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3100000020

第20章 问学,解惑,顿悟(1)

锲而不舍做学问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他七八岁时始习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其身后,猛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曾对献之说,只有写完院里的十八缸水,他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直立稳健。献之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他勤奋地练了五年,写完了三缸水,自认为书法已小有所成,遂将自己十分满意的习字拿给父亲过目,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频频摇头。直到看见一个“大”字,王羲之才现出了较满意的神色,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个点。小献之又将习字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翻看,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一点,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献之此时方知与父亲的差距,又锲而不舍地练了下去。当他真的用尽十八缸水,其书法果然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王献之书法与其父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它告诫为学之人,学问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方能得大学问。

任何成就都是不畏艰险,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远大的理想与眼光,再加上点滴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人成就一切的基石。

苟日新,日日新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人,名叫江淹,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却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果真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作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

据史学家考证,江淹确有其人,他的诗文到后来退步也真有其事,但他的文采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的那个五彩笔的传说。他早年家境贫寒,所以学习刻苦,“留情于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有成就的前辈学习,“于诗颇加刻画,虽天分不优,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说,他虽缺乏做学问的条件,但却加倍去努力、去钻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来自勤和思,勤奋不怠,好学不倦,这就是他前半生誉满朝野的根本原因。

到了后半生,官做大了,名声也大了,江淹认为平生所求皆已具备,功名既立,须及时行乐了。于是他由嬉而随,耽于安乐,自我放纵,再不求刻苦砥砺了。他自己说他性有三短,其中的“体本疲缓,卧不肯起”、“性甚畏动,事绝不行”等就属于“随”的劣性。“随”导致他事业心消磨,他只“望在五亩之宅,半顷之田”,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后来诗文褪色,“绝无美句”,这是必然的结局。

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需要我们以永不自满、永不停息的心态去对待,以一生的精力去钻研,以日日年轻的精神去求知。只有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求学精神,人生才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终身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有新的境界。

学无止境知无涯,正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因此应当抱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有大学问的人,贵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再聪明的人也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心境没有界,求学无止境

唐朝有一位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个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心境是没有界的,你的心灵就是一个小宇宙。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名词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样的境界非身临其境者不能体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无德禅师在收学僧之前,叮嘱他们把原有的一切都丢在山门之外。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是,有的学僧好吃懒做,讨厌做活;有的学僧贪图享受,攀缘俗事。于是,无德禅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一个大门前。进门的时候,司阍对他说:“你喜欢吃吗?这里有的是精美食物。你喜欢睡吗?这里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你喜欢玩吗?这里的娱乐任你选择。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你无事可做,没有管束。”

这个人很高兴地留下来,吃完就睡,睡够就玩,边玩边吃。三个月下来,他渐渐觉得没有意思,于是问司阍道:“这种日子过久了,也不是很好。玩得太多,我已提不起什么兴趣;吃得太饱,使我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头脑变得迟钝。您能给我一份工作吗?”

司阍答道:“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

又过了三个月,这人实在忍不住了,又问司阍道:“这种日子我实在没法忍受,如果没有工作,我宁愿下地狱!”

司阍带着讥笑的口气问道:“这里本来就是地狱!你以为这是天堂?在这里,让你没有理想,没有创造,没有前途,没有激情,让你失去活下去的信心。这种心灵的煎熬,更甚于上刀山下油锅的皮肉之苦,当然让你受不了啊!”

劳动是上帝赋予人类的快乐,身体不运作,就要像铁铜一样生锈,懒惰空闲的身心就会生出许多杂念和说不出的烦恼。

如果我们仅仅把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我们就不会去重视它、喜欢它;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禅者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时,我们就会得到一种全新的体验——工作将不仅仅是工作,而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主动选择,你会从中得到类似童年游戏般的单纯快乐。否则,有工作也如身处地狱!

夜以继日,精修自然可成

鬼逼禅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忏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着月光归去。

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忏,回程中路过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狗不断地向他狂呔着,他听到屋子里传来女人的声音:“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贼?”接着听到屋子里的男人说:“就是那个赶经忏鬼嘛!”他听了羞赧地想着:“怎么给我起这么一个不好听的名字呢?我为亡者念经祈福,他们却把我叫做鬼!”这时候,正巧下雨了,他便跑到桥下避雨,顺道也打打坐,养养神,就双盘而坐。

这时真正来了两个鬼,一个鬼说:“这里怎会有一座金塔?”另一鬼说:“金塔内有舍利,我们快顶礼膜拜,以求超生善道!”于是两个鬼便不停地拜他。

这个出家人坐了一会儿,觉得腿痛,于是放下一条腿来,改成单盘。一个鬼就说:“怎么金塔忽然变成银塔呢?”另一个鬼说:“不管是金塔、银塔,皆有舍利在内,礼拜功德一样不可思议!”于是继续膜拜。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和尚感到腿痛难忍,于是把另一条腿也放下来,随便散盘而坐。这时两个鬼齐声大叫:“怎么银塔变成土堆了?竟敢戏弄我们,真是可恶!”

和尚听到两个鬼生气了,立刻又把双腿收起来,双盘而坐。两个鬼又叫:“土堆又变成了金塔,一定是佛在考验我们的诚心,赶紧继续叩头啊!”

这时雨停了,这位和尚自忖:我结双盘,就是金塔;结单盘,就是银塔;随便散盘坐,就变成了泥巴,这结盘禅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赶经忏了,只管专心、精进修行,不久便智慧大开,获得神通,自号“鬼逼”,因为是鬼逼而成就自己的修行。

明教曰:“圣贤之学,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这就是说:圣贤的学问,本来就不是一天就可以圆满具足的。白天不够用,就用夜晚来继续学习,日日月月地积累起来,自然可以完成。

求知做学问是一件终身的事情。一个人的为学精神只有永远年轻,才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终身不倦地学习,时时保持进步,随时都会有新的境界。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学贵有恒

《红楼梦》中有一回特意讲“香菱学诗”的故事,曹雪芹写道:

香菱是个对文学很有追求的女孩子,尤其热爱诗,她想学写诗,并且在才女如云的大观园里,勇敢而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地将这种追求和热爱付诸行动。

故事开头说,有一天香菱一见黛玉就说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诺。以下写香菱在黛玉指导下学习写诗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

第一次,黛玉先略说律诗的章法、对仗和平仄,使香菱深受启发。循此继进,黛玉又指出“立意”是诗的头等大事,同时告诫香菱切不可爱那些浅近的诗,并给她开了一个书目,安排了读的顺序。在这次谈话的末尾,黛玉又将王维的五言律诗集借给香菱,要求她见画有红圈的就读。第二次是在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进行的,黛玉称为“讲究讨论”,实际上是要检查香菱对王诗理解的程度。香菱果真不负所望,把王诗中的炼字功夫说得头头是道,说到“墟里上孤烟”这一句,还联系自己进京那年所见黄昏时分村落的景象,把诗境都说活了。而黛玉又把陶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给香菱看,启发她认识了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香菱就开始练习写诗,宝钗也参与了其中的指导。

香菱的诗一共写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经过苦思写成的。宝钗先看,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黛玉则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指示她“丢开”这首,“放开胆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这个指示,就“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这样写出来的第二稿依旧不行,黛玉说“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则认为它离了题,不是写“月”,而是写“月色”了。尽管又一次失败,但香菱毫不气馁,便独自走到阶前竹下去构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胆”,绝无旁骛,以致将探春说的“你闲闲罢”听成“十五删的‘闲’字”,反过来说探春“错了韵了”。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三更上床,到五更才蒙胧睡去”。最后,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作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将她唤醒,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这就是她的第三稿,后来博得了众姐妹的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香菱为什么那么快就能学会写诗,并写得那么好呢?其根源就在于她喜欢诗、热爱诗。唯其热爱,才能精益求精,不辞辛劳,才能“三更上床,到五更才蒙胧睡去”,孜孜不倦,也才能取得较高的成就。

《庄子·齐物论》就曾经写道:“惟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讲述了昭文、师旷、惠子的音乐达到了神仙的境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们个人的爱好不同。一个人有所“好”,这也是“几”,把握这个长处,专搞这一行,没有不成功的。所以任何学问、任何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发疯了、入迷了,他一定成功。“惟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彼”就是外面一切其他的东西都不在话下,都不在心目中,这就是人的成功之路。“其好之也,欲以明之”,了不起的专家,万世留名的有所成就的人物,因为他对某一件事有偏好,所以他死死地钻进去,硬要把这个问题弄到透顶、透彻,因而才有成就。

庖丁解牛,求学须由浅入深

同类推荐
  • 全然接受: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联系

    全然接受: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联系

    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塔拉也从身为一个女人的角度出发,陈述了她作为禅修行者,是如何面对并接纳自己的失败、伤痛与缺乏自我价值的感受;以及她的客户和学生是如何以书中介绍的实修方法,彻底接纳自己和他人。塔拉抱持慈悲与宽容之心,为重建人的尊严而奉献生命的岁月,她的教导既及时又实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每一个人都是佛,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圆满。最重要的是,本书能够重新唤醒我们的佛性,也就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喜乐与自在的权利。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平等的慈悲”、”打开心门”、“苦的根源”、“一花一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热门推荐
  • 我是天魔头头

    我是天魔头头

    附身了一个宇宙,为了活的更久一些。只好去开括其他世界了。对不起,做好准备吧,天魔要来了。ps:创世流,诸天流。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去征战诸天万界。
  • 逆世嫡女

    逆世嫡女

    凰府嫡女凰月灵,废材一个,当现代杀手凰月灵魂穿到这个极品废材身上,只见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昔日欺负自己的,杀!往日嘲笑自己的,杀!在敌人面前是死亡使者,在母亲面前是乖乖女。当傲慢自负的她,高冷淡漠的他相遇,又将掀起一场怎样的腥风血雨?
  • 大佬她无时无刻不想弄死我

    大佬她无时无刻不想弄死我

    【女扮男装,女强文,一V一,娱乐圈线,作者眼里,低于四星属于恶低,作者三观挺正的。萌新文笔,轻喷。谢谢配合。】作为一个反派,千知寒潇无时无刻不想干掉凌迹千绝。可是身为一个好反派是不能随随便便就干掉睿智的。所以,她想登上男主之位!胡话说得好!不想当男主的反派,不是一个好反派!只不过反派依旧很短命。当得知自己只有三年时间的时候,她一气之下,把成就都摆到明面上时,黑粉不跳了,仇人连夜跑了,就连和她作对的人都来讨好她了。可是为什么凌迹家的二傻子总是趁她不注意带她上热搜?作者简介能力为渣渣,看正文就好。
  • 凡登

    凡登

    登仙台以毁..........,洪荒以碎............世间谁能不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柒夕何夕

    柒夕何夕

    一段偷听来的对话,一起命运的波折,是她,是他,在现世漩涡里和命运的抗衡,对生命不息的诠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女主我很弱

    我是女主我很弱

    “卧槽,这都是我干的?”“应该吧!”“不可能!我是女主哎!我应该是一个娇娇弱弱的等着我的盖世英雄脚踏七彩祥云来拯救我的小可怜”“哦,你的盖世英雄去拯救别的女人了”“嗯?看来是太久没调教了,就放出去一会心就野了,是时候抓起来腿打断锁起来了。”“卧槽!你别黑化啊!我开玩笑的,他怎么会去拯救别的女人呢!你才是他的小可爱啊!”“嗯!我这么弱他应该拯救我才对嘛!”“......呵呵!你弱,你最弱!”
  • 父子双雄班超班勇(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父子双雄班超班勇(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班超以武功绝技闯过索命的三关,赢得出征西域的征荣。以大智大勇的谋略歼灭了北匈奴百万大军,统一了西域。继承父业的班勇又以惊世奇计尽杀了反攻而来的北匈奴强敌,控制了西域局势。小说充满了九死一生的险情和智胜邪恶的悲壮情调。
  • 巫山志

    巫山志

    本文灵感来自巫山神女,第一坑望各位书友多多关照。(本文纯属虚构)九天之中,天降异象,祥云密布天城之上,金光逼人。百鸟朝凤,大祥之兆,六合八荒无一不惊。她是天帝的第二十三个女儿,拥有金凰之躯,自出生,就注定了这世界的星辰运势。向往自由,与不愿被命运束缚的性格也造成了她的死亡,一个小小的灵芝化仙需要上千年,她没想到那个高洁如雪山之莲的人竟生生等了她上千年。而她也可为了他改星辰,死涅槃。“师傅,你信天命吗?”瑶姬问着抬头望星辰的他。“……并不是都是注定的是嘛?曾经我信过,现在……我信你。”他回过头注视着她嵌满星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