忙喝了口茶,又是定了定神,继续“科普”道:“肖先生,至于你说的我朝嘉靖后期,朝廷免了边镇卫所的屯田籽粒,真可谓天恩浩荡也!但那只是一时,而不是一世!岂能概而论之?”

沈康又对着于望道:“于大人,你也知道当今圣上登基后,这年景是年年不好。各地屯田欠收是普遍现象,天下哪年不是流民遍地?兵戈四起?对此严峻国情,不论是圣上,还是朝廷,莫不忧心忡忡!”

“是的,肃皇帝时,国朝当时是免了边镇卫所的屯粮归仓,但那是各地军屯欠收,实在无粮可纳,也是没有办法!后期屯粮制度还不是照样施行?如今乐亭屯田既然颇有收获,于大人既为朝庭官员,就应该为君分忧!就应该思报国恩!于大人,难道你不想为朝庭出力吗?”

沈康皇皇大论,其一脸的期盼,又是一副语重心长,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这长篇大论下来,他对于自己的口才也颇为满意,心道:这么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来,这于望也该识相了罢!难道他还敢顶着镇城上司的意思逆着干,他这个官帽还想不想要了?

面对沈康的挤兑,于望做着沉吟的模样道:“沈大人说的自然是再对不过!为朝庭出力,本官职责所在!只是···。”

于望忽然话语一转,一脸的苦大仇深,深深叹息道:“沈大人贵为永平通判,自然是知道,乐亭以前是什么个样子!我这里一个苦寒之地,每年乐亭上下的粮饷都要靠朝廷户部的拔给。就说去年,朝廷怜悯边关将士,特拨粮草三千石,这个,想必沈大人也是知道的!”

“唔”,沈康不知道于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是含糊的答应了一声。

“沈大人!要知道我乐亭上下如今军户编制达到五万之众!如此数量的人口,这么多张嘴巴在嗷嗷待哺,要是换在往常,朝廷每年还不知道要拨多少粮饷下来?”

“如果没有粮饷的基本供给,那么这五万军户免不了要流亡,免不了要到处流窜,就算是他们化为贼寇也是一转眼的事!这可是天大的祸事!如今,难得老天爷开眼,今年屯田有成,于是便可粮草自足,如此便人心安定!也免了朝廷每年要下拨巨额的粮饷,难道本官这不算为朝庭出力吗?”

面对于望如此说辞,沈康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一时楞在那里。此时,肖先生却又跳出来大声道:

“什么叫为国效力?难道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每年躺在官位上吃吃喝喝,每年指望朝庭输粮的官员才叫为国效力?而于望大人这种让朝廷户部甩掉了沉重的包袱,避免了朝庭忧虑的官员反而是不为国效忠了?沈大人这杆秤何其不公也!沈大人这样的话,传了出去,岂不是让乐亭上下五万军民心寒!”

肖先生此话一出,震惊四座,连带孔二都是面色忽青忽白,本来他对今天征收税粮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指望,只是打好了心思做过路客而已。可是肖先生的话刁钻刻薄,指桑骂槐的,可不是明明白白的在骂自己么?

沈康更是坐不住了,猛地蹦了起来,手指只是颤抖的指着肖先生,嘴里哆嗦着,半天才挤出一段话来:“五万军民心寒?你···,当真是好大的帽子!你···,哼,真是刁钻刻薄,真是牙尖嘴利!···本官不与你一般见识!”

看到沈康吃瘪,他身后还伺立着自家小猫两只,顿时这两个人跳了出来,纷纷对着肖先生大声呵斥。他们作为沈康大人的随从,早年通判大人不论到了哪里,那些地方武官的诚惶诚恐是司空见惯了的。

今天他们见到于望一个区区操守官一直不卑不亢的样子,早就不爽了,他应该奴颜婢膝才对啊!此时不跳出来大摆威风,更待何时?

要知道,如今国朝的屯田制早就败坏,每年所征屯粮越来越有限,到了崇祯年间,干脆很多地方卫所不要说上缴屯田籽粒,每年粮饷更多是由国库拨给。

这也是明中叶后武将被文官碾压的原因之一,钱粮的拨给握在文官的手里,想硬,也硬不起来啊。沈康不要看才是区区五品文官,但是就算地方的一个参将,副将,怕也要低声下气地和他陪笑说话。这些武将这么求爷爷告奶奶的,图的是什么?还不就是粮饷?

但于望可不存在这一情况,他的粮饷一向自给自足,不求他人。就算对面来的是文官,但是自己怕什么?况且自己官阶从三品,而沈康才是五品,更可以大声说话了。

当然了,国朝演变到如今还有一种武将也是不鸟文官的。比如左良玉那种狼心狗肺的武将,他们拥兵自重,视百姓为猪羊,要什么粮饷,放手去抢就是。对于这种跋扈妄为的武官,朝廷如今也是束手无策,没有丝毫办法。

幸好,目前大明这样的武将虽然有,但毕竟还是聊聊无几,只是极少数中又是特别的个例。毕竟,如今的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

但是对于这两只跳出来的不知所谓的小猫,于望可是丝毫不客气了,顿时喝道:“大胆!上官说话,哪有你们插嘴的份?尊卑体统何在?来人!拉下去,给我重重的打!”

随着官厅外卫兵的涌进,这两只小猫顿时被架了出去,他们在被拖曳中,双脚半空乱蹬的功夫,还是惊恐的大叫:“沈大人救命!救命!”

面对这两脓包,肖先生冷笑不语。而看到情势不对,孔二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在旁边姜师爷伸手捅自己腰间的动作中,勉强站起来和稀泥道:“于大人请息怒!有话慢慢说,有话慢慢说,什么都可以商量,呵呵,这个好商量!”

孔二也是无奈,不管怎么说,这次自己和沈康大人是一丘之貉,就算不能和沈大人一起共同进退,但是此时在官厅里除了自己,更还有谁能出面和稀泥?久在官场的他,自然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要做什么,顺便,顺便也能给沈大人卖一个好不是?

面对孔二的求情,于望是充耳不闻,没有一丝的开口意思。很快,那被拉下去的两人声音越来越远,直到再也听不着。

这就撕破脸了?沈康怔怔地,忽然冷笑出来,道:“好好,没想到于大人好大的官威!你的吏员说得,本官的随从便说不得?”

他定了定神,又缓缓的坐了下来,大声道:“既然如此,本官就实话实说,于大人为国屯田,使兵食充足,国有所赖,这是大功!不过这税粮,肯定是要向朝廷户部缴纳的,只是多少的问题罢了。”

面对沈康的开门见山,于望忽的笑了:“这么说,沈大人此行就是为了征粮?”

“自然!”

“早这么说不就结了?本官先前所言一切,又何曾说过不纳粮?只是粮草来之艰辛,说那些,也是期盼朝廷能多多理解地方的苦处!至于纳粮,本官职责所在,自然不得推卸!”

沈康又惊又喜,自己这么一摊牌,于望马上就转变口风,他这是服软了?早知道如此,就该来硬的!于是他便大喜道:“于大人公忠体国,为国尽忠,本官佩服!啊,这个,这个为国征粮这也是本官职责所在,···也望于大人多多理解!”

真是喜从天降啊,千辛万苦之下,终于听到于望愿意纳粮,沈康心里的小算盘马上就划拉开了。大明官场历来征收税赋,可谓层层伸手,其中漂没手段繁多,除了朝廷历来默许的“火耗”、底层吏员的淋尖踢斛,什么粮折银,银折粮外,自己这些中高层官员用的手段更是繁多。

光自己知道,前些年天津漕运到大明北地的漕粮,当地官员报告船队在近海遇到台风,统统沉没于海,一次性就漂没了好十几万石的粮食!

如今整个大明,朝廷其实每年税赋的收入不是没有,但其中过半以上都是进了各级官员的私人腰囊,这是公开的秘密。

以前刘景耀那老不死的在永平坐镇,谁也没敢下太大黑手,只是小打小闹的,那刘景耀也默许了。如今天赐良机,他已经在快速的盘算,这次在乐亭挖出的油水里,自己到底要拿多少?惯例中的三成?还是更多一些?他脸色变幻不定,忽然咬牙下了决心:这个世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截留五成,就这样决定了!

官厅里此时一片寂静,于望笑吟吟的看着沈康一会儿喜笑颜开,一会儿咬牙切齿,忽然出言道:“好叫沈大人得知,此次乐亭秋收丰足,朝廷特意派了京师户部官员前来征税,沈大人此行又是代表户部而来,莫非对其中关节毫不知情?这还真叫本官纳闷了,来人啊,有请户部郎中王弘祚大人!”

什么?京师户部直接派官来征税?那么还有自己地方官员什么事情?沈康听到后如遭雷殛,可笑啊,可笑!那么先前自己上蹿下跳的,大费口舌的,图为何来?戏子小丑么?

既然京师直接来人,那么此次乐亭税粮的油水还关自己什么事情?岂不是空欢喜一场,白忙活一场么?

阴!真是阴!这个于望太不是东西了!感情今天自己的“演出”就是给旁人看笑话来着!难道自己算尽了机关,逼迫于望低头,最后摘果子的另有其人?老羞成怒之下,沈康忽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

看到事情演变到如今,这永平通判为了抢食,其表演不可谓不遗余力,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朝廷居然还“空降”了户部郎中来处理此事。

这么说,最后沈康的那副变幻不停的“吃相”的嘴脸,都落入了这个户部郎中王弘祚大人眼里了?没有卷入事件的孔二可谓后怕连连,心里连呼:侥幸!侥天之幸!这个于望表面上看来是堂堂一方正粗豪的武将,私底下却是言辞便给,手段诸多!这种人物,又怎么跟他斗?不过自己还好···,还好!

同类推荐
  • 秦邪游世

    秦邪游世

    秦邪,由一个毫无血缘而又最为亲密的师傅取得名字。师傅是谁?秦邪不知道。自己的来历,秦邪也不知道。秦邪自懂事起就一直跟着师傅,直到有一天,师傅告诉秦邪:滚蛋吧,臭小子!
  • 战神赵子龙之横扫千军

    战神赵子龙之横扫千军

    “张翼德在此,子龙兄可敢一战?”张飞双眸璀璨,身形暴起,快若雷霆,暴发出强大的气息,双拳之上散发着恐怖的光芒。“大人,奴家愿陪你一生一世!”穿着粉色薄裙的少女,挎着花篮,从暗处走出来。身材窈窕,瓜子脸,皮子白,水汪汪的大眼睛,故意衣襟半开,雪白一片。“哦?”天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流星陨落,从天而降了一位少年,他目光犀利,气势磅礴,颇有大将之风,挥舞着鸿蒙魔神刀,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魔神降临,可横扫千军!毁灭万物!“记住,老子是赵云,不要学我装逼,我装可以,但是你们如果装的话,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 1944:罗斯福与改变历史的一年

    1944:罗斯福与改变历史的一年

    1944见证了罗斯福的连任与他在战时领导力的巅峰,见证了史无前例的诺曼底登陆、巴黎的解放,以及奠定了日后和平局势的各种混乱的会议。1944同样也不会忘记希特勒的“最终解决方案”,数百万犹太人的性命垂危,罗斯福的犹豫不决。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同时,纳粹正在加快屠杀欧洲犹太人的速度。赢得战争的胜利是拯救犹太人最好的方案吗?解救犹太人是否会妨碍盟军打败希特勒的计划?在这一年里,罗斯福做了无数艰难的决定,但如何挽救欧洲犹太人的生命,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法掌控的挑战……在1944年,盟军受到各种阻碍,或是希特勒的权力更加凝聚,都是可以发生但最终并未发生的故事。然而在这一年里,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民主依然得到了救赎。同样在这一年里,反犹主义思潮占主流的美国国会在各方面压力下,成立了战时难民委员会,以拯救纳粹屠刀下的犹太人,这标志着美国对大屠杀的正式干预。但最好的时机,在欧美各国关闭接收犹太移民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在这个壮丽的故事里,杰伊·温尼克以前所未有的广阔跨度,捕捉到了历史的转折。但这些转折依然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美国早日采取行动,还能拯救多少犹太人?
  • 席卷大小乔

    席卷大小乔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那时江山如画,群雄并起;那时苍茫大地,诸侯逐鹿。翩翩少年郎,降临南阳。且看他力挽狂澜,定鼎九州,看他在三国掀起一番狂澜。
  • 傲爷

    傲爷

    身怀特异功能的傲爷。在修炼到至高境界的时候竟然因为功力的影响,被时空旋涡卷了进去,意外的来到了东汉末年,战火连天群雄割据的时代。带着特异功能的傲爷,如何在这个时代折腾。这个时代太无聊了啊···怎么才能回去呀。对不起,由于你在这个时代瞎折腾的缘故,您彻底回不去了。只能永无止境的活下去了。我该说些什么?╯□╰
热门推荐
  • 天仙妹妹住我家

    天仙妹妹住我家

    好男人郝轩,原本生活风平浪静。有一天,家里突然住进来美丽可爱、精灵古怪的妹妹董诗诗,他的生活立即开启了另外一个新模式,做她的专职司机、护花使者、恋爱参谋……在诗诗的身边围绕着小学同学,大学恋人、痴情富二代等各色人等,麻烦事不断,险象环生,最后竟然蚂蚁撼大象,扳倒了不可一世、手眼通天的“兰姐”……
  • 庸俗的俗人重生

    庸俗的俗人重生

    秦大为重生了,回到了2004,回到了高二。没有想要建立丰功伟绩,没有想过要成为时代骄子。这就是一个俗人的庸俗重生故事。照顾好自己的家人、让自己过得舒服点;少点遗憾多些精彩.......
  • 樱花树下定终生

    樱花树下定终生

    她,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因为迷恋炒股搞得老婆不要他了。因此,她恨她爸爸,因为一次偶遇和那个他相遇。他,一座冰山,因为和那个她相遇,便渐渐地暖了起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霸甜妻超暖萌

    学霸甜妻超暖萌

    【每个女孩,心中都应该有过这样一个少年。白衣飘飘,眼神凉薄。】*十六岁。她是安城一中出名的小太妹。张扬跋扈、臭名昭著。所有人都唤她甄甄,唯有他,冷淡无趣,连名带姓地喊她“甄明珠。”“甄明珠,停止你这些无聊的游戏。”“好啊。”她仰头看着少年清凉无波的凤眼,笑得没心没肺,“只要你当我的男朋友。”“……不可能。”后来她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他是她第一眼看上的仙气飘飘的少年,值得她奉上全部的热情和勇敢。她是甄明珠,他是程砚宁,终有一日,她是他的掌上明珠。*那一天,甄明珠二十岁。高档酒楼豪华包厢。中学同学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曾经卑怯寡言的同班女生穿着高腰短裙黑丝袜,妆容精致,自信飞扬。她们当着她的面,畅谈名校的历史和光辉。有人看着沉默的她频频发笑。当年飞扬张狂的跋扈千金家道中落远走他乡,T恤板鞋牛仔裤,惨,不忍直视。有人笑问:“你现在在哪上班呢?”甄明珠淡淡一笑未开口,修长身影拨开人群,微笑着抬起她的手:“冒冒失失的,手机都忘了带。”包厢里静了几秒,有人迟疑唤:“学长?”当年不染尘埃的一中明月,如今姿容清绝的笔挺青年,终归,一头栽进了臭沟渠。*甄明珠:她没有这般不顾一切地爱过人。程砚宁:她是他的小太阳,她是他的光。*看起来好像除了美再无优点的小太妹VS清冷无尘仙气飘飘大学霸,学妹和学长,女追男,校服到婚纱,沿袭阿锦甜宠暖虐风,1V1双处,演员VS建筑师,结局H。(^__^)谨以此文,重走韶华。献给所有一直陪伴阿锦的小可爱们……笔芯。
  • 鬼神往夕

    鬼神往夕

    大雨,庙上,惊雷横空。敢问上天!世间安有两全之法?!PS:本书真的是同人文,只是开篇有些类似玄幻罢了。
  • 一念成婚

    一念成婚

    某日,C市首富程安俞上了报纸,穆歌放下报纸,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你们已经离婚了,难道你还对这个曾经那样折磨你的人心存幻想?对于何念来说,这世上她做的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嫁给徐左,而她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和徐左离婚。其实就是一个心里没有女主的男主在经历过种种之后终于爱上了女主的故事。
  • 天下领主之肆虐天周星

    天下领主之肆虐天周星

    公元2388年,为了顿顿奢侈到二块大肉的终极梦想,励志青年朱文喻浑身散发着浓浓的老坛酸菜味,红果果纵身一跃,投入了风靡天下的游戏大作——《天下领主》的温暖怀抱,谱写了一段奋进的咸鱼的故事,那么,故事的缘来……它是这样的……
  • 尸兄,不只是个传说

    尸兄,不只是个传说

    清明上河梦画图,子欲听音却无言。生时带来漫天雪,落入楚域初始年。——这是他,一个俊美的像古代皇子的现代人,归图市第一中学的两大天才学子之一,河图子。白纸无声亦有声,谢家有子麒麟星。凭谁问涅火熄否?千年生息谢归零。——这是他,一个长得阴柔精致的活了几百年的鬼,归图一中天才学子之一兼灵阳店店主,纸亦声。天欲倾之秦有殇,芸芸冥灵共相恨。首富之子太聪慧,军阀少主忍艰辛。——这是他,一个缺爱的孩子,身为少年的他便已背负诸多责任,归图一中新一届两大天才学子之一,秦天。清明上河梦如情,明理不如晓千事。善医善毒保家国,我未亡时君无忧。——这是他,蛋生物种,据说比纸亦声还老,嗯,他们的专有医生,清晓明。
  • 吕老师教你填志愿——学校篇

    吕老师教你填志愿——学校篇

    全国每年有一千万考生参加高考。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每一个考生后面,都有无数亲人在密切地关注、焦急地期盼,这些“亲友智囊团”的人数远远超过参考的人数。多数家长从孩子上高一开始,关注高考;近年来,关注孩子高考的家长日趋“超前”,绝大部分考生、家长、老师对填报志愿存有各种各样的误区和盲点。全书力求从特色入手,给考生和家长实实在在的建议,对每一所高校介绍时,突出该校的办学特色、就业情况和报考要求。挑选有特色的高校进行介绍,让考生不为“综合性大学”而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