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1800000009

第9章 媒介地理学的历史与现状(4)

二、中国媒介地理学研究

中国台湾在媒介地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当然,大多数的研究仍然是在文化地理学的框架之下,涉及某些视觉或文字媒介对地理的塑造。其研究成果涵盖了城市、性别、同性恋、社会权力、消费等面向,而且多从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

学者王志弘译介了大量国外著作,他本人也探讨了媒介城市空间和地理景观。如《影像城市与都市意义的文化生产:〈台北画刊〉分析》(2001)、《流动地景与时空操演:台北捷运系统与都市经验》(2000)。刘纪蕙主编的《他者之域:文化身份与再现策略》(台北:麦田出版,2001)收录了研究电影呈现地理及文化景观的多篇论文。

由于台湾新电影的叙事背景与台湾的地域、地方感等联系异常紧密,所以导演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电影作品经常被研究者用作进行媒介地理分析的样本。此外,更多的广告、建筑等作品也与影像相联系,成为城市地理的研究对象。如颜忠贤《影像地志学》(台北:万象出版,1996)、李清志《建筑电影学中空间类型的比较与解读》(台北:创兴出版,1996)等。李清志《国片中对台北都市意象的塑造与转换》(1995),林文淇《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呈现》(1995),邱函妮《街道上的写生者:日治时期的台北图像与城市空间》(2000),林文淇《九〇年代台湾都市电影中的历史、空间与家∕国》(2001),李振亚《从历史的回忆到空间的想象:侯孝贤电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2001)等著作或论文,也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研究视野较为宽广,对电影空间的研究更为重视。在他们的笔下,所有城市影像和视觉的课题大多纠结了再现与真实、凝视权力与视觉监控,以及主体与认同形构等议题论述。

中国大陆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起步晚,进展快,研究成果主要有邵培仁的《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2002)、《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2005),《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媒介改革与发展》(2006)、《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2006)、《论中国媒介的地理群集与能量积聚》(2006)、《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2006)、《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2006)、《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2009)、《媒介时间论:针对媒介时间观念的研究》(2009)、《转向空间: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2010)、《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2010)、《电影地理论:电影作为影像空间与景观的研究》(2010)、《景观:媒介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2010)等,还有浙大博士生方玲玲的《媒介地理:文化图景的媒介再现》(2006),李蓉的《当代语境中的媒介地理学思考》(2007),廖卫民的《城市媒介的地理印记与文化认同》(2007),汤浩的《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传媒奇观》(2008)、《地理区隔与空间置换:国产剧对外传播的障碍分析——兼论其应对的媒介地理学策略》(2008),陈静的《都市主流报话语空间的构建》(2009),硕士生马妍妍的《韩剧热播在媒介地理学层面的思考》(2006),颜玮楠的《文化地理:跨国传媒集团全球化扩张的阻力》(2008)、《以媒介地理学为分析视野的当代广告业地理景象》(2008)等,还有几篇相关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其他关于媒介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电影的研究上,主要有陈晓云的《城市电影研究》系列文章,以及陈吉德的《乡村与城市:论张艺谋电影的二元对立结构》、陈卫星的《再现城市:影像意义和空间属性》。影像作为城市意义竞逐的场域,充满了斗争,不同的资本或资本集团,不同影视人或社会精英,以及边缘的游民、外劳、失能者等,都以其独特方式介入了都市意义的持续塑造和冲突中。文章对中国电影及影像中的城市与乡村,主流空间与边缘空间的再现等作了探讨。

同时,网络也是媒介地理学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网络革命所带来的地理革命也使网络地理学的出现成为可能。“电脑和网络的诞生,就像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出现一样,会再一次成为人类社会生命进化的加速器,推动人类社会生命在沿着河流的高速公路上飞奔。同时,电脑与网络也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传播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第一次建构了超越地域限制和意识形态束缚的全球传播网,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人可以在共时状态和同一平台相互交流和沟通,结果不仅对人类处理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极限提出了挑战,而且人类习以为常的媒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亦遭到质疑。随着网络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人类面临的将是地域媒介的消亡和全球媒介的崛起,传统的媒介地理学将被颠覆或改写。”的确,传统的空间已无法解释今天的媒介景观。“媒体所创造的最新空间之一就是因特网或者说以电脑为媒介的交流……我们看到,没有任何边界的信息流动预示着人们向着社会生活的非领域又迈进了一步……一些人预言,这将意味着地理的消亡——使地区与地区失去联系的距离崩溃。全球范围内信息的流动意味着英国航空公司从欧洲飞往美国的机票可以在电话中订购,在印度取票。一个更加谨慎的解释认为,空间的确以重要的方式出现在网络上……利用电脑联网来接触资料,处理工作的,改变了某些地理情况。跨越疆界的大众传播使得国家、地区或是文化群落的边界已不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传播领土的疆界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地理领土越来越搭不上什么关系。网络地理学就是要关注虚拟地理的建构或者“信息地理”背后的错综复杂的隐秘的权力关系。因为,从本质上说,任何“传播空间是由象征交换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所建构的,传播的赌注是力量关系在调解中的权力与反权力。”

三、媒介地理学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媒介地理学既注重经验主义,也注重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方法,举凡实证研究、批判研究、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等各种研究方法都应该成为媒介地理学常用的研究范式。由于媒介地理学从文化地理学发展衍生而来,可以借鉴一些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种分析: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生态分析(ecological analysis)和地域综合分析(regional complex analysis)。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简单地说,可以认为所谓空间分析,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地图进行分析。自从有了地图,人们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例如在地图上测量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面积,以及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和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开始孕育、发展。

以数字形式存在于计算机中的地图,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利用计算机分析地图、获取信息、支持空间决策,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空间分析”这个词汇也就成为了地理学领域的专门术语。

总之,通过空间分析,探索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模式的形成和变动;通过生态分析,研究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地域综合分析,着重研究区域和区际联系与交流。在我们看来,媒介地理学也可以借鉴地理学的这三种分析模式,尤其是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和地理的关系日趋复杂。“我们正在目睹后现代地理的形成。”地理后现代化“出现了一种新的全球-地方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与渗透改变了全球的地理。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了空间作为自己壮大和竞争战略的组成部分。这包含了历史上一系列的生产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s of Production),每一个都与‘不同地域内的活动之间的转型关系、社会组织的空间新模式、新特征的不平等和隶属有关系’相关。在今天这样一个新技术创造的电子文化空间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地方特性的图像地理和虚拟地理”。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媒介研究者给予关注,而媒介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其意义也许正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同类推荐
  •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本书主要以甘肃高校(兰州商学院为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比较理性的解读,分为社会实践概论、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基本程序、社会实践活动范文、附录共6大部分,旨在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提高它的可操作性,使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给知识分子、人民大众以道德信仰和人生价值指引是徐贲的一贯特色,不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个人政治参与,徐贲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发人深思的,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本书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阐述公民知识和道理的启蒙,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到宪政引导民德,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 应用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本书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根据不同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讨论了不同功能文本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及技巧,对应用翻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针对性强,具有可读性,并有利于实际操作。全书分为10章,前3章为“关于应用翻译”、“功能翻译理论概述”、“译品类型”,后7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分别对法律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广告翻译、科技翻译、公示语翻译、经贸翻译等应用翻译体裁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绝色萌后

    穿越之绝色萌后

    (这是一篇宠文,无虐)女主,因为在路上捡到手链,阴差阳错,穿越到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地方,进入开朝元老府邸,成为宰相府中最受宠爱的小女儿男主,冷酷无情,沉默寡言,身为九五之尊,后宫佳丽三千,却因为在黄府中遇到刚睡醒的她,一见倾心。因为她说,宁嫁农民,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愿为她放下身份,放下尊严,愿为她解散后宫,只宠她一人。(古代宠文)
  • 天降横财必定有妖

    天降横财必定有妖

    “上清华北大,还是一个亿,请选择一个?”“……”陈不易用了一秒钟时间考虑,“我选一个亿!”一秒钟之后,陈不易后悔了,天降横财,果然有妖啊!很多年后,两弹之父、存世最伟大的科学家陈不易在采访中说,“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书友群:680694357)
  • 征战世界线

    征战世界线

    世界在我眼中成为一条条细线,在我手中被我随意拨动,存灭在我一念之间......啪,说人话。我又想当咸鱼,又想当大佬,55555.
  • 狭路奇兵——直升机

    狭路奇兵——直升机

    现代意义上的直升机,是指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航空器。直升机用于军事,就将这些直升机称为军用直升机。军用直升机与民用直升机是同一祖先,只是到了直升机定型以后,才根据人类活动的需要对它们进行了分工。今天,当我们回顾几百年前古人对直升机原理的探索,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直升机发展历程的艰难,而且可以寻访一下直升机的祖先,从而知道直升机从其祖先一步步演进的很多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记忆里白色的我们

    记忆里白色的我们

    每个年代的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段白色的回忆也许现在拥有哪怕已经失去
  • 自然密码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自然密码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团子家族之幻想

    团子家族之幻想

    宅男李星梦穿越到以《Clannad》为主的世界,在成长过程中经历《AIR》、《KANON》等部分动漫,李星梦的到来,能否使得二次元不在悲伤?新书《我的修仙有点闲》已发布
  • 梦幻兰蒂斯

    梦幻兰蒂斯

    直到得到第一把手枪,杜雄才知道什么是他的天赋。精准射击,近身枪斗,快速上弹,六枪轮射……他们都叫他——魔术枪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