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8700000008

第8章 阴差阳错(1)

抢亲败阵归来,阿海和他的一帮兄弟们,除了郁家贵之外,都感到窝囊,一肚子闷气难消。屋里静悄悄,躺着的、坐着的、站着的都一言不发。倒是阿海自己先说了话:

“姻缘天注定啊!古语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迎面不相逢’,既然是无缘,就勉强不得。兄弟们为我白忙了一场,来日你们哪个办喜事,只要招呼一声,我阿海就是在千里路途,也必赶回来尽心报答。”说着,难免有一些激动。

憋不住气的牛弟,此时大声地对着老五大锣嚷道:“我就想不通,我们一过村界,他们就摆好阵势,立刻把我们包围了。我们消息走漏了,谁干的?”还好没有人接他的话头,要不然,兄弟间要火并一场。

“是否前村的人漏的风?我后悔昨晚就去通知他们。”老六是个老实人,感到自己有责任。他接着说:“我明天就去问他们……”

“问有什么用?问了他们也是不会承认的,总不见得因此跟他们械斗!”郁家贵打断老六的话,他显然是趁势咬定前村那几个吹唢呐和抬轿的人。

“算了吧!”阿海无意闹事,并接着说,“这些肉、面、还有那些海货,大家一起料理,饱饱地吃一顿,过过衰运!”他这么一说,兄弟们倒也感到真的是饿了,于是七手八脚,瞎煮一通,反正熟了为准。

这一夜,除了郁家贵,大家都醉了。酒醉出真言,但并没有发生十二弟大骂郁大乐或有人把郁家贵叫做“余家鬼”的事,可见大家都相信,是前村的人泄露秘密。

阿海自然更烦恼,经两次折腾,银元也花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决定,干脆进山砍柴,既能维持生活,又可早出晚归,避开村里人的闲话及兄弟们旧事重提。但这龙田地方,连草都难觅,何况柴。福清这片丘陵地,自西往东逐渐平坦,到了龙田境界,已没有什么大山,因此本镇缺水也缺柴。倒是有个福卢山,岩石构成一百零八景,是很壮观的,但都是沙地长不出森林。阿海要砍柴,就必须往西过目岭,进入渔溪镇境内。那儿佛座山、二帽山、大帽山,一山高过一山,真是山高林密,有砍不完的柴源。但进山路途遥远,往返至少得走一百二十里路,要砍硬柴、耐烧的好柴,还得多走二三十里路。阿海每日天蒙蒙亮就出发,半夜才能到家,但挑回来的湿柴,难卖出好价钱。因此,他每次多砍些柴晒在山上,以便隔几天有干柴可挑。可是,晒干的柴常被人收走,白费工夫。后来,一个渔溪人建议他到黄檗山去,把柴晒在寺外,人家就不便收走你的。此法倒真的很灵验。

黄檗寺是千年古刹,黄檗禅宗的发源地,全盛时期僧侣逾千,阿海那时只见到五六十人,多半是莆田人,说兴化话。和尚们说,这山间水冷伤脾胃。于是阿海常进寺讨碗热水喝,并顺手帮他们劈柴、挑水、烧火。这样,来往多了,他就与许多和尚熟悉。

有一天,说福清话的知客僧对阿海说:“如果你砍柴太晚了,来不及回牛田,可在施主客房过夜。”这样,他可住在寺里连续砍几天柴,又连续几天挑干柴回龙田卖,方便得多了,还来得及赶回寺院过夜。自此,阿海很少回家住,偶尔回家,村里人问起“你住哪儿”,回答自然是“黄檗寺”。

民国年间,黄檗寺虽然不及全盛时期那样香火兴旺,但仍有田园二百余亩,名僧不少,那位知客僧就很有学问。他发现阿海虽然是个粗人不识字,但说话倒很文雅。在他问知究竟之后,便每晚教阿海识字、写字。这就是为何不到一年工夫,阿海就能将四书五经的大部分内容默写出来。如果说阿海读书有特别的事半功倍的技巧,那显然是抹杀了他少年时窗外背经的苦功。

阿海在黄檗寺住久了,熟悉的和尚就更多了。看山门的老和尚法号智空,头不必剃也是光的,但他的胡须又长又白。只要听智空的口音,便知他是十足的“牛田哥”,阿海的同乡。但每次要追问他是那个村庄的,老僧总是说:“出家人尘缘已了。”不予答复。

黄檗寺武僧不多,但为护寺、收租,是有几个和尚跟着智空练拳棒。阿海想攀个同乡关系向老和尚学一手,但因自己未剃度而遭婉拒。阿海自和尚们那里了解到,智空在寺中并不得志。一是因为这黄檗禅宗,向来是学问僧住持,武僧地位甚低;二是因为他声称,自己改换门庭来黄檗寺之前的师父,是南少林嫡传弟子,并坚持南少林原址在本县东张镇少林村。这与黄檗寺内占多数的莆田人的说法,大相径庭,时常因此争得不欢而散。最严重的是他曾经“失手”,尽管事出无奈,仍然受到戒律严惩。两年前,有一次他出门收租,有个号称“千斤力”的拳师跟他过不去,聚众围攻他。智空无意惹事便向山顶逃去,但“千斤力”紧追不舍。在悬崖绝壁处,智空只好立定。不料那“千斤力”一赶到近前就出拳,智空接拳时不慎使出“顺手牵羊”之法,轻轻一牵,“千斤力”就坠入深谷。后来,方丈拜遍本地的施主檀越,由他们出面才抚平了事端。

阿海为要学两手,耍了“绝招”,有意在智空面前摆弄“少林童子三制拳”献丑。智空看了哈哈大笑。

“你这是跟俞道学的!”

“对,对。俞老师傅。他年轻时,能力举千斤,飞檐走壁!”

“你见过?”

“我生得晚,没福气见到!”

“你生得早也见不到。”

智空这句话,让阿海很失望。他猜想,也许这老和尚年轻时,跟俞师傅有什么过节。因此,他更进一步说:

“我师傅发功时,不贴肉能推人三步远!”

“他没说还会‘截脉’(点穴)?”

智空像是京戏正统科班出身的艺术大师,对乱弹乱唱的十分看不入眼。他终于说了句:

“吾师圆寂前,徒弟若口出这些江湖术语,必受罚面壁三天。”他继续说道:

“内功可调度气血,修身养性,怎能发出体外!如在体外运行,还叫什么内功?”

阿海听了智空这番话,觉得这是个真正有功夫、有学识的人,称他作师傅还不够,因此说:“我应拜你作禅师!”

“小僧人禅学根基浅,悟性差,哪堪称禅师!”

“不是说黄檗寺开山祖正干禅师,是南宗鼻祖慧能的嫡传弟子吗?”

“当然是。”

“那么这南宗主旨顿悟,不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阿海自知对佛学半懂不懂,但为求教而不择言词,趁机打破砂锅。

“那也没说不必修炼。六祖的名偈,确是一夜间请人写在墙壁上的,但那不是在他上山当椿米和尚的第一夜。你注意了吗?”

阿海感到,其实智空的禅学功底未必比知客僧木玄师傅差。

“你知道黄檗宗的第二代宗师吗?”智空今日似有多给阿海一些指点的兴趣。

“不知道,木玄师傅尚未教到。”

“他是希运禅师。皇帝认识他,宰相拜他为师,还替他出书呢。”他接着说,“记住他的诗偈,一生受用。

‘尘劳回却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怎)得梅花扑鼻香!’”

阿海听了很感动,即以大礼拜谢。智空说声:“不可!”一把扶住这个大块头小老乡。

自此之后,阿海千方百计要跟智空学拳法,但师傅只肯教给他“排解”与“解脱”两路拳,让他用于调解纠纷及防身。老僧还顺便指点他几味治伤、治病的草药,但绝不传授进击套路。

阿海在黄檗寺,除砍柴外,每日还要读书、写字、练拳。他感到这寺庙有学不完的学问,为什么龙田学子舍近求远,要远渡重洋,到美利坚、英吉利留学?

尽管阿海在寺内生活很充实,但他并无出家的念头。他对希运的诗偈,只归结为,凡肯勤学苦练的人,必能得到正果。至于那“尘劳回却”,他未去深解。照理日夜疲劳的人,容易入睡才对,但阿海却有睡不着的时候。海口薯粉店的母女俩,实在已与他无关了,但她们还是会常常在他的脑际浮现。阿海想,自己既立志要做一番事业后再去看望她们,就不可穿一身袈裟令人失望,这也是阿海不出家的道理所在———尘缘未了啊!他觉得也有对不起依妹之处,两次抢亲不成,风风雨雨,难为人家了,来日也应设法补过。怎么补?他倒没细想。阿海还常认为,大概是自己福分未到,太早当了总管,而且还要升大总管,以至于沉船,对不起林老板。因为他怀疑自己是个祸种,仍有衰运在身,所以,虽然经常路过林家村,却不便也不敢去拜访老板,不知林先生近况如何,实很惦念!

阿海并不知道那海口女子名叫陈美玉,他更不知道陈美玉并未完婚,还在思念着他呢。如果他知道这些,哪怕只挑一担硬木干柴去看望,也会让那母女俩喜出望外。那么,世间对阿海来说,必是另一番天地了。

阿海也不知道,依妹在“真戏假做”时,已认定他是自己的丈夫。她未见过阿海,只听姨婆说他“人高马大”,以至于如今见到大块头的男人,就心慌。

阿海更不知道,林继祖从来不去想,沉船与阿海有什么关系,反而常常在想,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必找回阿海,要他识字、学算盘。

世事就像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阿海自己认为,住在黄檗寺是他“三生有幸”,就像进了翰林院,那个他所认为的最好的读书地方。他还认为自己在这里,学识、武艺都得到长足进步,事实也是如此。但他哪里会想到也就因此失去了什么!

他在佛学大师们那里,自然会把人情归结为“缘”字。不错,阿海与陈美玉至今也许只缺个缘分吧,但他错过依妹就跟缘字毫不相干了。不过,既然世事不完全由“缘”字了断,那么,“情”字还是可以逾越天意,而存在人间。不是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吗?

阿海住黄檗寺砍柴这件简单的事,经过村民的口语加工,成为阿海到黄檗寺当和尚的地方新闻,并传到了郁家贵伯母那儿。这老太早就感到,郁家亏欠阿海的“天理人情”。福清人说,“破人姻缘七世歉(罪)。”如果遇到外村人来作亲事调查,对于“你们村某人的儿子,好仔还是呆(坏)仔”的问题,一律答称“好仔”,谁都不愿欠下七世的罪孽,更要避免受舆论的指责。但当伯母的还是要保护自家侄儿,虽然她狠狠地骂了郁家贵一顿,却又严密地封锁了侄儿破坏阿海姻缘的消息。

郁家贵的伯母,在详细询问了见过阿海的人之后,赶回娘家,对堂嫂说:

“阿海住黄檗寺了。”显然,她对消息作了过滤。

“当和尚?唉,这孩子可怜,三代一独苗啊!”依妹外婆语气很沉重,接着又问道:“头剃了?”老人家还抱着希望。

“听说还没剃。”

“没剃还有救!”外婆说了这句话之后,停顿了很久。小姑在消化兄嫂的话意。是的,堂嫂在安排假抢亲的时候,就已决定将外孙女许配给阿海了,只是半途杀出个郁家贵。想到这里,她感到,不论是为夫家消灾,或是为娘家尽心,她都应当再去找阿海并做个媒人正经地说亲。但黄檗寺对小脚女人来说,往返六七十里路远不可及。她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守株待兔”。可是,自从阿海跟知客僧读书之后,每天晚上都住在寺里。他把干柴挑到渔溪牙行出售,价钱比龙田低些但路近得多了,有时可一天卖两担,收益反而多些。因此,郁家贵伯母日复一日,等不到“兔子”。

海口薯粉店老板娘的丈夫姓陈,是个很顾家的男人。他们婚前虽然互不相识,但婚后夫妻恩爱情深。他们并不富裕,但对唯一的女儿却像富贵人家那样,视为“掌上明珠”。丈夫到底是航海或走海,做妻子的并不知情。涨潮的傍晚,她总站在码头的“望夫石”上,极目远望。每当见到丈夫在船头出现,她便心花怒放,大声呼喊。有一天,她数尽过往风帆,不见丈夫身影。朋友上岸时告诉她:“老陈中枪落海!”母女俩自此之后,每日以泪洗面。迫于生活,她只好将这桥头冷落的住家,开门做起肉粉、鱼粉生意。她们不计营业时间,也不懂如何偷工减料,就这样留住了回头客,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苦难的日子就这么熬过。

陈家有兄弟五人,老板娘的丈夫是老三。陈家老大并未照应他那孤寡的侄女及弟媳,却在经过日夜盘算之后,决定将自己的儿子老二,过继给三房以接香火。这样,他来日便可名正言顺地接管这家日见兴旺的小店。当大伯父的还托媒将侄女陈美玉许配给林老船东的独子。当年林老有一艘宝乌龙,儿子在中学读书,这门亲事是陈家人众口称赞的。因此,虽然那不是美玉及其母亲的选择,但她们也不曾表示过不同意见。

这林老的儿子,虽然学业上进,做人也循规蹈矩,不幸却得了肺病。开始时午后两颊潮红,做父亲的以为是儿子进补过多,血气旺盛。但接着就盗汗不止,咳嗽频频,身体日见消瘦,已无法上学。林老为儿子请遍了海口镇乃至县城名医,却医药无效。当儿子卧床不起,胸痛难忍时,他不得不接受土法,用鸦片止痛。这时节,三姑六婆们无不力主“冲喜”,把陈美玉娶过门,反正早已订了亲。这就是美玉“冬至”后要成亲之说的来源。但林老心善,且见过太多的“冲喜”女子守寡终生,因此,迟迟不肯订下接亲的日子。可是在诸多亲友的压力下,老人举棋不定,六神无主。他决定西去三十里路到东张镇,上石竹寺祈梦,请神明决断。

石竹山因其石之形似竹而得名。由“飞砖飞瓦”建在山崖险处的这座千年古寺,其主神虽为九仙君,但佛道同居一刹,各自显圣。《徐霞客游记》有闽人“春祈石竹梦,冬求九鲤签”的记载,那是事实。特别是年初一至正月十五,临近各县成千上万的香客,登山祈梦,龙田、高山的妇女香客的红裙,点缀在绿树林中,让山、寺美如彩绘。届时,庙堂里躺满了人,做着各自的白日梦。

同类推荐
  • 老宅凶案频发背后:猫眼

    老宅凶案频发背后:猫眼

    童年和雨儿是一对情侣,他们决定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小城,搬往童家的上海老宅。房子黑暗阴沉,已空置多年,每扇门上都反装着猫眼,显得陈腐而诡异。雨儿在梦中得到一串猫眼项链,醒来后发现项链正在手中。此间凶案频发,死者均为年轻独居女子,凶手极其冷血残忍,作案手法竟与六十六年前的连环命案完全相同……案件逐渐直指童家老宅,以及那串神秘的猫眼项链。
  • 失踪者·诉讼(卡夫卡小说全集)

    失踪者·诉讼(卡夫卡小说全集)

    《失踪者》是卡夫卡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叙述主人公卡尔16岁受中年女佣引诱,与她生下孩子,父亲一气之下将他逐出家门;他只身流浪到美国,在富人舅舅的帮助下摇身一变成了人上人,可他又违背舅舅的意愿与“坏人”为伍,同两个流浪汉打得火热,沦为别人的仆人和妓院里的跑腿。小说富有喜剧色彩,让人捧腹。《诉讼》是作者最早被认识的长篇小说,它揭露了黑暗社会的司法内幕和腐败的官僚机构:银行襄理K为人正直,勤奋能干,可在30岁生日那天突遭逮捕,他觉得此事荒唐而又滑稽,经多方打听才得知,原来有一个法庭在对他进行调查;他试图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可无人理会;寻求申辩也是枉然,他很无奈……小说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发人深思。
  • 我多想抱着你哭

    我多想抱着你哭

    讲述了一个形象像“假小子”的姑娘,追求真爱、不离不弃的故事。石玉敏是赤峰制药集团的职工,热爱体育,还会打少林拳,古道热肠,大大咧咧,因为打扮像个男孩子,所以,被人称为“假小子”,还好打抱不平,被称为“石大侠”;黎文文也是赤峰制药集团的职工,被称为赤峰市市花,超级漂亮,追求她的人多的举不胜数,她采用广种多收的策略与多个男人谈恋爱,并不真心投入,她最终目标是进入豪门。由此一场故事正式演绎开始……
  • 冰心:斯人独憔悴

    冰心: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共选收冰心创作的小说三十篇,包括《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最后的安息》、《是谁断送了你》、《超人》、《爱的实现》、《第一次宴会》、《我们太太的客厅》等。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 格非:江南三部曲

    格非:江南三部曲

    我接受生活的糟糕,但拒绝命运的安排。见欲望,见真情,见生死!四十年茅盾文学奖扛鼎之作,当代文学的璀璨明珠,格非代表作!三个老实人,三个疯子。三段爱情,三个时代。从清末民初直至当下,一个家族跨越百年。在荒诞中奋斗,在飞蛾扑火中轮回。梦起于花家舍,梦尽于花家舍。一曲恢弘冷艳的史诗,映照中国人一个世纪的命运。花家舍,在江南这片山水间,一个家族五代人跨越百年,在时代的大潮中往复于清醒与迷茫,逐梦与破碎,终越不过俗世伦常、儿女情思。《江南》里的花家舍,就是《百年孤独》里的马孔多,《白鹿原》里的白鹿原。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妖孽王爷你管我啊

    穿越之妖孽王爷你管我啊

    打雷穿越,一朝将军之女,身为嫡女有什么用?能吃吗?家庭地位那么低,区区奴才也敢欺,管他呢!
  • 斗龙战士之蓝盈紫诺

    斗龙战士之蓝盈紫诺

    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或许吧,这默认了许多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哪怕你多么不愿意接受,却也永远无法改变。这就是命。命运之轮会一直转动。或许,它所停在的地方,是你永远无法遐想的。甚至,不会有一丝波澜所动。光明和黑暗,是命运中最大的反差点。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语,衔接在一起时。便是最痛苦的命运。光明与黑暗,永远只能身投一者。两者是永远无法共存。是永远对立在两岸的人。一个人永远无法承受这两种相差的宿命。站着这两者中的十字路口。它们,必是两种完全不能混合一谈的抉择。这种抉择,往往是最富有难度,最纠结的抉择。力量与心灵的痛苦掺和,命运与友谊的对决,是最为残酷的事实与命。——By,题记,序言。
  • 铁关刀

    铁关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血压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高血压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无限终焉

    无限终焉

    一群来自主神空间的回归者……一群来历莫测的神秘轮回者……远古的遗迹,末日的预言!到底怎样才能拯救自己的家园?生死搏杀,布局斗智,一切只是为了当初那最淳朴的愿望——只想……活下去!现在……“轮回世界第二阶段启动……”“位面重叠开始,恐怖片世界……降临!”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欢迎加入本书书群(135558117)
  • 幽冥天师

    幽冥天师

    传说华夏大地藏着三处绝地,阴山,藏尸江,丰都鬼城,每到夜晚,阴魂不散,僵尸横行,鬼影扑朔。世间有阴阳道士,有风水大师,有算命先生,而我林正则是独一无二的阴阳天师!
  • 仙剑千年之恋

    仙剑千年之恋

    一柄贯彻千古的仙剑,一曲响彻轮回的音律,一段追溯致千年之久的爱恋。以仙剑冲破九天,以音律镇压妖魔鬼怪。又要以什么方式去追溯一段千年之恋。
  • 泪溅折花

    泪溅折花

    走在陌生城市,微风细雨吹打在我冰冷的脸上,眼角一滴晶莹的泪珠滑落指尖,忧郁的眼神中好似那冰天雪地里的孤狼。默默这从裤兜里拿出一盒廉价的中南海,手颤抖这夹起一支香烟,也许只有一支微微的香烟能够让他获得此刻的满足。
  • 今天也是不想醒的一天

    今天也是不想醒的一天

    没找到小姑娘前叶廖:你好,帅哥陆笙:你算什么?找到小姑娘后陆笙:我觉得你很眼熟叶廖:被你说算什么东西的人?陆笙:你应该在我家户口本上简介无能,小白作者本文全属虚构
  • 江山一阙不如你

    江山一阙不如你

    因为年幼时的一次温暖,她孤寂了许久的内心仿佛落进了一丝阳光,从此以后,她记了他整整十年,亦爱了他整整一辈子。十年后,她终是如愿以偿,嫁他为妻。可他却早已将当初那个小女孩忘却,并且心里还住进了另外一个人。为了逼她离开,他刻意对她冷漠、疏远、甚至百般刁难。可无论多么艰苦,她都不愿也不舍得放弃他。也许命运总是爱捉弄人罢,她永远都不会想到,当国破山河碎,救他一命的机会竟会握在她手上。从前即便是伤透了身心她都不愿放手,可如今为了救他一命,她却已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可她也永远都不会想到,其实这么多年以来,那颗冰冷的心早已被她捂暖。在这一刻,他宁可不要了性命,也决计不能失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