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2700000046

第46章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3)

“如果顺利的话,翻两番不成问题。”铁瑛信心十足。省长李丰平接着说:“1980年浙江人均三百三十美元,预计1990年可以达到人均六百六十美元,到2000年达到一千三百多美元,努力努力,我们争取翻三番。”

邓小平高兴地笑了。

当时的主要汇报人铁瑛对那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他说:“他来么,一是好多年没到杭州来过年,一个是在这儿过年。另外主要就是在这里研究一下到2000年是不是可以达到翻两番,怎么样个翻法。他说,我在苏州,苏州的同志、江苏的同志向我汇报了一下,说他们算了算,达到四百五十美元。我们说可以翻,不但可以翻两番,而且还可以……当时没敢多说,至少可以翻两番半。他听了后很高兴,而且他讲,江苏、浙江恐怕是要多翻一点,不止翻两番,要多翻一点。因为什么呢?宁夏、青海、甘肃这些地方比较后进,如果江苏、浙江只翻两番,他们怎么办?意思是达不到。他就让我们要多翻一点,这样可以拉到翻两番,全国翻两番。”

这一年春节,邓小平在杭州过得十分开心。在返京的列车上,当有人问他此次南行的感想时,一向话不多的邓小平只说了6个字:“到处喜气洋洋。”

回京之后,3月2日,邓小平约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以异乎寻常的记忆力,一条不漏地介绍了苏州农村出现的六大变化。他充满信心地宣布:“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他要求:“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要有全盘的更具体的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规划,做到心中有数。落后的地区,如宁夏、青海、甘肃如何搞法,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要帮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决各自突出的问题,帮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的具体规划落到实处。”

从建国起用大约100年时间,分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制定出20世纪末的“小康”目标之后,邓小平并没有停止对中国几十年后发展方向进行更长远的设计。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中央召开的关于经济调整的会议上提出,在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达到小康水平以后,要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他不止一次地讲过:即使实现了“小康”目标,我国的经济水平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小康目标只是中国现代化的最低目标,真正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进展和小康战略的逐步落实,使邓小平对21世纪中国发展目标的预测一步步更明晰起来。

1984年5月,邓小平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谈道:在20世纪末翻两番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发展30年到50年,我们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意思,邓小平在同年10月6日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代表时、在10月22日的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等很多重要场合都讲过。可见,邓小平把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由20世纪末延伸到21世纪中叶,并把目标定在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上。他对中顾委的老同志们深情地说,我们虽然活不到那个时候,但有责任提出那个时候的目标。

1984年,中央制定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邓小平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内外部条件及政策保证作了细致的分析,指出:翻两番可以实现,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就摆脱了贫困”,就会为实现21世纪的发展目标“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这还并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些”,八百美元对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中国来说,这是真正的雄心壮志。他还说: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了,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就会有大变化,就会达到真正的安定团结。到21世纪四千美元的计划实现以后,“我国人民就可以有一个中等生活水平”。可见,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但是到1987年,邓小平对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并非引人注目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调整,即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或“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这一年3月8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时谈道:在20世纪末有了总产值一万亿美元这个基础,争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有希望的。4月16日,邓小平会见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就中国内政外交等诸多问题发表了内容极为广泛的谈话,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他说:“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虽然还是在几十名以下,但是中国是个中等发达的国家了。那时,十五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六万亿美元……”在这里,邓小平提出了“人均四千美元”和“国民生产总值六万亿美元”的量化目标,并在时间上和程序上正式确定为“五十年”和“中等发达”,这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中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

以上,邓小平着重论述的,还只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后两步,即从实现“小康”到达到中等发达的两大目标。这是整个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主要部分。关于第一步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曾经有着这样的表述:为了实现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实际上是把小康战略在步骤上分解为两步,即前十年和后十年。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较明确的谈话大致在1986年至1987年期间,是在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成就的概括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小康步骤的细化。他在1987年4月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的论述较有代表性。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正是在这次会谈中,邓小平比较完整地描绘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他说,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半年后,党的十三大以政治报告的形式,把从建国起用大约100年时间,分三步实现现代化这样一个发展目标和步骤,明确规定下来。江泽民在评价这个发展战略时,也指出:这个战略目标,既不是急于求成,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符合我国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李鹏在谈到邓小平设计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时说:“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这就是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这样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因此他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这样一个战略目标。也就是说,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然后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再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是按人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这样就为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奋斗目标,有强大的凝聚力,有具体实现的目标,也鼓舞了大家的斗志。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九十年代后期,这就是在中国即将完成第八个五年计划,要实现‘九五’,到‘九五’要基本实现小康。当然,这个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因为我们现在经济发展还不平衡,还有八千万左右的人民还没有脱贫。但是从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我们经过努力,用五年的时间,实现全国基本上达到‘小康’的水平还是有可能的。所以我想,小平同志提出的这样一个三步走的战略方针,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也是高瞻远瞩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也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十多年来邓小平多次阐明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他为当代中国逐步摆脱贫穷所设计的一个战略步骤。

1992年春在南方视察时,他再次强调了这个政策的重要性:“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部分先富”政策是新时期调动人民劳动生产积极性,从物质生活极端贫困中走出来的光辉起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就针对扼杀人们劳动积极性、导致共同贫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体制提出过严厉批评。1978年12月,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极富远见的思想。他说: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他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可见,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

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谈到“部分先富”政策的正确性。1983年1月,他在同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和农业部门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1984年2月,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1986年3月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他又重申了这个思想: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的这个亏。

正是在邓小平关于打破平均主义,提倡勤劳先富思想的指导和扶持下,以包产到户为基本形式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城市经济改革经过试点并全面铺开以后,创造了承包制、租赁制等新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出现了一批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凡是贯彻这个“大政策”比较好的地区,经济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事实证明,“部分先富”是一个成功的正确的政策。

邓小平和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大力倡导和推动“部分先富”的政策,除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按劳分配”的原则有着深刻的理解之外,也是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的。首先,中国经济呈现着极强的不平衡性。大致说来,发达程度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依次递减,沿江沿海地区基础好,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人的素质高,工商业较发达,一旦政策适宜,很快就可形成启动经济的强劲优势。尤其是一些毗邻台、港、澳的地区,利用其地理便利和悠久的人员往来、海外贸易传统,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和一些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脱贫致富,在短短几年之间即可实现。而广大的内陆,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要使经济很快攀上新的水平、人民生活有较大的提高,还要有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所以,地区之间要缩小不平衡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有早有迟、有快有慢的长期过程;其次,在致富的主体即人的因素上,同样有着明显的差异。即使同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文化素质不同、劳动态度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对社会的贡献差别很大,按照按劳分配原则,领取的报酬也不能相等。这也决定了社会的各个成员之间不可能同步富裕。那些贡献大、产出多的劳动者,多得是应该的。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在不触犯法律的条件下,财富占有多少不同,生活富裕程度不同,这都是允许的。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所以,邓小平说: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

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经济政策上所犯的一大失误,就是把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理解为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量富裕,要求全国人民都在一个起点上搞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甚至抑富济贫,刮“共产风”,“割资本主义尾巴”。这种不允许有差别的做法,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损害了贡献大的地区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导致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承认差距,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其生产成果紧密联系起来,允许和支持“部分先富”,才能充分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发挥长处,克服不利因素,才能充分调动不同地区的各类人们创造财富、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一部分人和地区的“先富”才能对大部分人和地区起到表率和激励作用。可见,“部分先富”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并能够对经济运行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的。

“部分先富”的政策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物质财富的充盈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心的向背、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文化水准。邓小平1984年初谈到深圳之行的感受时说:由于在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就业增多,收入增加,物质条件也好多了,深圳的治安比过去好转,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同年10月,他在谈及苏南地区经济率先发展,苏州地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接近800美元,生活水平有了迅速提高的生动事实时,特别指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自己拿钱办教育,违法乱纪、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他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人的工作就好做了。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他多次重申:尽管还有10%的人口比较贫困,但10年来人民生活总的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支持我们,否则“六四”这一关就过不了。从这些论述和改革与建设的实际来看,“部分先富”有利于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巩固,是深得人心的,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性的创举。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宋教仁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宋教仁

    宋教仁不仅获得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发展了自小就有的朦胧的反清革命思想。1901年,他考取了秀才,但他想的却是怎么样去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与同学好友文骏等人登上书院东边的漳江阁。年青的宋教仁纵谈中西政治的得失,关隘的险要以及古今用兵的胜败,豪情地说:“中国人痛恨满清政权久矣!有英雄起,雄踞武昌,东扼九江,下江南,北出武胜关,断黄河铁桥,西通蜀,南则取粮于湘,击鄂督之头于肘,然后可以得志天下。”巧得很,10年以后,果然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爆发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国政权。
  • 德约科维奇:一发制胜

    德约科维奇:一发制胜

    本书由德约科维奇(昵称小德)亲笔撰写而成。书中描述了他是如何在塞尔维亚的战火纷飞中走上网球之路的,此外,还包括小德回顾历届大赛中的精彩瞬间和夺冠时的心路历程,并提供了可供读者实际操作的身心调节方法以及健身、减重、饮食秘诀。
  • 读懂郁达夫

    读懂郁达夫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郁达夫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郁达夫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郁达夫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郁达夫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郁达夫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郁达夫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郁达夫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郁达夫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秀出东南(2)

    秀出东南(2)

    该书记述了泰兴名人的主要业绩、重大事情、生平回忆、兴趣雅致等,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味。但此书又不限于名人。《秀出东南(2)》共收编了29人的作品,弘扬泰兴文化,光耀前辈,启迪后代。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热门推荐
  • 携明月赠你星辰

    携明月赠你星辰

    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却在某一天意外相交,“你知道满天星是什么意思吗?”“携满天星辰以赠你,却仍觉满天星辰不如你”女孩微微颔首,嘴角勾起“宝宝,我们以后的孩子就叫星辰好不好呀”“嗯”你婚礼那天,那束满天星替我祝福了你们,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我……该退场了。。有了太阳的光明,星星才会陪伴月亮,失去太阳的月亮什么都不是
  • 重生变为狼

    重生变为狼

    不过就是上网跟陌生人玩儿个狼人杀嘛!出局就变成了狼?而且「夺舍」人家小灰狼这件事情,好像还被发现了。怎么看大哥瞅自己那眼神,总是带着点警惕和不信任?好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一口咬死我啊!求助!我到底该怎么办呀?在线等……挺急的!===========读者交流QQ群:787361378
  • 六道玄罗

    六道玄罗

    规则?公平?不过是强者限制弱者的手段。光与暗,往复沉沦,没有人能逃脱的宿命。星玄自黑暗中崛起,背负了诸多秘辛的他,能否打破这片天空的束缚,闯向那更为辉煌的天地!
  • 想不想修真异世开挂

    想不想修真异世开挂

    33重天之上,豪华的金銮殿中,文武百官各个低头不语,承受着天宫最强人的怒火。“混蛋,这家伙是怎么回事?合体境界就能在天上游走?你们干什么吃的,这事给我查清楚了。。”玉帝脸色铁青,开什么玩笑,仙界历史久远,头一次碰到有人合体期能承受南天门的威压,毫发无损的在天界游走。
  • 可恶王爷:和杀手也能在一起

    可恶王爷:和杀手也能在一起

    冷漠,是杀手的技能杀人,是杀手的任务笑容,是杀手的禁忌爱情,是杀手的死穴
  • 月光之战

    月光之战

    科幻小说最大的闪光点还是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生于这个科技爆炸的新时代,孩子们尤其需要想象力来创造未来的生活。
  • 醒来见到你真好

    醒来见到你真好

    第一眼遇见,她对他倾心,他回想起第一次遇见,发笑,觉得这个女孩还挺有趣的。
  • 太玄琐事

    太玄琐事

    一个横空出世的宗门,为何支离破碎,又如何险死还生,且看《太玄琐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契约新娘:邪魅老公耍花招

    契约新娘:邪魅老公耍花招

    结婚?是假的!她只是为了拿到孤儿院的土地使用权,不让她从小生长的家园被拆掉。所以她嫁给邪魅的他当一年的契约老婆。不是说是契约夫妻吗?为什么他们之间会发生夫妻之实?为什么一年到期要离开的时候心里那么徘徊不定?当她遗失了心,却知道,他的感情,只是一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