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4600000041

第41章 千山万水(3)

慧性说:“由此向东南,有一座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长达两千余里,终年积雪,道路险峻,恐怕要冒些风险。翻过大雪山,就到了迦毕试国(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再向东,翻越黑岭(又名黑山,兴都库什山南面的一座主岭),就是我的故乡北天竺了。虽是已离佛国圣地不远,但路上还是很艰苦的。”

“为求真经,何惧艰苦?”

“好!我收拾一下,明天就随奘师一起动身!”

玄奘他们有了过凌山的经验,于是早早地准备了充足的皮衣、皮褥、干粮、柴禾。

山外正是阳光明媚,山内却是飞雪连天。雪片竟有巴掌大小,只消片刻就落了满头满身,连眉毛都是白的了。空中阴云密布,沉重如铅,似乎伸手可及,从他们进山直至出山,从来没有见过一丝晴天。寒风刺骨,空气稀薄,呼吸也觉得分外艰难。

玄奘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在厚厚的积雪中吃力地将腿拔出来又踩下去,踩下去又拔出来。大雪把山中覆盖得沟满壕平,已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山谷。突然脚下踩空,积雪坍塌,玄奘一声惊叫,头朝下倒栽了下去。

紧随在后的慧性眼明手快,扑上来一把抓住玄奘的脚腕。两个人一起下坠,在山坡上拖出一条长长的雪沟。咚的一声,玄奘的光头重重地撞在了半山坡的一截树桩上,撞得他眼冒金星。他也顾不得疼痛,双手乱抓,抓住了两蓬干枯的蒺藜,便死死不再松手了。在山崖上吓傻了的悟空他们这才大松了一口气,连忙七手八脚地放下绳索,把他们两人拽了上来。两人脱离险境,不住口地直念“阿弥陀佛”。

慧性气喘吁吁地说:“奘师一路西来,这样的险境恐怕经历了不少吧?”“我为无上佛法而来,任何困难都会为我让路的。”

慧性深受鼓舞:“对,佛法无上,性命何足挂齿?咱们接着走!”

玄奘和慧性继续前进,来到了迦毕试国,住进沙落迦寺。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大家一路翻山越岭,也实在疲劳了,正好又是僧人“坐夏”的时间,玄奘便决定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

坐夏的风俗来自印度,那里雨季漫长,在三个月的雨季中,僧人们不出寺院,只在寺中静坐。中国和尚也遵从这个传统。

这一天,大家正围坐闲谈,有人进来对慧性说:“外面来了一个人,自称是睹货逻国的使者,有急事要见慧性法师。”

慧性一拍自己的光头:“哎呀,我倒忘了,我曾答应过覩货逻王,等伽喝国的讲坛一收,我就到他那里去传法。自从遇见法师,一高兴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只怕这人是来讨债的。”他起身出去相见。

来人果然是为了这件事。睹货逻王在亲笔信中婉转地提醒慧性不要忘记履行自己的诺言。慧性觉得很为难,看了看玄奘。玄奘知道分别在即,心中很难过,勉强说:“我们是出家人,更不能言而无信。况且睹货逻王专程派人跑了这么远的路来请你,足见一片诚心。你还是随使者去吧。”

没有了慧性的陪伴,坐夏也显得枯燥而漫长。好不容易熬过了两个月,只感到体力大为恢复,就又动身了。

他们向东走了六百余里,穿过了林木繁茂的黑岭。前面就是北印度的地界了。

屈指一算,离开长安已经一年多了,现在应是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了。如今,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佛祖的故乡了。

当时的印度大体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我国汉代的史书上就有关于印度的记载。司马迁称印度为“身毒”,到了东汉时又改称“天竺”。“印度”得名于印度河,这一译名始自玄奘法师。

回顾玄奘一路之上:履危途,涉沙漠,攀高山,渡洪波,忍酷暑,冒风寒,饥不得食,寝不得眠,说不完的万状困顿,道不尽的危险经历,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于如愿以偿。

玄奘把那烂陀寺作为他留学的目的地,这是因为那烂陀寺是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印度佛寺成千累万,以此寺规模最为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一切典籍分别藏于三大殿堂之内,其中的宝洋殿高达九层,学者辈出,研习科目除佛教哲学之外,兼及古代印度各种学术,在此学习的僧徒及外来求学者常达万人。玄奘来到此寺附近时,已有人前来迎接,抵达那烂陀寺时,有僧众1200人列队欢迎,入寺后受到了极为优厚的待遇。玄奘以隆重的礼节进谒戒贤法师。法师名尸罗跋陀罗,意译戒贤,他是佛教权威学者,一切经书无不通晓,他主持那烂陀寺,由于他德高望重,大家尊称他为正法藏。

当时戒贤已年过百岁,体弱多病,早已不再讲学,得知玄奘自盛唐而来,不顾衰迈高年,重新开讲《瑜伽师地论》,此论传说是弥勒佛所说的五部大论中的最根本的一部,这是一部说理完备,体系完整,组织严密的权威论著。玄奘得亲承戒贤教诲,悲喜交加,激动不已,这是因为他违禁西行、历经艰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探求此论,戒贤为他讲授此论历时十五个月。玄奘还苦心钻研其他佛教经典,旁及婆罗门教经典以及梵书,对他回国之后,从事佛经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那烂陀寺先后求学共达五年之久,还曾到各地访师求友,虚心求教。他在印度期间,游踪遍及东南西北中五印度备地。

640年玄奘重归那烂陀寺,戒贤派他为寺众讲解佛教理论。这时佛教中另一派的僧人师子光,以自己这一派的理论批驳《瑜伽师地论》,两派师承不同,各以其说为是,由于玄奘广泛研习各派理论,认为圣人立言,各有发挥,并不相互矛盾,后人不能融会贯通,是此非彼,互相排斥,错误是由传法的人造成的。玄奘为此多次找师子光当面辩论,师子光词穷不能回答,听讲的人逐渐散去,返转来听玄奘讲学,玄奘为了融会两派的学说,以梵文著《会宗论》,写成之后面呈戒贤和僧众寓目,莫不大加赞扬,师子光不服,从东印度请来同学旃陀罗僧诃与玄奘辩论,这人来到以后,鉴于玄奘威望太高。默而不敢言,这样一来玄奘的知名度自然愈来愈高。

在这之后不久,戒日王征服了恭御国(奥里萨邦甘贾姆县北部)和乌荼国(奥里萨邦北部),当时北印度小国林立,戒日王是这一方的盟主,他新征服的这两个国家,虽然信仰佛教,但与他统治地区的教派不同,彼此纷争不已,戒日王为此遣使修书给戒贤法师,让他派高僧前来决定是非,戒贤派玄奘等四人前往。玄奘来到之后会见了戒日王,向他介绍了唐朝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情况,戒日王听了之后对盛唐的强大非常羡慕,他立即派使臣访唐,第二年抵长安,中国的史书上就有戒日王“遣使者上书”,“遣使朝贡”的记载。

会见后的第二天,戒日王派人向玄奘索阅他所著的《制恶见论》,读了之后赞誉为:日光一出则灯烛暗淡无光,巨雷一响则鎚凿充耳不闻。可见评价之高,并且决定在他的首都曲女城(印度联合省坎诺吉)举行论辩大会。

曲女城大会准备就绪之后,玄奘在戒日王亲自陪同下,乘船而来。参加大会的有五印度十八国的国王,佛教徒3000余人,那烂陀寺也有千余人参加,还有不信佛教的婆罗门等外道2000余人,再加上国王的随从,远近赶来观礼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只见会场上,浩荡的人海如同波翻浪卷,披挂庄严的大象迈着阔步,华丽的车轿穿梭来往,绘着佛像写着经咒的经幢,到处可见,长形的彩旗迎风飘扬,真是蔚然壮观,盛况空前。

641年的春天,论辩大会隆重举行,戒日王请玄奘为论主(主讲人),他在大会上宣讲了自己的论文《制恶见论》,随后那烂陀寺僧人明贤法师宣读给大众,又抄写一本高悬于会场门外,并且声言:“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解难破者,请斩首相谢。”一直到了晚上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反驳的意见,到了第五天,佛教的一个宗派,发现玄奘有反对他们的言论,怀恨在心想加谋害,戒日王立即下令:“玄奘法师弘扬佛法,为的是拯救愚顽迷途之人;妖妄之徒反而图谋不轨,竟起害心,胆敢触犯法师者斩其首,毁骂者截其舌。”自此之后,反对者不敢妄为。经过18天的辩论,玄奘取得了胜利。

大会结束之后,戒日王与十八国国王,赠送玄奘珍宝、金银、衣物,他都一一谢绝。最后只同意坐在一匹大象上,当众游行,这是印度传统的规矩,凡论胜者都是如此,这也是最高的荣誉。当时玄奘由大臣陪侍左右,只听见随行人员高声颂扬道:“支那国法师驳斥各种错误邪说,辩论十八天,没有一人能提出反对意见,此事应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此之后,玄奘更是闻名遐迩,享誉异邦,被授予很多荣誉称号。

客居异邦的玄奘,早在曲女城大会之前,由于西行取法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对故国的思念,日甚一日,甚至形诸梦寐,决意东归,现在又为祖国争得了最高的荣誉,更是归心似箭,所以散会不久即向戒日王辞别。那戒日王却不愿让玄奘离他而去,就说道:“弟子正打算与法师一起弘扬佛教,您为什么想立即回国呢!”于是就设法挽留。先是邀请玄奘参加钵罗耶伽国(阿拉哈巴德)的施舍大会,会期75天,会毕玄奘辞行,戒日王又挽留了十几天,玄奘再次辞行,戒日王知道他去志已坚,只好不再挽留。其他众王也是一再挽留,鸠摩罗王甚至对他说:“愿法师留居我国,受弟子长期供养,我们可以为您建造100座佛寺。”玄奘不为所动,他坦诚地说:“我国距离这里非常遥远,我在国内学习佛法只能略知皮毛,所以才来印度钻研佛学,现在总算达到目的。国内很多人都希望我回去弘扬佛法,我一时一刻也不敢忘记自己的责任。”众王知道他言发于衷,无法挽留,只好满怀遗憾,洒泪话别。戒日王本想遣使相送玄奘从海路返国,因为他不想辜负与高昌王麴文泰的前约,宁可舍近求远,仍取道北路踏上了回归祖国的万里征程。

同类推荐
  • 善于沟通的孩子更优秀

    善于沟通的孩子更优秀

    《善于沟通的孩子更优秀》教会您一些简便实用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孩子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让教育子女变得更轻松。你会发现:善于沟通的孩子更优秀!沟通是孩子成长最肥沃的土壤,沟通是教育最重要的方式。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对孩子更是应从小着重培养的一项能力。沟通能力不是天生的,优秀的沟通能力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让孩子领会沟通的必要,理解沟通的技巧,是父母的职责。
  •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素的社会,孩子不仅需要机智、灵敏的头脑,更需要有发散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脑筋急转弯恰好符合了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需求。《答案总在意料之外》汇集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科学合理、语言轻松幽默,再配以独一无二的原创精美插图,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来源于古希腊民间,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它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寓言集,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对后世寓言大师诸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所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古希腊世界,故事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 铁血纵横——王牌武器

    铁血纵横——王牌武器

    本书是一本拥有丰富知识的武器百科全书,是极具欣赏与收藏价值的武器宝典,是青少年了解世界武器最基本的科普读物。书中几乎囊括了现代主要军事强国所有的现役武器,内容不枯燥、不乏味、不流俗,为青少年开启一扇丰富多彩的世界武器之门。
热门推荐
  • 皇尊

    皇尊

    一代武帝重生异世,携奇功妙法,聚海量资源,步步崛起,成皇为尊,彪悍人生,快意潇洒!
  • 百世丑女

    百世丑女

    她对他一见钟情,以为自己成功的勾引了他,最后才发现,她才是被玩弄的那一个,他根本没爱过她!被他伤害,她选择把他忘掉,意外之下还成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还在这种情况下再次与他遇到,相识,再次被他伤害。当他知道她就是自己心尖的那个人时,后悔莫及,发誓要追回她。
  • 神级小商铺

    神级小商铺

    这个世界上,有五种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肉身之眼,晦暗不明,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明不见暗。你看不到的,你不相信的,真的不存在吗?
  • 此生有幸: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生有幸:落花时节又逢君

    身为21世纪神秘组织寒炎帮的第一人,居然在渡劫时被雷劈了个半死不活?醒来后穿越了就算了,还是个夏家的废物?天!我到底造了什么孽啊?夏蔓兮泪流满面。不爽归不爽,自己穿的越,跪着也要认了!从此摇身一变,在妖孽的路上一条道杀到黑......拐圣兽,卖国家这种事做的不要太顺手!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只是,这个身份逆天的神魔之子为啥来提亲?一见钟情?太扯淡了吧!犹记得当初他说:“割爱之恩,何以为报?”“要不小女子以身相许?”“你这是恩将仇报。”一句玩笑话,成了羁绊一生的缘分,沉重又甜蜜。“此生非君不嫁。”“此生定不负卿。”
  • 微小说集

    微小说集

    劫她以为重生是救赎,谁想,她的重生是一场可怕的阴谋,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发生了相同的事,这是一个劫,一个无解的劫。半身她们是彼此的半身,彼此相伴半生,却因爱情生了隔阂,最终,毁了自己,轮回百世,她们会不会再相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王妃你别跑

    异世王妃你别跑

    “叶雯,我竟想不到你有这么狠心!”声音里有着道不尽的凄凉与苦楚。叶雯揉揉眼,想看清楚迷雾之下男子的面目,却总是看不清。“你是谁?”叶雯自问没有对不起过谁,更没有对谁狠过心。这个黑锅,她不背。“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是谁?”男子仰天大笑,身边浓浓的恨意如一根绳索勒的叶雯喘不过气来。“你竟然来问我是谁,叶雯,每当月圆之夜,你可曾知道我在为你受尽折磨?”近了,近了,眼前的雾气突然变成了薄薄的一层,再有一点点,她就可以看清楚那人的真面目了。
  • 林小姐可否借一生说话

    林小姐可否借一生说话

    人设背景全篇推翻重新来过,简介到时候再重新写。
  • 红骨枯

    红骨枯

    如果你来到幽冥界见过彼岸花,路过三生石,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三生树下。有一痴情男子。该男子模样似妖似佛。他在此处等了三千年,等一位不归人。
  • 冷妃天下:唯宠

    冷妃天下:唯宠

    她,生性寒冷,他,邪魅腹黑,当她遇见她,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是他的等待,亦或是,她的执念…………
  • 乱世女王:十年沉渊

    乱世女王:十年沉渊

    谢开言是南翎国谢族的预备族长,因疚爱上了白衣王侯叶沉渊,自愿脱离世族,入华朝做氓隶小民。刑律堂族叔谢飞得知后大发雷霆,将她流放到西北边境。娇惯的开言忍受三十刑杖之苦,穿过荒漠渡过百花毒瘴,遍体鳞伤来到叶沉渊面前。此后,南翎国与华朝发生战乱,谢族在一夕之间被覆没殆尽,谢开言下落不明。叶沉渊历经十年艰苦重整华朝势力,手拥兵权自立为太子,离九五之尊只差一步。正值他迎娶理国公主前期,有“炼渊”之称的苦寒极地传来消息——有人炸开了冰川底层,放出了被他囚禁在冰墙里长达十年的谢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