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7500000008

第8章 微生物学(1)

旧瓶新醋话发酵

“发酵工程”是个新词,但用发酵方法来酿酒、制酱、做醋、做奶酪,却是几千年前人类就掌握了的生物技术。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继续做这些事。但传统方法的发酵过程非常繁琐,费时费力。比如用小麦、大豆等原料做酱油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且还要准备好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容器。现代“发酵工程”的做法可就大不一样了。以日本的一家制酱油的公司为例,他们的做法是,将一种耐乳酸细菌和一种酵母菌一起固定在海藻酸钙凝胶上,再装入制造酱油的发酵罐。将各种营养物和水从罐顶慢慢地注入,产品酱油就不停地从罐底流出来,形成一个连续生产的过程。从原料到成品的周期不到3天。这里提到的发酵罐是现代发酵工程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酵罐高度超过100米,容量可达4000立方米。

发酵工程的主角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种通称,它包括了所有形状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一提到微生物,有些人就会皱起眉头,感到憎恶。因为他们想到的是微生物带来了人类的疾病,带来了植物的病害和食物的变质。其实,这种感情是不太公正的。对人类而言,大多数微生物有益无害的,会造成损害的微生物只是少数。就总体来说,微生物是功大于过的,而且是功远远大于过。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发酵工程,正是这些微生物在忙忙碌碌,工作不息,甚至不惜粉身碎骨,才使得五光十色的产品能一一面世。从“乐百氏奶”等乳酸菌饮料,到比黄金还贵的干扰毒等药品,都是微生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里充当着生产者的角色,这与它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它们具有孙悟空式的生存本领、猪八戒式的好胃口,还组成了天下第一的“超生游击队”。孙悟空是怎么折腾也不会死的英雄。微生物的生存本领也好生了得。它们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压强、酸碱度、干湿条件都有极强的适应力,在10千米深的海底,人会被压成一张纸,而有些细菌仍逍遥自在地生活。在零下250℃的超低温下,有些微生物仍不死去,只是处于“冬眠”状态而已。如果条件适宜,微生物会不断繁衍生长,从没有见过它们自行死亡。而这帮不死的小家伙还极为贪吃,甚至饥不择食。好吃的食品自不必说,连石油、塑料、金属氧化物、工业垃圾和DDT、砒霜等毒药,都会成为某些微生物竞相吞吃的美味。吃得多,长得快,繁殖速度自然十分惊人。如果一个大肠杆菌能顺利无阻地繁殖,两天后其重量等于地球重量的4倍!正是微生物的这些特点使它们成为发酵工程中的主将和功臣。发酵罐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生长、繁殖和形成产品的外部环境装置。它取代了传统的发酵容器——形形色色的培养瓶、酱缸和酒窖。与传统的容器相比,发酵罐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它能进行严格的灭菌,能使空气按需要流通,从而提供良好的发酵环境;它能实施搅拌、震荡以促进微生物生长;它能对温度、压力、空气流量实行自动控制;它能通过各种生物传感器测定发酵罐内菌体浓度、营养成分、产品浓度等,并用电脑随时调节发酵进程。所以,发酵罐能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和设备,获得高产量和高效率。这样,人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发酵方法来生产所需的食品或其他产品。可以简单地说,发酵工程就是通过研究改造发酵作用的菌种,并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来大规模工业化地生产发酵产品。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材料,而又是地球上十分缺乏的食品。用发酵工程来大量快速地生产单细胞蛋白,就补充了自然产品的不足。因为在发酵罐内,每一个微生物就是一座蛋白质合成工厂。每一个微生物体重的50~70%都是蛋白质。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许多“废料”,来生产高质量的食品。所以,生产单细胞蛋白是发酵工程对人类的杰出贡献之一。

此外,发酵工程还可以制造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以及许多种医药产品。我们常用的抗菌素几乎都是发酵工程的产品。

发酵工程不仅生产食品和药品,还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力武器。石油、煤、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终将消耗殆尽,人类怎样才能继续生活下去,科学家们为此耗尽心血。20世纪80年代,人们终于看到了希望:一方面是核能、风能、太阳能利用取得巨大进展;另一方面,发酵工程的出现,可使地球上每年生产的大量纤维物质——稻草、麦杆、玉米秸、灌木、干草、树叶等等,经“发酵工程”转化,成为人类新能源。

在开发生物新能源的同时,发酵工程还可以完成另一个重要使命,即处理废物,净化环境,减少以至基本消除环境污染。

总之,现代发酵工程能够帮助人们制造食品,制造药品,开发能源,净化环境。古老的生物发酵法,一旦用现代高科技方法加以改进,就千百倍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老技术焕发了青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细菌织布不是天方夜谭

大家知道,传统的织布方法离不开纱和织布机。要说细菌织布,那不是“天方夜谭”吧?

当然不是!

英国科技工作者发明了利用细菌织布的方法。这种方法很特别,不需用纱线和梭子,所用的原料竟是营养物质——葡萄糖和其他养料。

科学家将这些织布原料,移入菌种,再给予适宜的温度,细菌就会迅速繁殖生长。每个细菌繁殖的速度可快啦,每小时可以繁殖1亿个。

这样,细菌在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每天可织出3~4厘米长的布来。只要有细菌存在,布就会不断地织出来。当老的细菌“寿终正寝”后,便有新的细菌“前仆后继”接替这一织布工作,完成老细菌未竟的事业,这样循环不断,就能织出“天衣无缝”的布来。

细菌织的布有很多优点,布的纤维长,结实牢固,比普通的布密得多。因为这种无棉纱的布是细菌织成的,所以最适宜作为医疗上的绷带,它能够使伤口形成一种与人的皮肤细胞组织相似的柔软的“皮肤”来,从而促使伤口愈合,疗效显著,很受医生的青睐。

还有,细菌织出的布十分密细,用它来过滤杂质效果极佳。

当然,“细菌工”所消耗的葡萄糖价格昂贵,要实现大规模的细菌织布还有一定困难。

那么,如何大规模生产细菌布呢?

科学家们寄希望于遗传工程。他们把合成纤维束带的基因转移到光合细菌的细胞内,利用太阳能来生产纤维束带。

科学家们预言:这种不用棉纱织出来的布,不仅可用于医疗卫生和工业生产,而且还可以用于人类的衣着服饰,前途十分光明。

细菌“吃”飞机的启示

红霞涂抹的远处群山,机场内,四架喷气式飞机在跑道上滑行,顷刻,它们迎着喷薄的红日,带着浓浓的“白烟”,展翅飞向蓝天。当飞机升到2万米的高度时,突然,一架战鹰形如醉汉,急剧地向下翻滚,一头钻进大海。这是几十年前发生在美国傍海飞机场的悲惨一幕。

令人遗憾的是,类似的悲剧还不止一次。

为什么一架正常飞行的飞机会突然失控呢?这个问题使美国保安人员及有关科学家大伤脑筋。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但未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后来,有人偶然在一架飞机的燃料箱里发现了一种“锈”物,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线索。飞机的燃料及油箱要求是很严格的,怎么会有“锈”物呢?

于是,这种“锈”物就被请到了实验室,化验后问题真相大白!

原来,这罪魁祸首是小不点儿的细菌!

细菌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吗?竟能吃掉现代化的喷气式飞机?

这是一种嗜硫细菌,当它在燃料箱体上驻扎之后,就会在那里繁衍生息,以喷气燃料中的硫磺为食,然后,排出代谢产物——硫酸,腐蚀箱体,或通过输油管损害发动机零件,从而造成人们不易觉察的“内伤”,以致造成机损人亡的惨剧。

这事提醒人们,飞机上千万不能让嗜硫细菌“光顾”。

小小的嗜硫细菌蚕食大飞机,这使美国空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坏事也能变能好事。独具慧眼的科学家因此而受到启发,他们化害为益,对嗜硫细菌加以巧妙利用,获益匪浅。

起初,嗜硫细菌被送到炼油厂,它不负重望,大吃特吃,不断地蚕食石油中的硫磺,有效地使炼油设备、输油管道免遭腐蚀。

接着,它声誉鹊起,被“聘”于炼铜厂。面对坚硬的铜矿石,它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施展出独门功夫——将铜矿石中的硫磺“啃”得干干净净,同时,用自产的硫酸将矿石与铜“各居一方”,极大地提高了铜的开采率。

继而,这小不点儿嗜硫细菌开始转战南北,在锰、钼、亚铝、镍等金属的提炼领域中,以自己的优势,勤奋工作,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现在,科学家鉴于嗜硫细菌在冶金工业上所表现的特殊本领,又大胆提出设想,试图将它推到核工业中的炼油作业上,使它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上的问题往往就是这样,能化腐朽为神奇,嗜硫细菌本是“吃”飞机的灾星,但科学家具有发现和创新的独特本领,一分为二地对待它,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化害为宝,使其成为造福人类的至友。

让微生物生产粮食

生物学家告诉我们: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切动植物的体内都有蛋白质。

动植物这些显眼的“大生物”含有蛋白质,那些肉眼难见的“小不点儿”微生物,是否也应有蛋白质的成分呢?

是的,微生物虽小,也有蛋白质成分。由于微生物大多是很小很小的单细胞生物,因而人们生产出来的蛋白质,叫做“单细胞蛋白”。

单细胞蛋白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氨基酸种类齐全,不仅超过了米、面,也超了猪肉、鸡肉,还含有许多糖类、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在这里几乎是应有尽有。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种庄稼或饲养牲畜那样,让微生物在最佳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呢?如果这样,我们不就能获取大量的单细胞蛋白了吗!

是啊,科学的发现需要科学家的想像。

于是,科学家们选育出能利用某种原料的微生物,把它们接种到发酵罐里,让它们在发酵罐里施展本领,大量繁殖。然后,再经过净化、干燥、精炼,就得到了我们所需要的单细胞蛋白。

种庄稼往往受季节的制约,在发酵罐里制造单细胞,就不分数九寒冬和酷暑盛夏了,只要控制好发酵罐里的温度、酸碱度和营养条件,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单细胞蛋白来。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十分惊人。就细菌来说,每隔2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两个分裂为4个……24小时可分裂72次,产生4.72×1021个后代。

有人做过试验,在适宜的条件下,500千克重的酵母,一昼夜就能繁殖成40000千克,而同样重的一头牛,一昼夜只能增加0.24克。

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质的速度比植物快500倍,比动物快2000倍。一个细菌,一昼夜发酵生产的蛋白质,等于它自身重量的30~40倍。

然而,0.67公顷(1亩地)的豆田,每年可收获1000多千克大豆,得到400千克的植物蛋白质。工人在工厂里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质,一年竟能生产10万千克蛋白质。

可见,微生物生产蛋白质的效率是多么高啊!

人们在获得单细胞蛋白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菌源”。

前几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氢细菌,能利用氢、二氧化碳以及含氧无机盐类作发酵原料来生产单细胞蛋白。既不与工业争原料,也不与农业争土地,是一种理想的生产食物的方法。

之后,科学家又找到一种更理想的固氮氢细菌,它能直接从空气里摄取所需要的氮素,合成我们需要的蛋白质。

目前,经改性的禾本科镰胞生产“真菌肉”,在英国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加拿大进行了用一种节杆菌促进植物性食用油高产的试验。我国和日本也进行了如利用产油的假丝酵母、被胞霉等的试验,并获得了类似的结果。用微生物生产新兴食品正在崛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断发现新“菌源”,从而生产廉价的粮食——蛋白质,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加充实、更具营养的食物。

地球“清道夫”

近百年来,环境恶化的问题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废物、废液泛滥成灾。光是美国,一年便要产生有害物质6000万吨。欧洲产生的有害物质也大致相当。其他各国便不必一一列举了,即使是第三世界国家,“三废”的排放量也是相当大的。全世界的“三废”数量惊人,并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拿污水来说,70年代全世界污水年排放量为4600亿立方米,到本世纪末将增长14倍,达到近70000亿立方米。在整个地球上,“三废”的产生和排放远远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净化能力。如果再不抓紧治理“三废”,再不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环境,人类在地球上将很快没有立足之地了。发酵工程的巨大威力使人们看到了彻底治理环境的曙光。

同类推荐
  • 动物在隐瞒我们

    动物在隐瞒我们

    《动物在隐瞒我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动物世界的谜团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领略世界谜团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青少年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让他们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从而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古代数学与算学

    古代数学与算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必听的数学之谜

    必听的数学之谜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探究式科普丛书-地球之肾:湿地

    探究式科普丛书-地球之肾:湿地

    本书从湿地基本含义、湿地分类、湿地生物、湿地功能等几大方面详细介绍了湿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湿地的现存状况。书中还对国际湿地科学、湿地公约等知识也作了大篇幅的解读。本书文字简洁生动,图片精彩纷呈;内容涵盖丰富,知识趣味浓重。对青少年学习湿地科学和树立湿地的保护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外帝王

    (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外帝王

    本书体例新颖,内容上囊括了宇宙、生命、UFO、恐龙、古城、野人等十个部分的科学奥秘知识,涵盖面极广。对于致力于奥秘探索的朋友们来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变幻无穷、具有无限魅力的科学世界。它将以最生动的文字,最缜密的思维、与你一起畅游瑰丽多姿的奥秘世界,一起探索种种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天定良缘

    穿越之天定良缘

    柳淑月从天台上栽了下来,但是她很庆幸自己没有死。但是......“什么?要去给一个能当我爹的人当老婆?”不干,不干......咱要为自己重活一世负责,上一世没来得及发展的宏图壮志,不能浪费在肚子里。可是她明明已经逃婚了,怎么会在洞房里?还有这个长的特别好看的男人又是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认认真真做咸鱼

    认认真真做咸鱼

    一个祖安人气女主播,因为瞎点了电脑弹出来的游戏,穿越了!干哩娘,这都可以?好吧,报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里,肥宅少女决定当个咸鱼,都是有钱人了,干什么老本行啊?被一个美人便宜老爹好生养着,虽然便宜老爹对自己好像不太友好,但是钱还是给够的。玛丽苏剧情?不走,这辈子是不可能走的。走这剧情还不如去讨好她那便宜老爹,让她去当比赛呢.......但是真香定律是逃不掉的,坑爹啊!这个小菜鸡怎么这么阴魂不散呢?不就是骂了你几句,至于吗?至于吗?至于吗?事实证明是至于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的溺宠小甜妻

    总裁的溺宠小甜妻

    一场旅行,她与他相遇,并心系彼此。楚天墨:“你若许我一生,我便护你一世。”紫雪瞳:“你若终我一人,我便随你一世。”此文没有恶毒小三,只有贴心婆婆,喜欢的入坑,不喜绕道。
  • 大唐节度使

    大唐节度使

    本书采用第三人称的手法结合正史讲述了一个出将入相、彪炳千秋的大唐节度使郭子仪的一生精彩传奇,从他的神秘出生到武举入仕、平定安史之乱、屡遭宦官诬陷、再到收复两都、以及抵御吐蕃,直到最后的晚年病死。历经千险而不难,屡遭谗言却不倒,在古代十大名将中,不是冤死就是弃用,但是郭子仪却是少有的完美之人。一代名将何以能做到功高震主而却全身而退?他的一生共度过了85个春秋,如何不令人惊讶?这一切的一切足以说明他的智慧是超高的,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自古从来都是读史使人明志,以史为鉴正衣冠,如今身处物欲横流、烦躁不安的现世,又岂能不多多学习郭子仪做人的智慧?
  • 这个男人很蛮横

    这个男人很蛮横

    混穿异界?黄祖之后?李氏皇族忌惮?神秘老爷爷和面纱女子?老王的叮嘱?黄子君表示很忧虑,带着老爷爷派的“保镖”踏上覆灭李氏皇族的路途“大小姐,找到黄公子了”“他人呢?”“他把元亭学院给拆了”
  • 如初少年

    如初少年

    再见,应该怎样理解?再也不见?亦或者是在次相见?青春,是一场无法叫停的戏。对于夏清乐而言,穆铭轩是她戏里最为重要的男一号。初见他时,尤如故人重逢,闺蜜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夏清乐又是否理解?命运将会让他们何去何从?
  • 孤星燎渊

    孤星燎渊

    燎渊从华夏来到异世界,收圣女,收公主,收神兽,且看燎渊在另个世界无敌
  • 穿越奸臣戏子

    穿越奸臣戏子

    传统戏曲大师傅易的亲传弟子,林袭人爱戏如命的她,第一次正式登上戏台,戏台便塌了,她穿越与此…自此流传了一段佳话,无恶不作、喜怒无常当朝丞相整日沉浸在袭人园中,荒废朝政无意与皇帝玩笑,追妻无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