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9900000054

第54章 符言(1)

【原文】

安徐正静①,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②,虚心平意③,以待倾损④。右主位。

【注释】

①安徐正静:安详、从容、正直、沉静。指人的修养而言。

②善与而不静:对臣民友善,但社会还是不平静。

③虚心平意:使心意平静下来。

④以待倾损:以防备倾覆和损害。倾损,败坏。

【译文】

君王如果能够达到安详、从容、正直、沉静的境界,那么他的道德就显得淳厚,具有君主的风度。如果他对臣民友善,但社会还是不平静,便要使心意平静下来,用此态度来防备倾覆和损害。以上所说是君王如何安于本位。

【原文】

目贵明。耳贵聪①,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②,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③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④。

【注释】

①明:明亮,视力好。聪:灵敏,听力好。

②以天下之目视者:以天下人的眼光去看。天下之目,意为君主眼光必须高远,如此方能洞察细微。

③辐辏:形容像辐条一样地向中心集聚。

④明:明察。

【译文】

眼睛最重要的是明亮,耳朵最重要的是敏锐,心智最重要的是聪明。君主用天下人的眼光去看,那么没有什么不能看见的;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那么没有什么不能听到的;用天下人的心思去思考,那么便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人心聚合,像辐条一样地向中心集聚,那么君主的眼睛就不会被蒙蔽。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保持明察。

【原文】

德之术①曰:勿坚而拒之②。许之则防守③,拒之则闭塞④。高山仰⑤之可极⑥,深渊度之可测⑦。神明之位术正静⑧,其莫之极欤⑨。右主德。

【注释】

①德之术:“德”为“听”之误。此句意为接受进言的方法。本文认同此说。

②勿坚而拒之:不要坚持己见,拒绝所进之言。

③许之则防守:接纳进言但也要有一定的防患。

④拒之则闭塞:拒绝进言就会堵塞耳目,阻碍君主视听。

⑤仰:仰望。

⑥可极:可看到顶点。

⑦可测:可以测量出深浅。

⑧神明之位术正静:圣明之人处事的方法是镇静不露。

⑨其莫之极欤(yú):使人无法捉摸。

【译文】

接受进言的方法是:不要坚持己见,拒绝所进之言。接纳别人的进言但也要有一定的防患,而拒绝进言就会堵塞耳目,阻碍视听。仰望高山是可以望见顶的;测量深渊是可以测到底的。而圣人处事镇静不露,让人无法捉摸。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采纳进言。

【原文】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暗化①矣。诚②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③君?右主赏。

【注释】

①暗化:潜移默化,谓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而发生变化。

②诚:真诚、至诚。

③干:冒犯。

【译文】

使用奖赏最重要的是守信,使用惩罚最重要的是公正。赏赐讲信用,刑罚讲公正,都要从君主身边经常接触的人做起,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主的诚信如果能畅达天下,那么连神明也会来保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的冒犯呢?以上讲的是君王要赏罚必信。

【原文】

一日天之,二日地之,三日人之①。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②之处安在?右主问。

【注释】

①此句指君主询问的范围,包括天上、地下、人间。

②荧惑:此处是被蒙蔽、迷惑的意义。

【译文】

君王一应知天时,二应知地利,三应知人事。对于四方上下、前后左右的事都要了解得清清楚楚,那么又怎么会有蒙蔽、迷惑的事情发生呢?以上讲的是君王要多方咨询发问。

【原文】

心为九窍①之治②。君为五官③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④。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右主因⑤。

【注释】

①九窍:窍是出入空气的小穴。人体上共有九个小穴,就是口、两耳、两眼、两鼻孔、二便孔,但是通常都去掉二便孔而称为“七窍”。

②治:统领。

③五官:古代五种重要官职,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冠。这里泛指百官。

④“君因其政之所以求”两句:意思是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劳心了。因,因循、顺着。求,心理需求。劳,劳神、困难。

⑤主因:指善于因循,尊重对方心理需要。

【译文】

心脏是九窍的统治者,君王是百官的首长。做好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劳心了。高明的人使用赏罚来控制其他人,并且要遵循客观规律或者法则,所以才能维持长久的统治。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遵规循理、控制臣民的问题。

【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①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②。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③也。右主周④。

【注释】

①周:周密,指考虑问题全面而不偏失。

②寂乎其无常也:一切事物都在悄悄地不断变化。

③不见原:不能通晓事理,发现根源。

④主周:意思是善作全方位思考,周全地了解一切。

【译文】

君主考虑事情不可以不周全,如果不周全,群臣就会发生动乱。一切事物都在悄悄地不断变化,如果内外不通,哪能知晓这些变化呢?开闭的节度掌握不好,就无法通晓事理,发现根源。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遍通事理、周密考虑。

【原文】

一曰长目①。二曰飞耳②,三曰树明③。明知千里之外,隐微④之中。是谓洞⑤。天下奸,莫不暗变更⑥。右主恭。

【注释】

①长目:眼睛看得远。

②飞耳:耳朵听得远。

③树明:能明察秋毫。

④隐微:似有似无的微小之事。

⑤洞:观察深入细致。

⑥莫不暗变更:没有不暗中变化的。

【译文】

君主一要眼睛看得远,二要耳朵听得远,三要能够明察秋毫。能够了解千里之外的情况,能够了解隐秘微小的事情,这就叫做观察细致入微。君主观察细致入微,天下的奸邪就没有不在暗中改变自己恶劣行径的。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收集信息、洞察奸邪。

【原文】

循名而为①。实安而完②。名实相生。反相为情③。故曰:名当④则生于实,实生于理⑤,理生于名实之德⑥。德生于和⑦,和生于当。右主名。

【注释】

①循名而为:遵循名分去做。

②实安而完:实际是安全而完好的。

③名实相生,反相为情:名与实相依托相生成,反过来又合情理。

④名当:名分恰当。

⑤理:道理。

⑥德:道德。

⑦和:和谐、谐调。

【译文】

遵循名分去做事,实际就安全而完好。名和实互相依托,反过来又合于情理。所以说,名分适当是从实在中产生出来的,而实在则是由事理中产生的,事理又产生于名实相符的道德之中,道德产生于协和,协和产生于适当。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把握住名分。

【历史典故】

汉昭帝明辨是非信霍光

不信谗言,不听诽谤之辞,是忍受住自己的猜疑之心,信任他人的表现。聪慧明智的汉昭帝能够精于分析,冷静思考,明辨是非,使诽谤霍光的人的阴谋没有得逞。

汉武帝去世的时候,汉昭帝才不过八岁,还是个孩童。汉武帝放心不下,把他托付给霍光和上官桀、桑弘羊等四位大臣。四人之中,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地位最高,掌握着朝廷大权。

霍光忠心耿耿辅佐汉昭帝,把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威望日益增高。但是霍光为人耿直,做事不讲情面,得罪了上官桀、桑弘羊、盖长公主(汉昭帝的大姐)等一批人。这些人本来就妒忌霍光,这时因为自己的私欲没有得到满足,更是恨透了他。正好当时汉王刘旦(汉昭帝的哥哥)因为自己没有做成皇帝,也对霍光极为不满,上官桀等人就和刘旦勾结起来,想设计除掉心头患霍光。

汉昭帝十四岁那年,上官桀一伙趁着朝廷让霍光休假,伪造了一封刘旦的书信,派人冒充刘旦的使者,把信送到汉昭帝手里。汉昭帝接到信一看,上面说:“大将军霍光出去检阅羽林军,居然擅自摆上皇上专用的仪仗,吃皇上才能享用的饭菜,不守法度,耀武扬威。他还不经皇上批准,擅自往大将军府增调武官,这简直是独断专行,没把皇上放在眼里!我担心他有阴谋,对皇上不利。我愿辞去王位,到宫里保卫皇上,提防奸臣作乱。”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做好一切准备,只等汉昭帝一声令下,就把霍光逮起来。谁知昭帝却没有动静。

第二天清早,霍光去上朝,听说了这件事,就待在偏殿中等候发落。汉昭帝不见霍光,问道:“大将军在哪儿?”上官桀回答:“大将军因为被燕王告发,所以不敢进来。”霍光进去,自己摘掉帽子,跪下磕头请罪。汉昭帝说:“大将军只管戴上帽子。我知道那封信是假的,你没有罪。”霍光又高兴又纳闷,问:“皇上怎么知道的?”汉昭帝说:“大将军检阅羽林军就是最近的事,增调校尉到现在也不到十天,燕王远在北方,他怎能这么快就知道?再说,将军如果要作乱,也不必依靠校尉呀?”上官桀一伙和文武百官听了都大吃一惊,觉得这小皇帝年纪不大,却真不简单。

汉昭帝又说:“这事只问送信人就可以弄明白,不过要是其中有鬼,他肯定逃跑了。”左右连忙去找送信人,果然跑了。汉昭帝马上下令捉拿,还连连催问捉到了没有。上官桀他们吓得要死,就劝汉昭帝:“这小事一桩,皇上就不必追究了。”汉昭帝说:“这事还小吗?”从此他就更加信任霍光,怀疑起上官桀一伙来了。

后来上官桀他们又在汉昭帝面前说霍光的坏话,汉昭帝发火了,说:“大将军是位忠臣,先帝嘱咐他辅佐我,谁敢再诬蔑大将军,我就办谁的罪!”上官桀他们看这办法行不通,就商量着让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埋伏下士兵把霍光杀了,然后废掉汉昭帝,立燕王刘旦为帝。这阴谋还没来得及施行,就被汉昭帝和霍光发觉了。上官桀一伙全被杀了,燕王刘旦和盖长公主也只好自杀了。

作为君王,要善于视、听、思。“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用“天下”的目、耳、心去视、听、思,才能做到明察一切,不会让人蒙蔽。汉昭帝能够明辨是非,也算是一位英明君主了。

赵匡胤集中军权用软招

能够谨守本位的君王,无论处理任何问题都不会以残暴的手段解决,而是在稳重安详、和缓从容、沉静平和中将问题化解。“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在历史中绝不鲜见,而真正能以“柔”的方式解决“功高震主”的问题,以保持王位的人却真是不多。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才真的具有王者风范。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样的君王。

如何使新建的宋王朝不重蹈覆辙,不成为继后周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革除藩镇专横骄恣的习性?如何实现宋王朝的长治久安?这些问题时刻萦绕在宋太祖的心头,使他食不甘味,睡不安枕。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的相继叛乱,进一步证实了危及宋王朝及皇位安稳的危险因素——藩镇势力必须及时清除。

怎样清除呢?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之后不久,宋太祖召来赵普商议此事。赵普听到太祖提出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高兴,他说:“陛下考虑到这个问题,真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那些战争和动乱的发生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是由于藩镇权势太重,君弱臣强造成的。今天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奇巧之谋,只需要削夺他们拥有的权力,控制他们拥有的钱粮,收夺他们拥有的精兵。做到了这几点,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还没有等赵普把话说完,宋太祖就连忙接过话茬,说:“你不必再往下讲了,我完全明白了。”

作为宋太祖的股肱大臣,赵普思考问题更深入更透彻。宋太祖之所以转瞬之间夺取了政权,靠的正是自己一帮亲信兄弟的拥戴。登上皇帝宝座的宋太祖一方面不能亏待了这帮兄弟,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时刻提防着他们。怎样安排,才能既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拥护太祖加强集权,又不至于引起怀疑而发生意外和变乱呢?赵普曾一再就这些问题提醒宋太祖,建议采取必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免重蹈前代“兴亡以兵”的覆辙。

一开始,颇重义气的宋太祖一直认为掌管禁军的功臣夙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不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赵普多次建议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调离禁军,改授其他官职,宋太祖始终没有同意。他向赵普解释说:“石守信、王审琦这些人一定不会背叛我!”

这次,赵普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就此话题开导宋太祖说:“我的意思并不是害怕他们本人会背叛你。然而,我仔细观察过,这几个人都缺乏统御部下的才能,恐怕不能有力地制服所率军队,万一他们手下的士兵作乱生事,率意拥立,那时候就由不得他们自己了。”经赵普这样直接的点拨和提醒,宋太祖终于联想起五代以来以兵权夺取天下的事例,尤其是不久前自己亲身经历的那场陈桥兵变,从而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解除禁军统帅的兵权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这年七月初的一天,宋太祖如同往常一样,召来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聚会饮酒。酒酣耳热之际,宋太祖打发走侍从人员,无限深情地对功臣夙将们说:“我如果没有诸位的竭力拥戴,绝不会有今天。对于你们的功德,我一辈子也不能忘记。”说到这儿,宋太祖口气一转,感慨万端,说:“然而做天子也太艰难了,真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我长年累月夜里都不能安安稳稳睡觉啊!”

众将领不知宋太祖的意图,就问:“陛下遇到什么难事睡不好觉呢?”宋太祖平静地回答说:“其实个中缘由不难知晓,你们想想看,天子这个宝位,谁不想坐一坐呢?”

石守信等人听到这番话来,不禁惶恐万分,冒出一身冷汗,宴会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他们赶紧叩头说:“陛下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异心!”

宋太祖接过话头,笑着说:“不能这样看,诸位虽然没有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如果出现一些贪图富贵的人,一旦把黄袍加盖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做皇帝,办得到吗?”

石守信等人这才转过弯来,终于明白了宋太祖的真实意图,于是一边涕泣大哭,一边叩头跪拜,说:“我们大家愚笨,没有想到这一层上来,请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宋太祖见状,知道时机成熟,趁势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又笑曰:“人生短暂,转瞬即逝,诸位何不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去当个大官,挑选好的田地和房屋买下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永远不可动摇的基业,再多多置弄一些歌儿舞女,天天饮酒欢乐,与之一起愉快地欢度晚年。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听太祖这样一说,惊慌恐惧之态逐渐消失,感恩戴德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再次叩头拜谢说:“陛下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真可谓生死之情,骨肉之亲啊!”

第二天,石守信等功臣夙将,纷纷上书称身体患病,不适宜领兵作战,请求解除军权。宋太祖十分高兴,立即同意他们的请求,解除了他们统率禁军的权力,同时赏赐给他们大量金银财宝。

宋太祖在赵普的谋划下实施的这一成功解除功臣夙将统率禁军权力的事件,史家称之为“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没有沿用历史上一些君主惯用的屠杀功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是因为他对那些同自己一道出生人死、患难与共的兄弟们的友情尚未泯灭,不好遽然对他们大开杀戒。采取这种和平方式让他们交出兵权,是各位将领在感情上愿意接受的,既有利于安定人心,巩固统治秩序,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军权的集中,推进军事改革的深入。否则,这些将领就不会轻而易举交出兵权,那样可能导致流血冲突。

从成功学角度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软招可谓四两拨千斤,不见刀剑,却比刀剑更厉害!

康熙虑事顺民心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书(第七卷)

    曾国藩全书(第七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我相信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对生命、自由和幸福权利的追求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我相信权利之中必包含责任,机会之中必包含义务,拥有之中必包含职责。我相信法律皆是由人所制定,而非人被法律所掌控;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非人民的主人。我相信人因为工作会变得高贵,不管是用脑力还是体力;我相信世界会给予每个人谋生的机会,但它并不对人类之生存负有义务。
  • 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离殇雨倾

    陌离殇雨倾

    一个红气球,鉴定了两个人的爱情。一句话,成了他们的永远。一首歌是他们永远的见证。10年漫漫长路,我们都等得起。我愿意去追寻去寻找我们的爱情。
  • 诸天万界旅游团

    诸天万界旅游团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一走,有没有要组队一起来的?会发光的食物,恐怖的丧尸,萌哒哒的宠物,令人热血沸腾的巅峰对决...组团游走诸天万界,欣赏那些光怪陆离的风景,离开的时候顺手带走一些各世界的小特产。
  • 盗行诸天

    盗行诸天

    行盗诸天,贼不走空。华夏人牧云,凭借祖传秘术,探秘境,盗仙墓,以禁术阵法杀敌,叱咤异界。
  • 男主好像是狐妖

    男主好像是狐妖

    你相信这世上有妖怪吗?百种妖怪述人情冷暖,宿命与等待,爱而不得还是永世相守?夏家,捉妖世家,百师盟领主之一。同行都笑夏家断了香火和传承,只有一个女儿。甚至在夏家长辈故去后还将夏橘赶出百师盟,却万万没想到,她一朝踩了狗屎运居然同沉睡千年的狐妖契约。狐妖大人不光是长得太俊美,听说那只傲娇的狐妖还曾是万妖之王。一人一狐,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他嚣张狂妄,却只对他家小蠢橘温柔,只要有他在,即便她横着走又如何?一个捉妖师带着一只狐妖去捉妖,与其说是捉妖,但其实也是在去处理各种灵异奇怪的事件。单元故事,讲述发生在每个妖怪身上的故事,友情提示:不恐怖的哦宠宠宠,男主超强。女主不是傻白甜,比男主弱但不是弱鸡,努力上进。男女主双洁,1v1,结局he。
  • 重生在樱花树下

    重生在樱花树下

    樱花飞舞的树下,有他...但她...在哪?是随着月下消散的她而消散还是在轮回之后的召唤而回到他的身边茫茫的时间里是流散还是重逢...(这是偶第一次写文啊!)
  • 霸婚之独宠甜妻

    霸婚之独宠甜妻

    订婚之日被男友放了鸽子,她借酒装疯与他那位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大哥乱了性!翌日,在他家,在他的房里,他们被两家大人抓女干在床!“既然如此,那就结婚吧。”一向沉稳冷静的男人用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为他们的关系定下了结论。跟他结婚!?她不敢!从小到大,她就怕他,他和她的世界根本截然不同。他是国家栋梁,社会精英,家世一流、头脑一流,更是个心狠腹黑、锱铢必较的银行家,而她不仅脑袋空空,就连外貌也顶多称得上是清秀小佳人,勉勉强强凑得上的是狐狸精妈为她找的富豪爸家世还行。所有人都认为她高攀了他,荼毒了这位人中之龙,所以这一次,轮到她逃婚了。【六年后,父子间第一次对战】SHIT!他办公室的洗手间里哪来的毛都没长出来的小鬼?某个男人气得脸都黑了,一把揪住小鬼头往门外扔。“叔叔,等一下啦,你不是在招助理吗?我是来应聘的。”“出去!”他是招助理,不是开幼儿园。“来应聘的不是我,是我妈咪啦!我代她来的。”某男人不理会小鬼头的叫嚣,转身就要关上门,却被小鬼的一句话而停止了动作,他说:“我妈咪是闵闵啦……”闵闵?不是那个胆敢在婚礼前夕放了他鸽子的女人吗?【这样的求婚,真的好吗?】“既然有了孩子,又没有男人,我就将就一点娶你吧!”“总裁,对不起。我不想嫁给你!”瞧那口气,真的是皇恩浩荡啊。“你敢不嫁,我就炒了你。”他狠狠地捏住她的小下巴,“你要是敢再逃一次,我立即抽回所有的资金,让关家无路可走!”好吧,这么狠的一招她真的怕了,那就硬着头皮嫁了吧。谁知道,嫁了之后才发现,她那个看着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的老公,竟然是头披着羊皮的狼,一天到晚总爱压在她身上耍流氓!还振振有词:“你是我老婆,我不压你压谁?”“总裁大人,古人有言,血气方刚,切忌连连。二十四、五,不宜天天。三十以后,要如数钱,所以,省着点花吧!”不像数钱般谨慎节制,提早卸甲归田,从此不举的话,她后半辈子的幸福要靠谁啊?“你在好心提醒我,到了我这把年纪要像数钱,该省着点精力做些爱做的事,以免晚节不保,是吧?”点头……再点头……“正巧我的钱数都数不完,我们更要加把劲一起努力的数……”“……”她不想数钱了,行不行?
  • 燕倾城

    燕倾城

    “这乱世何时是个头啊。”燕倾城攥着手里的青瓷酒杯,如是说。“我愿陪你坐看花开花落。”白子辰看着她脸上的倾世笑容,如是说。江湖庙堂风起云涌,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她是神算,算清天下却终究算不明白自己。命运终是让她遇到了他,如此看来,这乱世也并非如此可惧。她行走在这乱世之中,身边乱子不断。隐约间,她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洪水猛兽之声……
  • 寒光图记

    寒光图记

    唐武周年间外有突厥契丹虎视眈眈,内有群雄争斗不休。炀帝藏宝图重现江湖,大周王朝继承之争愈演愈烈。前代的纠葛,权臣的野心,诱人的宝藏,帝位的争夺。野心,欲望,贪婪,权利,仇恨这一切的一切即将拉开帷幕。
  • 快穿之宿主居然真是大佬

    快穿之宿主居然真是大佬

    【1V1双洁】系统绑定了一个宿主,他以为他家宿主很弱小,只能靠自己带宿主躺赢。系统:宿主放心,交给我就好。系统:宿主你身上根本没有大佬了气质,我不相信你是个大佬。系统:带宿主赢真有成就感。言晚:看来是绑定她的是一个中二病晚期的系统小朋友。后来,终于了解到自家宿主是个隐藏的大佬。系统:宿主身上全都是大佬的气质。系统:被宿主带飞,感觉走上了人生巅峰。系统:我家宿主真厉害。荣登系统界新一代宿主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