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2700000003

第3章 绪论 历史与历史的选择(3)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决定中国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的关键时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时代精神,领导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指出: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把自己封闭起来。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

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党确定了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决策。其中主要有: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排除来自否定改革开放的“左”的干扰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右的干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宏伟目标;不断破除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从过去社会主义只可以搞计划经济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从陈云、李先念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和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经过改革实践的发展和十二大、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三大的理论探索,特别是经过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伟大创举: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对外开放逐渐向全国推进,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打下基础;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判断,改变了“一条线”战略,调整了与美国、日本、欧洲国家和苏联等国的关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决了历史上留下的香港、澳门问题,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了人民解放军裁军一百万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推动了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巩固和发展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了亿万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等等。这些,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因为有这些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作中流砥柱,我们的党和国家经受了各种困难和曲折,特别是经受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巨大压力的考验,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

翻开《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一派朴实无华、清新自然的气息便会扑面而来。是的,邓小平的文章里并没有刻意建构一种什么体系的滔滔巨论,也没有那些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鸿篇说教,有的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而说出的实实在在的大白话,通俗易懂,文如其人。说文如其人,那么,邓小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了解一下邓小平的历史,研读一下邓小平的著作,回顾一下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所走过的路,人们不难得出自己的结论。毛泽东曾经多次这样评价过邓小平:他这个人善于按辩证法办事,比较公道,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西方的许多政治家和评论家都习惯地把邓小平称为中国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和务实派领导人。邓小平自己则这样回答外国客人:我是实事求是派。

求实、创新是邓小平一生最典型的人格本色。这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工作作风,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处世性格。他的这种性格是在长期的斗争、工作实践和生活磨砺中形成的。这种性格也是他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为中国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想象,如果不是邓小平在改革前夜向全党发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性号召,我们就不可能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实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如果不是邓小平正确地分析国情,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本来,它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优秀内涵。然而,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却并不简单。“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在浩瀚的中国词汇中已经出现两千年了。然而,有谁会想到,当时史学家班固称道汉景帝儿子的学问时随意写出的这四个字,使两千年后掌握最先进思想武器的中国共产党人两度走出了绝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使中国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邓小平从不拘泥于传统,从不固守于本本,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是他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大贡献。如果人们思想不解放,盲目迷信传统,动辄“拿本本来”,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方面我们党的教训太深刻了。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要有创造精神,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有生机和活力。在领导百色起义、创建和巩固太行抗日根据地、千里跃进大别山、指挥淮海决战的过程中,无不体现出邓小平的这种性格和品质。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村经济的严重破坏,邓小平引用刘伯承在战争年代的一个形象说法:不管黄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力图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了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的理论问题,从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的提出,到每一项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制定,无不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可照搬,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也就是从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在改革开放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这样,邓小平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中国引上了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20世纪70年代中叶起,他以其特有的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改变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80年代末访华时对邓小平说:“你一生中有几个时期是在集中思考一些问题,养精蓄锐,然后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未来,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作。每次见到你,你上次所谈的一些事都已实现了。”“我知道中国有人比你更年轻,但我不知道,在中国还有人比你更有活力。”“你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你是世界上做的比说的多的少数几位政治家之一,你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变化令人振奋,举世瞩目。这种变化首先就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1997年10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欢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的仪式上也称颂道:中国人民现在生活得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好。

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

这是邓小平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要求,也是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所具备的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品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肩负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已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赶上时代潮流,摆脱贫穷和落后面貌的艰巨使命。正是这些具有丰富经验和治国才能的老一辈革命家,以其宽阔的眼界和胸襟,领导我们党和国家走上了新道路,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新生活。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天子家奴

    天子家奴

    清朝太监虽没有东汉、唐代、明代太监那样专权跋扈,但也出了几个著名的太监,广为人知。主要介绍了四名清代太监的故事,他们分别是:慈禧心腹、趾高气昂、被斩于山东的安德海;处世圆滑、背地人称“九千岁”的李莲英;性格忠直、为变法勇于献身的寇连材;靠唱戏改变命运、后成了宫中大总管的小德张。此外还专设一章,介绍清宫太监生活及官廷轶事;有些材料来自清官太监、宫女的晚年回忆,十分真实,历史感很强。相信通过《天子家奴》,读者朋友可以对清代宫廷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热门推荐
  • 婚宠之灰姑娘不愁嫁

    婚宠之灰姑娘不愁嫁

    一场大火无情的将她的父母给带走了,冷曦从此走进了大伯的家庭。大伯的珍爱,大伯的爱护,大伯的心疼!婶娘的嫌弃,婶娘的针对,婶娘的刁难!堂姐的蔑视,堂姐的践踏,堂姐的不屑!统统都进驻到了她的生命中,从此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直到遇见了他,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阳光和希望。精彩片段冷曦看到张丽回了家,立马从板凳上站了起来,端端正正的喊了句,“婶娘”“别……你可别喊我婶娘,我现在就是你的保姆。”冷曦嘴角紧紧的抿着,双手紧紧的抱着碎布缝的布娃娃,不知道自己此刻该怎么办了。哼!张丽看着冷曦一副没出息的样子,冷哼了一声,拿着手上的菜篮子走进了厨房。(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江湖之温颜珠

    盛世江湖之温颜珠

    十八年前,南海起出奇珍温颜珠,开启了江湖武林的盛世。而这颗珍宝离奇消失,钟离世家惨遭灭门,武林各路无一不暗叹而归,这颗还未面世的珠子又石沉大海。十八年后,温颜珠重现江湖,但是这颗珠子却给武林带来了无限的厄运,江南沈家、姑苏不夜楼等武林各大势力接连发生诡谲的事情而最终消亡,一颗众家争抢的奇珍变成了厄运的诅咒.......迷雾之后,那个手持弓箭轻功了得的少女,她究竟是噩梦的制造者还是武林的救星?她灵气乍起,卷万里黄沙,寒芒化剑直取人首,那浑身散发出的冰寒之气究竟是什么?又和这遗世的温颜珠有何关系?江湖武林,芸芸众生浮生一梦,西北的黄沙又怎能吹散侠客刀剑上的了了冤魂。
  • 不再是秘密

    不再是秘密

    陈盛两家的纷争最终结束,陈家灭门,只剩下陈默一人,被盛家兄弟相救,将陈默作为盛家千金培育成人,使她成为盛家干将,在得知真实身份后,她又会做出那些决定……
  • 末日生存之行动

    末日生存之行动

    写了一帮大学生如何在末日当中生存下来并击退外星人。
  • 网游之隋唐无双

    网游之隋唐无双

    无以为业的青年男女们,纷纷躲进虚拟的六维网络空间中,以此来打发那整天长的有些发霉的时间。这时一款令人耳目一新的网络游戏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仿佛大海一般的吸引着所有河流的目光。
  • 废材逆天凤倾天下

    废材逆天凤倾天下

    重生异世,身怀异宝,契约神兽;丹药在手,犹如糖豆;谁说废材,全系天才!有人来找茬?打回去便是! 你说你的毒术很高?不好意思,在我面前不过是小孩子的玩意。 你阶数比我高,又很不好意思,我能越阶挑战! 区区两系就很得意?抱歉,我是全系! 有人说我清冷,拒人之千里,我只能说,那只是看人而已。 有人说,我狠辣歹毒,我只能说,只要你不作死…
  • 至暗逐光

    至暗逐光

    天黑了,高挂天穹的圣帝行宫突然陨落,光明隐没。三皇长眠,王欲成皇,无人引导光明,弱小之物消逝殆尽。三神教和无数集信仰之力的教统继递光明,世界混沌,逐光路开。
  • 校子请注意形象

    校子请注意形象

    当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是校长最喜爱的学生,但却和校长的儿子两看相厌……成人后,自己生活频频出现他的身影,而自己却讨厌不起来,并且还生出一种异样的情绪校子:自己初见她的时候是校长老爹的得意门生,对她很是好奇,随着后来的慢慢的相处发现自己中了一种非她不可的毒。在她成年后,就展开了自己的攻略……本文为听过的一个梦改编,多欢喜、甜蜜,不喜勿喷哦!
  • 真视之瞳

    真视之瞳

    一眼就看清本质的林恩,必然拥有非凡的命运。
  • 李政胜不被嫌弃的后半生

    李政胜不被嫌弃的后半生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落落落落,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将会怎样去面对这个世界?面对突如其来的一份惊喜,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