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4600000014

第14章 媒介分析(2)

研究二 深度与理性:报纸的独特表现

在2008年的这场国难中,无论是民众还是外媒,对于这次突发性事件中政府与媒体的作为,我们听到的声音是褒扬多于质疑的。从信源的全面放开,到允许外媒与外援的进入,我们的职能部门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原先一定程度的横眉冷对到越来越默契。虽然从共时性的空间比对来看,我们的政府与媒体所能获得的绝对分值依然有待提高,但是从历时性的时间比对来看,我们的政府与媒体所能获得的相对分值应该是空前的。这种表现让政府安心、媒体自由、公民满意。

在这场信息的传送与反馈的活动中,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广播、电视与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手机无一缺席,各自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一、作为传播媒介的报纸

(一)补偿性媒介理论

“后麦克卢汉主义”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曾提出著名的“补偿性媒介”理论。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10】在阐述这一观点时,他最常用的例证是窗户和窗帘。在非洲热带大草原上,人类的祖先为了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开始用墙建起住处。由于墙在履行遮风避雨的职责的同时也阻隔了阳光、月光和新鲜的空气,于是人们在墙上凿了一个洞。但是在暴雨和严寒的压力下,洞的存在使人们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和干燥。于是,窗户出现了,它为人类带来了“特别的便利——从温暖、干燥、安全的屋内,就能看到外面很远的地方”,对于洞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不平凡的补偿性媒介”。然而,窗户在为里面的人提供向外看的便利的同时,也为外面的人向里看——“偷窥”提供了便利。随后,窗帘诞生了,它是补偿性媒介的进化,当它与窗户结合在一起时,偷窥者从此无计可施。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百叶窗等,进一步提高窗户的补偿性功能。“从热带大草原到墙到墙上的洞,到窗户到窗帘的进化,为响应人类的需要和设计而产生的媒介的进化提供了一个范例。”【11】

对于媒介的演变而言,书写、印刷、电报、录音等是对稍纵即逝的口头传播(思想和谈话)的补救和补偿;摄影、电影等满足了人们留住眼前图景的愿望;广播使即时性的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而电视,以其音画同步为广播无法看到图像的遗憾提供了一种补偿;录像机弥补了迄今为止仍不受控制的电视的技术上的即时性;因特网则是“一个大写的补偿性媒介”,补救了电视、书籍、报纸、教育、工作模式等等的不足;手机使以前一切媒介的非移动性得到了补偿……【12】

“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补救性的媒介并不比最初的媒介本身更能‘无噪音’地解决问题。相反,他们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带来的‘噪音’比带走的要多——通过提供一个陷阱而不是绝对的进步。”在这里,莱文森所谓的“噪音”指的是补偿性媒介在起作用时,结果通常是一方面带来纯粹的进步,另一方面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解决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必然又会产生更新的问题。比如,窗户弥补了洞不能阻隔风雨的不足,却引来了被偷窥的麻烦;电视弥补了广播不能看到图像的不足,却引发了人们对留住荧光屏上一闪而过的场景的渴望;手机使人们可以移动着与他人交流,可是铃声却可能在不受欢迎的时候响起……“这再一次表现了宇宙中无处不在的噪音和它的各个方面。”【13】对此,莱文森乐观地表示,“如果因此而产生一些纯粹的好处,那么,在其不平坦的、易犯错误的发展道路上,总会有进步产生”;“有时,在最后一回合,噪音的水平可能会低到能在将来的补救中被有效地避免”。【14】

(二)汶川地震中报纸的独特表现

大众传播媒介经历了报纸到广播,广播到电视,电视到互联网,互联网到手机这五大媒介。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足以引发一场全民的兴奋与对技术神话的崇拜,并且在新媒体出现的初期,往往有一些坚信新媒介必然会取代旧媒介的预言的声音。但是,结果通常是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新旧媒介各占市场,互补多过排他。正如在互联网发展得欣欣向荣之时,人们质疑报纸、电视继续存在的可能性。而近几年来,报纸、杂志相对稳定的发行量,广播、电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都证明着传统媒体并没有被新媒体压垮,传统媒体依然有其稳定的受众群与生存空间。

在灾难性事件中,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往往是落后于新媒体的,这体现在我们通常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事件的最新情况,或是通过作为第五媒介的手机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来了解现场。而当新媒体忙于将最新消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递给受众时,传统媒体也同样在开辟着自己的传播空间。在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事件中,媒体间的相互配合可以算得上是空前的默契。而报纸在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中,所发挥的功效是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

虽然在此次汶川地震事件中,新媒体的及时性与电视的生动性再次得到了确证。但传统媒体——报纸在这一事件中也在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深度”和“理性”两个向度在5月13日全国报纸的头版可以窥见一斑。并且,13日晚,新浪网聚焦当天72家纸媒头版,做了一道“新闻中的新闻”。这72家平面媒体中,既有中央级媒体,也有地方媒体;其中,又以各地方都市报居多。5月14日,报纸依然以汶川地震为头版,包括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振奋人心的话语。5月19日,全国哀悼日,多家媒体以燃起希望的烛光作为自己的封面。在报纸内容与版面设置上,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所占的比重占据绝对多数。既有事件的最新概况,又有记者手记;既有读者的互动评论,又有积极的社会动员;既有对灾民的怜悯,又有科学的救助知识。厚厚的一叠文本里,包罗万象又严肃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人们对“浅阅读”时代的刻板成见。

在这次汶川地震中,互联网扮演信源的角色;电视再次把人们由“鼠标土豆”拉回了“沙发土豆”,让人们围坐在电视机旁关注事件的每一步进程;报纸因为在可信度上的优式,便成了社会动员的最好媒介。

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全国多家报纸5月13日的头版来作一次粗略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

二、由纸媒头版看报纸气度

由新浪网聚焦的5月13日当天的72家纸媒的头版,是新闻中的新闻。相信每个传媒人,看到这道“新闻菜”时,都会情不自禁地细细品味。报纸头版如人面,显现的是这张报纸的气度与活力,乃至精神诉求。【15】

由于都市报天然的贴近性,除重大党政活动外,很少有某个社会事件,在同一天,登上全国不同地区的报纸的头版。因而,13日求同而存异的头版,更像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大都市报交出的答卷。新浪网编辑的工作已为我们检索好了文本,留给业内人士的,则只需评比打分了。【16】

什么是“气度”?气度是一种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特质。对于个人来说,气度可能包含了如坦率、大度、不拘泥等诸如此类的特质。而对于一张传承社会文化的报纸来说,气度也许包括了更多的内涵,比如客观、公正、全面,不拘泥于意识形态、敢言他人所不敢言等。作为国内报业中的佼佼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核心理念是“传播中华文化,承载民族记忆”,而极具影响力的子报《南方周末》早期所信奉的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后来定位的“深入成就深度”,如今所秉承的“在这里读懂中国!”都显示了其敢为天下先的气度与理想。

(一)标题制作

首先,在标题制作上。大部分媒体都选择了主谓宾直叙式:“汶川”“地震”“7.8级”(后修正为8.0级)三个关键词,纷纷登上版面,在直叙式主标题中,选择“发生”一词的,有包括《南宁早报》在内的10家媒体。【17】

多家都市报在制作标题时,未使用“发生”一词。从文本本身来说,名词与名词组合,体现出来的张力,远远比“主谓宾”组合的效果要强烈很多。而从语感上来说,中规中矩的“发生”的“主谓宾”讲述式标题,也或多或少显现了编辑们的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形成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惯势。若编辑在制作每个新闻标题时,能联想到日常的生活与交流语境,那么报纸生活气息就会更浓厚,标题也许就不会中规中矩如板着脸的老夫子。

“7.8级!”是一种极醒目的表达方式。在新浪网所聚焦的72家纸媒头版中,有6家媒体的标题制作选择了“7.8”后置,包括《长沙晚报》《南国都市报》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国都市报》,红色的巨大的“7.8”占据头版上方中间位置,左侧为“四川汶川”,点明事发地点;右侧为“地震”,副题——“目前四川8533人死亡”则恰好与主标题长度相符。这个组标题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四川汶川7.8级地震——目前四川8533人死亡”短短16字标题使用了5种不同的颜色和字号,在向读者传达了丰富的信息量的同时,仅这个标题,便立即抓住了读者的眼球。标题处理上,与《南国都市报》相似的为《东方今报》,同样选择了使用不同字号、不同字体、不同文字色彩。

从标题中,一些媒体也表达出了自身一贯的定位与气度,如《南方都市报》主标题《地震重创四川死亡逼近万人》,仅这一个“逼”字,便让人们对事件本身的严重性一览无遗了;而用在此处的这个“逼”字,也体现了《南方都市报》这份报纸一贯张扬的风格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当然,在报纸标题的制作上,也有一些报纸是颇容易让人对其立场产生困惑的。《辽沈晚报》的“又一个7.8”就是颇有意味的一个标题。这个双重意义指向的“7.8”,会让不少细心的读者读出一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当然,或许它也勾起另一部分受众对于32年前那场国难的回忆来。

(二)图片的使用

在这个通常被称之为“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已经崛起。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显然,在文化“视觉转向”中,图像性因素彰显出来,甚至凌越于语言之上,获得某种优势或“霸权”。【18】

因此,在视觉消费时代,对于一张报纸来说,图片的选择与使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除了标题制作外,图片便成了显示一张报纸气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了。包括《广州日报》在内,共有20余家媒体,选择了以图片为通版封面,在图片封面上做标题与导读。一图胜万言,一张富于冲击力的图片产生的效果胜过了文本甚至事实本身。

在图片选择上,媒体大致上分为了两个阵营,以《广州日报》为代表,不少媒体选择了“高层路线”,赶到现场的温总理的图片,成为这些媒体的首选。【19】更多的媒体则选择了灾难现场一片废墟的图片。一名中年男子双眼充满焦虑,站在一片废墟上的图片,成为包括《南国早报》在内的十余家媒体的选择。在“高层”与“灾情”两个阵营的选择中,选择“高层路线”的多数为党报,前文提到的《广州日报》便是代表;而都市报则更偏向于以现场的灾情图片或救援图片为头版。包括《新快报》《辽沈晚报》《现代快报》《新京报》等。党报与都市报各自不同的定位决定了其在图片选取上的区别。都市报更偏向于描述事件本身和获取社会同情。

在多数媒体纷纷采用大幅图片作为头版的背景下,《南方都市报》的做法则显得别具一格——5月13日的《南方都市报》没有使用图片,取而代之的是极具冲击力的大号文字:先是特大号字体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重创四川、死亡逼近万人”事实描述,然后是三句社会动员式话语:“让我们为灾区中的人民祈祷、让我们为遇难者默哀、让我们向灾区伸出援手”。或许,这是《南方都市报》的独辟蹊径,选择使用别具一格的大号文字来进行社会动员,而不是直接使用灾区现状的图片来白描事实。

尽管选择图片的眼光相同,但在处理手法上,不少都市报却显得大气不足,主要体现在:图片被围绕于文字当中;图片只是如饰花般的导读;图片所占版面与文字所占版面的比例严重失衡,图片明显弱于文字!【20】对照两张同样是突出特大事件与读者贴近性的报纸《南宁早报》与《重庆商报》,《重庆商报》与《南宁早报》版面整体处理相似,但整体效果要比《南宁早报》更上层楼,也更为美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重庆受震波影响较大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庆商报》是通栏的。

通栏,就要打破附加在图片上的圈圈框框。在读图时代,多数报纸会选择以通栏的方式来处理图片。最初,敢为天下先的《南方都市报》以通栏图片,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心。或许,这点值得不少都市报学习。

除了通栏,少数几家杂志化风格的报纸头版,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东方早报》《重庆时报》《潇湘晨报》等三家媒体令人讶然地舍弃了图片,而是直接通过底片式的版面表达着某种沉重的情感。这三张隐喻式的头版,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它们用近似底片式的原色,表达了一张图片所不能表达的、所不能包括的众多意味与情感。【21】这样的创新,是“给读者更多!”的宗旨的投射,而“给读者更多”应当是媒体人的自律,媒体要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量,还有思考,更有富于人性人文价值的探索。

在图片的色彩处理上,5月13日的多家纸媒的头版图片多数采用的是彩色印刷,在所获取的样本中,仅有两家纸媒使用的是黑白印刷,包括《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商报》。丰富的色彩传递着灾情的深重;单调的黑白隐喻着某种情绪的沉重。

三、个案分析——以南京市《金陵晚报》为例

“5·12”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消息通过网络迅速传遍全国。灾难吹响了所有媒体人战斗的号角,作为南京市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金陵晚报》在本次抗震救灾工作积极发挥媒体职能,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多渠道构建爱心平台,推出了一系列特别策划报道。在历练记者队伍的同时,《金陵晚报》关于震灾的系列报道也取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灾难结束了,灾难留给我们的万千感受还在存续,而此次震灾报道中,《金陵晚报》的一些经验做法,也很值得做一番总结,以便与更多媒体人分享。

(一)第一时间亲临现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金陵晚报》的记者以一个新闻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给予了高度关注与人文关怀。几乎在第一时间里,新闻中心就有多名记者自告奋勇提出要赶赴灾区一线深入采访。

1.排除障碍、深入现场

在前方情况不明,余震还在继续,死难者伤亡人数也不断翻新的情况下,为确保记者外出采访安全,晚报负责人并没有贸然将新闻记者派往前线,而是在安抚记者们迫切心情的同时,也鼓励记者努力寻找多种途径,寄希望能与灾后赶赴震区救援的队伍一同前往。

事实证明,这样跟随救援组织前往的思路,在保障了记者安全性的同时,也为后期的新闻采写工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采写条件。

而这并没有耽误晚报记者的采访工作。第一批赶赴灾区的江苏救援队伍中,就有《金陵晚报》记者的身影。晚报的记者在震灾发生后时刻留意着条口单位——江苏省卫生系统的动向。

新闻中心法援工作室记者刘治安,他四处打听,并通过老乡关系找到房屋安全鉴定处的工作人员,抢发了一篇南京房屋安全鉴定处支援震区的独家报道之后,成功地得到了随队赶赴灾区的机会,成为《金陵晚报》第一个到达灾区采访的记者。

抵达灾区后,得知救援队不会深入重灾区,刘治安决定自行深入离救援队四百多里外的绵阳平武县重灾区采访报道。这让他在随后的两天一夜中,成为灾民——没有一点干粮,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络。

靠着路上遇到的救援队的帮助,他维持了生活,同时还在深入部队、志愿者、医疗队与帐篷户中进行采访,写好稿件后,他发现自己带去的无线上网卡没有半点信号,最终求助于附近消防队伍架设的亚洲4号卫星的设施,才成功向外发送稿件,成为国内第一个在南坝镇现场发出报道的记者。【22】

2.职业操守,镜头不对准死难者

与文字记者同行的有摄影记者张华。进入灾区后,摄影记者必须在第一线,背后是不时的滑坡山体,身边是摇摇欲坠的危楼。一路上,摄影记者拍下了无数震撼人心的照片。然而出于对逝者的尊重,他从不把镜头对准死难者,去拍摄那些悲惨的画面。

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通常会把灾难的惨状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公众面前,一方面,以为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引起公众的同情,从而起到社会动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发行量与收视率。但是,媒体在进行死难报道的时候,却忽略了对死难者本身的尊重,廉价的同情显示出了职业操守的缺失。而在这一点上,《金陵晚报》的摄影记者做到了以平和的方式来报道灾难事件,做到了对死难者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尊重,这一点,也许值得不少媒体人学习。【23】

(二)尽职尽责的连线记者

从前方记者们到达灾区那天开始,新闻中心主任刘乐云给每位前方记者配备了连线记者,负责帮助前方记者记录整理。遇到时间紧张或通讯信号不佳时,则直接由前方记者口述,后方记者同期记录整理。

每天值班的连线记者都把协助前方同事完成稿件当成第一任务,总是先完成了连线报道之后,才去写自己的相关稿件。刘治安记者的每篇稿件发回后,也由徐记者工作室首席记者徐统余仔细编辑整理之后才提交到采编系统中。

这样的前后方紧密配合,在体现晚报人团结协作精神、给前方记者解决难题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为产生更多更优秀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先决条件。

《南京救援队解救被埋100小时幸存者》一文,是梁建恕连线南京市公安消防局第二批抢险救援突击队队员路永辉之后得到的新闻素材。而5月19日国祭日当天,梁建恕又对南京消防支队副参谋长张明辉进行了连线采访,写出《废墟上简短的3分钟仪式让江苏消防战士此生难忘》一文,为《金陵晚报》国祭日的报道添了重彩。【24】

(三)用纸媒的高可信度进行社会动员

所谓社会动员是指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社会动员的第一个特征是广泛参与性,就是说作为社会机体最基本的构成分子亦即社会成员必定是广泛或较为广泛地参与重大的社会活动。第二个特征在于一定程度的兴奋性,即社会动员从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兴奋性。第三个特征是目的性,即社会动员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群体性的行为。第四个特征是秩序性,一般来说,正常的社会动员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而不是杂乱无章、失去控制地进行。【25】

不难发现,2003年中国抗击“非典”的过程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反差现象:在“非典”蔓延之初,行政机构和社会的反应显得比较迟缓,措施也不到位,以至于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然而一旦缓过神,便显示出行政机构体系和整个社会巨大的、高效的动员能力。抗击“非典”过程启动之后,中国的社会动员组织得十分严密、高效,几乎落实到每一个同疫情有关的村庄和居委会,形成了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共同抗击“非典”的局面。作为一种久违的社会现象,社会动员又出现在中国。【26】

“5·12”汶川地震事件中,报纸再一次把全社会的力量动员了起来。救灾版面平台的搭建成了联结读者与灾区的一条爱心纽带。对灾区的关怀和对灾民的同情都通过这个纽带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去。

记者关注灾难,记者报道灾难,但是,更不能忘记的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是中华同胞,都有义务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而报纸在此时就成为承担社会责任、解灾区燃眉之急的绝佳平台。

1.作为社会人的传媒人纷纷献爱心

震后第一时间,新闻中心记者朱波就急灾区之所急,向社会募捐帐篷,并委托南京驴友化整为零,带往灾区。首席记者徐统余则与《成都晚报》取得联系,开设“汶川,南京对你说”这一倾情平台,在帮助川籍南京学子与故乡亲人联系的同时,也传递了南京百姓对灾区人民的无限祝福与关爱。《金陵晚报》率先推出的领养、助养灾区孤儿报道,得到了南京广大市民积极响应,甚至有热心人坐飞机把20万元送到灾区去,交给《金陵晚报》报道的受灾孩子。

此次震灾受损最严重的是校园。灾后的校园重建、孩子们未竟的学业将是人们最为牵挂的一个话题。为此,《金陵晚报》在第一时间就迅速开通赈灾助学专用账户,并以“让废墟上重响书声”为主题,推出系列报道。

2.利用纸媒的高可信度进行社会动员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中,虽然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时效性与生动性,然而,在可信度方面,传统媒体却有着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传统媒体是进行社会动员的最好的媒介。

配有多种捐款方式的首篇募捐报道于5月14日推出时,省市的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机构也刚刚开通爱心账户。而同城媒体的报道中对上述机构募捐方式多有提及,但除了《金陵晚报》之外,再无一家媒体自发倡导定向募捐。

每天的报道中,该报不惜版面,对所有捐款人(单位)的名单与数额都全部予以公布,这种全程公开透明的方式,也赢得了很多热心人的信任,短短半个月内,捐款就突破200万元。

震后一个月过去了,捐款额不断增加,已逾292万元。

此时,灾区震后重建工作已经启动。最先投入重建的就是校园,晚报募集来的善款,就成为送给灾区人民最好的献礼。经晚报领导反复比较,最终选定援助重建的学校为什邡市南泉镇回头寺小学。什邡隶属德阳,德阳则为本次震后江苏省对口援助单位。这一援建学校的确立,也体现了江苏人民对灾区的积极援助姿态。

在5月12日发生的这场地震中,我们欣喜于各类媒体的默契配合。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各类媒体的相互比对中,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依然有其独特的功效与意义。至少,在资源整合与社会动员方面,纸媒具有无可替代性。

同类推荐
  • 中文版AutoCAD2005辅助设计宝典

    中文版AutoCAD2005辅助设计宝典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中文版AutoCAD2005的特点、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和技巧。全书共分11章,前九章分别介绍了利用中文版AutoCAD2005进行辅助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最后两章讲解了若干综合实例。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本书共8章,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网络服务、网络安全、典型网络的结构特点等内容。除第8章外,其他各章都附有练习题。为了加强学习效果,本书围绕知识点的典型性,精选了6个实验。此外,在本书的第8章,我们综合各章知识设计了“办公局域网组建设计”和“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设计”这两个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实例,供学生学习和参考。本教材适合作为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教材。
  • 研究性学习丛书-电脑知识

    研究性学习丛书-电脑知识

    本书对电脑知识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介绍,会对读者的电脑知识进行提高。
  • 如何选购电脑

    如何选购电脑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选购电脑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电脑的组成、选购电脑的技巧、主机的部件构成、主板的主要类型、CPU的性能指标等。
  • 学校计算机实用技术

    学校计算机实用技术

    本书由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编著,他们邀请了众多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一线专家,认真细致地筛选了学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案,旨在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解决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为广大教师提供便捷服务。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雨风云

    山雨风云

    出生三个月,家族突生变故,武学奇才父亲被伏击遇害,母亲自杀,襁褓之中的他丹田被废,只为一本传说可成就至高武学的《无字天书》秘籍亡命天涯,随后秘籍被抢、丹田被废。唯一依靠死去。漫漫江湖路,何去何从,血海加深仇,怎可不报。不一样的修炼之路,是否可行?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一朝悟道皆惘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中毒已深,而你是医我的药

    我中毒已深,而你是医我的药

    我为你步步为营,却陷入你的世界,到最后竟然连守护都那么的无力
  • 穿越三国之逐鹿天下

    穿越三国之逐鹿天下

    现代小人物穿越成三国一个悲剧的富二代…………………………曹操:天下人皆骂我残暴,直到袁术出现,他们才知道我有多么的温柔。刘备:我以仁义待你们,你们却为何纷纷投奔残暴的袁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孙权:夺吾嫂,掠吾妹,暴徒袁术,我与你势不两立!大小乔:大胆袁术,焉敢对我姐妹如此粗暴~~……袁术冷笑:暴君明君,后世自有定论,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们,都给我闭嘴吧
  • 我的校友是明星

    我的校友是明星

    呆萌校花回家偶然发现,堂姐是当红明星的经纪人,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还成为了校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中小企业如何做账

    中小企业如何做账

    本书充分考虑中小企业做账时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以会计核算知识为主体,适量、适度地引入了企业做账经常会用到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知识技能,结合运用大量图表案例说明,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帮助财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
  • 易成八技

    易成八技

    八个素不相识的普通人,在一场车祸中获得了不同的神技,他们最终聚到了一起,探寻背后隐藏的秘密。本书是当代背景,情节轻松明快,虽然是玄幻小说,但并不那么玄乎。
  • 同学不可以

    同学不可以

    三更半夜不睡觉,反而坚定地守在电脑前,为的只是那一份激情。为了追一个妞,拼命地去做任何事情。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你不能这样!”“同学,你不可以!”
  • 柳树下的小双份

    柳树下的小双份

    我的双份点心呢?这不是嘛。太少了……那你别吃啊。我又没说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