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8400000008

第8章 六、海子的课和他们的家乡

1. 起因和沮丧

对于我,这是一个事件,七年来遇到的最大的信心挑战,在他们可能什么都不算。

那天的诗歌课,是海子专题,之前鼓励大家参与读诗。几个安徽同学事先联系我,说他们想联手做个有关海子的东西,估计用时20分钟。当然欢迎,并给他们预留了时间。

这次课和平时的课有不同,设计了纪念回顾和读诗两个部分。依旧是图片开头,有20世纪80年代末的海子墓地,刻有“显考查公海生/子老大人墓”的碑石,有海子母亲打扫墓地,也有新立的高大墓碑,然后是信件和手稿,很快进入诗歌部分,氛围始终是低郁沉静的。接下来按约定,把20分钟时间交给和海子同乡的学生们。

五个人上来,有男生有女生,先读诗,用时很短,更像一个开场白,随后他们说今天想做一个欢乐的版本。

他们开始介绍家乡安徽,亮丽堂皇的新建筑,景区风光,最高潮是当地食物展示,时间接近中午,大家都感到饿了吧,一看到食物,一片欢腾。几个安徽学生的登台,轻易地扭转了这次课,让它充满了过多的喜感,他们的安徽哦真不错,和诗没任何关系的一片兴旺祥和之地,他们的准备像任何一段电视台的地方旅游介绍。没打断他们,终究那是他们准备了很久和很想表达的,但是坐在下面的心情被那欢快污染得灰暗沮丧。

他们超时了,最后留给读诗的时间很少,他们下去,我回讲台,没掩饰我的不快,没想到他们把这个特殊的诗歌时段变成了小公务员般的家乡展示。

最后不到十分钟,赶紧回到诗本身,读《九月》:“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离开教室,没法儿改变钻得很深的坏心情,它持续不断,像坏死的肌肉一样贴附着。在我的微博上能查到当天的记录:

篡改一次海子的诗句—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徒步踏乱泥(今天的课,是读海子的诗,下课回来)。

这是唯一一次带着纯粹的个人情绪写微博,不该的。

任何事儿都做不下去,丧失了任何交流的愿望,反复想,是不是我和他们之间本来就是风马牛?

悲哀失望持续到第二天中午。理性提醒我,人间还有个东西叫“课表”,下午2点40该给另一个班上课,另一伙学生会一无所知地在教室里等我。那个下午去上课的路格外长,15分钟的路走了20多分钟,实在怀疑我,还能从哪儿调动起足够的热情再对他们说话,如果不能,上课对我将失去全部意义和乐趣。

慢腾腾进教室,头顶嗡嗡的电风扇狂转,依旧是“磨刀霍霍向少年”。前排的几个朝我嘻嘻地晃手上的零食,翻书的,摆弄手机的,后面几排唧唧喳喳的,憨傻单纯地龇牙一笑。就一瞬间,卡住我20多小时的东西一下释然了,原来我真的是很喜欢他们哦。

是这些又年轻又全没芥蒂的傻笑,把我从很深的自我感伤中拉回现实,心里马上亮堂起来,立刻知道,我还会和从前一样给他们上课。

2.交流和一切依旧

陷在沮丧情绪中的那个下午,参与介绍家乡的一位安徽同学有短信发来,我跟他交流了两条意见:一、单纯从操作层面上,可以讲得更好,更集中也不偏离海子,诗歌是需要气场的,太多世俗的加入会破坏它,而今天要介绍的诗人要读的诗恰恰是欢乐的反面;二、这个问题相对更大,很多东西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血液,让人沮丧和悲哀的是,孩子们不知觉中已经被洗脑洗成了自发的小公务员。这不怪学生,怪塑造着我们每个人的东西。最后谢过他们的准备。

暗自感谢把我救出来的不知情的另一班同学。又给这个班上课是一星期后,已经心平气和了,简要说了心情变化的过程,由于事先告诉他们,我的沮丧不针对任何个人,看他们的表情都是轻松的。

我只强调两点:

一、不可随意偏离一件事既有的方向;

二、死者为大。

一切依旧,照样有人争着报名,还希望在课上介绍家乡。报名的人多,安排先后顺序,排到了最后一课。

尽管意见已经说得不能再明确了,我再三提醒他们,加入每个人自己的视角观点来介绍他们的家乡,没想到始终没有明显的改变,除了福建两同学加入幽默成分,湖南两同学在PPT中放进她们跳民族舞的照片外,几乎没见另外的个人信息。凡上来介绍的家乡,依旧是隆重的,一本正经的,美好的,空泛的,没有出现他自己,他父亲母亲,他的村庄和族人。

后来我想,很多学生现在也没有相机,他们手边没有儿时和父母的照片,七年里,我没遇到任何一个学生能随身拿出他父母兄弟姐妹的照片。但同时可以肯定的是,有明确强烈的一种意识在支持他们:展示家乡最好的一面给别人看。在众目睽睽的场合,他的童年和家人就像他伟大的乡村一样,不过一层浮尘,不值一提。

有人跟我回忆起大一时候,她随爸爸来学校报到的细节,她家境并不好,总觉得在外打工的爸爸不能给她增光。跑前跑后帮她安排好一切后,天也晚了,爸爸让她赶紧去宿舍休息,他自己在宿舍楼对面找个石凳坐下了。她醒来已经是早上,出了宿舍楼,看见爸爸和昨晚一个姿势,还坐在那石凳上。为了节省住宿钱,他坐了一夜。这位同学对我说出她心里积压很久的后悔。更多什么也没说的学生们,心里藏着各种各样的故事,那些不快乐永远不想示人,可能准备一生藏好它。让他当众说出对家乡的丝毫不满,又是他的自尊心不能接受的。

看来轻松的一个学期很快过去。各位风风光光的家乡都介绍过了。有同学说:老师你可以制止他们,不让他们随便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也有同学回应说:你没看他们那样子,老师制止他们不听啊,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我当然知道快速终止和硬性扭转这现象的办法,立马见效的。但是,我更不想阻止他们的内心需求。

对听烦了家乡介绍的学生,我说:不能不让别人快乐,不能以个人意志压掉别人的意志。不然我就和别人一样,成了只管“念经”的教书匠。

以家乡为荣的人,所需要的温暖多过沉重。就像有个同学说:“我们需要正能量。”这可以理解为正面地积极地排斥阻止任何感伤和沉重的回忆。

3.家乡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每次看他们带着兴奋加快步子涌上讲台,调整麦克的手还在微微发抖,紧张又激动,总会在下面想:家乡对于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个始终不够客观不够开放的“介绍家乡”环节,最初从用方言读诗演变而来,其中包藏着超出我预想的顽强和固守,原因或者有这些:

一、他们20年的生命里,除了家乡,没有任何其他的可供热爱,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只是情感最浅淡的远行人。而这世界上其他地方其他事情他们几乎全不知道,其实家乡,他们也同样不知道,但值得为这个去做做功课,做成一个没有瑕疵的家乡的PPT,不然他们的个人尊严难以找到依托;

二、仅属于他的家乡必须得美好,不能容忍透露它的缺点,这时候的家乡已经整个覆盖替代了他个人,成为虚拟放大了的一个自己。平日里,能被感知到的那个真实的自己实在太渺小,毫无光彩荣耀可言;

三、尽管听众已经逐渐失去了兴趣,有的家乡介绍变成了自说自话,但是台上的人毫无察觉,他们过去没有任何机会学习观察和应变,登台说话或许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把自己的准备一股脑儿都完成,享受站到台上的片刻兴奋,终于有了这么个不设门槛的机会,可以上来说点什么,他能沉浸在仅属于自己的一小段美妙时间里,对他很重要也很快乐。如果一个小生命所需要的登台机会在他有记忆以后能不断出现,他这个个体能不断当众说点什么,他们完全能学会从容、理性、改变、深入和客观。有时候,同时上台三个人,他们依旧坚持细分,每个人说一段,因为各附属于不同的县或镇。

这一切背后,早潜在着长久被社会漠视的成分。所以,海子是谁他们并不是很在意,他自己是谁他非常在意。中国孩子对家乡的爱,实在太过投入、太过深沉。爱,作为生命本能,或许总要寻得一条它的出路。不能常在身边或只知追问考第几名的父母之爱淡去,祖国概念宏大僵硬的灌输,唯有故乡亲切自然,在他内心非同寻常,成了必须顽强扞卫的最后的温暖安谧之地。他自己可以什么都不是,但是那块土地不能被轻视和批评。这样的家乡最后都不得不借助政府大楼、空荡的广场、灯光夜景来获得。

整件事情中,我的问题是,自己珍视的东西,想要求他们同等地珍视,忽视了他们内心里早就装有一个更需要被珍视的叫家乡的东西,这可是他们简短人生的全部情感寄托。

10月,路过校内新修成的几条水泥椅子,有人用马克笔留下一些油黑油黑的字:

家,家,回家,种田,回家,种田??

到12月下旬,风吹日晒,这些字淡得难以辨认了。

停课后,来做客的李文雅提起海子那次课。她说:我们太不敏感了。

我说:是啊,我也太敏感了。

记得关注教育的纪录片的制片人邓康延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敏感。我始终想不出结果,什么样的敏感度分别适于今天的学生和教师。

4.一位同学的信

有同学带点愧疚地对我说,她退出了介绍家乡,因为几个人意见不统一,她认为她的家乡不是那么好。

经过多次提示,他们会说,确实不能光说家乡的“好”,也得说点“坏”,虽然有人很不情愿说到坏。在很多人的意念里非好即坏,非颂赞就只能批判,似乎只有这两极可选择。没有客观和中性。

这个最后退出的学生写了一封信给我:

真的对不起,那天兴致匆匆地告诉你我要准备家乡的PPT。可是当我在网上搜索关于家乡的一切时,发现我对我的家乡一点儿也不了解,也就谈不上做出吸引别人的PPT了,这使我不得不放弃。

(王注:回忆了和外公外婆妹妹的童年后)我知道我长大了,童年的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去,这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家乡在变,人的收入是越来越多,可是人心也越来越无情,家乡的高楼越来越多,可屋前那堆积的现代垃圾也在与日俱增,河流里的水早已不再清澈,儿时游泳的记忆淡如蝉翼,故乡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淳朴,隔三岔五地有那么一两家因小事喋喋不休,故乡的小孩不再如我们那般天真,有时候你会看到几个小男孩拉帮结派,分发着劣质的香烟,嘴里还不时跑出那么一两句低俗的骂人话。这些就是我现在的家乡,我不愿说假话,但我也怕把家乡的不好展现给大家,因为我怕别人说我是家乡的叛徒,我背弃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所以说,要做好展现我家乡的“美”的PPT,对我来说实在太困难了,我的骨子里也没有像其他人那般强烈的爱乡热情,因为家乡美好的地方正在不断消失,丑陋的地方不仅在看得见的地方同时也在看不见的人心里滋长。我对这样的家乡多的是陌生,是畏惧,是不安??前些天,同我一起长大的表弟给我打电话,我给他说了这些事,他说我很冷血,很无情。这话听起来很刺耳,可是我并没有反驳,因为说不出像样的理由。老师,你能理解这样的心情么?我在骨子里实质上是抵制××的(王注:××在这里被隐去,是她来自的省份),因为××的孩子太苦,做××的孩子压力太大(从初中到高中看到太多的同学被学习压成精神衰弱,压成抑郁症,特别是高三那一年,有好多同学都要靠安眠药帮助睡眠,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我一直都在想,我是不是很无情,是不是很忘本,但是承认了吧,我对家乡对亲人是如此惦记,对高中班主任又是如此怀念,甚至是对高中在校园采摘的秋藤叶所夹成的标本是如此珍视,但是不承认吧,我又不想回归乡土,总之内心真的很矛盾。

这次的PPT还会有另外一个××小组来完成,我就不参与了,因为内心太复杂了,希望您能谅解才好。

署名××

同类推荐
  •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康藏谜境

    康藏谜境

    青藏高原从西往东,横断山从北朝南。两大自然实体相遇,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康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再加上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南来北往,东去西迁的走廊。于是,留下了无数与自然有关的、与人文有关的众多谜一样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都在努力解释、回答,但是,依然有好多谜团期望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康藏谜境集中了几十个人们接触到的、或没有接触到的问题,希望引起人们的兴趣,让这些谜一样的问题能够有人站出来给出答案。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光阴的渡口

    光阴的渡口

    在这本书里,作者呈现的是豫东平原的风土人情,这里是一个与草木对话的世界,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阵风,每一场雨,都是有生命的。这本书,从四个方面来讲述故乡:自然的草书,与故乡同眠,安静的草木,二十四节气书。这四个方面侧重点不同,“自然的草书”,主要写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与故乡同眠”显现的是乡村趣事以及乡愁情趣;“安静的草木”书写的是故乡的草、故乡的树等风物;“二十四节气书”,写的是节气与人、与草木的隐喻。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热门推荐
  • 天涯觅踪

    天涯觅踪

    上古之前,宇宙混沌,天地之始,天道自演,诞青莲,化六界,孕育百族万物。时过境迁,六界战乱纷飞,劫难横行,始有大能之士,集聚而来,欲救百族于水火,创不争之世,造不战之地。乃以巨人盘古氏、卡尔氏,泰坦伊米尔,天使耶和华为主。从之者,人族华胥、燧人氏,天使路西法,兽人伊邪那岐、伊邪那美,率部众600万人于圣域(人界)实行开天辟地,那一战天昏地暗,真神陨落无数。
  • 重生斗罗之有系统真好

    重生斗罗之有系统真好

    我怎么穿越了?算了,反正有系统,不如好好泡泡妞,啊呸好好做一次强者!
  • 最接地气道士

    最接地气道士

    一个对生活迷茫万分的宅男屌丝,偶遇一个在闹市喝酒求醉的糊涂道士,因为一次偶然的碰撞,继而稀里糊涂的两人就走到了一起,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 乡村妖孽狂医

    乡村妖孽狂医

    被恶霸欺凌的小农民,意外融合了一方神石,逆袭成神医,开启无敌人生。且看小农民如何成为一代妖孽狂医的!
  • 双龙传

    双龙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次元家族计划

    二次元家族计划

    神明的一个恶作剧,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失去未来的人、追寻过去的人、无家可归的人、有家不回的人......被缘分聚集在一起,组成了新的日常。
  • 末世之我来守护

    末世之我来守护

    本书男主徐明杰在末世降临之前,提前觉醒了异能。随着末世的降临,地球上灵气逐步恢复,重新开启了修仙时代。男主的异能加上修仙,使其在末世混的风生水起。开启本书,让我们一起体验一场波澜壮阔的末世修仙之旅……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 这个江湖有点皮

    这个江湖有点皮

    新书《仙武降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亦或者每个人都是一个江湖。江湖有什么?有诗?有酒?有故事?而这,正是我的江湖,不一样的江湖,不一样的故事。欢迎大家走进我的江湖,我幻想中的江湖。
  • 相门嫡女:废后世无双

    相门嫡女:废后世无双

    21世纪的A级特工,意外身亡后,竟穿越成为皇帝最想赐死的废后,作为一枚被人利用的棋子,她该如何逆转乾坤,又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