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2900000172

第172章 重回迷乱之地(24)密室与汉帝的要求

刘治没有直接去探索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回到了床上,手在床边一阵摸索,而后找到了一个晶石,刘治在上面轻轻点了几下,而后使劲一砸,而后床板一掀,刘治跌了下去,当然,作为堂堂筑基极限修士,这自是不会出问题,轻轻一个翻身,就站到了地底。

这里是一个密室,密室中的密室,如果外敌来袭,刘治就可以进来这里,进行避难。

在刘治锤下机关之后,这个密室明显就开启了一些设施:这个密室并不大,反而完全可以称之为小,其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密室开口,也就是上方床板的正下面也是一张床,所以刘治刚才耍酷空中翻身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床的两边放满了种种耐放的食物还有数十桶水,足以用上两个月甚至更多,床的后面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套装置和两个戒指,两个戒指中一个放满了元石,足够一个修士用上一辈子的那种,另一个是皇室功法的全套备份,以及一些金银和身份证明之类的物件。床的正对面是一扇门,但是现在刘治并不想打开它,毕竟现在并不算太过危急,甚至于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而且那扇门一旦打开了,那就是一个抛弃现有的一切的结局,因为一旦打开那扇门选择了逃跑,不管什么原因,即使后来臣民解决了问题,通过这扇门逃跑的汉帝,或者汉帝继承人都会失去所有的一切,作为一个普通人开始生活。

如果你选择了逃跑,那你就失去了皇室的血脉,接下来就作为普通人生活下去吧。皇室从来不需要一个失去了勇气的帝皇和继承者。——第一代汉帝。

没错,这就是第一代汉帝留下来的后手,各大行宫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密室,都会有那样的一扇门,只有汉帝和继承人才能使用,但是不得不说汉帝的血统相当不错,汉王朝立朝五六百年来,从没有人打开过那扇门,即使是首都被攻破的第十五代汉帝也没有选择这条路。

那刘治就更不可能选择这条路了,别说还没到那个地步,即使到了那个地步,刘治也会选择刚到底,现在刘治只是需要和皇宫那边联系上,然后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已。

在桌子上的那套装置鼓捣了一下,而后输入了元力,很快的,一个虚影就出现在刘治的眼前,这个人已经很老了,皮肤松弛,头发灰白,脸上布满了老年斑,但是唯独眼睛始终尖利,充满着光芒,这个人正是第二十九代汉帝,他也穿上了金龙甲。

刘治首先行了一礼,道:“儿臣拜见父皇,祝父皇万福金安,请恕儿臣叨扰之罪”

汉帝挥了挥手,道:“哪来那么多废话,行了,起来吧,赶紧说怎么回事,如果没什么事朕饶不了你。”

刘治道:“儿臣不敢,不过儿臣着实不知什么事,但是当儿臣惊醒之时,发现侍女床上依然不见人影,而寝被之间已然冰冷,故而才斗胆穿上金龙甲,打开机关的。”

汉帝听了刘治的报告,沉吟了一会,而后睁开双眼,其中寒光闪烁,半晌才对刘治说:“好,就应该有这份警惕,你先在那待着,朕派三个大供奉过去,记住了,不管发生什么事,作为太子,未来的皇帝,你最应该做的就是保全好自己,甚至于未来某一天,当朕身陷囹圄之时,你也要果断扔下朕,而后即位,身在皇家,身为继承人,就不要有那么多的有的没的,登上帝位之后好好治理国家才是主要的,你这次做的不错,从危机中惊醒,但是应该在的侍女居然不在,怎么想都有问题,即使没问题,小题大做总比大意要好,好了,在那好好呆着,等到朕这得到消息的时候让你出去的时候你才能出来,听到没有?”

“儿臣听旨”刘治再次行了一礼,等到汉帝的虚影完全消失之后,刘治才直起腰来。坐在床上心中感慨万分,汉王朝真是难得啊,在华夏古代,皇帝即使对于继承人、太子也是报以怀疑的态度,哪有像这个王朝一样,直接摆明了对继承人说,劳资要是遭遇危机了,你不用管,赶紧登基而后平稳政局才是主要的。不过正是因为如此,这个王朝才能安稳度过五六百年的时光吧,而且即使到现在,国内也没什么大的危机,完全可以在延续个几百年的样子,这就真的难得了,要知道这种中央集权式王朝,真的昌盛得快,败得也快啊。

既然汉帝下命令,刘治自然要听,再次跑到床上,二话不说再次抱着毯子睡下了,当然这次的危机预感就全开了,不管如何,现在安心睡着才是最主要的。

这次睡眠时间也不长,很快的,王易就感觉到上面的床有人敲,而后还有人喊,“殿下出来的,匪人已然剿灭,还望殿下出来安定军心”

刘治丝毫没有回答的打算,虽然预感没有报警,但是现在没有任何必要回答这些不知道是谁的人,毕竟,对于自身安全这一方面,刘治还是觉得汉帝的方法比较好。

见没有得到刘治的回应,上面也急了,又呼喊了几声,就出去禀告了,而后,程达就来了,至于为什么知道是程达,呵呵,那种嗓门,谁也忘不了,这次也是如此,“殿下,出来吧,老臣已然扫清来敌,还望殿下出来稳定军心”

这下子不能不回答了,刘治吊着嗓子回答:“多谢程国公扫清来敌,但是父皇有旨,命孤守卫密室,无有父皇下令,不得撤退,还望国公先行向父皇禀告,有劳国公了”

“老臣遵旨”而后程达就快步走开了,也就在这时,传像装置又一次打开了,刘治赶忙进行接听,汉帝的虚影出现,没等刘治行礼,就直接说道:“行了,不必行礼,快些出去吧,还是那句话,你这次干得不错,不过当上皇帝以后就不能这么干了,回来我跟你细讲。”

同类推荐
  • 万界寻仙飘渺录

    万界寻仙飘渺录

    妖孽云集,大陆长空。地球复苏,开往盛世,欲与各世界争锋,谁能跻身长空化凡驱为仙体,谁能掌控六界执掌轮回,仙路飘渺,唯我独行,。
  • 逆圣神

    逆圣神

    黄金盛世,群族并立;万千种族欲与天公试比高。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踏上万千世界之巅,亦或是消亡于历史……
  • 绝品半妖仙

    绝品半妖仙

    谁说半仙不是仙?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 盛炎之空

    盛炎之空

    剑与魔法的故事,从搬运工尤嘉第一次以活人为货开始。
  • 天魔奇游记

    天魔奇游记

    本书从一个魔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段架空历史。历史很实际的,讲很多奇闻怪事。本书很有意思,绝对适合你一读!有道是:“上下何止五千年,通天道理讲多遍。”“古今奇闻怪事多,听多听少不烦厌。”“突然抬头一相见,三生三世真有缘。”“打开手机app,何不来读我的篇?”新手兴趣写作,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热门推荐
  • 禅与明智行动的艺术

    禅与明智行动的艺术

    一念忘机:抛弃心中多余杂念,把一切交给身体;脚下照顾:关注此刻与当下,现在该做的、能做的,尽管去做;饮茶吃饭:喝茶之时全身心地喝茶,用餐之时全身心地用餐,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禅即行动。抛开杂念,正定清心,在思考前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日日持续的修行之中。行,是动态的禅;禅,是生死以之的行动之道。本书从禅的角度出发,围绕工作和生活,介绍了明智行动起来的方法诀窍,以及提升行动力的禅的56种习惯。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点点的改变和努力,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天生的性格,人生也将会有所不同。行动起来!坚持行动下去!只有行动才有力量!禅与明智行动的艺术。
  • 冒牌郡主:鸾凤鸣

    冒牌郡主:鸾凤鸣

    由亡命女犯穿越为北辽郡主,如此诡谲局面已经让叶姿穷尽心力,却不知久别十年一朝归来的“弟弟”才是最让她头疼的对象。“你不是我姐姐。”坐在黄沙间的少年扬起脸,用极其冰冷的眼神盯着她。她居高临下,睥睨着这个才从敌国回归的质子,缓缓道:“那你说我是谁?”冒牌郡主与傲娇质子的相爱相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界九霄

    魔界九霄

    他,从小天生废体,所有人都对其丧失了希望,包括他自己!他,天赋异根,资质被称为天人,他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当他与他相遇,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 快穿:君心依旧,何为而推我

    快穿:君心依旧,何为而推我

    作为一名医生的宋景依救了无数人,却无法拯救自己,当她又犯病时被一个系统绑定,必须化解晶片中的执念,自己才能获得活下去的灵魂力。【喜欢傻白甜女主的请勿入坑】
  • 报仇心

    报仇心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上,男的留下金银珠宝,女的脱下内裤肚兜,小爷要是高兴了饶你们一命。
  • 琼其一生宇未央

    琼其一生宇未央

    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幻想过,那个狠心离开我们的人,在若干年后,生活的并不幸福。然后我们及时的出现在他的身边,陪他一起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候,用事实告诉他,当初的选择是多么荒唐的决定,当我们的存在成为他的习惯时,转身离开,让他追悔莫及。但是现实真的出现时,你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于爱的本能,根本无法控制。
  • 暴风脑

    暴风脑

    催眠系脑力:暗示催眠亢奋弱化,催眠敌人更能催眠自己控制系脑力:实体控制能量控制天下无物不可控强化系脑力:肉体强化精神强化环境强化再强的敌人也能一拳轰爆模拟系脑力:幻想显化构筑幻化这神秘天地不过一瞬间波动系脑力:感知隐身共振吞噬分解天地万物也不过源自和粒子诡异多端的寄生人强横无比的战法师神秘莫测的薇澜古祭司令人不寒而栗的诡刺,月影大陆着迎来万年大世,且看一个腼腆男孩儿如何迎击各路天才,搅动大陆风云
  • 圣君无情

    圣君无情

    天地无情,我更无情。穿越到异世的武学天才,凭借着超卓的智慧,绝世的武功。在异世界成就一代圣君传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屠戮满门!”——君无情*****此书从第七章开始,全部重写。望大家见谅,毕竟我想写的是小说,能够打动读者的小说。而不是没任何营养的流水账。求书评,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拜托了!
  • 红尘短剑劫

    红尘短剑劫

    是命?由命?既然不是,那便打破这命………
  • 敲敲偶的木鱼

    敲敲偶的木鱼

    狐王殿下身旁多了个小和尚狐族众人:是要屯起来吃掉吗?好可怕!!!数年后…那肆无忌惮的小和尚把狐族的每只狐都揍了个遍~狐族众人:殿下,管管你的媳妇啊!狐王表示:我们是一个和平的大族,有福可以不同享,有难必须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