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8600000006

第6章 古代文明、文化(1)

文化,按辞书的定义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无所不包的。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一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特色。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面貌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可知的世界古文明、古文化的遗存中,我们可以领略先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但也有一些我们现在还不明白的问题,留待今后解决。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的原貌

秦始皇统一天下,曾“聚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无独有偶,同时代的罗德岛人用缴获的敌人武器,建造了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太阳神像。秦始皇的金人早已不知下落,有人猜测怕已化成了铜水;而罗德岛这些铜像的具体模样,及如何建造的等问题,文献记载也语焉不详,后人只能尽量猜度了。

罗德岛上的太阳神雕像

罗德岛位于希腊爱琴海东端,接近小亚细亚西南部沿岸,古希腊人曾在岛上建立了奴隶制城邦。公元前4世纪,罗德岛成为东部地中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这一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岛上的道路、园亭、公共场所耸立着百余座太阳神像。传说罗德岛是众天神应太阳神赫利阿斯的请求,把它从海底抬上水面的,所以太阳神也就成了罗德岛的保护神,受到人们隆重的尊奉。公元前4世纪末,罗德岛成了托勒密埃及和马其顿两个强国争夺的对象,罗德岛上的居民倾向埃及。公元前305年春,东部地中海战云密布,马其顿将领率领强大的军队对罗德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动用战舰200艘、运输船170艘,此外还有大批进攻武器。但是在罗德岛人民坚决抵抗和埃及的大力支援下,终于在公元前304年,打退了强大的马其顿军队。罗德岛人民为了庆贺战争的胜利,由著名雕刻家卡勒斯为总工程师,历时十二年,在罗德港口建造一尊巨大的太阳神像,相传造像所需的青铜取自缴获敌人的武器(一说是用缴获敌人的武器卖得的钱购置的)。后来这尊巨像被公元前2世纪中叶拜占廷的科学家菲伦定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尊巨大的神像只屹立了五十多年,公元前222年(另说公元前227年或公元前224年)岛上发生强烈地震,城墙、船坞、房舍皆遭严重破坏,巨像也倒塌了。它从基座上被抛起,双腿齐膝折断,上半身倒在地上。巨像的残骸置在地上近千年之久,直到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侵入罗德岛,把铜像碎片拍卖给一名商人,用九百头骆驼运至叙利亚,重新溶化为铜。公元1世纪,罗马作家志普林尼曾到罗德岛参观游览,据他记述,这尊巨像的高度是70肘(约合32米)。它的手指比人还高,倒塌下来的大腿,可以作为住人的窑洞,巨像即使倒在地上,也令人赞叹不已,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用双手搂住它的大姆指。志普林尼关于巨像高度的记述不够准确。在志普林尼之后,人们在巨像脚下的基石上发现的铭文记录是80肘(约合36米),显然这一记录是可靠的,而志普林尼看到的是倒塌的卧像,因此关于像的高度不够准确。志普林尼的记述没有涉及巨像的姿势和修建的方法,关于这些问题,后代人们做出了种种猜测和推想。

公元1世纪油画上的罗德岛太阳神像

11世纪的一幅画上,罗德岛太阳神的形象被画成一个裸体男子,左手持矛,右手握剑,矗立在高高的圆柱上,四周是翻滚的海浪。在另一幅画上,太阳神叉着粗壮的双腿,站在港湾的入口处,据说在巨像修造时,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决定把铜像竖立在港湾旁,这样远涉重洋驶向罗德港的海员,从很远就可以看见太阳神向他们表示欢迎。这幅画可能出自上述传说。旅行家马尔通尼于14世纪90年代曾到过罗德岛,他说太阳神像两只脚踏在防波堤上,两脚相距有一千步之远,比利时人科尔森在1480年编写的《罗得斯史》一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太阳神叉开双脚,无论大小船只都能从他的两腿中间通过。后来这种描述颇为流行,被多种书籍所采纳。1572年荷兰人马丁又对上述形象作了补充,让太阳神手举火炬,而且火在熊熊燃烧,于是神像又起了灯塔作用。近代的一些学者对这一描述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三十多米高的立像两足间的间隔最大限度也只能有十米,在这种情况下,大船通过巨像胯下既不方便,也失去了布局整体的平衡。1919年法国历史学家普罗萨根据公元前200年到过罗德岛的古代作家阿姆佩利的记述,说太阳神站在四驾马车上,但是地震后巨像的残骸并未留下马车的痕迹。看来阿姆佩利是把罗德岛上其他太阳神像当成这尊巨大的太阳神像了。1932年,法国历史学家加布里试图修改神像的构图,他描绘的太阳神两腿并拢,左手握矛紧贴身体,右手高举火炬。有人认为这样的改动,设计过于单调乏味,而且有些俗气。太阳神雕像的脚部1956年英国历史学家马利恩所作的尝试比较有所依据。他认为保存在罗德博物馆一块少年图像的碎片,就是太阳神的画像。他根据这一图像提出,太阳神是个身体高大,肌肉发达的青年,头戴光芒四射的环冠,两足右前左后,挺身自立,右手搭着前额的环冠,头向右偏,两眼凝视着远方,左胳膊搭着披衣,披衣拖到地上。但是有人不同意这一推想,认为这是牧童的形象,而非太阳神的形象。关于巨像制造方法,也无历史文献可查,拜占廷的科学家菲伦只提到过制造巨像的材料,他说:用青铜约12.5吨,铁约7.5吨。有人认为巨像并非全部用青铜浇铸的,因为如果全部用青铜,巨像至少重100吨,很难竖立起来,况且当时的青铜材料只有12.5吨,这是绝对不够用的。所以巨像的躯体表面是用捶打出来的青铜薄板覆盖着。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金属,而且还可以大大减轻神像的重量,然而巨像毕竟还很重,为了稳定巨像采用了骨架支撑。其中两根是27米的长铁柱,从脚通到头部,另外还有一根铁柱,长3米多,从左胳膊通到直拖地面的披衣。这些关于修造方法的推想虽然合理,但尚无充分的资料依据。

复活节岛的人面巨石像

作者是谁?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代先民留下的遗迹,总有些不可思议的东西。因为现代人没有在古代生活过,而古代文字不但不发达,又没有可靠的载体得以保存,从而形成了古今认识与实践的鸿沟。而这一鸿沟是很难逾越的,就是现代科学想要跨越过去,也必然受到历史的局限。但只要有这样的遗迹在,我们总是会弄明白的。

复活节岛上的人面巨石像

在距离南美洲海岸大约3700英里的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水域中,兀立着一座略呈三角形的小岛,它就是当今智利著名的旅游胜地——复活节岛。小岛面积117平方公里,最长处约24公里,最宽处近18公里。岛上多山,尤其是小火山锥如星罗棋布,最大的三座火山——拉诺科火山、蒙格特利卡火山、卡蒂基火山分别座落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巍然屹立,直耸青天,岛上没有河流湖泊,仅有一些水塘,植物种类也十分稀少,1722年复活节那天下午,荷兰探险家、海军上将雅可布·洛吉文在一望无垠的太平洋水域航行途中发现了该岛,从此被命名为复活节岛,西班牙语称为帕斯阿岛。当地操波利尼西亚语的居民把它叫作“拉帕努伊岛”,意思是“地球的肚脐”或“地球的中心”。雅可布·洛吉文一登上小岛就被岛上奇特的壮观景象惊呆了。小岛四周海岸处,到处是面向大海的巨大的半身石雕人像,总共有600多尊,全部是用整块火山岩雕凿成的。这些人面巨石像大多整整齐齐地排列在4米多高的长形石台上,共约有100座石台。每座石台一般安放4~6尊石像,个别的多达15尊。石像高约7~10米,重达90吨,最高的有30多米,数百吨重。

智利复活节岛巨型石像

这些巨石像几乎都是长脸,长耳朵,双目深陷,浓眉突嘴,鼻子高而翘,一双长手放在肚前,面朝无边大海昂首凝视着,神色茫然。在复活节岛东南部山区还有三百多尊未峻工的人面巨石像,最大一尊高达22米,约400吨重,其中一顶帽子就有30吨重,且帽子均用火山口的红色石头雕刻。岛上一座名叫拉诺拉拉库的火山,坚硬的火山岩石被切削得面目全非,数十万立方米岩石被开采,上万吨岩石被运走,山上山下到处是巨型石人雕像,其中不少才动手雕刻或雕刻了一半,此外附近还发现有四十个神秘莫测的洞穴。在岛的西南角的奥龙戈村落,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象形文字和一尊鸟人像。洛吉文的发现在科学界引起极大的轰动,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航海家及探险家们,纷纷踏上复活节岛,一睹岛上群体石像风采,并探索石像之谜。二百多年过去了,这些人面巨石像究竟是什么人雕刻的?为什么要雕刻这些石像?为什么有些雕像尚未完工就遭抛弃……这些问题至今没有获得令人信服的解答。相当多的学者认为人面巨石像属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文化,因为岛上多为波利尼西亚人,而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不少岛屿的居民善长于石刻和木刻人像,此外复活节岛居民烹调食物用的地灶和波利尼西亚人用的完全一样。但是从地理位置看,复活节岛远离波利尼西亚群岛,而且该岛在公元9世纪以前就已有人居住,波利尼西亚群岛根据放射性碳14测定要到公元9世纪后才开始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巨石雕像与南美印第安文化有密切关系,因为在南美高原上也有类似复活节岛上的石像、石屋,而且在复活节岛上一处峭壁上发现的绘有月牙形船的壁画至今在玻利维亚还能看到。此外,据考古学家考证,南美高原上有一座大山,与复活节岛相距约四千公里,古时候也叫作“世界的肚脐”,两处相同的奇特的地名是巧合呢,还是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复活节岛上的石雕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复活节岛是雷姆利亚大陆年代土地的一部分。在一万年前南太平洋上曾存在一块雷姆利亚大陆,它东至复活节岛,南连塔西拉岛,西接马利纳群岛,北到夏威夷,面积几乎为南北美洲总和。这片大陆一度十分繁荣,文化也很发达,大约在一千多年前因地壳变动,沉入海底,陆地上六七千万生灵也惨遭灭顶之灾。然而作为雷姆利亚大陆边缘一角的复活节岛却侥幸没有沉没,这样岛上的石像也就随之保存下来。挪威科学家、世界著名人类学家、探险家托尔·海尔达尔则不同意上述观点。他在1955年率领考察队前往复活节岛考察。在大量科学考察活动基础上,他认为岛上文化约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人面巨石像属第二时期,约在公元14世纪左右,无论是雕像构思还是艺术风格,均由岛上匠人独创,不受外界影响。他说:“一个勤劳聪慧的民族,来到了这个无限平静的小岛,长期的安定和平加上传统的古老技术,就足以使他们建造复活节岛的‘通天塔’了。”但是他没有进一步阐明这个“勤劳聪慧的民族”来自何方,“传统的古老技术”又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呢?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复活节岛一直是一个颗粒不收,棵树不长,而死火山却密布的小岛。岛上既没有金属矿石,也没有雕刻和运载机械工具。这样一个环境,人们又如何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呢?何况岛上居民不过数百人,即使按西方有的科学家最高估算一千五百多人计,那又怎么在荒岛上解决这些人的衣食住行呢?看来海尔达尔的看法也不能使人信服。

神秘莫测的复活节岛

更有甚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西方一些科学工作者对远古文明探索的深入,一部分人将世界各地存在的一些至今没能解开其谜的古建筑均归之为外星人的杰作,就更缺乏科学依据了。至于为什么要雕刻这些石像,有人提出与墓葬有关,认为石像是死人的遗像。据说早期到过复活节岛的航海家、探险家们曾看到当地居民均戴着红色头饰,这与头像的帽子、头饰均用红色石头雕刻似乎有联系。1981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吉尔在岛上不同的十九个地点发掘出308具尸骨,其中有的从洞穴里找到,有的从石像下面的神龛中挖出。这个发现给石像与墓葬有关的论断提供了一个佐证,但仅此还不足以作出结论,只能等待以后的科学家来揭开这个奥秘。

非洲原始岩画出自谁之手?

原始岩画现象几乎在当时有人居住的地域都有发现,不过在非洲发现的数量较多,分布的地域更为广大。其中有的岩画创作年代相当久远,有的相对年代晚一些。所以笼统地讲这些岩画一定是哪一个民族所为,似乎有些武断了,应该考虑到古代先民居无定所的流动性。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加入种族偏见,并由此做结论,那就不是实事求是,更不是科学了。

同类推荐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历代状元(下)

    历代状元(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24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热门推荐
  • 诱惑精神分裂患者

    诱惑精神分裂患者

    和邻居谈恋爱?还是一个陌生的邻居。晚上是温柔似水的小奶狗,白天就是冷酷无情的恶狼。天哪,难道他是一个精神分裂患者?一面深情,一面火热。两面相碰撞,如此奇妙的爱情火花。日久生情,她才不信,想要得到他,那只有先下手为强了。
  • 听你看你爱你

    听你看你爱你

    看不见,听不见,看得见,听得见时而能看见,时而看不见能听得见却又听不见我爱你,爱听你的心跳声我爱你,爱看你的样子我爱你,爱着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城狐妃傲天下

    倾城狐妃傲天下

    白雅言,现代小白一枚,然而她却并不知道,自己小白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智力被封印了而已,在智力被解封之后,她却变成了一枚地地道道的吃货……幕靖宇,因为师傅预言自己的命中注定会有爱情,原本以为无牵无挂的他只能下山,却意外的遇到了太子,再然后,由于人情的关系,在幻国当一个将军,却被奸人所伤,只能回到山中养伤。这样的她遇到了这样的他,两人之间的火花不断的摩擦,不断的升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旧石器时代修炼的花族们

    在旧石器时代修炼的花族们

    旧石器时代英雄辈出,其中花族修炼成第一个元始人族,是万物之灵长,众生之首……故事从一个长着七片叶子的花族,修炼成一个小姑娘开始的……
  • 拳敌

    拳敌

    一座门降临。开启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术?。可我韩青山,只有双拳。摧邪、伏魔、击神、杀仙、镇山河!
  • 我的母亲是天使

    我的母亲是天使

    我的母亲不知道为什么离开我而去,直到有一天,她回来了,在暗中安慰我的心灵伤痕,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她是天使!
  • 精灵宝可梦之伊布使者

    精灵宝可梦之伊布使者

    一位少年在游玩let'sgo伊布时,竟然来到了真新镇。在成为训练家大师的道路上进行拼搏的故事。
  • 宿世劫,第一女帅

    宿世劫,第一女帅

    万万年前,宿主创世,百无聊赖之际造就星界,为了巩固新界,宿主便以帝宫为轴,分出东南西北四块大陆,久弦、雀翎、赤罟、和幽竹,它们呈合围之势守护新界,四陆之上,唯有帝宫,但帝宫只闻不曾见,众人却万分笃信。一世,她是听柒,是他从墘界战场抱回的婴儿,养在星阁。他是青颌,至高无上的的宿主,星界神邸。“主上,你看我穿红色好看吗?”明艳不可方物的女子,对着站在花海中沉思的紫衣男子问道。“阿七,修行之人,莫要贪恋人间红尘,此大忌。”后因为‘魇’的问世,美人折损,那天,界宫万年常亮,头次出现了黑夜。二世,她是久怵潇,久弦大陆的少主,因身怀宿主座下第一女帅独创的精神系灵力,自出生之日便被秘密送往幽竹大陆的天竺谷。久弦危难之际,其父不得已召唤久怵潇归家接手久弦,谁知途中,天劫早临。他是凤弈,帝宫宫主,亦是隐瞒身份,降临四陆的青颌。遇他,宿命轮回,还是故意为之?星盘局上,各自为局,谁入了谁的局而不自知。本文宠文,欢迎入坑哦!作者慢热,循序渐进型。
  • 女扮男装之帝少超冷酷

    女扮男装之帝少超冷酷

    【女扮男装×冷酷无情×妖孽容貌×甜宠×爽文】帝绝尘,被自己的亲妈亲妹妹骗回国,来到了云鑫学院。本以为高中生活回很无聊,不想遇到了他们……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