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2500000043

第43章 甘国宝指墨画对台湾的影响

梁桂元

甘国宝(1709~1776),字继赵,号和庵,乳名利位。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生于福建福州府古田县甘漈下乡小梨洋村。康熙五十四年(1726),甘国宝7岁时随全家迁到松吉乡长岭村。清雍正十二年(1734)析古田县西北部,包括小梨洋村等地置屏南县。故甘国宝籍载古田、屏南。

雍正四年(1726),甘国宝迁居福州,寓文儒坊。

一、军功彪炳

甘国宝自幼聪慧,拜张秀才学文。据传13岁读完四书五经,14岁应文童试屡夺邑中前茅,引起邻村少年的嫉妒、凌辱。甘国宝乃愤而投在武举人林殿魁门下学习武术。他体貌魁伟,闻鸡起舞,练就一身武艺。雍正十一年(1733)中武进士,授御前侍卫。他先后历任广东、湖南、贵州、山东、云南、浙江等地武职官员。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皇帝授甘国宝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奉令严守海疆,还深入民间给当地少数民族传授汉文化及耕种技术。促进迁台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团结和睦,发展台湾经济和巩固国防力量。

乾隆二十六年(1761),甘国宝升任福建水师提督。乾隆二十九年(1764),复任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到任时,台湾民众夹道欢迎。他任职期间,严厉缉捕海盗,使百姓安居乐业。甘国宝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升任广东提督,离开台湾时百姓制万民旗,送万民伞,扶老携幼同舟送行至鹿耳门。这反映了台胞对甘总兵的爱戴。

甘国宝在闽台两地是一个传奇性的历史名人。其故事家喻户晓,其军功彪炳史册。

二、雅好文墨

甘总兵乃武将儒风,雅好文墨。每到一地,必访其地知名人士。他擅画,尤工指墨虎,能传虎之威猛之神。闽台两地人民,因仰慕其贤,争相竞藏其墨迹,但往往赝本亦托以传。

笔者从台湾传世的甘国宝经典之作《指墨虎图》轴,试论其特点、师承与影响。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藏的甘国宝《指墨虎图》轴。纸本设色,纵146厘米,横81厘米,是甘国宝指墨画的代表作之一。该图称“指墨”,即是以手指代替毛笔蘸墨在纸、绢上作画,是传统写意画的一种特技,制作时充分运用指头、指甲、骨节、手掌等各部位,依所画的对象造型的需要相应施技。虽然指头画不如毛笔运转自如,但却能产生毛笔所无法达到的稚拙、粗犷、单调的天趣。

《指墨虎图》轴,画一只猛虎回眸蹲坐于悬崖上,右上方又画一角危崖,营造了惊险的环境。用大拇指蘸浓墨写虎背黑斑与卷曲长尾。用指甲勾描圆凸眼球、竖眉、阔唇、獠牙及四只脚爪。画完虎体后,运用中指作岩石形状为背景并擦出“斧劈皴”按上“苔点”。若摘取其中背景,可以成一幅墨色浓重、风格豪放苍莽的山水画。有些文献载甘国宝亦善画山水,可确信。

最后以毛笔汲取浅赭色渲染虎皮,以淡绿色染眼白、眼珠染淡黄,再以焦墨点瞳孔,使一双水晶般的虎眼炯炯有神,雄威四射。甘国宝运用指墨的特殊技法,恣意挥写,呈现出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精湛艺术特色。这表现出他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更说明他公余拜访名士,博采众长对艺术技巧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师承探源

研究甘国宝的指墨画,笔者深感其艺术并非一般文人士大夫业余随意横涂竖抹的“墨戏”。从其娴熟的指墨画技法及所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明显看出他曾获名师指点而得到技艺的传承。可惜他戎马倥偬,并没有留下这方面的文字记录。

追溯指墨画的创始人,乃清初高其佩。

高其佩(1660~1734),字韦之,号且园,辽宁人,官刑部侍郎。无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他皆能,特别喜欢画钟馗。他的指画着墨无多,但得神趣。史载:高其佩8岁始学画,遇稿临摹十余年,恨不能成家。某日郁闷倦睡,梦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画,理法无不具备。而室中没有文具不能模仿,唯见有一水盂,即以指蘸水而习之。醒来大喜,试以指蘸墨,信手涂抹,妙趣横生,遂废笔。他曾刻一印章,印文“画从梦授,梦自心成”。高氏之指墨画初以机趣神韵胜,晚年以传统笔墨之理法胜,遂名扬遐迩,一时学之者众,成为“指头画派”。亲承其法者有赵成穆、甘士调等人。

赵成穆(1707~1762),字敬仪,号鹿坪,吴县(今苏州)人。高其佩入室弟子,擅指墨画的人物、花卉。

甘士调,字和庵,辽宁人,官德州州同,工指墨花鸟,为高其佩同乡的弟子,得高氏之天趣。

甘国宝历官大江南北,又敬重当地名士,他出仕时高其佩已作古,想必造访高氏之门人。

前人常对崇拜之人,以自己的字号作纪念。如清道光时福建同安人吴氏,因学黄慎(1687~1772)之笔法,而景仰黄慎,即取号“景黄”,改名“慎”。当吴慎有声于世时,其真名却失传了。咸丰时,台湾名画家陈亦樵习谢琯樵(1811~1864)书画之法,遂自号“亦樵”,其名维枢也淡化了。

联想,甘国宝爱好书画艺术,他乳名利位,字“继赵”,可能寓以继承赵成穆的技艺之意。甘国宝之号“和庵”又与甘士调的字“和庵”相同,亦有对甘崇拜的含义。高其佩画路很广,尤喜画钟馗图。甘国宝忙于军务,依武将的性格选取单项画虎为主攻课题,然与高氏画钟馗有异曲同工之妙,因其画旨同是“驱邪镇恶”。甘国宝的落款“甘国宝指头生活”,即依样高氏常题“其佩指头生活”(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天保九如图》),又高氏画作《月梅图》左下角的压角章,白文亦刻“指头生活”(美国王己千藏),佐证甘国宝的画是传承高其佩的,他是指头画派早期的业余画家。

四、画史留芳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所藏的甘国宝《指墨虎图》轴,原收藏者为清末台湾新竹人魏笃生(1862~1917),名绍吴,开设“启英轩”书房授课,有诗名。其祖自泉州同安迁台。他对甘国宝的传奇故事颇耳熟,当遇见此图,珍如拱璧,重金购下为传家宝。时至甲寅(1914)虎年,他欣笔题跋,以抒发对此图的欣赏。文道,“观其画则以胸中灵性会合指头,雄威凛凛乎”、“高悬壁间,同堂晤对,依稀军门入座,有见虎如公,见公如虎之妙。”足见收藏者对甘国宝的画推崇备至。附全文如下:

甘军门画虎跋

清甘和庵军门国宝,古田人,登雍正癸丑会魁,官福建水师提督。少年游侠,尝宿娼家,妓惊为虎。生平亦好画虎。郑广文修楼为详其事,特题画虎。读其题可知其人。观其画则以胸中灵性会合指头,雄威凛凛乎。视耽颜逐,具有生气。每于公余,动经展览,觉一种魁奇气魄。昂藏精英,极令人鉴赏畏敬,津津焉乐道其形。时或高悬壁间,同堂晤对,依稀军门入座。有见虎如公,见公如虎之妙。仆深羡雄才良将,勋名彪炳,声蜚国器。且喜山君话现,购而装之,蔚为家宝。

甲寅春元月,魏笃生撰(钤印:白文“魏绍吴”、朱文“笃生”)

收藏者逝世多年之后,又逢新一轮的虎年,即丙寅(1926),由魏笃生之子魏清德撰文与《指墨虎图》同时发表于1926年1月4日《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版。该报乃当时最有影响的刊物,以中、日文并载。

魏清德(1886~1964),台湾新竹人,汉学家。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主任,主持该报汉文、汉诗的编审,是当时台湾文坛的名人。由他重述《指墨虎图》的收藏经过和甘国宝的传奇故事,格外生动。他还引用民间的传说“甘国宝之英勇气概让猛虎见之也俯首”等等神话,经过《台湾日日新报》这重要的媒体大力渲染,甘国宝指墨画艺术在台湾文化界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1990年5月,由台湾雄狮美术月刊社策划,台湾省立美术馆主办的“台湾美术300年作品展”于台北市该馆展览厅展出。展品自明清、日据以至当代,300余年间的台湾美术发展中各类型的具有美术代表性的作者及其作品,包括国画、西画、雕塑等计200多件,并结集出版《台湾美术300年作品展》画册。画册第一页彩印台湾画家施翠峰珍藏的甘国宝《指墨虎图》轴。该图纸本淡着色,纵135厘米,横75厘米,与前幅魏氏旧藏的甘氏指墨山君可以媲美。后者,绘猛虎蹲在山坡上,略不同于前者的构图。

此图创作年代在台湾早期艰辛开发的时期,那时人们正置身于开垦拓荒之中,无暇关心艺术,而甘国宝《指墨虎图》的出现,促进了台湾美术事业的发展,在台湾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墨香两岸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甘国宝赴台任总兵,正是台湾开发的早期。他引进了富有新意的指墨画。在这之后,台湾逐渐出现了著名的指墨画家叶文舟与陈邦选等人。叶文舟(?~1827)字晴帆,号藕香,福建海澄(今龙海)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晚年寓居台湾。擅长指墨画。陈邦选(嘉道年间),字宝谷,号白鹤山人,泉州同安人。道光年间至台南鬻画自给。他长寿,同治时载艺游学淡水、竹堑一带,能诗文、篆刻,尤工指墨画。这两位有影响而齐名的指墨画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一味模仿高其佩的艺术。叶文舟依据当地的欣赏习惯,在内容上有所变化,即以文人与民间大众一致欣赏的松柏、寿山石题材作指墨画。陈邦选则承黄慎画风作仙佛、山水题材的指墨画。甘国宝亦同样,他学高其佩指墨法,而画虎头形象却仿效当时闽南、台湾两地流行的民间木版年画《狮头图》、《五虎(福)图》夸张、变形的造型,使其虎形更加威猛并具地域特色,适应闽台地方的审美习惯。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台湾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已开始繁荣。在文化等方面,闽南跟台湾联系紧密。尤其漳、泉地区的画家与台湾画坛交流频繁,互为影响,而涌现出不少的指墨画家,如陈少逸等人。陈少逸(嘉庆年间),字少和,漳州人,善书画、篆刻,工指墨画山水、人物。代表作有《静看青天飞白鸥》轴。还有同安人许菕、晋江人郭徽、厦门人陈斯泰、诏安人沈瑶池等,或专工指墨画,或兼作之,皆有声名。

总之,自甘国宝于闽台传播指墨画之后,两岸的指墨画风盛行,先后产生许多有成就的指墨画家。可以说,甘国宝是早期台湾海疆的捍卫者,也是早期台湾文化领域上的拓荒者,尤其在绘画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书目

[1]《台湾美术三百年作品展》,台湾省立美术馆,1990.

[2]《闽画史稿》,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

[3]《魏清德旧藏书画》,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2007.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天书习统

    三国之天书习统

    公元183年,三国仙人于吉夜观天象,现帝星晦暗,将星如春笋一般遍地崛起,遂掐指一算,卦象显示“汉失其鹿,群雄逐之!”百年之乱,汉人十不存一,其后更有“五胡乱华”,汉人将成为“两脚羊”的存在,于吉大为吃惊,召唤南华老仙与左慈二人,以《太平清领道》、《太平要术》、《遁甲天书》三本天书之力,祈求上苍降下千年不遇的大才来拯救苍生。书友君羊:4-7-1-4-9-4-4-5-4.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 名剑工布

    名剑工布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如果可以,是否就真能如你所愿?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该接受命运的安排,还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名普普通通的捕鱼少年,他的生活被神秘人闯入,走上了一段曲折离奇而又荡气回肠的人生之路。
  • 大宁王朝

    大宁王朝

    人生如梦,而谁又能道清那只在梦中翩然起舞的蝴蝶呢?他意外的重生于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登皇帝位。他本性善良,奈何佞臣当道,民不聊生。他性情温柔,奈何外敌当侵,国不保夕。为了什么呢?当他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时,回首过往,却早已忘却了上路的初衷……不愿负了这个天下,更不愿负了她的柔情。庄周晓梦迷蝴蝶,他却只当做了一场永远不醒的梦……
  • 明动山海

    明动山海

    倒霉的穿越儿,为了解救父亲和自己一家的摆脱危机,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一条火龙脉,蕴含着大明,明教还有关外各路杂番的气运,也把各个势力牵扯其中,波云诡异,危机重重,戍边重镇山海卫一时间成为了大明风起云涌的所在。刘睿凭着他的机智和手段,一步步的化险为夷,最后站到了大明的最高峰,头枕美人膝,醉看天下!
热门推荐
  • 全世界最喜欢的你

    全世界最喜欢的你

    叶初夏做过的最后悔的事就是嫁给了唐北辰。小时候就被他欺负,长大了却要被欺负。
  • 杀手叶秋

    杀手叶秋

    他本是富家大少爷,却不幸家道中落沦为小混混,一日被奇怪的老者找到,竟说他是神之子,封印被打开,他成为无人能敌的宇宙之神,忆起前世神母为救他化为灰烬,而害死他跟母亲的人竟是自己的亲身父亲,只因他是被咒诅的神之子……
  • 多少往事烟雨中

    多少往事烟雨中

    人去了,情还在,千言万语,道不尽,使它往事随风矣!
  • 乱世英雄风云传

    乱世英雄风云传

    初中时看了《大唐双龙传》后,非常激动,模仿写的一部小说,近日偶然间从书架上翻到,十分感慨,于是原封不动发上来,让大家见笑了。
  • 王俊凯的栀子花

    王俊凯的栀子花

    “王俊凯一辈子也没想到过他会遇到这种事,直到他遇见了林栀子”???像是桃月的太阳,像是炙热的心脏。太阳再耀眼,也会被云遮住。王俊凯再发光,也会为林栀子凉心脏。
  • 子时丧钟

    子时丧钟

    恐怖如同轮回,一层接着一层,无尽的恐怖,惊悚的深渊
  • 北风居住的地方

    北风居住的地方

    遇见了风,如寂寞遇上明火,所有的遇见是上天安排的,和风的缘分,刚刚好。
  • 十年海洋

    十年海洋

    “你很美!”“……”“我要你”“……”“听到我的话你不开心?”“……”“死女人你嘴巴被黏住了吗?”
  • 机械幻兽

    机械幻兽

    你发现一只飞机幼崽,是否捕获?未成年的挖掘机被迫工作。这是一只变异皮卡机械幻兽,在它的后背长着“哒哒哒”冒蓝光的加特林。
  • 天才女配,邪王请退婚

    天才女配,邪王请退婚

    上一世,孟荛芝身为宫主亲传大弟子,九绝宫闻名遐迩的最强大师姐,追随者无数,受人敬重爱戴,却斗不过一个刚入宗门的无名小卒苏烟。苏烟不仅算计得她名声尽毁,失身怀孕,如丧家犬般四处奔逃,还毁了整个九绝宫。却原来,她是因为模样太美,名声太好,抢了女主风头,所以注定成为炮灰女配。这一世,她重生成楚国孟家不受宠的小庶女,寻找上一世失去的宝贝,走上复仇之路。有一人,贵不可言,却帮她护她宠她爱她,可她站在他面前,他却不认识她。有一人,神机妙算,却想置她于死地,他算无遗策,却算漏了自己的心。【简介随意,看文吧,1对1,复仇爽文,女配逆袭女主,土著VS穿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