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5200000067

第67章 评操慧博士的《中国晚报文化研究》(1)

媒介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尝试与创新探索——评操慧博士的《中国晚报文化研究》

陈叙

书桌上摆放着操慧博士的专著《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淡黄色的清雅书面,一如作者本人的风格:清新、淡雅,沉稳中透着灵犀。再次认真地阅读它,36万字的专著安静地舒展着,严密的逻辑,开放的学术视野,独特的视角,清新的文笔,令人升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喟叹。《中国晚报文化研究》是操慧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认真修改与补正后出版的专著,它透射着作者对该领域学术研究前沿动态的敏锐洞见,体现了作者对媒介文化研究进行本土化创新的执著探索和努力,它是对作者学术储备、专业素养的一次综合检阅和展示;同时也是作者多年学习研究的心血凝聚。

20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重要转向,从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后现代转向,直至文化转向。新媒体和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巨大的革新潮流,让人们不得不认真审视大众文化所引发的严峻挑战。媒介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成为日益升温的研究领域。最为典型的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对媒介及其文本进行了反思性的分析、解读、阐释和批评。进入21世纪,世界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助推大众传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媒介不仅构筑了我们生存其间的拟态环境,还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此即媒介化生存。在中国,随着媒介社会角色的日趋重要以及西方学术思想的传播和由此构成的参照,使媒介文化研究朝着跨学科方向发展,由此吸引了诸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的参与。然而,绝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介绍西方媒介文化或对中国媒介文化的一般性描述上,在研究中侧重对西方文化理论的解读而忽视对中国文化理论的本土阐释和建构;在分析中国文化现象时往往照搬或套用西方的文化理论,尚存在方法上简单移植、缺乏分析深度和学理深度的遗憾。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所言:“我们的媒介文化研究如同整个文化研究乃至整个人文学术研究一样,都处在一种学术后殖民的尴尬状态中。”关注本土的媒介文化现象,建构本土的媒介文化理论阐释框架应当成为当下学者的一种学术责任和自觉追求。《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一书正体现了作者的这一理论自觉和探索精神。

媒介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探索当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命题。一为媒介文化为何,即什么是媒介文化?二是媒介文化何为,即媒介文化在时代语境下如何发展,其内在规律和未来趋向是什么?

围绕这两大命题,该书以理论建构和个案剖析相结合的整体构架系统,深入、生动地呈现了作者对本土媒介文化现象的关注,表达了其对媒介文化的独到理解与思考。诚如作者所言,解析中国传媒实践中较重大、较迫切的现实问题,是对自身系统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的全面挑战与必要检验,也是回应传媒业界实践的理论需要,这也是媒介文化研究赋予研究者的学术使命。本书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既体现了对现实本土的媒介文化现象的敏感和关注,又注意了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的现实性提升。即既要考虑本土媒介文化现象的典型性,又要关注其研究空白和提升空间,寻找到贴切而深入的研究视角、价值和意义,从而给予媒介文化内涵应有的界定。

其实,媒介文化为何与何为本身就是一个相互成就的因果体,同时,从动态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来审视,它也是一个相互创生的特定文化机制。媒介文化的生发离不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积淀与接受惯习。经验式的研究多从微观的某一媒介文化现象出发,探讨其社会影响和媒介功能的发挥,因而侧重于媒介和文化的主体功能的叠加式分析,并力图说明媒介文化应用的利弊及提供如何趋利避害的策略,这与媒介研究惯用的应用功能取向是一致的。如中西方学界对电视、电影节目的文化功能研究;或如媒体影响某一类社会特定群体的态度、行为及认知的研究(尤以儿童为代表,如电视广告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等)。这类偏向媒介文化功能与效果的研究,预先假定媒介文化存在,在此基础上选取任意种类的媒体传播内容或行为进行对象化特定功能解析,无疑突出了微观切入、透视深入的应用性和对策性立场,但是对媒介文化内在的客观规定却有所忽略,避之不谈,这无形中使我们对媒介文化的认识只见零散的构件而不见统合的机理,更不见背后的社会化动因,因此,令我们在理解媒介文化时可能会走向碎片化、游动性和一定程度的随意化,这对于不断发生的新的媒介文化的接受和创新会造成理性认识的阻滞或片面,而且在宏观层面上其实简单化和浅表化了媒介文化作为活力丰沛的社会景观的研究价值。由此研究现状的深层反思和中西方媒介实践研究的比对出发,作者选取了中国晚报文化来试图丰富或弥补之前研究尤其是本土媒介文化研究的某些缺憾。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结晶之一,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紧紧依傍着晚报的发展;而晚报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滋养历经日常传播的沁润,形成了城市与传媒、传媒与人以及城市与人的多维文化生态与文化观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座城市的媒介镜像,它也是一座城市的媒介记忆的鲜活文本,在当下媒体多元型塑社会与影响人文的复杂互动中,中国晚报的发展确为独具本土特色的媒介文化景观,它使我们对媒介文化的广义理解和具象聚焦都找寻到了贴切的入口。在这里,我们从中国晚报的发展、运作以及创新的媒介实践出发,看到它所记录和传播的社会变迁,其记录和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构成了历时性的文化传播,其“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审美特征正是媒介文化持续性、渗透性发挥功效的写照和明证。缘此逻辑,作者从传播的时代语境和晚报的个性特征立足,梳理了中国晚报从近代发端到建国后新型社会主义晚报的蓬勃发展的历程和阶段特征,为它凝聚成相对独立的晚报文化范畴与特性提供了合逻辑与合规律的学理依据。

媒介文化传播和媒介的文化功能相长,体现了媒介文化生成的基本规律。中国晚报先后经历了以提供消遣娱乐为主的晚报“幼年”期,以宣传抗日民主为己任的“进步”期,以坚持“姓社名晚”的“升华”阶段,以及搏击改革大潮的“辉煌”期,现在中国晚报正进入现代化转型期。在中国城市媒体中,晚报作为传统媒体,发展相对稳定,群众基础良好;同时,在历史沿革中,晚报通过贴近民生的传播所形成的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是中国晚报文化研究成为可能的基础。从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角度来看,晚报从“补日报之不足”的时效定位的转型中逐步成为受众文化消费的“灯下客”和“精神伴侣”,阅读晚报成为一种文化享受,它从一开始就透射出文化传播的独特韵味与影响力。晚报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步,与受众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构,以社会风尚的潜移默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传播内容和方式无不开掘与满足着受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历经传播实践,通过晚报生产、晚报传播和晚报接受三个层面逐步建构起媒介、人、城市的多元关系。由此可见,晚报传播内容的文化特征,以及晚报为人们提供消闲娱乐的文化功能,晚报对所在地人文风貌的文化表达与记录,已然构成独特的晚报文化现象,它印证着晚报文化形态的独立与存在。作为历史发展悠久且富含文化内涵的中国本土媒介文化形态,中国晚报的发展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又构成晚报区别于其他媒介适应时代挑战的蜕变动因,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媒介文化形态蕴含了理论创新的可能,也为我们较系统、深入地解析本土媒介文化的动因提供了得当的学术视角。因之,它所建构和阐释的媒介文化的内涵一开始就体现出强烈的动态感和开放性,媒介文化为何被巧妙和系统地植入媒介文化何为的实践过程中,使得我们理解媒介文化有了立体化的坐标系,可谓研究构架的特色与创新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著作中同时以文献研究的梳理为另一视角,在媒介文化研究中“术”与“论”的转型平衡比照中,具体分析了以中国晚报研究为代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围绕媒介必然走向现代化的新的研究命题;无疑,媒介文化的理论建构成为必要和必然。作者没有重述已有的中国晚报史,而是在重“术”轻“论”的文献分析中就晚报文化作为一个新的完整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假设并聚焦于《北京晚报》的个案研究来做应用归纳模型的尝试与延伸。

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其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构成了晚报发展最具中国特色的特定时空。创办于1958年的《北京晚报》,不仅是京华大地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而且凝聚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与品牌价值。20世纪90年代后期,它被公认为传统晚报现代化转型及二次崛起的典型代表。个案研究在晚报文化研究中尚属空白,该书“首次以《北京晚报》文化作为个案,系统、全面、独家地演绎了颇具代表性的中国晚报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可能与可为。尤其是采用了北京地域文化生态与传媒生态的交叉分析,以《北京晚报》的人文品牌的培育与成熟的动态过程为线索,聚焦20世纪90年代引领中国晚报的‘文本策略’,全息式地提供了透析晚报文化内涵的现实依据。其中,对《北京晚报》大事记的独家整理及‘一报两刊’的‘早攻晚守’的纵横比较,是国内目前专题研究中填补空白的尝试,其‘零距离’访谈所获的独家资料与得当的传播社会学的动因分析使本书在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的研究中具有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爱婿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赵兴刚教授对全书进行仔细校对,并与爱女王云一起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使我能安享晚年。看到中国各民族空前大团结,祖国繁荣昌盛,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快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 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自古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其“五花八门”的知识海洋里,所包括的学问和知识,的确是多方面的,其内容,亦是非常丰富多彩多趣的。《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能够适应不同层次或曰多层次的需要,人们读了《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会感受到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是比较强的,并且会使人感到从书里能够得到许多有益而又有趣的知识。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本书内容包括:历代帝王之谜;影响后世的历史谜团;生命之谜;人类生命之谜;地球之谜;历史悬案;历史文化之谜等。
热门推荐
  •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吸收了西方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精华,注重对实用技巧和运作模式的系统阐述,以切合本学科的性质和满足读者可操作性的需求。
  • 异想天开,来拾材

    异想天开,来拾材

    一个人穷疯了,天天梦想发财,经过各种搞笑事件,此人还会发吗?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穿越之逗比千金大小姐

    穿越之逗比千金大小姐

    苦逼的安冉染才出门逛街就被车撞死了,幸运的是她还活着,悲催的是穿到古代的小屁孩身上了,然而这只是开始......
  • 温阳非好路自知

    温阳非好路自知

    她是高岭上的花,冷漠而坚强,但情感偏执,毁其一生。他曾向她下跪,任她利用,只为迎娶她;他本性纨绔,可宠爱的背后是爱而不得;那么伤害她,最后却用命偿还的人又如何能知她至始至终不过是他人猎物。一个掌控占有她的人,美名其曰这是爱,她又如何能接近温暖如阳的他,与他并肩同行?他们一个个明争暗斗,倾尽全力颠覆世界。最后谁又能得到她?甜文?不甜!女主身份特殊,童年悲惨,一直被身份高密的男主利用,但她爱惨了能如何?男主必渣,毕竟他选择的是权力。女主成长自强线很长?那是!如果你冷酷无情的父亲试图掌控你一生,你要不要反抗?但人心不轨,他只能用最残忍的方法爱护女儿。身边都是魔鬼?感情线偏向他们?嗷!这里没有美好的谈情说爱,只有抓住你,谋划得到你,伤害你啊!此文以世界帝国权力为背景,女主成长虐恋史为主线。其与一个个对她或偏执,或窥视,或独占,或利用之人为伍,注定为摆脱控制而被虐一生。类型不讨喜,不喜的留不住,喜欢的请偏爱支持!
  • 多年以前我和你相遇在路上

    多年以前我和你相遇在路上

    源于对友人承诺的一本友谊的记述。。。。。
  • 鸽与花

    鸽与花

    这是花阙系列的前传,我应该还会再写几部相关的,不过背景可能会不一样,而花阙会逐渐感受到善意。这是前传,主要是为了让花阙的性格定型。对花阙来说,每一世都是她的最后一世,所以她会拼尽全力活着。
  • 兵戈临天下

    兵戈临天下

    凌戈,一个人很喜欢孙子兵法这部兵书的人,在同人搏斗的时候魂穿异界,这是一个他梦想中的世界,这里有飞天遁地的武者,有力大无穷的妖兽,有着无数的强大与弱小的国家,来到这里的凌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争霸天下!!!
  • 阿斯加德至高火神

    阿斯加德至高火神

    穿越漫威世界,威利带着十二符咒的力量转生到了阿斯加德,成为奥丁的弟弟……新书已发,《大神我想要无敌》跪求大家多多支持。
  • 盼君无恙归来兮

    盼君无恙归来兮

    一场“阴谋”,让寒门子弟觉兮来与千金女神赵无漾结下结为夫妻。赵无漾视觉兮来为仇敌,结婚两年,也筹划离婚两年。始终未果!她选择离家出走,获得重生。从清纯校花,到刁蛮千金,到职场强人,到优雅总裁。一路走来,两人割舍不断,那场“阴谋”的背后似乎另有实情!她的“未离夫”——觉兮来,在婚后功成名就成法官。只要和赵无漾生有一子,集团大权也唾手可得。是为了利益吗?他始终不肯放手赵无漾!他对赵无漾从关怀备至到高冷霸道,到底哪个才是他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