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1500000002

第2章 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1)

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中医谚语

1.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

——《黄帝内经》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中国传统中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讲求的就是“上工治未病”,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的手段,是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首要措施。它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转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防病于未然

《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摄生还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以及节欲保精等;摄生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的做法。

病后防其变

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转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转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贴心提示】

长期的实践经验证明,许多强身健体的方法都可提高身体素质,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语录链接】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孙思邈

与其病后求良药,孰若病前能自防。

——王圭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朱震亨

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朱震亨

2.风者,百病之始也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或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故中医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证的先导,因而《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理论概括。

风邪性质和致病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为阳邪。且易侵犯人体的上部(如头面)和肌表,可使皮毛、汗孔开泄,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病态。如伤风感冒中常见的头疼、鼻阻、多涕、咽喉痒疼、畏寒等症状,实为肺部受侵风邪在表的见证。因为风邪常从外表侵入人体,故肺与皮毛首当其冲,而最先罹患。尤其是汗出当风时,风邪会乘虚而入,导致发热、伤风、咳嗽等症状。由于风性轻扬且无处不到,故风病症状,可表现于身体的任何部分。但初起一般多在上部、外部和体表,故《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一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风邪善行数变:风邪致病,发病速、变化快,既可以游走于经脉或毛皮、肌肉之间,也可以直达头顶,又可以侵及腰膝,而且来去迅速,变化多端。比如风疹,来势急剧,数分钟内即可遍及全身,奇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说退就退,而退后常不留任何痕迹。故《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动,有动摇不定的含义。如破伤风出现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症状,某些温热病的热盛动风、阴虚风动,以及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出现的眩晕、抽搐、筋脉强直等症状皆属于“风胜则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表现,所以《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4)兼杂为病:风邪常与其他邪气合并侵犯人体,如与热合,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同时侵袭人体。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等即为显例。风邪还可与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相结合,引起风痰。风痰上犯,又可引起种种病症。春季当防风邪侵春季重在防风邪侵,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黄帝内经》里“风者,百病之长也”,就说明了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

春天防病,首当防风。“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之有时,是说对自然界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及时躲避。比如过堂风,迅疾、猛烈,最易使人致病,故不宜在过堂风中久留,更不能在此处睡眠。

“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意指春天若患有宿疾者,要当心旧病复发。尤其在春分前后,一些慢性病最易复发,如偏头痛、胃疼、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最为常见。北京地区的一项调查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分别在11~1月以及3~4月。精神病在气温多变的春天也最易发作。

对于上述各种疾病,首先应注意清除体内积热。症状轻微时一般不需要服药,可以通过春游,到空气清新的园林山野之中,尽情地呼吸清新空气,来排出胸中的郁热之气;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稍稍偏凉,又具有解除内热作用的食物。

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旺之时,而肝气偏亢,则会影响于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一些慢性消化道溃疡患者和慢性胃炎患者,在春季频繁复发。防止肝气旺伤脾的重要措施,是要注意饮食调理,在饮食口味上,应少酸多甜。具体地说,春天多吃大枣,因为大枣味甘平,是补脾药;无需多吃,细水长流,一日几枚即可,“一日吃仨枣,终生不显老”。

【贴心提示】

在这里,为您推荐一种解除内热的食疗方法。

竹叶粥:用竹叶50片,石膏150克,砂糖50克,粳米250克作原料,先将3碗冷水文火煎石膏、竹叶,煎至2碗水时取出,稍凉后滤去滓渣,放置片刻,再用上部澄清液煮粥。粥热后加入少量砂糖即可食用。

此外,菊槐绿茶饮也应常喝。

【语录链接】

风者,善行而数变。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

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风者风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

风为百病之始,风之始入,自浅而深,至于变化,乃为他病,故为百病之长。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3.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

——中医谚语

暑为夏季之主气。暑病轻者谓伤暑,重者谓中暑、暑湿。暑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性质和致病

(1)暑为阳邪:暑系夏日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故为阳邪。人受暑气,多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饮冷、脉洪数等症状。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易升易散。其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易伤津液,津伤则口渴喜饮。大汗出往往气随津脱而气虚。

(3)暑多挟湿:夏日炎暑,多雨而潮湿,其致病常见四肢倦怠、胸闷、纳呆、便溏等症状。

夏季当防暑邪侵

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由此,夏季防暑非常重要。

(1)出透汗:夏季首先应该注意防暑,尤其是对暴露在盛暑烈日下的广大农民工来讲,更应注意预防中暑。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暑易伤气”、“暑易伤津”的“阳暑病”。

很多人选择在空调屋子里避暑,但如果空调温度设置过低,会使室内外温度相差过大,在汗出涔涔时进入冷气淅淅的环境中,汗孔马上闭塞,就会导致夏季流行的“空调病”,表现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肢体酸痛。中医称这类因暑贪凉受寒的暑天外感病为“阴暑病”。空调虽可解夏日暑热之苦,但有利有弊,建议广大市民,尤其是上班族,夏天空调房间温度设置以28℃左右为宜。汗出是调节人体温度和湿度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生理现象,所以该出汗时要其大泄。

(2)盖好腹: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不少农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入。”《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这些都是宝贵的养生经验,符合夏季“养阳”的道理。夏季防暑,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3)要谨防冷气病: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表现为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感冒等;重者会发生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贴心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暑,建议您可以多喝白开水、茶水和陈醋。其中,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温度可选20~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核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另外,在夏季烹饪时加入几滴醋,这样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有利于食物中的铁的吸收。

【语录链接】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张景岳

4.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吴刊安

湿为长夏的主气,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因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导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具体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以及水肿等病症。

湿邪性质和致病

(1)湿性重浊:

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黏稠腥秽等。

(2)湿性黏滞: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黏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黏滞不爽等;二是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黏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

长夏当防湿邪侵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和物体潮湿的程度。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会精神倍增;而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甚至易引发胃肠炎、痢疾等病症。鉴于此,夏季防湿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饮食原则易清淡:中医营养学认为,长夏的饮食原则易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应“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亦不要吃的大多,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的清热食物以及薏苡仁、芡实和赤小豆等膳食。

(2)居住环境忌潮湿:防止湿邪侵袭,在居住环境上就要切忌潮湿。中医认为“湿伤肉”,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如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症。因此,在长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和长毛而损坏,还能损伤人体阳气。有些国家对儿童风湿病的研究证明,50%以上的患儿,是由于住在潮湿的屋内而引起的。

【贴心提示】

在我国南方地区,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这是因为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在闷热的环境里增添凉爽舒适感。另外,通过吃辣,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从而有助于防止在高温、高湿的时候,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等现象。所以,为了避免受到湿邪对您的伤害,您可以在进食时,适当吃些辣椒。

【语录链接】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病篇》

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5.燥乃阳明燥金,肺与大肠之气也

——王肯堂

同类推荐
  • 中老年健康千问千答

    中老年健康千问千答

    本书介绍了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保健、运动健身、饮食营养、常见心理疾病等基本知识。
  • 保健按摩自疗法

    保健按摩自疗法

    本书对按摩理论、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并介绍了数十种家庭各科常见病的按摩治疗方法。
  • 延年益寿的营养

    延年益寿的营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人都更加关心自己和亲人的身体,希望能够健康和长寿。健康和长寿有多种条件,营养是物质基础,注重营养对每个人来说是“终身大事”,对每个国家来说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因而,营养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的实际营养和健康水平,已成为评价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知道营养从日常的食物中摄取,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进行科学的搭配和供给,才能吃的健康,吃的科学、吃的营养,吃的长寿。
  • 家庭急救100招

    家庭急救100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因意外造成的创伤,还是诸如心绞痛等疾病突然发作,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助,对患者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家庭急救100招》是一本家庭必备的急救手册,内容包括家庭急救技能、常见急症急救、外伤急救自助、意外事故急救、儿童急救办法、受到不法侵害的自救办法和野外遇险的自救办法等,共100条常用的家庭急救方法,帮助读者了解急救常识,提高救护能力,让读者在急救人员到达前,能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 美丽食用主义

    美丽食用主义

    本书重点对各种美容难关把脉,对症下药,既介绍了多种美容难关,又介绍了多种天然食材美容品,让你从里到外彻底美容,让食物真正成为你的美容专家。
热门推荐
  • 十八层地狱之狱界

    十八层地狱之狱界

    “我紧握住手中的白色玫瑰,离人迟迟不曾回。如果上天非要把我们分成两个世界,那我誓要划破界限,再次来到你的身边,见到你的容颜。”十八岁少年王邪因为“意外”车祸死亡,重生穿越到了十万年前的狱界,为了所爱之人,又能纵横怎样的传奇?
  • 有风吹来

    有风吹来

    温柔知性其实可爱单纯的大明星x高贵冷艳其实霸气侧漏的刑警安燃许望双双失忆,却还是打破了命运的齿轮在一起了安燃忘记了许望,可没忘记怎么爱他;许望忘记了安燃,却没忘记怎么宠她护她众人以为安燃是坠落人间的天使,许望眼中的安燃是粘人精。别人看安燃,温柔知性大方,许望看安燃,粘人粘人,不像媳妇儿像女儿。
  • 我的影子是饕餮

    我的影子是饕餮

    曾经江枫的目标很简单,成为一个五星猎人,狩猎几头太古巨兽就心满意足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机缘巧合之下一头洪荒异种饕餮竟然成为了他的影子,从而让他拥有了成为至强者的机会……自此,他踏上了一条能够成为七星,甚至更强猎人的无敌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夕阳下的梦想

    夕阳下的梦想

    青春只有一次,每个班里总会有几个个高冷的男神,几个神经错乱的逗比,几个霸气无敌的女汉子,几个个身材窈窕的班花以及一个神出鬼没的班主任,请珍惜你与他们的那些经历。那时的我们,总是渴望放假,喜欢零食,相信梦想,相信未来。
  • 喜欢的人菲你莫属

    喜欢的人菲你莫属

    这是我给茜茜写的文章,喷子请走开,不喜勿看
  • 最美的遇上

    最美的遇上

    念着你,想着你,爱着你,那一年的我们傻的天真,傻的可爱,那一段青春,我们可能都忘不了吧。
  • 拾逝

    拾逝

    大部分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忘记,再记起,而有那一部分人是忘了就再也没有了。我想把我所见所闻所想给记下来,或许与你的相似亦或是不同,但是有总会有所共鸣吧。
  • 流歌赋

    流歌赋

    几十万年前,天地初开,整个世界一片荒芜,这个世界诞生了众多的大能,后来,几位大能消失,留下十大洪荒神器,却均不知所踪。几十万年后,十大洪荒神器纷纷现身,落入几位少年手中,新的故事便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