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3200000001

第1章 鸣 谢 ·引言

鸣谢

要完成一本书,光靠作者一个人是不行的。因此,请允许我向对本书问世做出过贡献的一些人表达我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莱特州立大学给我提供专门用于这项写作的假期,正是在这个假期中本书的主体得以完成。感谢我所在的系于2005年秋天让我教授了一门关于希腊哲学的课程,正是从这门课程中我得以勾勒出本书的最初轮廓。

感谢那些在我的“自寻不适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自己发挥的作用并不知情),包括麦卡琴乐队的吉姆·麦卡琴(Jim McCutcheon)、内舞瑜伽中心的黛比·斯特斯曼(Debbie Stirsman),以及我在大代顿划船俱乐部的朋友们,特别要感谢那些有胆量在我后面的位子上划船的人:朱蒂·戴赖尔(Judy Dryer)、克丽丝·鲁恩(Chris Luhn)和迈克尔·麦卡蒂(Michael McCarty)。还要专门感谢迈克尔,他帮助我探索由尔格(功的单位)造成的不舒适的世界,并就第七章中使用的专门术语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感谢辛西娅·金(Cynthia King),她阅读和评论了我的原稿。也要感谢比尔·金(Bill King),虽然他不承认他忠诚于斯多葛主义的信条,但他却一直是我这个斯多葛主义者的写作灵感。

感谢无数不知名的读者,是他们帮助我把本书的论述变得更加有力。还要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西布莉·汤姆(Cebele Tom),她是本书耐心而又坚韧的文学助产士。

然而,最大的谢意,要送给我的妻子杰米(Jamie),是她给了我时间尤其是空间,使我得以写成此书。

引 言   生活之计划

你想要从生活中得到什么?你的回答可能是这样的:我想要一位关爱我的配偶、一份好工作、一所漂亮的房子,但是这些只是你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我的问题是从最广阔的意义上提出来的。我问的不是你日常活动意义上的目标,而是生活中的高远目标。换句话说,在你人生的所有追求中,什么对你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在说明这样的目标时,很多人都会遇到麻烦。他们在生活中知道他们每分钟需要什么,甚至每十年需要什么,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停下来思考过生活中的高远目标。他们没有高远目标,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文化并不鼓励人们思考这样的问题。的确,生活中有太多让人分心的事情,以至于他们没有必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是,高远的目标是人生哲学的首要成分。这意味着,如果你缺少生活中的高远目标,你就缺少条理清晰的人生哲学。

为什么拥有哲学那么重要呢?这是因为没有哲学的话,生活就有误入歧途的危险——就是说尽管在你活着时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享受过各种各样的乐趣,但是末了你过的却是非常糟糕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当你躺倒在灵床上时,回望过去,你却发现自己浪费了唯一的一次生活的机会。年华度尽你却并没有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是把生活挥霍掉了,因为你允许自己被生活中各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所俘获。

假定你能够辨别出你生活的高远目标,也假定你能够解释为什么这个目标值得追求,即便如此,你也还是有误入歧途的危险。尤其是当你缺乏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时,你很可能是不能够实现你那高远的目标的。因此,哲学生活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就是实现你生活中高远目标的战略。当你进行日常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实现你认为最终有价值的生活时,你需要做什么呢?你需要明晰的规则。

如果要采取措施避免浪费财富,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专家来帮助我们。翻翻电话号码簿,我们就能找到许多注册理财师的电话号码。这些人能够帮我们弄清我们的财政目标:比如,我们应该存多少钱,以备退休后使用。帮我们弄清楚这些目标之后,他们就能就如何实现它们提出建议。

然而,假定我们采取步骤不是为了避免浪费财富,而是为了避免浪费我们的生命,我们可以寻求一个专家来帮助我们:那就是人生哲学的导师。她会帮助我们考虑我们的生活目标,而且帮我们考虑事实上哪些目标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她会提醒我们:因为目标可能会相互冲突;在冲突产生时,我们需要决定哪些目标应该被优先考虑。因此她会帮助我们整理这些目标,并将它们进行排序。在这个排序中位于塔尖部分的目标,就可以叫做我们生活的高远目标。这应该是一个我们不愿为着其他目标而牺牲的目标。在帮助我们选择了这个目标之后,人生哲学导师就会帮助我们设计实现这个目标的战略。

表面上看,寻找人生哲学导师的地方就是本地大学的哲学系。拜访那里教职员工的办公室,我们就能找到专攻形而上学、逻辑学、政治学、科学、宗教和伦理的各类哲学家。我们也许还能找到专攻运动哲学、女性哲学甚至关于哲学的哲学家。但是除非我们找到一家非同寻常的大学,我们是找不到我所说的那种意义上的人生哲学导师的。

情况并非从来如此。比如说,许多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不仅认为人生的哲学是值得思考的,而且认为哲学存在的理由就是致力于探讨人生。这些哲学家也对哲学的其他领域特别感兴趣——比如逻辑学——但是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追求那种兴趣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人生哲学。

而且,这些古代哲学家并没有将他们的发现据为己有或者仅仅与他们的哲学家同行分享。相反,他们建立学校,欢迎任何想要掌握人生哲学的人做他们的学生。在关于人们应该做什么以获得良好的生活方面,不同的学校给出了不同的忠告。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创立了犬儒派哲学,这种哲学主张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学生亚里斯提卜创立了昔勒尼学派,这个学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在这些极端学派之间,我们发现还有其他许多学派,如伊壁鸠鲁学派、怀疑主义学派等等;而其中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由季蒂昂的芝诺创立的斯多葛学派。

与这些哲学流派相联系的哲学家们,并不就他们对人生哲学的兴趣做出任何辩解。比如说,根据伊壁鸠鲁的说法,“如果一个哲学家不能医治人类的苦难,‘徒劳’就是他的名号。因为就像药物不能驱逐身体的疾病就没有价值一样,哲学不能驱逐头脑的疾病就没有价值。”根据斯多葛主义哲学家塞涅卡的说法,“跟着哲学家学习的人每天都要从他那里带回一点好东西:每天回家的路上都应该变得更加健全一点,或者正走在变得更加健全一点的路上。”

本书就是为那些寻求人生哲学的人所写的。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将集中探讨一种我发现有用并且我想许多读者也会发现有用的哲学。这就是古典斯多葛主义哲学家的哲学。斯多葛主义的人生哲学可能是古老的,但是它值得引起任何一个想要过充实、有意义的生活——也即良好的生活——的现代人的注意。

换句话说,本书提供了人们应该如何生活的忠告。更准确地说,我将充当两千年前斯多葛主义哲学家所提出的忠告的传导者。这是我的哲学家同行们通常不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对哲学的兴趣主要是“学术性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主要是理论的和历史的。比较而言,我对斯多葛主义的兴趣则是实际的。我的目标就是让这种哲学在我的生活中起作用,同时也鼓励其他人让它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作用。我想,古代的斯多葛主义者也鼓励做出这两种努力,但是他们也一定坚持认为,学习斯多葛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我们能够将它付诸实践。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认识到的是,虽然斯多葛主义是一种哲学,它其实也有重要的心理学成分。斯多葛主义者意识到,深受消极情感(生气、焦虑、恐惧、痛苦、嫉妒等等)之害的生活不会成为良好的生活。所以他们变成了对人们大脑运行的敏锐观察者,结果其中有一些人还变成了古代世界中最有洞察力的心理学家。他们持续挖掘避免消极情感萌芽的技能以及在避免不成时消灭这些消极情感的技能。即便那些对哲学思辨持怀疑态度的读者也应该对这些技巧产生兴趣。毕竟,我们当中有谁不愿意减少经历日常生活中消极情感的次数呢?

虽然我成年之后的时间一直都用于学习哲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最近,我才开始对斯多葛主义变得不是那样的无知。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院的老师从来没有让我去研读斯多葛主义者的著作;虽然我是个贪婪的读者,我也没有发现自己读这些著作的必要。更概括地讲,我也没有发现深思人生哲学的必要。相反,和几乎每个人一样,我对缺少人生哲学的生活感觉很舒服:日子都用来寻求一个“富裕、社会地位和快乐等事物的”有趣的混合体。换句话说,我的人生哲学,可以被慈悲地叫做享乐主义的开明形式。

但是在我生命的第五个十年里,各种事情巧合地把我介绍给了斯多葛主义。第一个事件是我阅读了1998年由汤姆·沃尔夫所写的《完整的人》。在这部小说里,有一个角色碰巧发现了斯多葛主义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然后就开始到处宣讲这个人的哲学。我发现这既有吸引力,又令人费解。

两年以后,我为一本关于欲望的书做研究。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我考察了几千年来人们在掌控欲望的问题上所给出的各种忠告。我是从各种宗教对此事的态度开始的,这些宗教包括:基督教、印度教、道教、苏非派禁欲神秘主义、佛教(尤其是禅宗)。然后我又继续考察哲学家们在此问题上的作为,发现只有几个哲学家提出了这样的忠告,他们中最突出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主义者、怀疑论者和斯多葛主义者。

在对欲望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有着一个隐秘的动机。我长期受着禅宗的吸引,并且想象:在结合我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它的过程中,我会变成一个羽翼丰满的皈依者。但令我惊讶的是,我发现斯多葛主义和禅宗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比如说,两者都强调对我们周围事物稍纵即逝之本性的思考,以及在可能的基础上掌控欲望的重要性。它们都建议我们追求安宁,并就如何获得和保持安宁提出了忠告。而且,我开始意识到,斯多葛主义比佛教更适合于我的分析本性。结果,我很惊奇地发现,想来想去我还是想要变成一个斯多葛主义的践行者,而不是一个禅宗大师。

在开始对欲望的研究之前,对于我来说,斯多葛主义要成为人生哲学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当我阅读斯多葛主义者的著作时,我发现我对斯多葛主义者的一切认识几乎都是错误的。开始时,我知道字典把斯多葛主义者定义为“一个对于欢快、悲伤、快乐、痛苦都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因此我期待大写S的“斯多葛主义者”(Stoics)会变成小写s的“恬淡寡欲的人”(stoical)——他们是一些情感上受到压抑的人。然而我发现,斯多葛主义者的目标,并不是要放弃生活中的情感,而是要放弃消极的情感。

阅读斯多葛主义哲学家的著作时,我碰到了一些欢快、生活态度乐观的人(尽管他们认为花时间来考虑一些可能遭遇到的坏事情也很重要),他们完全能够享受生活的快乐(同时他们非常小心,以免被生活的快乐所奴役)。令我非常吃惊的是,我还碰到了一些非常珍视快乐的人。的确,根据塞涅卡的说法,斯多葛主义者要寻求发现的,“就是大脑如何才能始终持续在安稳、良好的进程中,能对自己宽和,能够乐观地看待眼下的状态。”他还断言,践行斯多葛主义原则的人,“不管他是否有这个意愿,肯定会有持续的快乐以及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伴他左右:因为他能够从自身挖掘出快乐,而且这快乐是其他快乐所无法超越的。”斯多葛主义哲学家墨索尼亚斯·鲁弗斯(Musonius Rufus)也有类似的言论,他说:如果我们依照斯多葛主义的准则来生活,“一种欢快的性情和一种坚实的欢乐”就会自动跟随而来。

斯多葛主义者并非悲哀地退居一隅,被动接受世界的恶习和不公正,而是充分地参与生活,并且努力工作,以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比如,考虑一下小加图吧。(虽然他对斯多葛主义的文献没有做出过什么贡献,但是加图却是一个斯多葛主义的践行者;的确是这样,塞涅卡把他称作完美的斯多葛主义者。)加图的斯多葛主义并没有阻止他为恢复罗马共和国而勇敢战斗。同样,塞涅卡的精力似乎特别充沛:他不仅是哲学家,还是成功的剧作家、皇帝的顾问和公元一世纪的投资银行家。马可·奥勒留除了是哲学家之外,还是罗马皇帝——的确,也是有争议的、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当我阅读这些斯多葛主义者的传记时,我发现我对他们充满了仰慕。他们有勇气、心平气和、通情达理而且有自我约束力——这些都是我想拥有的特征。他们还认为履行我们的责任、帮助我们的人类同胞是非常重要的——这正好也是我的价值观。

在我研究欲望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有思想的人几乎不约而同地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克服我们的贪得无厌,我们是不可能有良好、有意义的生活的。还有一个共识就是:驯服我们贪得无厌之倾向的绝妙办法,就是劝说我们去渴求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这似乎是一项重要的领悟,但是关于我们如何能够切实做到这点的问题,仍是悬而未决。然而我兴奋地发现,斯多葛主义者拥有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开发了一项相当简单的技巧,如果使用这个技巧,只要使用一次,就能使我们高兴于我们是我们自己、过我们自己正好在过的生活——不管它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我越研究斯多葛主义者,就越发现自己被拉向了他们的哲学。但是当我试图和其他人分享我对斯多葛主义重新兴起的热情时,我随即发现以前误解这一派哲学的并非我一个人。朋友、亲戚,甚至我在大学的同事,似乎都认为斯多葛主义者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压制所有的情感,因此过着病态、被动的生活。我豁然开朗,斯多葛主义者实际上是不公正裁决的牺牲品,我自己在不久前也帮助强化了这种不公正的裁决。

仅仅这一认识,就足以促使我写一本关于斯多葛主义者的书——一本拨乱反正的书——但当写作进行时,我有了一个比拨乱反正更为强烈的动机。在学习了斯多葛主义之后,我低调地进行了一番试验,试着把它当做我的人生哲学。这个试验到目前为止足够成功,以至于我感觉不得不将我的发现公诸于世,我相信其他人也能从学习斯多葛主义并采用他们的人生哲学中获益匪浅。

读者诸君自然会对斯多葛主义的实践包含什么内容感到好奇。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一个将要成为斯多葛主义者的人,可能是通过在一所斯多葛主义的学校学习来学会如何实践斯多葛主义;但现在这是再也不可能的事情了。一个想要成为斯多葛主义者的现代人,可以转而请教古代斯多葛主义者的著作,但是他试图这样做时却会发现,许多著作——尤其是许多希腊斯多葛主义者的著作——都已经失传了。而且,如果读那些幸存下来的著作,他会发现,尽管这些人长期讨论斯多葛主义,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为斯多葛主义的新手提供一项学习计划。我写这本书面临的一项挑战,就是从散布在斯多葛主义著作的零碎线索中制定出这样一个计划。

尽管本书余下的部分会为那些将要成为斯多葛主义者的人提供详细的指导,但是我还是要在这里描述一下,如果要采纳斯多葛主义作为我们的人生哲学的话,我们应该要做的一些事情,以作为入门的介绍。

我们要重新考虑我们的生活目标。特别要树立于心的是斯多葛主义这样的主张,那就是我们渴望的许多东西——最显著的就是名誉和财富——都是不值得追求的。我们要转而把注意力放在对安宁以及斯多葛主义者所说的德行的追求上。我们会发现,斯多葛主义所说的德行和当今人们用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所具有的共同点是极少的。我们还会发现,斯多葛主义者所寻求的安宁,并不是镇静剂可以带来的那种安宁。换句话说,它并不是一种无生气的状态。相反,它是去除了如气愤、悲伤、焦虑、恐惧这样一些消极情感,而获得了积极情感——尤其是欢乐——的一种状态。

我们要学习斯多葛主义者发掘的用于获取和维持安宁的各种心理技巧,而且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比如说,要小心地区分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和不能够控制的事情,以便我们不再为自己不能够控制的事情着急,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够控制的事情上面。我们也会认识到,别人要破坏我们的安宁有多么容易,因此我们要实践斯多葛主义的策略来阻止别人搅扰我们。

最终,我们要成为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更内省和更深思熟虑的观察家。从事日常事务时,我们要审视自己,要反省我们看到的事物,力图辨明生活中苦恼的来源,并且考虑如何避免这些苦恼。

践行斯多葛主义显然是要付出努力的,但这对于所有真正的人生哲学来讲都是一样的。的确,即便是“开明的享乐主义”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开明的享乐主义在生活中的高远目标就是将一个人一辈子经历的快乐最大化。一个人要践行这种人生哲学,就要花时间去发现、探索,对快乐之源进行排序并且调查它们可能会碰到的任何难以对付的副作用。然后,开明的享乐主义者就要规划让他将要经历的快乐数量最大化的策略。(而不开明的享乐主义是一个人不假思索地寻找短时间的满足,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前后连贯的人生哲学。)

践行斯多葛主义所需要的努力可能比践行开明的享乐主义所需要的努力更大,但是却比践行比如说禅宗,所需要的努力更小。一个修习禅宗的佛教徒必须要冥想,这是一种既花时间(在其中的一些形式中)又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有很大挑战的实践。比较而言,践行斯多葛主义并不要求我们分配大量的时间来“练习斯多葛主义”。斯多葛主义要求我们经常反思我们的生活,而这些反思的时段总的来说是可以从日常的零碎时间中挤出来的,比如说当我们困在交通堵塞之中时,或者如塞涅卡建议的躺在床上等待睡意来临时。

在对践行斯多葛主义或其他任何人生哲学的“成本”进行评估时,读者应该意识到,没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也是要付出成本的。我已经提到过一个这样的成本——即把你的日子用来追求毫无价值的事物因而浪费了生命的危险。

有些读者这时可能会发问:践行斯多葛主义是否与他们的宗教信仰相容。就大多数宗教而言,我认为是相容的。尤其基督教徒会发现,斯多葛主义的观点和他们的宗教教义会产生共鸣。比如说,他们会分享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对获得安宁的渴望,尽管基督教徒可能把安宁叫做和平。他们会欣赏马可·奥勒留“爱人类”的命令。当他们遇到爱比克泰德“有些事情是由我们决定的而有些事情却不由我们决定”的言论时,如果他们也有这种意识,就会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能决定的事物上面。基督教徒还会想起经常被认为是神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所写的“安详之祷文”。

说到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一个人既可以做一个不可知论者,同时又践行着斯多葛主义,这也是可能的。

本书后面的部分将一分为四。在第一部分中,我将描述哲学的诞生。虽然当今的哲学家都倾向于把时间用来论辩玄奥的话题,但大多数古代哲学家的主要目标却是帮助普通民众过更好的生活。我们将会看到,斯多葛学派是古代最受欢迎和最成功的哲学流派之一。

在第二三部分中,我要解释,为践行斯多葛主义,我们必须做些什么。一开始,我会描述斯多葛主义者发掘的用来获取和维持安宁的心理学技巧。然后我将描述斯多葛主义对于应对日常生活压力的建议,比如说:如果某人侮辱我们,我们将如何回应?虽然两千年来世界改变了许多,但是人类的心理却改变甚少。这就是我们这生活在21世纪的人能够从塞涅卡给一世纪的罗马人的忠告中获益匪浅的缘故。

最后,在第四部分中,我将为斯多葛主义进行辩护,驳斥对它的各种批评;而且我将借用现代科学的发现来重新评价斯多葛主义的心理学。在结束这本书时,我将谈及自己在践行斯多葛主义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

我在学术界的同行可能会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比方说,他们可能会对我如何诠释斯多葛主义的各种表述产生好奇。然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普通读者,就是那些担心他们会在生活中误入歧途的读者。这包括那些意识到自己缺乏一种一以贯之的人生哲学,因而挣扎沉浮于日常事务的人:他们的今日之果无非是在抵消他们的昨日之果而已。这也包括那些有人生哲学但却担心其有所缺陷的人。

我是带着下面的问题来写作本书的:假使古代斯多葛主义者要承担起一项任务,为21世纪的人们写一部指南——一本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生活的书——那么这本书将是什么样子呢?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同类推荐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理想国

    理想国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共分为十卷,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内容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或者让政治家去学习哲学。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阐述了荀子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主要讲述了苟子对命运、人性、品格、礼仪、治学、坚持、应变、荣辱等方面的学说,希望给您带来有益的认知。《荀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写法推陈出新,开时代之风气,使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普通民众。本书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沐千年一清秋

    沐千年一清秋

    “瞿沐曦,你喜欢他干什么啊?”“可是他那么好看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个颜狗。”“嗯?颜狗?什么意思?”“哎呀,就是...折服于颜值的意思。”
  • 英雄批发大佬

    英雄批发大佬

    赵小鸣穿越了,还得到了英雄联盟的制造系统。亲爱的女巫小姐,你是不是还在为法力值不够而夜夜难眠,现在只需要350金币,购买蓝水晶,将永久添加法力值250。高贵的骑士大人,你是否还在为输出不够无法俘获美人心而后悔不已,选择赵家小店,暴风大剑为你解决一切输出问题,如果对实力提升不满意,还可以合成无尽之刃,饮血剑……国王大人你是直接来十顶灭世者的死亡之帽还是考虑一下购买英雄技能,比如“烈焰风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批发英雄的人。(不玩游戏不影响阅读,新书请诸位收藏推荐。)
  • 龙血战神

    龙血战神

    相传,远古时期的龙祭大陆,是太古神龙的天下,时至今日,神龙灭绝殆尽。龙辰,原本是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却因为父亲所遗留的神秘玉佩,吞食远古神龙之传承精血,以亿万龙族之血脉,坐拥美女,鏖战天下!破龙脉,凝神丹,武动天河星辰,身渡轮回万劫,任你修为通天彻地,实力霸绝寰宇,我自有远古十大祖龙精血,吞食宇宙天地,掌控无尽生灵,龙之传人,万古长存!
  • 闪婚厚爱:总裁老公宠上天

    闪婚厚爱:总裁老公宠上天

    薄织雾原本以为,自己和陆沉舟的婚姻就是一场对两个人都有好处的交易。他替她打脸虐渣找爹妈,她替他应付奶奶与媒体。可是结婚后她才发现,自己被坑了!薄织雾花式作死只希望陆沉舟主动提出离婚,然后拿到五千万然后和他说再见,可这个陆沉舟却跟黏上了她一样不肯撒手!!“总裁,夫人在片场欺负人。”“冷藏对方。”“总裁,夫人对外说自己是富婆”“黑卡给她”“总裁,夫人说她要和你离婚!”某人在她耳边邪笑着问道:“还离婚么?”薄织雾哀嚎着:“不离了,我再也不敢提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位面之盘

    位面之盘

    他见到了一个罗盘,从此不受天地限制的穿梭
  • 盛世嫡妻

    盛世嫡妻

    一张退婚书,再加一赐婚圣旨。三无嫡女:无才无貌无德。鬼面王爷:毁容嗜血中毒。世人拍手:绝配。然而众人并未等到笑话,等到的确是恩爱缠绵。面对众女挑衅,她只是微笑,然后将她们踩在脚底。面对众男爱慕,她只是转身,姐要的男人只有一个。他为了妻,要将这万里河山踏在脚底。。他为了妻,要将众人燃烧成灰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儿童生长发育诊疗室

    儿童生长发育诊疗室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就医师在行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为家长解惑。全书主要有四个部分:体格生长与矮小、青春发育与性早熟、性发育延迟、儿童青少年的特殊问题。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
  • 穿越的正常展开方式

    穿越的正常展开方式

    获得超能力的正常打开方式:1、实验实践自己的异能,基本了解和掌控了异能的情况和使用。2、确认世界地图,唯我独法or超现实。3、从心,遥想,定计划。4、学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