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8400000006

第6章 四、多本书的传递

1.一段对话

12月17日,正看学生作业,看进去了,很不想中断,这时候接到这位去年教过的学生的电话,有点急切想来坐坐。陪她说了一阵闲话,并没搞懂她想说什么,原以为会说说毕业后的选择。送她走后,一直在想,她说她从来没离开过海岛,不是因为缺钱,她强调出游是要有心情的。想她实在不准备去看看岛外的世界,也应该读过一些课外书吧。没多想,第二天发短信问她都读过哪些书。恰巧碰上英语四六级考试,她在考场,说晚上给我打电话。下面是我能回忆起来的我们之间的对话:

我问:想知道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

她说:平时不看什么,小说啊什么的,没什么耐心看厚厚的书,平时做做题目,逻辑的,思维的,对数学更热衷,我信奉“用理性战胜感性”。

我问:书不只是有小说,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书。

她说:老师要我列出来吗?

我说:是啊,昨天你走了,我在想一个人不能够到处走走,最好能多看看书,书是能够告诉人很多的。

她说:平时也有看啊,看看杂志啊,《青年博览》啊什么的。

接着又说:老师怎么还想着这事呢?

我说:昨天你走了,我就一直想,你或者抽空看看书会感觉充实,这是一种习惯。

她说:老师我小时候也知道一些感人的故事啊,要问书名,就一本也说不出来,我没从头到尾看过一本书,你知道这社会多浮躁啊,书也是很浮躁的,书都是一期一期的吗?书店现在也很浮躁,摆在书店的都是为人处世之类的书。

一期一期,她说的应该是期刊杂志。

我说:你可以上网去找书。

她说:网上的书都是很简单的,再说,看书也就是个手段。

我说:我还是觉得看书是一种习惯。

她说:我以后再找时间静下来好好思考吧,看书是要受性格受环境影响的,没有那么好的心情看不下来的。

发现她很难听得进去了,不准备让她感到压迫,我说:其实你说平时缺少朋友,也没去过岛外,有个好的补偿办法,就是看书。

她说:我会的,老师。

挂断电话,反复掂量这件事,一个即将读满大学四年的年轻人,没有读过一本说得出名字的完整的书,这该归罪于谁。断续想了几天,也在检讨自己,不能强加爱好给别人,应该尊重不同人的不同选择,她可以不喜欢读书,未来也许自会找到别的爱好。但是,如果她的成长经历中能有美妙的阅读感受,或者她就不像现在这样有局限和缺少朋友吧。

2.看书是个习惯

两个女生来做客,看到桌上的一本《公元1919往事回首》。一个说:“现在我也喜欢看这些古一点的书,里面都是有事情的。”说过这话,却并没去翻开那本书,也没问到书的内容。

总有人责难现在的大学生过于浮躁不读书。就我所知,部分学生没有读书习惯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童年时候,学校和家庭没提供过任何阅读的机会,除了必须熟读的教科书。一个女生闲聊中说这个寒假回家一定要完成两个心愿,其中之一是教她母亲识字。

我确实很吃惊,因为这学生成绩和悟性都很不错,我问:你母亲不识字?

她说:是啊,老妈小时候家里穷,又是女孩子,女孩不识字的多啊,我要教老妈识字,她就能自己看韩剧了。

旁边另一位女生也插上来说:我老妈也是不识字的啊。

她们一个是福建人,一个是湖南人。或者她们的童年连接触课外书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在责难年轻人不阅读之前,也许可以多问一句多听一句,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读书。

新生入学,先预交一千块钱做书本费,四年的一次性收了。海岛上炎热的9月初,迎面见一群学生抱书经过,书真不少,抱在胸前相当于五到六块红砖的高度。我问,是新生吧。多人同时点头。他们从6岁起就抱教科书,抱了12年,到了大学一下子又抱这么多。如果他们从不知道来自书的缤纷瑰丽,凭什么去无端地热爱书。书里有什么,知识、历史、真相、趣味、思索、胡思乱想,能换钱吗?不能。一言以蔽之,不能换钱有什么用。他们之前的求学经历一律以有用没用、能不能备考为标准,和这些没关系的书一律看作无用,除非那是一本答案,一本藏宝图。

3.传递

2011年交给他们传递的书有《老课本·新阅读》《民国老课本》、齐邦媛《巨流河》、杨显惠《夹边沟记事》、北岛等编的《七十年代》、梁鸿《中国在梁庄》、高尔泰《寻找家园》、十年砍柴《进城走了十八年》、刘香成《中国:1976—1983》、北岛《城门开》。

有几个细节要写下来:当我说到《巨流河》的时候,排名想看的学生太多,吴康从教室后排站起来说,他愿意个人买一本《巨流河》加入班上的传递。才大二的吴康平时沉静,看过他写的一些想法,大学里有这样一类男生,内心亢奋激昂。

杨晗还给我《中国在梁庄》,问她感觉,她说还行。我说我个人不喜欢这本书里的抒情部分。杨晗马上隔着两排桌子伸过手来:握手握手!表示意见相同的赞许。如果她来个NBA似的庆贺,非把我撞倒不可。

刚开学不久,没最后下决心把《夹边沟记事》交给他们传递,我说正犹豫有一本书是不是可以给你们看,反而招来兴致。我说这可不是一本轻松的书。杨晗举起手臂说:我是重口味!引得大家一片笑。过些天,再问杨晗,她说书传给陈小荣了,说完叹气。蒋茜在一旁说,她看了一段就不敢再看了,想起爸爸对她说的四川老家在20世纪60年代,家人吃观音土的事儿,实在受不了了。说这话的时候,眼泪就在她的大眼睛里涌着,我马上换了别的话题。

《夹边沟记事》整整传递了15个星期,最后一次课,他们把它还回来。重新回到我手上的是一本变得又旧又厚的书,四个边角都破了,都用透明胶带反复粘贴过,它饱经沧桑后回来了。记得2010年,董铮铮看过《夹边沟记事》当晚发来短信说,心里难受,正抱着腿发着抖坐着。董看的和这个厚重的粘贴本不是同一本,后者是我买的第五本,前四本都送了人,现在手边只剩厚重破旧的这一本。2012年4月见到杨显惠先生,他说送我一本,我赶紧说去网上买很方便,不用麻烦寄。有机会要把被90后们翻破的这本带给杨先生,请他签上名字。

郑纪鹏推荐给我《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董铮铮推荐给我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零散收到读书笔记,最多的是写《巨流河》,于是,建议中文系的最后一次课上,加一段对这本书的自由讨论。事先没落实谁会发言,只听蒋茜在下课路上讲过读后感,没想到讨论的时候连续六人一个紧接一个发言,没一个念稿子的,都是口头发言,滔滔不绝,下面同学有接话,有反驳,有人马上说不同意见。

寒假里,收到蒋茜发来的在四川老家的调查,她开始关心自家的历史渊源了。他们也在积淀他们自己的《巨流河》。

同类推荐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卷二)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卷二)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希腊神话故事·第一卷

    希腊神话故事·第一卷

    本书是古斯塔夫·施瓦布的著作之《希腊神话》的精选本,每则故事都选配了精美的插图,使图书更具可读性和知识性。
  • 春满秦岭:往事记忆

    春满秦岭:往事记忆

    本书是作者取材日常生活中趣事与感悟写成的散文集。在《淘儿淘事》中写了自己的淘气儿子,看到给病重的祖母打吊针补营养、竟异想天开地给心爱的波斯猫扎针补营养,搞得猫一见他就躲到柜子底下不出来。《两只斑鸠》则是作者家的窗台上飞来了两只斑鸠,作者与妻子撒下一把麦子喂食,自后天天按时喂养就食,俨然成了家庭一成员,后来孵了小斑鸠又把小斑鸠也带来就食……作者在欢乐的同时也感到困惑,这样做到底是爱护,还是溺爱!《春满秦岭》文字洗炼,语言优美,是一部充满文化自信和正能量的作品。
  • 青羊宫到浣花溪

    青羊宫到浣花溪

    菊乐,一个成都的本土企业,在董事长童恩文的带领下,在风雨中走过了50年,克服无数困难和艰辛,才让菊乐成为一个让老百姓信得过的知名品牌,让菊乐企业成为员工依靠的企业。从创立菊乐至今,童恩文亲笔写下了几十篇文章,集结成书,内容包括往事、杂谈、游记三部分。
  • 烙刻:记忆中的影像

    烙刻:记忆中的影像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是一本修复、维护人们记忆的书。说它有趣,是因为书中收录的这些图片,对于40岁以上的中国人是那样的熟悉亲切,又是那样的遥远依稀,我们手捧这“熟悉遥远”的影像,肯定会获得某种趣味的享受,就像夕阳下的老者路遇了青年时代的恋人。至于青年人,难道他们对爷爷们早年的情人和罗曼史就真的丝毫不感兴趣吗?何况在教科书上他们已经初识了其中的一些。说它修复、维护记忆,是因为本书对“健忘症”会多少有一点缓解效果;对弥漫的致人健忘、麻木的气体会有一点抵御作用。活着的人读完还可把它放在书架上,等待着还未出生的人取下来继续阅读。书名中的“烙刻”有被迫和自愿两层含义。
热门推荐
  • 我不是苏苒苒

    我不是苏苒苒

    她是大名鼎鼎的国际影后,却因为一场意外重生到了一个被寄养的家庭,为了自己的梦想,重新开启影后之路。他是国际影帝,顾家当家家主,有钱有势,有颜,高冷,性格琢磨不定。影帝大人一点一点的揭开自己喜欢的人真面目[1v1]女强,男强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给钥匙系上红流苏

    给钥匙系上红流苏

    出来一个多星期了,想回家。那里有她的生活,虽然平凡,却是流畅的,就像是一条河。河的生命就在于奔流不息,如果中断了,河的生命也就终结了。他觉得只有登上了飞机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一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前门讨债后院起火,你管得了吗?你是谁?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你知道扁担有多宽板凳有多长?你前无古人后无子孙,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你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一个圆柱型的空间就是你全部的世界,这一百多号人就是你殊途同归的伴侣……
  • 西斋话记

    西斋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创世红莲

    创世红莲

    当逃婚少女遇上复仇少年,当冷血少年遇上罂栗公主,在加上冥界罪人。就是这么一群少年少女合抱成团,颠覆六界的事情......由于我是第一次写,还是个学生,只能每周六更一章,请见谅。那个,我忘记了我再起点中文网的账号“金瞳转轮”,搞了半天都没登上,所以,抱歉啦~~~
  • 炽梦九重天

    炽梦九重天

    一场灭世之灾,被迫将一个刚出生孩子的一半灵魂强行送往地球,本该在地球永远生活的她却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中不幸丧命,又重回异世。一切的一切,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灭世之灾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废柴还是天才谁说了算?整个异世必定为她的到来而疯狂!
  • 亘古风云

    亘古风云

    千年的宁静隐藏着暴雨的来临,他外表冷淡,实则内心活泼,喜欢轻松自在,却莫名其妙的卷进这漩涡之中,当朦胧的面纱一层层揭开,原来一切早已注定。
  • 漂流瓶之缘

    漂流瓶之缘

    景凉和夜城,本是陌生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在漂流瓶的牵引下,开始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相守……两人便开始了网恋和异地恋之旅。这漫长的恋爱过程,他们经历了生活的种种不易与无奈。而漫长的人生异地之恋,他们面临怎样的难题,他们又怎样去对待这一份感情呢?
  • 暗缺

    暗缺

    尽我所能,懒我能懒!我挫,但我不矮……我穷,是因为我懒……颓废的我,只喜欢坐顺风船、发横财,一夜暴富,怎么可能拼了命地去奋斗!!如果有一天我奋斗了……那一定是在做梦!
  • 巧克力微凉的夏天

    巧克力微凉的夏天

    “洛皓辰,还不过来?”“来了,我的老婆大人。”他们之前从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变成如胶似漆的恋人,这之前的许多曲折坎坷,他们能否如愿走到一起,请看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