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0200000028

第28章 聪明过河,故作糊涂(3)

每一位正常人,无不崇尚和追求着聪明智慧。聪明智慧,这是个最有魅力的字眼,又是一个古老的人生课题。聪明智慧是人类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从先天获得,后天培养的悟性、技能和才思都可以归结为聪明智慧之果。人类正是拥有这种聪明智慧和对它的不懈追求,才成为大千世界的万物之灵。

然而,老子曾经教导孔子要多装糊涂,隐其锋芒,达则以济天下则独善真身。老子还说,做人要像精明的殷实商人一样,明明家缠万贯,表面上却装得很穷。所以,世上的仁人智者,虽然德行高尚、情操纯真,让人初看起来最好像个傻瓜。

济公和尚面对世道不公、人事不公,采取一种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竟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有不平哪有“我”,专拣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醒亦醉,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应该说是“渗”透、“悟”透了世态炎凉,人间祸福,一般人难于做到。

商末君主纣王,凶残暴虐,一味纵情酒色,穷奢极欲。他手下有三个大臣:微子、比干、箕子。三人心忧朝政,决定上谏劝说。微子数次上谏,但纣王置之不理,微子见状便于二位同僚商议之后,辞官而去;比干甚是忠烈,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相争!”乃强谏之,且措辞尖锐,终于触怒纣王,遭以极刑;箕子见情势不对,于是装作疯癫,遭纣王囚禁,总算躲过一劫。

先秦的学者们对微子、比干、箕子的政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曾进行过激烈辩论,并对他们的崇高气节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堪称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他对微子见到纣王已无可救药就立马溜之大吉的态度十分推崇;对微子“道不灭,身亦不废”的实践更是十分向往。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左,无道则隐”才是一个进退自如,既可以保全自身,又可以无愧于天下的好办法。

又如春秋时越国大将军范蠡。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际全心辅佐,终于以“韬光养晦”之策造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神话!可是他在大功告成之后却封印辞官,飘然远去。究其本意,却是他发现勾践这个君王只可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特性;深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纵观历史上众多名人墨客或是时运欠佳,或是仕途不济之时,便把身心回归大自然,有的即便不隐居山林亦寄情山水,从而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绝唱!晋时绝代才子陶渊明,可算是一个在山水田园中寻求清静,以化胸中愤嫉的典型。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一生不仕,为平心种忧愤,山水田园也成了他的主要生活空间。于是有了“我爱陶家趣,村园无欲情”。王维在仕途一帆风顺时已对山水情有独钟,后来因“安史之乱”而受到政治风波的株连,愤然隐居山林。那一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给后人留下了别具一格的心灵写照。诗仙李白的一生更是与山水纠缠不清,即使他在翰林院身居要职时也有“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之句;当他发现朝廷中的腐败糜烂而心灰意冷之时,终于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暮从碧山下,山有随人归”,才是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

历代文人墨客为什么要糊涂处事?因为个人的聪明才智、知识技能总有他的局限性。所以,懂得了糊涂的学问,就知道了自己的意见不那么绝对,你就能更虚心地对待不同意见。懂得了糊涂的学问,就知道了自己能力的局限,你所不能驾驭的,就不忙于去驾驭;你所不能把握的,就不会急于去把握;你所不能强求的,就不会勉强。而是将自己的精力更专注地投入一个有限的范围,善手其技,精益求精,成为某一行业的行家里手。懂得了糊涂学问,就知道了你对宠辱誉毁的看法不能那么绝对,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会看得很重。这不但增强了耐受挫折的韧性,又能养成心如止水、宠辱不惊的持重。

总而言之,懂得并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糊涂学问,你置身在这个充满欲望,充满争斗,充满冲突的世界,才清醒,才冷静,才有宽容之心,才能平静地看待世间这纷纷乱乱的厮杀,尔虞我诈的争斗;才能超功利、超世俗,善待世间的一切,才能居闹市而不染一尘,待人宽容为上,处世从容自如!

做人绝招:

个人的聪明才智、知识技能总有他的局限性。所以,懂得了糊涂的学问,就知道了自己的意见不那么绝对,你就能更虚心地对待不同意见。懂得了糊涂的学问,就知道了自己能力的局限,你所不能驾驭的,就不忙于去驾驭;你所不能把握的,就不会急于去把握;你所不能强求的,就不会勉强。

六、傻人有傻福

傻人有傻福,因为他简单,他实在,让人信任,给人安全。和他在一起,身心就放松了,不再有那么多的算计和警惕。人首先要解除了彼此的威胁,才有可能相互靠近。傻人正因为他的傻,那种憨憨的样子,才让你感觉到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友好。

民国时期的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在发迹前,是个保定府的布贩子。曹锟为人相当“傻气”,只要有人要他帮忙,力气出多少都心甘情愿,一帮到底,只要管饭就行,因此,人送外号“曹三傻子”。不过,傻子脸皮也厚,只要看见人家请客,不管是谁请谁,只要其中有他认识的,进去一屁股坐下就吃。

曹锟这种城里的无业游民,是新军特别忌讳的,可是他的傻劲却救了他。从外表上看,这个矮胖子看起来比农民还要憨厚。曹三傻子进了军营,却如鱼得水。傻子厚道,肯出力,不偷奸耍滑,而且认死理,对长官绝对服从,要干啥干啥,从来不讲价钱。脸皮厚也在这个新场所变成了优点—长官和同僚怎么拿他开心,甚至无端的羞辱,他都坦然接受,连一点不高兴都看不出来。在那个时代,中国军队的带兵官,大概都喜欢这种性格的士兵,于是,曹三傻子很快得到了长官的赏识。那时正值北洋军官学堂招生,傻子被推荐了上去。待到袁世凯当民国大总统的时候,这个当年保定街头的曹三傻子,已经是北洋军嫡系主力第三师的师长了。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曹锟越混越好,越混越大,最后在1922年打败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后,控制了北京政府,傻子居然做了总统。傻子做总统也是傻做法,直接花钱买,一个议员一张票,开价5000大洋。

从这个事例当中,我们可以得知,吃亏也可以说是一种“傻子精神”。实际上,这种“傻子精神”是为了对社会的责任,对人生的热忱而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有一个十六岁的美国姑娘,自愿到洪都拉斯去帮助当地人,使他们了解眼睛卫生的常识,以提高健康水平。洪都拉斯非常脏,以至于这个女孩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与一头猪睡在一起。不久,她回国向母亲介绍了那里的情况,媚飞色舞地说,明年她还要去,因为那个地方太贫穷了。她觉得,去帮助那里的人是非常有意义的。她母亲立刻鼓励她再去。也许有人会想:去那么苦的地方,不是太吃亏了吗?但是,那位美国母亲却夸奖她的女儿,认为她的女儿有见解、有爱心,她为女儿乐于吃苦、富于奉献的精神而感到骄傲。

从母亲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傻人并不傻,因为傻人不敏感,不多疑,对于误解和伤害有着更多的忍耐力。“傻”,很多时候意味着执着和忠贞,也意味着宽厚和诚实,这就让人感动,让人喜欢了,不知不觉就让人站到了他的一边。于是乎,傻人无意中得到的,可能比聪明人费尽心机得到的还多。因此,就可以这么说,傻人的“傻”就是他的最大资本。

一个国王要在三个儿子中选一个王位继承人。他给三兄弟每人发了一颗瓜子,看谁种得好就选谁。瓜子拿回去,三人都种上了。到了约定的时间,三兄弟端着自己的花盆去见国王。国王看见老大、老二的瓜苗都长得很好,只有老三的盆里什么也没长出来。于是,他把王位传给了老三。答案很简单,三颗瓜子都是故意炒熟了的!国王要考验他们的,不是本事,而是品德。

西北有个俚词“凤翔改改”,意思是很笨很傻的人。词的历史并不悠久,来源也很清楚。解放初期凤翔县有位张姓妇女名叫改改。她没念过书,脑子有些迟钝,在常人眼里是个又傻又笨的女人。长大嫁人后,男人不幸早逝,改改孤苦无依,只好在路边摆了一个卖水摊。改改不识钱,为了不收错钱,她找来一枚2分钱的硬币,一杯水收2分,每卖一杯,她就把别人给的钱和这枚2分钱硬币对照一下,小了不收,大了也不收,纸币当然更不收。旁人都嘲笑她傻,可她依然如故。于是当地人将她视为愚蠢呆傻的代名词,如果有人要骂你笨蛋,干脆就说你“笨得和改改一样”。久而久之,这句话竟成了当地人的口头禅。但奇怪的是,像改改这样笨的人,虽然做的是小生意,但生意却越来越好,很多人在她的水摊前驻足观看,有人为了喝上一杯改改“2分钱”的水,专门从大老远赶来,甚至于有一天,省上一位很有名望的领导也慕名来到了她的水摊前,改改一下子在西北五省都出了名。在聪明人眼里,改改是个傻瓜,但聪明人可能没有想过,一个连钱都不认识的弱女子,能够在几十年时间里,靠做生意,哪怕是小生意,不仅养活自己,还养活了家人。这是为什么?几十年了,多少场政治风波,多少人沉沉浮浮,多少聪明人走投无路。可是改改,无论是连农民卖几个鸡蛋都会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时期,无论世界怎么风起云涌,改改始终安然地做着她的生意,衣食无忧。

傻人有傻福,吃亏是福不能单从字面去理解。因此,所谓傻人,是指那些对人真诚、待人厚道、做事本本分分的人群,这种人有可能在某些“聪明人”眼里很傻,但是往往能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帮助和青睐,因为他们待人真诚,所以值得别人信赖;因为他们待人厚道,所以值得别人帮助;因为他们做事本分,不投机取巧,所以能得到上级的青睐。

做人绝招:

傻人并不傻,因为傻人不敏感,不多疑,对于误解和伤害有着更多的忍耐力。“傻”,很多时候意味着执着和忠贞,也意味着宽厚和诚实,这就让人感动,让人喜欢了,不知不觉就让人站到了他的一边。

同类推荐
  •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

    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大宗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泰勒博士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西欧及中国很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多次进行了报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课程被全世界各大企业领袖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
  • 怎样做最优秀的员工

    怎样做最优秀的员工

    本书讲述优秀员工应具备的意识、最容易下岗的7种员工和如何打造优秀员工队伍。
  • 成功很简单

    成功很简单

    人人都期望成功,但因为看不到成功的曙光,所以常感叹成功的艰难。其实按照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原理,成功并不是很难,而是很简单。想知道为什么吗?看看这本书吧,它将给你很大的启发
  •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下)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下)

    本书收集了星云大师近十年来,有关佛学义理的研讨,对佛教前途发展,及对金球融和与和平有关的论议。下册以佛教的发展、前途与未来,作精辟之阐述,也对人问佛教建设的蓝图、自然生态、宗教立法等,提出刍议。《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套装上下册)》是大师弘法七十年来,为了佛教,为了回报护法、朋友们的一点心意供养。从中不难看出大师一生弘法的智慧,与其实践人间佛教的菩萨理念。
  • 青少年礼仪指导:馈赠礼仪一点通

    青少年礼仪指导:馈赠礼仪一点通

    《馈赠礼仪一点通:青少年礼仪指导》,就是为了帮助青少年朋友学会馈赠礼仪,送好礼,送对礼,送出自己的特色,以培养良好的人缘,创造美好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我变成了盾之勇者

    我变成了盾之勇者

    我,周粥,新一代穿越的盾之勇者。贼抗揍。
  •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本文主要是对历史和当代的中国电影进行对比,反思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电影发展走势等。
  • 永恒之炁

    永恒之炁

    这一年,地球各地都出现了大小的地震,无数未知生物从裂缝中涌出,这些生物拥有神话般的强大能力,有些还有不低于人类的智力。人类文明陷入危机……多年后,著名科学家黄玉杰发现了一种物质,他给这个物质取名为炁。这个物质能与人体发生反应,从而得到一项异能……
  • 能说会道小师弟

    能说会道小师弟

    三千大道里有一道为能说会道,而能说会道则是言出即法的升级版,造物者的能力通过嘴巴传出来。伍修,洛水派的元婴真人的小弟子,整天围着两个天赋了得的师姐转,你看他言出即法,却要低调行事。一本前世网购的修行界生活指南,成了他这辈子的本命法宝,第一页就写着做人低调,第二页写着按部就班,第三页……果然是生活指南,强得没话说。
  • 诸天仙

    诸天仙

    寻遍诸天万界,踏破红尘万丈,千舟百转,问仙求道,世人几流转,成就诸天仙·
  • 诸将说封侯

    诸将说封侯

    本书以致敬金庸先生为主旨,沿用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武侠小说: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日薄西山,燕王朱棣不甘心朱允炆被立储欲行不轨,而前元余孽亦在此时浮出水面。本书主人公席祯本是一浪荡江湖的落魄学子,因机缘巧合,卷入了朱棣,朱允炆和前元之间的争斗中。
  • 青春三月让我抱抱你

    青春三月让我抱抱你

    某天果然看着后面原地站着不动的某人,嘴角抽了抽“你站在那干嘛?还不快过来!”“呜呜呜,真的不能怪我啊,那边那个小姐姐真的绝美,我感觉自己走不动道了嘤!!”顺着某女视线看去,果然不由地满头黑线,“看我啊,我不好看吗?”闻言,某女转过头来,将视线落在了某男身上,眼里闪过一丝明显的嫌弃,“对不起,审美疲劳。”果然“……”有句mmp在心里我今天一定要说!这是一篇顶着青春伤感标签的沙雕文。武力值爆崩娘胎单身17年二本正经女VS重生闷骚略带佛系智商爆表学霸男!!林朗:当每次听见从某人嘴里蹦出一些网络青春伤感语句时,我总有种想要将他头打爆的冲动。果然:就算是学霸重生,知识点该忘的也照忘不误!网络文学里的重生牛逼主角出来挨打!林城:呜呜呜,从小宠到大的妹妹突然就被牛粪拐跑,跪求心理阴影面积嘤嘤嘤!教导主任:别为你犯的任何错误找任何借口!那不是原因!——欸,那边那两个手牵手的同学!你们给我过来!!……最后,阿鱼在此跪求收藏加推荐票,拜!托!了!(〃?ω?)1v1甜文
  • 虞山天狐之狐仙逆袭记

    虞山天狐之狐仙逆袭记

    传说,在遥远的虞山雪域,居住着一群雪狐。它们历经千年,修炼成妖。但是,在雪狐中有一只瘦小的狐狸,每只雪狐都有九条尾巴,唯有它,生来只有一条尾巴。它不论如何修炼,剩下的八条尾巴怎么也长不出来。百年来,它无论怎样修炼都长不出尾巴也就算了,修为也没有半点长进。看到这儿,赫连璎珞崩溃了。赫连璎珞:“作者!要不要把我写得这么惨?!!”作者:“不要!”
  • 武神灭殇

    武神灭殇

    “你为何而来?”“成为绝世武神。”“你做到了吗?”“没有……”“为何?”“因为我不能明白,何为殇……”紫荆大陆,强者为尊,论世间风雨,谁能主宰乾坤?一座平凡小城,少年身怀不死神印,从这里走出,一门功法,傲视群雄!破虚空!踏天地!醉红颜!斩红尘!一片天地,尽写他的故事……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