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1200000002

第2章 心理诊断——20几岁必须要真正认识自己(1)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这是千百年来西方哲学家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位哲学家敢肯定地说:“我认识了自己。”

雅典阿波罗神殿门前的大柱子上刻着这几个字:人啊,认识你自己。但是每一位站在阿波罗神殿门口的人,除了深感震撼之外,一直对自己都不甚了了。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你最需要认识的人就是你自己,而你最难认识的人也是你自己。

从众心理──你在跟风的时候就迷失了自我

据2006年3月28日《重庆日报》报道,前一天重庆双色球500万大奖被黔江城的一位市民夺得,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城的彩票热。卖出大奖的西山转盘邮政报刊亭彩票投注点老板笑开了花,因为这一注头等奖是他的投注点卖出去的,所以不少人为了沾喜气而来该投注点购买彩票,使得这个平时只有100多元销售量的投注点翻了几十倍,一天的销售量达到4000元。

像这样的例子在心理学上不胜枚举。

国外曾有一个心理学教师在一个班级里做了一个“权威效应”的心理实验,他请该班的教师向学生做介绍时说:这位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最近他研究出一种新的化学品,由于我与他很熟,专程请这位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这项新的研究成果。

于是,这位“化学家”拿出一个瓶子,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然后告诉同学们,他正在研究一种化学药品的感知效应,现在他展示的化学药品是一种新药,其味道可以在空中迅速传播,而只有对化学药品有敏锐感知的人才能通过空气中的传播感受到。

然后,他打开瓶子,同学们屏息着呼吸,用心体验“只有对化学药品有敏锐感知的人”才能得到的感受,接着,大家开始谈出自己的感觉,有的说,这是一种与过去所有的化学药品味道完全不同的东西;有的说,教授打开瓶子后,立即就会感受到一种由前至后扑鼻而来的清香,“味道好极了”,等等,全班没有一位同学表示没有感受到这种化学药品的味道。

待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这位“化学家”告诉同学们,他不是什么化学家,而是本校的一位心理学教师,瓶子里装的不过是刚刚从学校自来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而已。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前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着,将来还会发生。

为什么?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对这一种心理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描写: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一个人影响了整条大街的人,也许我们要对这件事感到可笑,但是就是因为我们不希望自己在大多数人做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种决定的时候显得与众不同,又或者觉得大家的决定肯定不会错,因此,自己也乐意于像众人一样而做出相同的决定。

这就导致了一种从众心理,所以通俗地说,从众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

人们之所以会这样,也就是一种没有主见或者不相信自己的表现,别人买这种衣服,我也去买,别人用这种手提包,我自己也要拥有一个,可就是在这种从众中,导致了自我的丧失,更为严重的是,有时候导致了一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

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行人纷纷驻足,一个人忍耐不住往前闯,一个,两个,三个,终于,大家一起闯了过去,独自留在斑马线这边的那个人,反而成了别人眼中的“傻瓜”;大街上,赫然可见“禁止停车”的字样,不知何时,一辆车停了过去,很快,两辆,三辆,四辆,大街终于成了停车场;服务窗口前,长长的队伍,有条不紊,不过,有一个人耐不住了,加塞,接着就是连锁反应,窗前马上乱成一锅粥;公共场所,清爽整洁,第一个游客随手扔下第一张纸屑,第二个游客便扔下一个矿泉水瓶,第三个游客习惯性地吐下一口痰,半天不到,这里成了垃圾场。……

正是这种从众心理,所以现在对垃圾桶的定义为“以它为中心、半径为两米的一块地。”

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讽刺。

可有些人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而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2009年春节以来,小沈阳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对很多人来说,小沈阳充其量也就是茶余饭后开开心而已,一些人可能看过也就过去了。不过,在随后铺天盖地的传媒炒作以及商业化演出过程中,不少人开始追捧,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也很快加入追星行列,慢慢的,小沈阳成为大众的娱乐符号,谁不追捧小沈阳似乎成了落伍的表现,这样,像滚雪球一样,小沈阳被无限扩大,成为“娱乐巨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噱头。

也许我们要问,从众心理就这么一无是处吗?不能否认,“从众”有积极的一面,它有助于我们学习别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但是,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化选择之后,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更加凸显,在现代社会,随着商业化的全面推进、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化的强力渗透,“从众”更加有可能束缚思维、抑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这种模式化的生活状态大大减弱了我们生活的激情,随大流的生活态度使我们丧失了创造动力,从而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与此同时,思想观念上的日渐庸俗,不但弱化了我们的个性意识,更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平面化现象。

所以,我们可以从众,但我们不能盲从。也许不盲从,有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推动力量,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心理学迷津

我们总害怕自己的决定是错的,我们总相信多数人的意见,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确实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不会错。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心理暗示──成功其实很简单

如果你只有半杯咖啡你会怎么想?是为自己只有半杯咖啡不高兴?还是为自己已经获得了半杯咖啡而庆幸?

星期天,你本来约好和朋友出去玩,可是早晨起来往窗外一看,下雨了。这时候,你怎么想?你也许想:糟糕!下雨天,哪儿也去不成了,闷在家里真没劲……如果你想:下雨了,也好,今天在家里好好读读书,听听音乐……

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会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

所以,不管我们碰到怎样的事情,我们都得做出喜悦的反应,就算我们只有半杯咖啡,我们也要庆幸自己获得了半杯,就算我们下雨天只能呆在家里,我们也要为自己能做除了和好朋友去玩之外的事情而感到高兴。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所学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第一天,他让校长将两位教师请到办公室,并让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从此以后,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地去教学。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当罗森塔尔的实验目的达到了之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这种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随机抽出的老师之所以变成了优秀的老师,智商一般的学生之所以成绩达到了优秀,就是学校的校长给他们做了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就促使他们在教学以及学习中双方都有了前进的力量,最终实现了双方的进步。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候学生的成才某种程度上就取决于老师的心理暗示,而自己的成功也许就取决于自己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按施与暗示的对象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其意识和无意识里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根本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战斗力也会大大削弱。于是他叫来向导,询问附近可有水源?向导说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不短的路程。曹操沉思一阵之后,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自我暗示则是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并使它实现为动作或行为。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上街,心里特别紧张,怕撞到别人,心理一紧张,就默念“别撞上,别撞上”,可结果却偏偏撞上。这其实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告诉自己“别撞上”的潜台词就是“我一定会撞上!”是自己在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

而从心理暗示的作用来分,可以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以及生理机能都能起增进和改善的作用,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只会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

法国有一位得了顽症的病人缠着一位药剂师买药,药剂师给了他几片毫无药用的“糖衣片”,吹嘘是特效药。数日后,病人前来致谢,“糖衣片”治好了他的顽疾!也有的病人被误诊为绝症,结果几个月后果真患上了绝症,郁郁而终。

可见积极的心理暗示与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但是,我们得自于他人的暗示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自己暗示自己,但是这种暗示是要积极的,因为只有积极的暗示才对人的成功有帮助。只要这种积极的暗示时间一长,积极暗示就会变为自己的潜意识,卡耐基指出,潜意识就是已经习惯成自然,不用有意控制的心理活动。只有把这种积极的暗示变为了潜意识,那么人才会在任何困难的情景中都会给自己一份前进的力量。

所以,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个人获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我们就会把树立成功心理、发展积极心态这个总原则变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方式和手段,然后我们再按照这种方式和手段去把这种暗示变为现实。

第二,意识只有变成潜意识,才会发挥它巨大的作用。而心理暗示就是沟通自我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媒介。人的思想行为不可能一切都要有意识地选择和控制,通过经常持久的积极暗示,让这种意识与潜意识融合,那么这种意识才会产生它巨大的作用。

第三,通过心理暗示这个具体实际、可以操作的环节,我们能把内容复杂的成功心理学融会贯通,化作简单明确而又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意志,并且可以立刻行动。

所以,每时每刻你都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你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心理学迷津

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自信主动意识,或者称作积极的自我意识,而自信意识的来源和成果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反之也一样,消极心态、自卑意识,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

代偿心理── 一把双刃剑

盲人能凭特别发达的听觉、触觉等能力识别各种物体,甚至能觉察谈话人的心境;失去双臂的人能凭嘴巴或足趾执笔写字……

我们看了《笑傲江湖》,总是希望自己像令狐冲一样武艺高强、风流倜傥;我们看足球赛的时候,总是为自己喜欢的足球队输球而失落,为他们的赢球而疯狂……

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有一种怎样的心理机制?

这就涉及到代偿心理。

代偿,生理学上的意义是指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能,当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它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从心理角度分析,代偿可以分为自觉的和盲目的两种。自觉的代偿指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陷所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盲目的代偿并不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短处与缺陷,往往导致过分代偿,结果某些方面畸形发展,破坏了人格的协调统一,反而加剧心理冲突,造成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良。

马莉是理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五官长得很漂亮,但脸上长了两颗痣,很不雅观。由于感觉自己没有别的女孩那样迷人的气质,又加上自己不像别的女孩一样有一大群追求者。所以,马莉时时都会心情不好,而一旦她心情不好,她就会暴饮暴食,不管什么东西都吃到恶心为止,结果换来的是肥胖的身躯。这样就更不美观了。于是玛丽想在成绩上有所突破,希望自己是生活的强者,在未来的事业上取得成就,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心情,成绩怎么能提得上去呢。于是她的成绩一直都不好,各方面都很平庸。

于是很多时候,玛丽开始讨厌自己,排斥自己。自开学以来一直都很忧郁,严重时根本不想与人交往,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

这就是一种心因性抑郁症,这种抑郁症是由代偿心理所引起的。马莉初入大学,无论是环境还是人际关系都处于生疏状态,一时难以适应,自己本来长得很漂亮,就是脸上长了两颗痣,美中不足,对此难以自我认同。同时,性格上的内向,使得自卑心理一时不能取得积极的代偿,于是心境转劣,出现了一连串的抑郁反应。

同类推荐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罪犯改造心理学

    罪犯改造心理学

    本书系统介绍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主要有: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罪犯矫正的心理学思想、罪犯心理转化的动力和机制、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深入探讨了在教育改造中如何激发罪犯的改造动机,转变罪犯的改造态度问题书中还系统介绍了罪犯心理咨询、罪犯心理治疗卡“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在罪犯改造的实践中运用这方法和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中专门介绍了对罪犯的心理进行测评的过程、方法和罪犯心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本书抱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并将心理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想法,编写成册。收录了工作中和生活中最有用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再配以众多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数据报告,以及许多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趣味性非常强。
  • 释梦

    释梦

    本书共分十九章,内容包括:释梦的方法论、释梦活动的意义、梦的心理学研究、释梦的预备、释梦的基本操作等。
  • 实用心理学2

    实用心理学2

    本书是一本突出科普性与实用性特点的通识教材。本教材旨在向读者介绍心理学的基础性知识,特别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应用到的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帮助读者有效地了解并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工作与提高学习成效。第一版教材自2000年出版到2006年间已经印刷了11次,可以看出大众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求。为了使教材内容更加丰满,更贴近我国现实生活,更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特征,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
热门推荐
  • 族帝

    族帝

    莽莽大荒中的少年走出了一别样的路。什么?你是太古凶兽?超凶的?洪昊:别闹,快到锅里来!什么?你是上古圣人转世?洪昊:嗯,有资格当我小弟。什么?你是一族之主?洪昊伸手一指:你看那堆人,个个都是……我是洪昊,人族族帝,诸天共主的洪昊……
  • 这只是个平凡的故事

    这只是个平凡的故事

    先知,预言家,智者,……一个站在上帝视角的人,一场游戏的绝对主角,然而,对于高维者,这些还远远不够……
  • 独宠娇妃冰山王爷太妖孽

    独宠娇妃冰山王爷太妖孽

    她倾尽所有助他登上皇位,可是,换来了什么?换来了一纸休书,是休而不是和离书!他残忍地将她打入冷宫,却在她面前与她的好妹妹亲亲我我。谁,能忍受?
  • 道魔唯心

    道魔唯心

    我修雷霆道法,以荡扬胸中之正气;习旷世魔功,以焚尽世间诸恶业。我持一剑,鬼域妖魔皆可斩得,我握一刀,诸天神佛亦能弑得。携如花美眷,畅游天地。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天地六合,我自逍遥。
  • 魔能侵略

    魔能侵略

    魔法的本质是什么?是特殊环境下的能量形式?还是一种变异的生物能?本作品纯属YY,尽力浅谈合理有效的魔法形成条件,以及面对魔法文明的星际殖民,应该如何应对
  • 月光之下的你

    月光之下的你

    你是我跨越山海也要去见的人。上一世,她向神明祈祷,祈祷他一生平安,可是神明不守信用,让他在暴雨中成长,在潮涨潮汐离开。
  • 才艺塑造篇

    才艺塑造篇

    全书分为学习才艺的目的和选择;才艺选择与培养原则;怎样发现孩子有无绘画发展潜力;怎样发现孩子有无美术发展潜力;怎样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等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异界天灵大陆

    异界天灵大陆

    龙凯第6本小说,是一个分歧点,龙凯有四个分歧作品,一个异界天灵大陆,一个泰拉瑞亚之四神守护者,一个守望先锋之生存大逃杀,一个我的世界之生活大冒险,一个我是海贼王,如果收不到就是因为龙凯没有发表,可以看别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平行空间的你

    平行空间的你

    讲述的是一个双宇宙空间的灵魂寄存在一具身体即双人格女主,爱上高大帅气的男主,并从咸鱼翻身为学霸,拯救了地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