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2700000106

第106章 楚国围郑(前597年)

听了郑襄公这话,楚庄王感觉自己被耍了。

春天,楚庄王亲率楚国大军伐郑,长驱直入郑境,攻破郊关,直抵郑国都城新郑。

楚庄王传令,围郑城四周筑长堤攻城。郑襄公也命将士和百姓登城坚守城池,等待晋师救助。

楚国大军四面攻城,一连攻打十七日没攻下新郑。

郑国都城内百姓伤亡也很惨重。

这时,郑国人为“向楚国求和”占卜,结果是“不吉利”。(古代人在决定大事前,都要这么做)

又为“不屈服楚国”占卜,结果是“吉利”。

于是,郑襄公命令城里的人都到太庙去大哭,让守城将士开着兵车也去大哭(意思是:告诉楚国,郑国已经穷途末路了,要跟楚国拼了)。

楚庄王见了这阵势,便下令退兵。

郑国人忽闻楚师退去,赶紧传令城内军民加强修筑城墙,日夜派人巡逻防守,毫无投降之意,就等晋国的救兵了。

过了几天,楚国又返回,再次包围郑国都城,然而晋国援军仍迟迟不到,楚国历时三个月终于攻破郑国。

楚庄王传令,楚军不准烧杀抢劫,不准扰乱百姓。

楚军从皇门入城,纪律严明,秋亳无犯,随后来到了城中的大路上。

只见郑襄公光着上身,左手拿着牦牛尾巴做的旗节牵着羊,在路口迎接楚庄王(肉袒牵羊,示服为臣仆),谦卑地说:“我没有承奉天意,侍奉您,使大王带着怒气来到敝国,这是我的罪过,岂敢不唯命是听?如果大王要把我俘虏到江南,流放到海滨,也听凭您的安排;如果大王要灭亡郑国,把郑国的土地分赐给诸侯,让郑国的男女成为别国的奴婢,也只听凭您的吩咐。如果承蒙大王念及两国过去的友好关系(楚、郑世有盟誓之好),托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的福而不灭绝我国(周厉王、宣王,郑之所自出也。郑桓公、武公,始封之贤君也。这四个君主帮助过原来的楚国,楚国的社稷才没有灭绝。),那么就让郑国重新侍大王,将郑国作为楚国的县(楚灭九国以为县,原得比之。九县:庄十四年灭息,十六年灭邓,僖五年灭弦,十二年灭黄,二十六年灭夔,文四年灭江,五年灭六、灭蓼,十六年灭庸。传称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又称文王县申、息。此十一国,不知何以言九),那就是是大王给我的恩惠了……但我也不敢奢望。这些都是我的心里话,请您考虑。”

楚庄王的手下人说:“不能答应他!此时郑国力穷而降,正好灭了它。若赦免后,郑国又叛楚降晋,则是楚国的大祸!”

庄王说:“昔日,寡人灭了陈国,降为县邑,归楚。申公屈巫以‘践其田而夺其牛’的故事笑话寡人。今日若灭郑国并其地,又要被人说是‘践其田而夺其牛'了。郑国君能屈己居人之下,必然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这是不可轻视的!”

于是,楚军退兵三十里(一舍),同意郑国求和的请求。

楚国的潘尪(潘崇之子)进入郑国都城,与郑国结盟。

郑襄公为感谢楚庄王不灭郑国的大恩大德,亲自去到楚营慰劳将士,杀猪宰羊,纳物朝贡。

又派公子去疾(子良)出国到楚国做人质。

楚庄王得郑国,又率大军北上,扬言要饮马黄河水,以武力向晋国示威。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以下是《晋楚邲之战》】

夏季,六月,晋国的军队去救郑国。

荀林父率领中军,先縠为辅佐;

士会率领上军,郤作辅佐;

赵朔率领下军,栾书作为辅佐;

赵括、赵婴齐担任中军大夫,

巩朔、韩穿担任上军大夫,

荀首、赵同担任下军大夫;

韩厥担任司马。

晋军浩浩荡荡地到达黄河北岸,却听到郑国已经向楚国投降了。

荀林父想要回去,说:“救不了郑国,又劳动晋国百姓,出兵有什么用?还不如等楚军回去以后,我军再出兵进攻郑国。”

士会说:“好。我听说用兵之道,观察敌人的间隙而后行动,德行、刑罚、政令、事务、典则、礼仪合乎常道,就是不可抵挡的,不能进攻这样的国家。楚国的军队讨伐郑国,讨厌郑国有二心,又可怜郑国的卑下,郑国背叛就讨伐他,郑国顺服就赦免他,德行、刑罚都完成了。讨伐背叛,这是刑罚;安抚顺服,这是德行,这二者树立起来了。往年进入陈国征讨夏徵舒,如今进入郑国,百姓并不感到疲劳,国君没有受到怨恨,政令就合于常道了,楚军摆成‘荆尸之阵’(楚武王发明的阵法)而后发兵,井井有条,商贩、农民、工匠、店主都不废时失业,步兵车兵关系和睦,事务就互不相犯了。蒍敖(孙叔敖)做令尹,选择实行楚国好的法典,军队出动,右军跟随主将的车辕,左军打草作为歇息的准备(在车之右者挟辕为战备,在左者追求草蓐为宿备),前军以旄旌开路以防意外(如今军行前有斥候蹋伏,皆持以绛及白为幡。见骑贼举绛幡,见步贼举白幡,备虑有无也。茅,明也。或曰时楚以茅为旌识。),中军斟酌谋划(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后军以精兵押阵。各级军官根据象征自己的旌旗的指示而采取行动(军政不戒而备,物犹类也),军事政务不必等待命令而完备,这就是能够运用典则了。他们国君选拔人材,同姓中选择亲近的支系,异姓中选择世代旧臣(亲疏并用),提拔不遗漏有德行的人,赏赐不遣漏有功劳的人。对老人有优待(赐老则不计劳),对旅客有赐予(旅客来者,施之以惠,舍不劳役)。君子和小人,各有规定的服饰。对尊贵的有一定的礼节示以尊重,对低贱的有一定的等级示以威严。这就是礼节没有不顺的了。德行树立,刑罚施行,政事成就,事务合时,典则执行,礼节顺当,怎么能抵挡楚国?看到可能就前进,遇到困难就后退,这是治军的好办法。兼并衰弱进攻昏暗,这是用兵的好规则。您姑且整顿军队、筹划武备吧!还有弱小而昏暗的国家,为什么一定要进攻楚军?仲虺说:‘占取动荡之国,欺侮可以灭亡之国。’说的就是兼并衰弱。《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酌》篇说:‘天子的军队多么神气,率领他们把昏昧的国家占取。’说的就是进攻昏昧。《诗经-颂-周颂-臣工之什-武》篇说:‘武王的功业无比伟大强盛。’安抚衰弱进攻昏暗,以致力于功业所在,这就可以了。”

先縠说:“不行。晋国之所以能称霸诸侯,是由于军队勇敢、臣下得力。现在失去了诸侯,不能说是得力;有了敌人不去追逐,不能说是勇敢。由于我们而丢掉霸主的地位,不如去死。而且晋国整顿军队不出动,听到敌人强大就退却,这不是大丈夫。任命为军队的统帅,而做出了不是大丈夫所做的事,这只有你们能办到,我是不会干的。”

说完,先縠就带领中军副帅所属军队渡过黄河,去攻打楚军了。

荀首说:“先縠这些军队危险了……(一番长篇大论)说的就是先縠的这个行为了。果真和敌人相遇,一定失败,彘子将会是主要罪魁,即使免于战死而回国,一定有大的灾祸。”

韩厥对荀林父说:“彘子(先縠)率领一部分军队失陷,您的罪过大了。您作为最高统帅,军队不听命令,这是谁的罪过?失去属国,丢掉军队,构成的罪过已经太重,不如干脆进军。作战如果不能得胜,失败的罪过可以共分担,与其一个人承担罪责,六个人共同承担,不还好一点吗?”

于是,晋国的军队就全部渡过了黄河。

——分割线——

楚庄王的军队驻扎在郔地(郑国境内)。

沈尹率领中军,(沈尹可能是孙叔敖,因为孙叔敖是令尹,孙叔敖在邲之战后受寝丘之封,故可谓之沈尹。也可能是另一个人,624年楚国伐沈国,沈国溃败,也许并未被灭国,也许楚国占据了沈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而成楚国一县);

子重(公子婴齐)率领左军;

子反(公子侧)率领右军,准备在黄河饮马以后就回国。

楚军听到晋国军队已经渡过黄河,楚庄王想要回去,宠臣伍参(伍子胥的祖先)想打仗,令尹孙叔敖不想打仗,说:“这一仗打输了,你伍参的肉够吃吗(这是楚国的规矩吗,将领打了败仗,尸体要被人吃掉)?”

伍参说:“如果战而胜之,孙叔就是没有谋略。不能得胜,我的肉将会在晋军那里,你哪里还能吃得上?”

令尹孙叔敖坚持退兵,于是回车向南,倒转旌旗。

伍参对犹豫不决的楚庄王说:“晋国参政的是新人,不会行使命令。他的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都想着专权而勾心斗角。晋国士兵想服从命令,而不知道该服从谁的命令。这一次,晋军一定失败。如果国君要逃避臣下,怎么向楚国的社稷交代?”

楚庄王听了,心里很担忧,告诉令尹把战车改而向北。

楚军就驻扎在“管地”,等待晋军。

晋国军队驻扎在“敖、鄗两山之间“。

——分割线——

大战一触即发!!!

郑国为求生存,希望两强决战,自己好靠在胜利的那一边。

郑国就派遣皇戌出使到晋军中,说:“郑国之所以屈服楚国,是为了挽救国家的覆亡,不敢对晋国抱有二心。楚军因屡战屡胜而骄傲了,楚军在外已经很久了,也已疲劳,又不防备,请晋军攻击,郑军愿做帮手,楚军一定失败。”

听了郑国使者的话,晋军将佐看法也不统一。

先縠(彘子,中军佐),选择相信郑国,说:“打败楚军,降服郑国,就在此一举了,一定要答应皇戌的请求。”

栾书(栾武子,下军佐)不相信郑国,说:“楚国自从战胜庸国以来,楚国的国君每天都用政令规范国内的人们:使百姓明白生计的不容易,要时刻戒备警惕祸患,不能放松。在军队里,没有一天不用这样的方式管理军官士兵,告诫军队: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纣王百战百胜却终究没有好结果。用若敖、蚡冒乘柴车、穿破衣开辟山林的事迹来告诫他们说:‘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匮乏。’这就不能说他们骄傲。先大夫子犯说过:‘出兵作战,理直就气壮,理亏就气衰。’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合于道德,又和楚国结怨,我们理曲,楚国理直,这就不能说他们气衰。他们国君的战车分为左右二广,每广有战车一卒三十辆,每卒又分左右两偏。右广先套车,计算时间等到中午,左广就接替它,一直到晚上。左右近臣按次序值夜,以防备发生意外,这就不能说没有防备。子良(公子去疾),是郑国的杰出人物;师叔(潘尫),是楚国地位崇高的人物。师叔(潘尫)进入郑国结盟,子良作为人质住在楚国,楚国和郑国已经是紧紧连在一起了。现在,郑国来劝我们作战,我们战胜,郑国就来归服,我们失败,郑国就去依靠楚国,这是用我们作为赌注!郑国使者的话不能听从。”

赵括、赵同也相信郑国,说:“领兵而来,就是为了找到敌人,战胜敌人,得到属国,还等什么?一定要听从彘子的话。”

荀首(知季)不相信郑国,说:“赵同、赵括的主意,是一条自取祸乱之道。”

赵朔,下军将(赵庄子,赵盾的儿子)同样不相信郑国,说:“栾伯(栾书)好啊!实践他的话,一定能使晋国长久。”

【赵朔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但赵同和赵括是他的侄子,而且是赵姬所生,不能直接反对他们,而是要借夸奖栾书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相信郑国)。】

先縠、赵括、赵同相信郑国,要出战。

栾书、荀首、赵朔不相信郑国,选择避战。

3比3……

中军元帅(荀林父)左看看右看看,不能决断:“到底是和还是战呢?”

——分割线——

楚国的少宰到晋军中去试探晋国军情,说:“我军的行动在于安定郑国,岂敢得罪晋国,请贵军不要久留此地。”

士会回答说:“以前周平王命令我们的先君晋文侯说:‘和郑国共同辅佐周王室,不要废弃天子的命令。’现在郑国不遵循天子的命令,寡君派遣下臣们质问郑国,岂敢劳动楚国官吏来迎送?恭敬地拜谢君王的命令。”

先穀认为这是在奉承楚国,派遣赵括跟上去更正说:“我们的临时代表的说法不恰当。寡君命令臣下们来请楚国从郑国退兵,说:不要躲避敌人!所以我们不敢违命。”

【行人是外交官,此处表示临时由士会兼任,以对等接待楚国使者。明显,晋国军队内部分成主战、主和两派。】

楚庄王洞悉了晋军将帅内部的不和,就派使者向晋国求和。

晋国人答应了,就约定了结盟的日期。

但是,楚国来求和的使者前脚刚刚踏出晋营。

楚国就派人去搞事了——许伯替乐伯驾御战车,摄叔作为车右,开着单车,去找晋军挑战。

(求和、求战~双管齐下~求和本是为了懈怠晋军,挑战在于进一步试探晋军的虚实)

楚国的这一乘战车徐徐向晋营驶去~~~

于是,许伯、乐伯、摄叔悠闲地聊起天来~

许伯说:“我听说,单车挑战,驾车人疾驰而使旌旗斜倒,迫近敌营,然后回来。”

乐伯说:“我听说,单车挑战,车左用利箭射敌,代替御者执掌马缰,驾车人下车,整齐马匹,整理好马脖子上的皮带,然后回来。”

摄叔说:“我听说,单车挑战,车右进入敌营,杀死一名敌人,割取左耳、抓住俘虏,然后回来。”

等他们逼近晋军,许伯驾驶战车飞奔起来,车右摄叔跳进军垒,杀一人取其左耳,生俘一人而还。

晋国人追赶他们,左右两面夹攻。

乐伯在左边射马,在右边射人,百发百中,使晋军左右两翼的士兵不敢前进。

箭只剩下一枝。

忽然,前方出现一群麋鹿。

乐伯拿出最后一支箭,正中一只麋鹿的背部。

这时候,晋国的鲍癸正在这三人的后面紧追不舍。

许伯就停下了战车。

乐伯让摄叔拿着麋鹿献给他,说:“今年还不到时令,应当奉献的禽兽还没有出来溜达,所以只好把它(麋鹿)奉献给您的随从,作为你们的膳食。”

鲍癸阻止部下,不再追赶,说:“他们的车左善于射箭,车右善于辞令,都是君子啊。”

因此,许伯等三人都没有被晋军俘虏。

——分割线——

晋国的魏锜请求做公族大夫,没有达到目的,因而心怀怨恨,就想让晋军失败。

魏锜请求单车去挑战,结果没有得到允许。

魏锜不气馁,请求出使楚营,被允许了。

赵旃(读zhān,赵穿之子)请求做卿没有达到目的,而且对于失掉楚国单车挑战的人很生气,也请求去楚营挑战,也没有得到允许。

赵旃就请求召请楚国人前来结盟,结果也被允许了。

——分割线——

郤克说:“这两个心怀不满的人去了,不加防备,必然失败。”

先縠说:“郑国人劝我们作战,不敢听从;楚国人求和,又不能实行友好。带兵没有固定的策略,多加防备做什么?”

士会说:“防备他们为好。如果这两位激怒了楚国,楚国人乘机掩袭,马上可以丧失军队。不如防备他们,楚国人没有恶意,撤除戒备而结盟,哪里会损害友好?如果带着恶意而来,有了防备,不会失败。而且即使是诸侯相见,军队的守备也不加撤除,这就是警惕。”

先縠不同意。

士季(士会)就派遣巩朔、韩穿率领七队伏兵埋伏在敖山之前,进行警备(所以开战后,晋国上军不败)。

赵婴齐则为自己留后路,他派遣自己的部下先在黄河准备了船只(晋军战败以后,他就渡过河回国了)。

——分割线——

这时,魏锜带着自己的小部队,先到楚军营中。

他故意大肆叫嚣,向楚国请战,然后回去。

楚国的潘党(潘尫之子,潘崇之孙)气不过,就派人追赶他。

——分割线——

楚国的潘党追出去后,没过多久,晋国的赵旃(读zhān,赵穿之子)就在夜里到达了楚军的驻地(“管地”)。

赵旃(读zhān,赵穿之子)听人说魏锜已经来过了,他就不打算进楚营了。

赵旃(读zhān,赵穿之子)比魏锜更加嚣张,直接坐在军门的外面,铺开席子,躺了上去,一副大爷状。

然后,他派遣自己的部下先袭入楚营的军门,骚扰楚军。

(乒呤乓啷,一阵打斗……)

乙卯(六月十四日,也可能是七月十三日),楚庄王乘坐左广的指挥车,追赶赵旃。

赵旃就丢掉车子跑进树林里。

楚国的屈荡和赵旃搏斗,获得了赵旃的铠甲和下衣(单挑boss,怒刷装备~)。

【楚庄王的战车一广三十辆,共分为左广、右广两广。】

【平时,右广在早晨鸡叫的时候套车出征,太阳到了中天才卸车休息(许偃驾御右广的指挥车,养由基作为车右)。】

【接着,左广就接替右广出征,太阳落山才卸车休息(彭名驾御左广的指挥车,屈荡作为车右)。】

——分割线——

再说,另外一边,楚国的潘党楚去追晋国的魏锜了。

潘党从晚上追到天亮,一直追到荥泽(在今天的河南郑州市的荥阳市东,当时是泽,由济水南溢而形成,东汉以后已淤塞为平地)。

魏锜在那里看到六只麋鹿,就射死一只,回车派人献给潘党,说:“您有军事在身,打猎的人恐怕不能供给新鲜的野兽吧?谨以此奉献给您的随从人员。”

【麋鹿:“躺着也中箭……”】

潘党便下令停止追击,因为他看到了远方飞起来的尘土——那是晋国的接应部队。

——分割线——

而晋国这边,他们害怕(魏锜、赵旃)这两个人激怒楚军,已经特派軘车(驻守的兵车)随后前来接应他们。

刚好,楚国的潘党发现了这支晋军的行踪。

潘党远望着飞起来的尘土,以为是晋军来进攻了。

他派士兵乘上战车,把这条消息通报全军,说:“晋国的军队来了!”

楚军听到后,害怕楚庄王被晋军包围,就出兵迎战。

孙叔敖指挥说:“前进!宁可我们迫近敌人,不要让敌人迫近我们。《诗》说:‘大兵车十辆,冲在前面开道(《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六月》)’,这是要抢在敌人的前面。《军志》说:‘抢在敌人前面,可以夺去敌人的斗志。’这是要主动迫近敌人。”

于是,楚军就很快地进军,战车奔驰、士卒奔跑,围攻晋军。

荀林父不知所措,不敢应战,便下令撤军,让人在军中击鼓宣布说:“撤!先过河的有赏。”

结果,此令一处,晋军的中军、下军大乱。

山崩一样溃败的晋国兵士狼狈奔窜,跳进黄河,攀住急流中的船舷,争抢上船逃命。

刹那间,几十艘渡船竟被士兵们压沉了。

他们互相争夺船只,争先恐后。

荀林父下令:“不许攀船!攀船抓桨的,一律砍断手指。”

先上船的人用刀砍断后来者攀着船舷的手指,霎时,血淋淋的手指像无数小鲫鱼一样掉到船里,船中砍断的指头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惨惨惨~~~)。

——分割线——

晋军向右转移(向北边黄河撤退),上军没有动(上军已设七支队伍埋伏于敖山前)。

工尹齐(工尹是官名,名齐)率领右方阵的士兵,以追逐晋国的下军。

楚庄王派唐狡和蔡鸠居报告唐惠侯(唐是楚国附庸,姬姓,春秋早期就被楚国征服,其地在今湖北随县西北之塘县镇,与晋国祖先所封的唐国不是一个国家)说:“我无德而贪功,而又遭遇强大的敌人,这是我的罪过。楚国如果不能得胜,这也是君王的羞耻。谨借重君王的福佑,以帮助楚军成功。”

唐惠侯答应出兵。

楚庄王很高兴,就派遣潘党率领后备的战车四十辆,跟随唐侯作为左方阵,以迎战晋国(埋伏于敖山前)的上军。

晋国的驹伯(郤克之子郤锜)看见楚军前来攻打,问道:“要抵御他们吗?”

士会摇摇头,说:“楚军的士气正旺盛,如果楚军集中兵力对付我们的上军,我们的军队必然被消灭,不如收兵离开。分担战败的指责,保全士兵的生命,不也是可以的吗?”

士会就亲自作为上军的后殿,有序退兵,因此没有被楚军打败。

——分割线——

楚庄王见到右广(许偃驾御右广的指挥车,养由基作为车右),准备乘坐(此时楚庄王坐在左广,右广来接班)。

【每广各自尾随三十乘警卫车。两广轮流驾驶。】

屈荡阻止说:“君王乘坐左广开始作战,也一定要乘坐它结束战争。”(彭名驾御左广的指挥车,屈荡作为车右)

【从此,楚国的乘广改左广为先。】

——分割线——

《小插曲~》

有一帮晋国战车兵,逃跑时候车子陷在土坑里了,怎么推也推不动。

楚兵追上来后,看见前面发生交通堵塞,瞅着晋国人推车,越瞅越着急——它挡在路中间,如果不挪开它,就没法追击晋军的大部队。

楚国人受不了了,忍不住就喊出来了:“你们晋国人真笨啊,摘车闸啊!”(把俩车轱辘中间那个当车闸用的横木卸下去)

晋军士兵被人嘲讽,也火了:“说得容易!怎么摘嘛?”

楚国人骂了声娘的,就下车去教晋国人如何摘掉车闸。

晋军士兵恍然大悟,好不容易把车子从坑里弄出来,然后继续逃命。

可是没走多远,马却累得不行,盘旋着走不动了。

楚国人索性帮人帮到底,教晋国人拔掉大旗,扔掉车辕头上的横木,

如此,那几个晋国人终于可以逃跑了。

(汗~他们还知道自己是在逃命啊……)

他们转过头来,还谢楚军呢:“谢谢你们~~~论逃跑,我们可比不上大国(指楚国)的人,知道这么多逃跑推车的伎俩啊!”

这可恶的晋国人说话太可气了,人家白帮你了。

【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依我看,这多半是古代段子手编的~~哈哈哈~~~】

——分割线——

《逢大爷救赵旃》

赵旃在逃跑的过程中,用他的好马两匹帮助他的哥哥和叔父逃跑,而自己用其他的马驾车回来。

不幸的是,赵旃他们碰上了敌人,不能逃脱。

他就跑到树林里,然后跳车逃跑。

但还是被楚军发现了!(楚兵:玛德,看你还敢不敢装B)

就在他仓皇奔命的时候,前面正好有一辆晋国兵车疾驰而过。

(友军啊!)

赵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大呼救命:“妈呀——等等,等等,前面那是谁?是逢大夫吗?逢大夫,是你吗?逢大夫!逢大爷!大爷!爷!救命啊——”

晋国逢大夫的战车正载着自己的俩儿子在前边逃跑,对他两个儿子说:“不要回头。”

(当时有规矩:如果回头看,若发现友军求救,一定要救)

俩孩子不懂事,好奇,就回头看,这一望,就望见了赵旃在后面喊爷爷救命呢。

俩儿子说:“爹,赵老头在后边。”

逢大夫气得要命,“PIAPIA”各打他们一大嘴巴子:“叫你俩不许回头——偏回头,这回有人求救了,怎么办!”

逢大夫忍痛让俩孩子下车,指着树木说:“没得办!在这里收你们的尸首(你俩就死在这儿吧)。”

(古时战车面积很小,不能容多人。载多了跑不快,一旦楚兵追上,全玩儿完)

俩孩子哭着下去以后,赵旃呼哧呼哧从后边爬上车来。

逢大爷忍住心酸,深情地望了一眼孩子们,说道:“你俩看准那棵树吧,回头我就上那儿去给你俩收尸。”

说完,逢大爷就把缰绳交给了赵旃,赵旃登上战车,打马驱车而走,才得以逃脱楚军的追击。

第二天,逢大夫按照标志前去收尸,在树下得到了两个叠压的尸首。

——分割线——

这场战斗中,楚国的熊负羁囚禁了知罃(荀罃,字子羽,荀首的儿子)。

荀首(知庄子,下军大夫)本来已经逃上渡船了,准备回国了。

可是,当他听说自己儿子荀罃被楚军俘虏了,心疼得不行,立即哭着喊着要下去救儿子。

而荀首的部属好不容易抢到了渡船,此时这种情况,果断选择下船去跟随荀首,反身向南攻入楚军,土气反而比初期旺盛。

【这时候,魏锜(厨武子)驾御战车遇上了荀首,魏锜带领下军的士兵大多也跟着回来了。】

魏锜二话不说,就跟上荀首的部队。

战车上,荀首每次抽箭发射前,都要看一看那只箭,普通的箭就射出去;如果那是只利箭,就放在魏锜的箭袋里。

魏锜急了,发怒说:“太抠门了!咱们晋国的董泽有无数蒲柳,可以打造无数好箭!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不去寻找儿子,反而爱惜蒲柳,董泽的蒲柳,难道可以用得完吗?”

荀首却不是那个意思,他一脸严肃地说:“不得到敌人的儿子,我的儿子难道可以得到吗?利箭我是不能随便射出去的(荀首知道现在要救出儿子,那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他想通过俘虏敌方将领,来换取自己的儿子)。”

【利箭肯定能击杀敌将,而普通的箭有很大可能只令敌将受伤】

话音刚落,楚将“连尹襄老”赶到了(正是夏姬的现任老公,估计去年刚结的婚)。

荀首赶紧拿出好箭,一箭射杀这个新郎官,抢到他的尸首,用战车装上。

荀首又在魏錡协助下,活捉了楚国的公子谷臣(楚庄王之子)。

荀首算了算账,心想:“这应该够换回我儿子了,现在得赶紧渡河。”

荀首带了这两个人回去。

——分割线——

到黄昏时,楚军驻扎在邲地(邲是晋师扎营之处敖鄗北面的一条河,位于敖鄗山北,今焦作市武陟县至郑州市的荥阳市一带古时称邲,当时是郑地),晋国剩余的士兵已经溃不成军,夜里渡河,喧吵了一整夜。

丙辰(六月十五日,也可能是七月十四日),楚军的辎重到达邲地,军队就驻扎在衡雍。

潘党说:“君王何不建筑起军营显示武功,收集晋国人的尸首建立一个大坟堆?下臣听说战胜了敌人一定要有纪念物给子孙看,表示不忘记武功。”

楚庄王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说到文字,止戈二字合起来是个武字。武王战胜商朝,作《周颂》说:‘收拾干戈,包藏弓箭。我追求那美德,陈于这《夏》乐之中,成就王业而保有天下(《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时迈》)。’又作《武》篇,它的最后一章说:‘得以巩固你的功业(《诗经-颂-周颂-臣工之什-武》)。’《周颂》的第三章说:‘布陈先王的美德而加以发扬,我前去征讨只是为了求得安定(《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赉》)。’它的第六章说:‘安定万邦,常有丰年(《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桓》)。’武功,是用来禁止**、消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大众、丰富财物的,所以要让子孙不要忘记他的大功。现在我让两国士兵暴露尸骨,这是**了;显耀武力以使诸侯畏惧,战争不能消灭了;**而不消灭战争,哪里能够保持强大?而且楚国面前还有晋国存在,如何能够巩固功业?违背百姓愿望的做法还很多,百姓如何能够安定?没有德行而勉强和诸侯相争,拿什么协调大众?乘别人之危,谋取自己的利益和安定,如何能使国家富强?武功具有七种美德,我对晋国用兵却没有一项美德,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后代?我还是为楚国的先君修建宗庙,把成功的事祭告先君罢了。‘**’不是我追求的功业。古代圣明的君王征伐对上不恭敬的国家,抓住那些罪魁祸首(不义之人,罪大恶极之人)杀掉,然后用封土把他们的尸体夯实,筑成‘巨坟’(封印起来),以为大戮。于是乎,人们就把这种‘巨坟’称为‘京观’(骷髅台),以此来震慑邪恶。现在我们并不能明确指出晋国的罪恶,晋国的士卒都是为执行国君的命令尽忠而死,难道能建造京观来惩戒吗?”

【在古代,战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然后用土夯实,使其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的土堆,这些死人堆被称为“京观”或“武军”,是胜利者炫耀自己武功的一种疯狂手段】

(潘党显然是心直口快,没楚庄王懂得那么多~~)

楚庄王说完,就在黄河边上祭祀了河神,修建了先君的神庙,报告战争胜利,然后回国。

【从以上这段《左传》的记载来看,当时已经有习惯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筑为“京观”,而楚庄王则对“筑京观”的意义做了一番解释,《左传》的作者显然是赞同楚庄王的说法,因此有意略去了有关京观的记载,并以楚庄王的这段话来批判将普通阵亡者尸体修筑京观的行为。】

【楚庄王从此确立了春秋霸主地位】

——分割线——

这次战役,是郑国的石制把楚国军队引进来的,企图分割郑国,并且立公子鱼臣为国君。

七月辛未(二十九),郑国人杀死了石制(子服)和鱼臣(僕叔,仆叔)。

君子说:“史佚所谓‘不要依仗国难’,说的就是这一类人,《诗》说:‘颠沛流离痛苦深,何时才能回家?’这都是那些靠国难来谋私利的人害的吧!”

——分割线——

今年荀林父接替郤缺成为中军将,估计郤缺去世了。

秋季,晋国军队回国,桓子(荀林父)自己请求处以死罪,晋景公打算答应他。

士贞子(士渥浊、士贞伯,据说是士会的弟弟)劝谏说:“不行,城濮那一次战役,晋军三天吃着楚军留下的粮食,晋文公还面带忧色。左右的人说:‘有了喜事而忧愁,如果有了忧事反倒喜悦吗?’”晋文公说:‘得臣还在,忧愁还不能算完结。被困的野兽还要争斗一下,何况是一国的宰相呢?’等到楚国杀了得臣,文公便喜形于色,说:‘没有人来同我作对了。’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也是楚国的再次失败,楚国由此两世都不能强盛。现在上天或者是要大大地警戒晋国,但又杀了荀林父以增加楚国的胜利,这恐怕会使晋国好久还不能强盛的吧?荀林父的事奉国君,进,想着竭尽忠诚,退,想着弥补过错,是捍卫国家的人,怎么能杀他?他的失败,如同日蚀月蚀,怎么会损害日月的光明?”

晋景公就命令荀林父官复原位。

同类推荐
  • 刘邦是怎样炼成的

    刘邦是怎样炼成的

    一座伟大的帝国大厦轰然坍塌,一群不甘心被命运支配的豪杰奋起于水泽山林,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杀,一幕幕尔虞我诈的暗战较量。这里有指鹿为马、异军突起、破釜沉舟、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一个个融入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成语典故。
  • 娱乐从工业开始

    娱乐从工业开始

    一觉醒来,叶天华穿越来到了平行空间的古代——霜国。并且继承了他爹的王位和他爹用命换回的封赏城池。且看叶天华如何用“地球物品兑换系统”把不怎样的分封城发展成平行世界的娱乐中心。
  • 池田之野望

    池田之野望

    顺逆无二道,大道贯心源,五十五年梦,醒时归一眠。
  • 清宫里的那些事儿

    清宫里的那些事儿

    近几年,为满足人们了解清史、清宫史的需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学者,注意从档案里收集素材,在求实求真的前提下,根据清宫档案的原始记录,用比较通俗生动的手法写出了一些故事性文章,力求纠正一些被颠倒、扭曲的历史事实。翻阅《清宫里的那些事儿》:清代紫禁城里的宫廷习俗、康熙教子的一大败笔、金榜题名考状元、乾隆的孙子娶媳妇、嘉庆皇帝降旨为老寿星蓝祥祝寿、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1908年美国舰队首次正式访华等。诸多尘封历史如在眼前,都会给您耳目一新的感觉。
  • 妖怪王爷

    妖怪王爷

    满清初期,主角的自幼就必须带戴上面具?面具后到底藏着何等的秘密?大汉子民却附身成为女真鞑子,怎么办?要振兴汉人之荣耀的路怎么走下去?不一样的大明天下……诡计多端,阴险狠毒小庄妃,娇媚美艳柔弱海兰珠,凄惨的皇太极,多情处男李岩,风情万种高桂英,可笑的李自成,胆小的崇祯……
热门推荐
  • 女配修仙记

    女配修仙记

    明明是双胞胎,一个天资奇才美若天仙,一个灵根劣质相貌平平,方茹茹不幸成为那个废材妹妹,苦逼无比地迈上了艰难重重的修仙路,为了活下去而奋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是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理,事业蒸蒸日上,有温柔贤惠的妻子和乖巧可爱的儿女。但是,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抛家弃子,前往巴黎搞绘画创作去了。虽然贫穷、饥饿、疾病围绕着他,但是他却泰然处之。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
  • 校草鹿晗:阳光下的吻

    校草鹿晗:阳光下的吻

    “你好,我叫阳烁,阳烁的阳,阳烁的烁,我的人生格言是宁可上错不可放过,不知公子可有兴趣?”鹿晗看了眼笑容灿烂的她,很自然的握住她伸过来的手,“有兴趣,但是不知这个宁可上错的期限有多久?”“看你的心能为我跳多久。”嘴角邪魅的笑容就像黑暗的天使一般……以上全是废话!阳烁那个智障,天天只知道美男美男,人家旁边认真学习的鹿晗都听不进课了!“鹿哥你说你这么好看是怎么长的?”“鹿哥你学习这么好怎么办到的?”“鹿哥你这么有钱有意愿包养我吗?”“鹿哥……”一搂腰,“叫我什么?嗯?”“鹿哥……”腰间的力道又大了几分,“嗯,老公……”“乖~”哼!你绝对不知道老公在古代说的是太监!
  • 仙鼎尘缘

    仙鼎尘缘

    意外得到的一座小鼎让渡劫失败的方尘重生到一个修真世界,成为了一名还在腹中的婴儿。让他更惊喜的是,鼎中的真龙法、鲲鹏法、饕餮法等诸多太古凶兽的传承,似乎都有机会修炼了。
  • 蓝调暗翼

    蓝调暗翼

    认识程蓝之后,白奕做了三件事:1.潜伏在她身边长达三年;2.努力设计让蓝猪上钩;3.把仍顽强抵抗的猪带回家圈养。认识白奕之后,程蓝一直在做一件事:无论如何都要反受成攻,并长期与极度腹黑的白奕大人抗战到底。
  • 封号灵帝

    封号灵帝

    一个18岁的高中生王灵,因遭他人陷害。穿越到了一个被称之为灵气大陆的世界。没想到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也依然改变不了屈居于人下的身份,他开始不断地专心炼灵,立志要帮他的家人改变这种命运。这期间不断地遭遇他人陷害,好友离别,兄弟相残。最终在父母被杀之后,终于脱胎换骨,完成了从一个毛头小子到一个顶天立地的仙灵师之间的转换。最终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仙灵师帝国,成为了一代至尊,被万人敬仰的。千古第一灵帝。
  • 诸天真武纪

    诸天真武纪

    末法时代,真武盛行。一梦百年,江湖再生风云。世界濒临崩溃,少年挺身而出。岁月流转,只身破虚空。
  • 致我们单纯的初恋

    致我们单纯的初恋

    本文由真实故事改编,那年女孩和男孩都上初三,那段恋情是甜甜的,有眼泪也有欢笑,是青春的回忆,是美好的。
  • 早安落魄公主

    早安落魄公主

    她,本该是万人仰慕的公主。他一度认为她是自己一生都不可能接触到的对象,但是,他错了……骄傲这种东西,越是多,就越容易败落。而且会摔的很惨。她,一度以为自己再不能得到幸福这种东西,可,他,最终还是进入了她的生命。
  • 穿越之七彩物语

    穿越之七彩物语

    此文已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