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2500000052

第52章 三坊七巷与两岸关系

吴仪

一、简介

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鸟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地方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四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2009年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二、前言

福州自古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景物之盛更是自古称奇。三坊七巷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至今古坊巷、古建筑风貌基本得以传续,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中国近代名人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许多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皆出于此。其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特质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

三、近代坊巷名人简介

(一)概述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二)林则徐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至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字符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陜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三)沈葆桢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1820~1879),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末重臣,谥文肃。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对台湾近代史也有重要影响。葆桢妻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的女儿。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沈葆桢被推向前台。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在台湾迄今尚有其后代侄子沈吕巡为台当局“外交部”政务次长职,表现杰出。

(四)曾宗彦

曾宗彦(1850~1912):“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居于安民巷。他甫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便于1898年5月,上书光绪皇帝《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军陆军折》。他主张:“为今之计,莫若先尽各省已有之饷,练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即以新法精练陆军。他还提出必须“整顿军队,各省陆军一律政习洋操,尤以东三省为急”。光绪皇帝十分重视,立即下谕:“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曾宗彦的奏折,引发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称其为“近代陆军之父”。

(五)严复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政治、经济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六)林旭

林旭(1875~1898):“戊戌六君子”之一。少年即颖绝秀出,为一奇才。他追随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历时百日,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杀害,年仅24岁,其英名永载史册。

(七)林长民

林长民(1876~192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五四运动引发者。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与《国民公报》上出现《外交警报告国民》的文章,作者林长民惊呼:“山东亡矣,国将不国,愿四方万众誓死图之。”言辞恳切而沉痛。事情缘于1918年的巴黎和会: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外交总长陆征祥奉命出使巴黎和会,总统徐世昌特设外交委员会,聘林长民为委员会主任兼事务主任。日本与英法三国秘密约定,战后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既得侵略利益并同曹汝霖约定,由日本出资建设“济顺”、“高徐”两条铁路,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林长民知后气愤难平,决定向国人披露曹汝霖的外交黑幕与卖国行径,遂于1919年5月2日发表文章并由蔡元培校长告知北大学生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2所学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群情激昂地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林长民女儿林徽因,为建筑学大家,在诗歌、戏剧、散文方面颇有造诣,被誉为“一代才女”,女婿为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八)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汉族。福建福州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此间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他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爱及为国捐躯的决心。4月27日,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他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他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他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他滴水粒米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九)冰心

冰心(1900~1999),人称“世纪老人”,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她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在南后街与杨桥巷交界处有她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乡》中,留下了她对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记得在我11岁那年(1911),从山东烟台回到福州的时候,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是非常地熟悉、亲切,因为自从我学会写字起,我的父母亲就时常督促我给祖父写信,信封也要自己写。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6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就成了我的乐园……”

(十)王冷斋

王冷斋(1891~1960),福建福州人,家住黄巷,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七七事变”见证者,抗日英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时,他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在日军攻击宛平城前,他转移民众,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事变中,王冷斋调动城内警察积极配合驻军,坚决反击敌人,保住了城池。他还专门举行了一次记者会,向公众说明日军首先发动攻击卢沟桥的情形。自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抗战胜利后,王冷斋作为“七七事变”的重要见证者出席审判日本战犯法庭,被称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王牌证人”。新中国成立后,他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成员、北京市文史馆副馆长,1960年在北京逝世。

(十一)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字苏龛,号海藏,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他是清朝的改革派政治家,抗战初期沦落为“汉奸”,是伪满洲国建国的参与者之一。郑孝胥的故居在衣锦坊洗银营2~3号。

(十二)陈宝琛

陈宝琛(1849~1935),字伯潜,号弥庵、陶庵,又号听水老人。福建闽县螺洲人。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陈宝琛兄弟6人,3人进士,3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光绪元年(1875)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好论时政,合称“清流四谏”。光绪六年(1880),充武英殿提调官。翌年,授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穆宗本纪》。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重修白鹿洞书院。光绪十年(1884),上疏《请募勇参用西法教练》,主张“变化以尽利,任人以责实,筹饷以持久”,中法战争失利,受牵连,被降五级,回乡闭门读书,修葺先祖“赐书楼”,构筑“沧趣楼”。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鳌峰院山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福建铁路总办,修漳厦铁路。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立全闽师范学堂(今福建师范大学)。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宣统三年(1911),陈宝琛任溥仪老师,赐紫禁城骑马,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追随溥仪,被命修《德宗实录》。1921年,修成《德宗本纪》,授太傅。1923年,引荐郑孝胥入宫。张勋复辟时,被推举为议政大臣。1925年随溥仪移居天津。1923年,成立满洲国,宝琛专程赴长春探望溥仪。后病逝于天津,谥文忠。有藏书10万册,“清末陈氏私家藏书之多,冠于全闽”。著有《陈文忠公奏议》、《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律赋》、《南游草》等。

(十三)甘国宝

甘国宝(1709~1776),字继赵,号和庵,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出生于福建福州府古田县二十六郡(今福建宁德市屏南县小梨洋村)。雍正元年(1723)武进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奉旨接任黄士俊担任台湾镇总兵,后辗转担任两任该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受台湾道制约的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擅山水画,尤工于画虎。今福州市三坊七巷的文儒坊中有甘国宝故居。

(十四)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汉族,字季高,一名朴存,号湘上农人,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陜甘回变和收复新疆(清收复新疆之战)等重要历史事件。左宗棠1865年升任闽浙总督。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旋改任陜甘总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1885年病故于福建。

(十五)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风,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1936年春,郁达夫来福州,住南台基督教福州青年会宿舍。稍后,因他兼任省政府公报室主任,公务繁忙,从南台到省府路都很不方便,就在光禄坊早题巷1号赁屋居住。1937年岁首,郁达夫访问日本、台湾归来,因夫人王映霞来福州,在光禄坊刘宅(刘家大院)赁屋居住。1938年,郁达夫离开福州,赴武汉参加军委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2月,郁达夫流亡南洋。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四、三坊七巷与两岸关系发展

台湾福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文化交流,唇齿相依。而福州三坊七巷,保持唐宋明清古制,有坊巷制度活化石之誉。其历史文化之内涵,无异于中华文化之缩影。其近代所孕育之人物,多才又多艺,优质又优量。岂非地灵人杰,天锡纯碬。上述14位人物,包括民族英雄、革命烈士、帝王师傅、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等,皆有其特殊成就,虽不能涵盖各类人物,然卓然一体,当可盖全。

当前两岸关系,形同水乳交融,民族感情之契洽,同胞相爱之温暖正如先贤子夏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今九州一统,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起飞,工商百业发达,国家转弱为强,人民转贫为富。当务之急,在弘扬传统文化之时,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以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发展观光旅游事业,进而创造两岸双赢、文化一统与民族复兴,那么,和谐社会当可到来。

同类推荐
  • 明末之成王败寇

    明末之成王败寇

    求功要求百岁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明末苍凉大地,谁主沉浮。穿越的吴帆徽,以草根之身崛起。左擒苍,右牵黄,锦帽貂裘,万骑卷平岗。羽扇纶巾,谈笑朝廷,指点我江山。铁血柔情,纵横捭阖,掀起狂飙浪。看明末之苍凉大地,我主沉浮。
  • 幽冥谍弑

    幽冥谍弑

    有人说老朽说的是暗谍求生的故事,不过他只是无奈的选择,谁让他长了一张小侯爷的脸,拜了一个倒霉师傅呐!有人说老朽说的国破山河乱,草根救天下的故事,这就错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非神人,谈何有本事拯救天下,最多是黑暗中的一点火光,算是一丝活着的希望吧!有人说老朽说的是底层混混升职记,他一个双重临时间谍,走一步都付出巨大代价,钱权没见到,阎王爷到是见了不少次。还有人说老朽说的是凡人修仙故事,这也不对,这世间修仙是传说,他有修仙之机,却无修仙之缘,终究是凡俗子。
  • 青歌赋

    青歌赋

    那年的花开,恰好遇见你,是否,在遇之前的每一个夏日,你一直在那里,不出声,不打扰,我不来,你不走?
  • 二十四史谋略故事

    二十四史谋略故事

    在中国人的眼中已经不止是决胜疆场,兴邦冶国的王者之道,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经验,成为了人们对事物高瞻远瞩、曲折复杂的一种认识。它可以是韬光养晦的政治权术,可以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奇谋、可以是人尽其用的伯乐智慧,可以是安家存身的处世哲学。
  • 汉牧天下

    汉牧天下

    缉毒警察李戬,在一场枪战中身亡,穿越到晋末五胡乱华时期,附身于一名小小县尉,身上还担负着近万百姓的生死存亡。且看他如何率领百姓,逃出生天,在这乱世之中越走越远。老书《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欢迎加书友群:694896069
热门推荐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修仙从还债开始

    修仙从还债开始

    江风重生修仙世界,被缥缈宗掌门收为入室弟子。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上辈子苦逼日子终于结束,美好新生活正在向他招手。师父是渡劫期高手,放眼烟霞山的各大宗门山头,谁敢跟我缥缈宗争锋?我江风这辈子终于可以豪横一把了!……“徒儿,为师这七彩琉璃盏乃先天至宝,价值灵石十万。”“师父豪横!”“徒儿,为师这渡劫丹乃是集天材地宝所制,价值灵石八万。”“师父真有钱!”“徒儿,为师这踏云步天履,巧夺天工,价值灵石三万。”“师父真有格调!”“徒儿,为师飞升之后,这缥缈宗和这些账单就留给你了,你且望自珍重……”“师父,我CNM!”
  • 青柠糖不及你甜

    青柠糖不及你甜

    楼梯上传来一道女声,声音软糯的喊着:“子翼~”下一秒就见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大步迈上楼梯:“怎么了”她揉揉眼睛:“唔,我醒了看你不在,抱~”他抱起她,柔声问:“还睡不睡了?嗯?”她趴在他的肩膀上,嘟囔着:“要你抱着睡”“好,抱着睡”——“黎念,你知道子翼有多爱你,多宠你吗?他可以在你前面为你抗下所有风雨,也可以在你背后默默守护你,他爱你爱到骨子里他为了你可以不要兄弟,不要公司,他甚至可以为了你不要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尊严,他什么都不要,他只要你,而你想要什么他都给你,对子翼好点吧”——黎念伸手抱住他的腰,将脸埋在他的胸口处“安子翼,我们结婚吧”他愣了片刻,笑了:“好”——暗恋追逐终成果她是他一生的执念他将所有的耐心等待宠爱都给了她
  • 时代之劫

    时代之劫

    灵气现,万物苏,我要证道,万劫避让,万道齐开,这时代,来了。
  • 四分戒本疏食

    四分戒本疏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疯狂博士录

    疯狂博士录

    未来疯狂毁灭全人类,未来算计过去和历史,过去改变历史和轨迹。过去未来相撞在一起,毁灭守护各不同。
  • 我定踏仙

    我定踏仙

    一个乡村少年,为了给父母和村民找出真凶,得以报仇,他又恨又爱,恩怨分明。与各个大魔头相互争斗,相互利用,一步步的走向修仙的巅峰,最后踏仙界,灭妖铲魔。
  • 高冷四亿年

    高冷四亿年

    【二次元】作为网文大神“寒武纪”的铁杆粉丝,顾小白可谓是挖空心思想追到心目中的偶像。然而男神不是那么容易攻略的:书评捧场,大神不回。微博私信,置若罔闻。花钱打赏,不理不睬。顾小白脑子抽风不小心发了个差评,成功引起大神注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腥风血雨……【三次元】自从偶然结识了如星辰般耀眼的高冷美少年韩朗,宅女顾小白感觉自己的生活从此与言情小说接轨,变得狗血又天雷阵阵:英雄救美、躺枪成为女生公敌、当众被告白、卷入豪门阴谋……俗话说得好,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小白同学大吼一声:“还我平静的宅腐人生!”——网文大神VS脑残粉,看惯了编辑与作者的套路,来看看作者与读者那点不得不说的事儿吧!『更新稳定,值得收藏。推荐长篇奇幻《秒杀吧!绝版阴阳师》,全本完结,看得过瘾!』
  • 诸神之手

    诸神之手

    简介:前世被当成活人实验品的叶摇,来到这个奇异的大陆,投生在一个贵族家族,不过因为前世的遭遇,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我要自由,要无拘无束的自由,我要摧毁一切有可能阻拦我自由生活的障碍,包括神!————————————————粉嫩新人,粉嫩新书,需要点击、收藏、推荐,大家支持一下读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