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0700000003

第3章 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香魂瘦】

多少生死相许,后来都各散了西东?问世间情为何物,爱过就明白,情是什么,千古一问,终是不懂。只是,爱情的根基在于平等,失却了平等的根系,再痴缠的枝枝蔓蔓,也终究是无源之水。如果一定要在爱情里犯贱,也要俩人一起,那才是爱的“至贱”境界,方能天下无敌。

又是一年春来到,柳絮满天飘。暖风轻扬,桃花红了,榆钱串上了梢。是谁碎了那翡翠,将春天染绿了?

在柳如是的江南旧事里,梦里梦外,依然只有陈子龙的身影。只是明日黄花,已随风飘散了,伊人只能醉依桃花泣别离,感叹旧情难了。

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柳如是本姓杨,名云娟。“云娟”是江南诸多女孩子名字中最为普通的一个,却又寄托了父母的美好祝愿。只是,天不遂人愿,由于家中突遭变故,小小的云娟便被卖入青楼归家院做了“瘦马”。明清之际,江南商贸发达,富商巨贾云集,恶习遂生。所谓“瘦马”,就是明清时期被买卖的二奶预备队,以满足那些富商巨贾们的变态需求。贫困人家的女孩儿若眉眼有几分姿色,就有职业经理人低价买来,之后,等待她们的是漫长的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为了将来能卖个好价钱,她们既要学习识字读书、琴棋书画,又要掌握待人接物的礼节,站姿坐姿,甚至一颦一笑都有严格要求。

男人的欲壑总是难平。在三纲五常的男权社会里,男人们为所欲为,一而再地泡制“病梅”,以迎合他们难以见阳光的某种阴暗心理。“瘦马”,就是填塞他们深不见底的欲壑的一种畸形产品。

“瘦马”,其实就是古代版的萝莉。与她们有那种关系的男人,就是怪叔叔了。

并不是所有的“瘦马”都能拥有入豪门做妾的命运,那些被挑剩下的“瘦马”,就不得不被送入烟花柳巷迎来送往地操皮肉生涯。秦淮河畔的许多歌妓都是“瘦马”出身。而那些“有幸”被达官贵人纳为妾的“瘦马”,也并不见得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柳如是就是这样的一匹“瘦马”。在归家院时,她被退休宰相周道登看上,赎身带回家中做了小妾。新打的茅厕香三天。起初时,周对柳十分喜爱,鸡皮干枯之爪,抚摸丝绸般滑润的肌肤,自是十分惬意。享受不已中,他给柳如是起名“杨朝云”。当然,此行径,他并非原创,是抄袭人家苏东坡的。大文豪苏东坡晚年曾有一个歌妓出身的小妾叫“王朝云”,美丽温柔,很得苏的喜爱。

老牛啃嫩草的周道登从苏老头那偷来了“朝云”两个字,为柳如是命名。虽然他的年龄做她的爷爷都绰绰有余,可他还是毫不知廉耻地想玩一把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游戏。清代文人钱肇鳌在《质直谈耳·柳如是轶事》里记载:如是“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从这可见退休宰相周道登对妻妾中最为年轻的柳如是的宠爱。

其实不管苏东坡也好,周道登也罢,他们对豢养女人的宠爱,只是一种把玩,而非爱情。任何不以爱情为基础的男女关系,都是耍流氓。耄耋衰老之体拥抱洁白如玉的娇躯,真够不要脸了。虽然他们为这段感情蒙上了“婚姻”的遮羞布(古时男人纳妾不算重婚,是合法的),由于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绝对悬殊,依然难以掩饰强买强卖的嫌疑,可以说与嫖客无异。只是嫖客是一次性买断的银货两讫,而他们投资后可以长期有效地享用,但一样为人所不齿。

“嫉妒”二字都是女字旁,说明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就明白女人是最容易嫉妒的动物,同时也是攻击性极强的动物,且喜欢把矛头对准同性。周道登对柳如是的宠爱,惹来了其他妻妾的凶猛恨意。如果眼神能做刀子使唤的话,柳如是的背,早被她们剁得七零八落了。

我篡改《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一句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她(他)送到纽约,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把她(他)送上绯闻的风口浪尖,那里是地狱!于是,最滥俗的绯闻男主角被强塞到柳如是的世界里了,一纸莫须有的“背夫偷人”,让曾视她如珠如宝的周道登欲将她乱杖打死,在周母的说情下,才改将柳如是扫地出门。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男权社会里,男人可以妻妾成群,女人们则只能像牲口般任人宰割。

因此,女人,只有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才能算真正的独立。

但,在那个张口三纲五常,闭口伦理道德的时代,哪有女人说话的权利?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垂垂雨”,出自于宋代才子谢逸《鹧鸪天》里的“梅黄楚岸垂垂雨,草碧吴江淡淡烟”。垂垂,是下落伤心的样子。“春风语”,暗指东风语,出自唐朝高蟾《落花》里的“无人共得东风语,半日尊前计不成”。这首《南乡子》的上半阕以花落开头,看到落花于春雨中飘零,柳如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际遇,心中千头万绪,感慨万千,继而,仿佛看到那个曾带给自己心灵安慰的男人分花拂柳而来。

可见,爱情,不是所有人都玩得转的,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心脏支撑为爱受伤的打击,就轻易不要沾惹。

被周府扫地出门的柳如是犹如一叶孤萍,漂泊于人生的江湖。这次生死的考验也让她领悟到:生命之上,一无所有。与其痛快地死去,不如屈辱地活着,或许还可能有翻身的那一天。于是,她鼓起勇气,再次走进了青楼。明知前方是火坑,但为了生存,她也只能跳进去。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柳如是的《杨白花》就是她离开周府后的心情素描,将她孤苦无依,如杨花般随风飘散的离恨别绪全部写了出来。女人如风筝,飞得再高,命运的线也在男人的手里拽着。断线之后的艰辛悲苦,可想而知。周府,也算是柳如是的一个修行场所。虽受了冤枉屈辱,但周府颇丰的藏书,也给柳如是补习了文化课,加上进士出身的周道登的指点,令她写诗作赋的功力与日俱增,这些为她日后出众的才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年,柳如是14岁。正是一朵花儿初绽蕾的芬芳年龄。宰相丫头七品官,只要和豪门攀上了关系,一切就贵不可言。回到青楼后,为了开创良好的市场,老鸨用“宰相下堂妾”来包装和炒作柳如是,加上她别致的诗词歌赋,柳如是独张艳帜,名噪一时,许多社会名流为见她一面,不惜一掷千金。可她不是谁都愿意见的,可能为了掩饰卑微的出身吧,柳如是不喜欢结交王公贵族,却独独喜欢与文人雅士来往。

一个女子,即便是身份卑微的妓女,只要有了几分才气,就会令人青眼相加。彼时,宋徵舆和陈子龙,就曾是柳如是交往的文友。只是两人均被命运之手,将身份从男友,修剪成了“前男友”。

柳如是一生曾用过影怜、蘼芜、闻我居士、河东君等十几个名号,这是她曲折人生的记录。其中“蘼芜”这个名字是她离开陈子龙后所起。

“蘼芜”来自《玉台新妆》里的《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一个被老公下了岗的女子上山去采撷蘼芜,没想到却遇到了前老公,她仍然按照婚姻存续期间的礼节,很有礼貌地跪在路旁向她的前老公打招呼:你新娶的老婆如何?他有些尴尬地说,新人好是好,但没有你漂亮呀。

从这首《上山采蘼芜》可以窥见男人斑斓人性中的一页。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旧爱在身边时,他嫌弃她,继而舍弃她。当完全失去她后,再见到她,却又有点依依不舍。

这是人性的贱,还是爱情犯的贱?因此,女人,真的要学会告别。告别一些人,一些事。无论曾经有多温暖,无论曾经有多珍贵,除了忘却,你别无办法。

请相信,凡离开的,都是不爱的。可惜,人能看清的和可以指点的,总是别人的爱情,而非自己的。因此柳如是才改了个“蘼芜”的称号,她想问问陈子龙:是我好,还是你身边的诸位妻妾好?

有什么好问的?他将你舍弃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不管他爱不爱你,你在他心中的分量,绝对没有他的家和他的妻重要。关键时刻,他选择了谁,谁在他心中就是最重要的。想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就要看他在压力下所做的选择。

“女人如衣服”这句话虽然薄情,但未必不是真理。对于陈子龙来说,柳如是这件衣服还算时尚鲜艳,可已经和他的生活发生冲突了,他只能脱掉她,仍穿旧衣。

我想,上帝在造女人的时候,将其造得美丽,可能是一种惩罚的手段吧。因此,美丽的柳如是,才会有那么多灾难。

时间就像一块橡皮擦,可以轻易擦去一些事情,却难以擦去烙在心头的情感烙痕。陈子龙就像一块烙铁,狠狠地烫在柳如是的心上,白烟四起后,留下的伤痕却永远难以痊愈。就算整容手术再怎么发达,也难以让为情受伤的心恢复如初。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这里的“相思路”取自宋代汪元量的《卜算子》“安得并州快剪刀,割断相思路”。汪元量的这首《卜算子》古往今来被公认为是治疗相思最有效的药方。并州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古时以生产剪刀闻名于天下。柳如是将“相思路”引申到这里,其意不言自明,她想用并州锋利的大剪刀,铿锵激烈地剪去对陈子龙的相思。

这首《南乡子·落花》的下半阕写得何等的悲惋?从“莫道无归处”,到“点点香魂清梦里”,再到“做杀多情留不得”,写出柳如是的离去,是多么的不甘心,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无奈地接受现实。虽然她想用并州的大剪刀剪掉她和陈子龙的爱情,却仍然魂牵梦萦地牵挂着他,因为,他完全占据着她的心,她的梦。

有没有一双手,握住便不轻易放手?有没有一个肩膀,可以依靠一辈子都有安全感?有没有一场拥抱,紧紧的,让两个人再也不分开?有没有一种约定,是相约每个来生都要和你相遇?有没有一段感情,深刻在心里,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有没有一个人,使你用尽了一生力气还舍不得将他遗忘?但,爱情从来不是一场公平的博弈。你付出了,不见得就能得到;你努力争取了,不见得就可以拥有。因此,爱别人,不如把自己武装到牙齿。你说爱,咱就好好爱,说不爱,立马转身分开。高智商,比高情商,更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女人,你还在犹豫什么,徘徊什么,哀怨什么,等待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客观世界:人民网强国博客纤夫博文精选

    客观世界:人民网强国博客纤夫博文精选

    本书是一本文集,是从“人民网强国博客”纤夫博文中精选60篇文章编辑而成的。人民网属官方网站,纤夫是作者的博客名,60篇文章在人民网均获得90%以上好评,本书将其归类成“世界需要中国梦”“破雾见山侃美国”“历史钟声不能忘”,是博客看世界的一种表述。本书多角度解读中国梦,近距离介绍作者亲眼见到的美国,用史实说话评述日本,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于一体,传播正能量。
  • 素颜之美

    素颜之美

    《素颜之美》包括爱之禅、爱之初、爱之季、爱之切、爱之歌几部分内容。收录了沈力男多年来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跨度较大,有青春之作,也有中年时期的作品。选录的诗的风格,也是霄壤之别,韵与无韵,新体与旧体,诗词杂陈,都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相同的是诗人真情的投入,真与爱。读这样的诗集,能够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一方属于自己的纯净角落,发现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诗和远方。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寻觅旧痕

    寻觅旧痕

    《寻觅旧痕》作者李林海是一位在一线刑警岗位战斗多年的同志,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省内报刊,《寻觅旧痕》辑录了其三大类创作,包括有微型小说、诗歌、散文,大多是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相关,同时体现一种浩然正气,相信对年轻读者有所启发和触动。
热门推荐
  • 鸿蒙入侵

    鸿蒙入侵

    四凶?不可能,那是封建迷信!寻龙决?什么东西,在这个没有灵气的世界能练?我还是相信科学,消灭危机还是要靠科学!
  • 超级系统之丧尸空间

    超级系统之丧尸空间

    凌雨:“智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听说丧尸肉挺好吃,明天带份回来……”眼前一黑。“系统大哥,我只是说说玩的呢……”咱们别玩一言不和就穿越啊!来吧,我要,我要……我现在就要!新人见谅,如有疑问多多包含……
  • 明天仍旧那么美

    明天仍旧那么美

    时间在不停转动,在高中的我们也在不停的奔跑。我们一群怀着梦想的青年们在向梦的彼岸飞去,时而我们认识了,时而我们熟悉了,最后我们幸福了。曾经的曾经我们是那么懵懂无知,面对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可惜,我们都不知道珍惜时间给予我们的一切,因为我们在尽情挥霍青春。青春是一场永远不会散去的盛宴,当你沉醉在其中时,便无法自拔,只有当你发现青春就快被自己挥霍殆尽时,原来青春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殊不知我们的青春在那些逝去年华的人眼中是那么的珍贵,也许正在享受着青春带来的种种美好的我们却重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天失去它,或许在某些人眼中,青春是一场不散的盛宴。
  • 阅读封神系统

    阅读封神系统

    觉醒阅读成神系统,从此苏牧发现了阅读的好处。读斗破获得净莲妖火、读遮天获得先天圣体道胎、读洪荒获得无上功德。“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啊。”苏牧站在世间最顶峰说道。
  • 流星人

    流星人

    1986年的深秋,一颗流星在湖北省境内的大洪山西南方坠落,一个难产的死婴复活……沙牛微信:386151318
  • 云端梦境之生灵契约

    云端梦境之生灵契约

    异国他乡的两个孩子发生的奇趣经历,决定了一生
  • 桃梦浮华:倾城妖妃梦此生

    桃梦浮华:倾城妖妃梦此生

    她,身为菩提桃树下的桃夭,灼灼其华,固可一笑,倾国倾城。他,则为转世九生的魔界君主,可便已如此,两不相干。妖可以转世,人非不可。如有来生,久勿离别。“你爱过我吗?”“我喜欢你。”她笑了,最后一次,再见。
  • 巨人武装

    巨人武装

    元气复苏,邪神窥探,旧日贵族执掌天下。吕山来到这秩序逐渐崩塌的世界,乱世之中,力量才是真谛!
  • 六十种曲玉环记

    六十种曲玉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断却的三国

    断却的三国

    三国,一段已经注定结局的路,一段看不清过程的路,也许这并不是命运这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