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4200000022

第22章 人口学(20)

(二)知识经济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提供了机遇

知识经济需要一批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一批能把科学知识的创造应用于经济和传播的人才。这些人才都得通过逐级教育,按部就班地培养出来。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数以亿计的广大劳动者,也要通过各级学校、各种形式的教育来培养。这就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机遇,给提高全民族素质提供了一个很难得的机遇。

第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大加速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知识经济在国际上形成“气候”是在90年代初。那时国际上冷战刚结束,发达国家把军事竞争转到经济竞争上来,把科技用于发展生产,而使知识经济突显起来。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早就预见到这种必然趋势。中共中央于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全党全民、各行各业一致赞成,今后的国际竞争是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和教育竞争,这一点早已深入人心。江泽民同志关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论断,使我国对科教兴国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给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好机遇。

第二,在本届政府组建时,朱镕基总理宣布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本届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任务。1998年3月国务院成立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了三次会议,决定在1999年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1998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曾审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决定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也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教育部拟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科技、经济、教育界的知识分子面对西方知识经济滚滚而来的挑战,都发表了各种意见和对策。全国的报纸杂志都刊登了不少介绍知识经济的文章,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

第三,江泽民同志1999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各级干部和全党同志:“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这与他关于知识经济等讲话一起,正在汇成一股重视学习和教育的洪流。可以预见,一个大兴学习之风的热潮将在全国开展。对于各级各类学校,特别与知识创新有关的学校或培训机构,要求参加学习的人数将会大大增加,对学历要求的层次会越来越高。正规教育也要面对广大中青年的求知渴望和参与知识创新的要求,今后也要满足在职学习、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要求。我国目前已有3.1亿人在受教育,这个人数肯定还要大大增加。

第四,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同高等学校关系最密切。现在全世界的高等学校都在扩大招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和预测材料:各国高校招生人数,1980年为4600万人,1991年增加到6500万人,预计2000年增加到79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4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1亿。到2050年时,知识经济将达到高潮,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预计要大功告成。然而我国1997年普通高校在校生是317.4万人,每年招生最多还只有百万。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知识创新思维及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给青年更多的参与的机会和让国家、社会、学校、研究机构、企业能在更大范围来选择,在今后有条件时,扩大高校学生人数也是客观的要求。

第五,在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挑战时,我国的当务之急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为知识经济培养人才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有条件的地方提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和提高职业学校水平也势在必行。

第六,由于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知识传播手段的先进,将为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开辟广阔的天地。教育学和人才学研究将是一门朝阳学科,因为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

第七,知识经济的一个特点是知识和经济的结合,把创新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经济,因此教育、科研和生产的结合会不断出现新的思维、新的形式,这将推动教育向前发展。

(三)教育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避免片面性

(1)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调整各自的战略,无一例外地加强科技和教育。但各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战略也必然不同。在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我国要博采众长,但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发达国家大多都偏重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因为他们的基础教育已比较发达,而那里的高等学校又是科研的主力。我国的基础教育还不能普及,而且青少年人群还比较庞大,基础教育的投入仍应是“重中之重”。

发达国家强调知识和知识更新,认为今后资本与技术已不如知识重要。例如,日本原来一贯强调“技术立国”,现在非常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我国同日本不同,我国既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又要发展资本密集甚至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我国不但要求知识更新,还要求技术更新、制度更新和管理更新。又如在支柱产业中,我国更重视生物技术产业,以促进农业发展,这同西方国家用相当大投资解决老年医学问题有很大不同。

(2)知识经济是在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现在全球还处在一个量变的过程。知识经济创新能力的出现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追求数量而做表面文章,更不能搞群众运动,遍地开花。现在各个省市都搞高新产业开发区,都立足于自己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其用意是好的,但效果未必能令人满意,这也是一种重复建设。在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的情况下,高新产业技术、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集中放在少数更有条件的地区,似乎更切合我国的实际。

(3)知识经济的概念,在我国以前鲜为人知;但知识经济以创新的高科技为基础,以及21世纪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科技、人才和教育竞争上的思想,很早就在科教部门和知识界已有所认识。因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断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关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改决定》中就已提出,要培养“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鼓励创新、竞争和合作”,“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新发明”。知识经济的提出正是把创新精神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更明确地提出来,有利于全面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由于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创新,就可能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片面理解,就有可能出现在下述关系上畸重畸轻,不利于科技和教育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下列情况要防患于未然:

(1)防止“重科学技术,轻教育”、“重科学研究成果,轻培养人才”、“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等倾向。邓小平同志不止一次说过,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因此轻视教育、轻视教学、轻视出人才是很片面的。

(2)防止“重理轻文”,即重理工,轻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或把专业搞得过窄。科教兴国战略中的科学和知识经济所讲的知识创新,在大多数人看来几乎都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而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学可能是“一枝独秀”,至于哲学、人文和其他社会科学都可能成为“冷门”。这不符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要积极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指示。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讲话中,号召“学习历史”,“要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知识来丰富提高自己”。重理是对的,轻文则是错误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把专业搞得过窄,创新也就受到局限。根深才能叶茂,在广博的基础上才能专精。

(3)防止“重高教,轻普教”、“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教育,轻素质教育”、“重重点,轻一般”等倾向。这些倾向在教改中已经纠正过来或正在改革中,但要防止知识经济过“热”引起“死灰复燃”。

(4)在知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在年龄界限上既要防止“论资排辈”,也要防止“老年歧视”。在人类历史上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中、青都有。在自然科学上确实不少重大发明出现在中青年时期,但大器晚成的也大有人在。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高级知识分子队伍中年龄结构偏高,因此大力破格提拔中青年并着力培养知识创新人才势在必行,但也要防止对老年人歧视。一是在不同学科中创新思维的最佳年龄并不一样,有些学科需要大器晚成,不能急于求成。其二,有些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运用需要依靠老、中、青的集体智慧。其三,随着人类健康增进,人类寿命延长,记忆、思维能力也随年龄延长而提高。现代科学一再证明随着年龄增长,人类的智力释放期极大地延长,如果采取适当的方式不断更新知识,功底深厚的老年人才中有一部分能作出创造性的贡献。过去关于成才最佳年龄的许多结论正在改变。因为人类在本世纪后半叶平均年龄增加了20岁,我国平均增加在30岁以上。时代不同了,历史将会证明老年人对社会还会继续作出贡献。

三、基础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奠基工程

(一)全面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关于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基础教育处于关键地位等命题,我们在认识上有所提高了。但在思想的深处,不少人包括一些教育行政领导人、校长、教师及学生家长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只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角度来说明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关键是办好普通教育。对通过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这方面重视不够,这在中国有一定的历史根源。中国人才缺乏,因此对某些方面的人才有客观标准,也能够量化;而对民族素质则由于没有具体标准,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难以量化,常常只能见仁见智,难以衡量比较,因而就常常视而不见。

单纯追求人才培养的数量增长,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必然导致不重视素质教育。这是不重视基础教育的深刻根源。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服务,不仅是指为社会主义物质建设服务,同时也指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服务。后三者同基础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素质教育要求更为直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这是对全社会说的,但更直接的是对过去教育的批评。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也难辞其咎,因为我国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我国从5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除三年困难时期外,每年出生都在2000万人以上,大多在2500万人以上。而同龄人口中能上正规大学的,一个年度能达到3%~4%已是罕见了,也就是说上不了正规大学的占人口的95%以上。我国大多数人所能受到的是普通基础教育,这也是必须重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由。

(二)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1989年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把沿用已久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标志着我国开始注重社会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后,十一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增加了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容,又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把教育和科学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到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这就更加明确教育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要为思想道德建设、科学和文化建设服务。

教育要努力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服务,首先的任务是做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三育”服务。其次是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三德”建设服务。再次,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各级学校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各级学校都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培养优良品德。青少年时期,人的思想道德是一张白纸,能画最美好的画。此时,各种思想观念也最容易扎根。例如,爱国主义思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信念、艰苦创业精神、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情操,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等思想道德,在青少年时期就应牢牢树立起来。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依靠早期教育能事半功倍,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中小学中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

素质教育旨在提高民族素质,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养好坏、科学教育水平高低和民主法制观念强弱三方面来衡量。三个方面都提高了,就是对我国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给予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基础教育对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奠基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还包括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又说“为了建设现代化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74】。我们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由不同部门负责,都有各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但是没有一个方面能不受到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制约或影响。教育的普及与否、教育质量的好坏、国民素质的高低,对各种社会问题都有潜在或直接的影响。教育所形成的影响在短期内是不易改变过来的,因为知识和思想道德等素质是靠长期积累、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义务教育普及了,许多事情就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基础教育的作用首先是消灭文盲,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特别是占人口70%以上的农村人口同基础教育关系极大。再如贫困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男女平等、环境保护、卫生问题、民主法制、老龄问题、征兵问题、社会风气等社会大事,无一不与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质量有密切关系。

(1)扶贫问题。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邓小平同志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因为消灭贫困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体现。国内外消除贫困的经验都证明,教育扶贫最有效、最有后劲、最能持久和彻底。世界银行1998—1999年年度报告说:“穷”不仅因为缺少资本,而且是缺少知识。我们所作的扶贫课题中的大量调查证实,户主是文盲和半文盲或只有小学程度的家庭的收入和富裕程度都大大低于有初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户主。因此,普及义务教育对缩小我国地区、农村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深远意义。

(2)人口问题。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大量调查证实,我国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大大低于文盲和半文盲的妇女。计划生育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农村妇女受教育水平低,受教育年限少,有不少是文盲。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国策,是从国家、社会的宏观的长远利益来考虑的,没有文化的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常常接受不了。没有受教育或受教育很少的人几乎都倾向于早婚早育,而且不懂得近亲结婚的危害。受过一定教育的妇女接受晚婚晚育观念和避孕技术则比较容易取得效果,她们受生育上的重男轻女观念影响较少,她们就业的机会也较多,这些都是生育率低的重要因素。妇女受过一定教育,对我国下一代人口的早期教育也是极重要的,在优生优育以外还能优教。

(3)就业问题。这是我国21世纪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下世纪我国就业适龄人口达到8亿多,多于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就业适龄人口的总和,而我国劳动年龄起点低,更加剧了对就业的压力。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出现过剩的就业人口是难免的。普及义务教育与扩大职业教育是有效缓解就业问题的途径之一。义务教育的普及首先可以消灭童工现象和推迟就业年龄,扩大职业教育既可分流一部分待业和失业人员,又有助于提高就业人口的素质和技能。用延长教育来分流就业压力也是不少国家的普遍做法,有利于社会安定。我国延长一年教育可以减少城乡2000万人左右的就业压力。采取诸如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远程教育方式或其他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方法来缓解失业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几得。

(4)男女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男女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而男女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背后是男女受教育上的不平等。在旧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在现代,男女受教育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在农村,女童入学率、辍学率都高于男童,女的受教育年限也比男的短得多。普及义务教育为男女平等创造了一个最重要的条件,为打破男尊女卑、实现男女平等开辟了道路。

(5)民主法制。“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是我们党奋斗的基本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相结合。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广大人民受过一定的教育。昔时一些封建统治者奉行愚民政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不让人民受教育,不让人民懂得国家、集体、社会的大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正迈出许多新的步伐,如一些城市已开始了政务公开、人大会议开放公民旁听、财务公开、法院公开审判的尝试;1998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进一步推动了村民自治。所有民主生活都要以受过一定教育为前提,义务教育实施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党群关系的改善和社会安定。

(6)环境保护。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标志。保护环境和计划生育一样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护环境在我国这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对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资源都要严格执行管理和保护的法律。环境保护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通力合作,需要有群众监督。因此广大人民群众首先需要有环保的意识,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次需要懂得各种环保法律、法规;还需要有一定的自然和生态学常识。所有这些都需要受过一定的教育。因此全民的基础教育是我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7)卫生工作。这是关系到我国城乡近13亿人口身心健康的大问题。世界银行1998—1999年年度报告《知识与发展》的主编概括出:“知识可以造成疾病与健康之间的差异。”我们在人口研究的大量调查中都证实,我国人口的寿命长短、健康水平高低与受教育年限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①受过教育对于传染病有初步的了解,乐于接受各种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②受过教育的容易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的危害,也懂得加强各种健身运动;③受过教育的能掌握一定的对各种疾病的防治知识;④受过教育能培养出个人卫生习惯。此外就国民医疗费用支出来说,义务教育的投入可获得全民保健费用节约的巨大社会效益,不过目前还难以量化。

(8)老龄问题。这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问题。我国老年人增加很快,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但至今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在农村基本上没有社会养老保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为此我国于1996年10月1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在青少年中进行敬老养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教育。这种教育要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爱幼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而义务教育是一个最合适的场所。我国和全世界一样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不仅关系到今天的老年人,更关系到今后的老年人。没有文化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是老龄问题中的一个难题,受过一定教育的老年人身心健康要比没有受教育的老年人好。

(9)社会治安。这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社会成员在人身、财产和各个方面是否有安全感的问题。社会治安好坏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主要标志。社会上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也危害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加强教育是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的主要一环。从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暴露出,很多罪犯是“法盲”。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极为重要,要通过细水长流的教育方法把法律教育和伦理道德结合起来,从小灌输到青少年脑海里。所以实施义务教育本身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一环,通过学生受到教育也有助于他们的家庭进行社会治安教育。

(10)征兵工作。这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个基础环节。我国要把军队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要求军队以现代化为中心,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要把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要求对入伍新兵在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合格新兵必须从受过中学教育的人群中择优录取。只有实施义务教育和加强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使征兵优中选优,保证新兵的质量。所以义务教育也是关系到国家统一和安全的重要问题。

(本文原载郝克明主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同类推荐
  • 爱国新风:全国深入开展禁毒运动

    爱国新风:全国深入开展禁毒运动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上卷)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上卷)

    本书是作者CCTV-10红学系列讲座的纸质结集,其内容涉及《红楼梦》概况总说、曹雪芹家世与历史背景、各种探佚线索与分析等,并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详细考证了贾宝玉人格之谜、黛钗结局之谜、王熙凤巧姐命运之谜、妙玉入正册与排序之谜、贾元春死亡之谜,等等。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石评梅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石评梅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 沙漠里的细水微光

    沙漠里的细水微光

    《沙漠里的细水微光》是以作者的沙漠生活为脚本编写的书,既有对居延文化、黑城遗址、胡杨林、沙尘暴和戈壁生命如沙鸡、骆驼、黄羊、蝎子、四脚蛇等客观存在的细致观察,又有对生存在沙漠边缘的底层人群生死情欲、命运生活的纪实性叙述,是一本融地理环境、人文观照、个人体验为一体的散文集,有着较强的地域色彩与异域风情。
热门推荐
  • 十二公主的使命

    十二公主的使命

    十二宫殿突然受到黑暗的侵略,星座公主迫不得已,将“十二轮盘”分成十二片碎片,十二公主可以收集到所以碎片吗?她们当中谁是星座女王的转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黎明审判之神罚

    黎明审判之神罚

    某年某月变异怪物横空出世,人类在决定世界归属权的战役中败北,失去超过90%的人口与领土。剩余的人类利用能够释放特殊磁场的超密度金属“锇”,铸起高墙,拱卫城市,自以为能够高枕无忧。然而怪物却开始从内部产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呀!那里有妖!

    呀!那里有妖!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创造人类!在这万物充满灵性的世界上,动物慢慢修炼成了妖!在一处秘境之中有着一个地方,四面朝山,仙雾缭绕,周围有着许多修炼成妖的动物!在仙雾中,有着这样一个地方,叫做妖妖灵学院!这里专门收那些修炼成妖的动物,并且指导正确的修仙大道!表面纯洁可爱好欺负的狐妖艾琪,内心腹黑奸诈无比!万物都不怕都敢怼的狮妖诗婷,内心却有一个公主梦!有着狮吼功的虎妖瑚辛,内心怂的一匹!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三人却玩到一起成为了好朋友,开启了鸡飞狗跳的生活……“艾琪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我喜欢小狼狗一点的!”结果艾琪找了一个狼妖。“诗婷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啊?”“我喜欢单纯一点的,能让我欺负的!”结果诗婷找了一个兔妖。“瑚辛你呢?算了,当我没问!”“……”众所周知瑚辛不喜欢男的,结果瑚辛就真的找了一个‘女’的!(不喜勿喷,不喜勿喷,朕内心很脆弱的!)
  • 我真的不想当潮人啊

    我真的不想当潮人啊

    美国洛杉矶一栋别墅里,一个穿着潮流的青年仰天长啸:我真的不想当潮人啊!是系统逼着我当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初的诺言

    最初的诺言

    “陷害”母亲嫁进依染家,依染复仇卷起复仇风波!复仇公主是否会为爱停手!是否不会再爱!最后是否能真正的快乐?
  • 波斯迷情

    波斯迷情

    传说,猫妖为了和转世的恋人结一段尘缘,舍弃了五百年的修行,只换来一年的相聚,一年后,猫妖化成了漫天的羽毛飞走......夜晚荒郊,安之诺遇到一个二次元般的蓝眸少女,少女的眼睛很像他死去四年的波斯猫小蓝,少女堪称是逃婚而来求他收容。一时间令他情绪波动,将她以表妹的身份带回安宅,不料她的行动古怪,做事令人费解,令安妻大为惊恐。紧接着,一系列怪异的事情发生,三个和安之诺有着关系的人都遭到了可怕的猫抓痕,诡异出现在客厅的波斯猫、猫儿银针、神秘的黑衣人……她到底是人还是猫?
  • 异界之剑扫天下

    异界之剑扫天下

    这是一名杀手,穿越异界,在异界默默奋斗,书写传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