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6600000019

第19章 李陵攻打匈奴被俘(2)

单于获得这个宝贵的情报,犹如死而复生。在没有后顾之忧并深知汉军底细的情形下,他再度发动猛烈攻势,而且边战边指名大叫:“李陵、韩延年快来投降吧!”

李陵被困在山谷当中,匈奴在山上占尽了地形优势,箭像雨一般从四面八方射过来,但李陵还是神勇地突围继续南下。可是还没到鞮汗山,箭已经全部用完了,人只剩三千多,他们只好弃了军车,把车轮拆下来,以车轮上撑着轮圈的直木作为武器,军吏手持短刀,一边战一边走。当他们到达鞮汗山进入了峡谷的时候,单于由于熟悉地形,绕道抄到了李陵前面,从李陵必须要经过的路的山上角落处投下石块,士兵被打死不少,而且几乎不能前进。

黄昏后,李陵一人穿着便衣独步出营,交代左右的人不要跟随,说他要一个人把单于抓来。可是过了许久,李陵却丧气地回来,叹息道:“兵败,死矣!”

部下劝慰着说:“将军威震匈奴,现在只不过是运气不好罢了。以后再想办法回去就是,当年的赵破奴战败后被匈奴所虏,后来逃回,天子还不是对他很礼遇,何况是将军您呢?”

虽没有明说,但李陵部下的意思很清楚,是在劝他暂时先投降再作打算。李陵断然地回答说:“请不要说了,我如果不死就不是壮士了!”

李陵当下就把所有的旌旗砍断,连同随军所带的贵重东西全部埋到了地下。然后感慨地叹道:“只要再得几十支箭就足够我们突围,可惜我们现在没兵器可战!天亮以后,恐怕只好坐着等受缚了!我看现在大家不如分散突围,有逃得出去的,还可以回去向天子报信。”

于是他发给士兵每人两升干粮,并要他们带一大块冰,等渴的时候吃,期望逃出后到遮虏障(即居廷)会合。

等到半夜要敲鼓准备出发时,鼓却敲不响,这似乎不是好兆头。李陵和韩延年上马,跟随的有十多名壮士,后面立刻有数千匈奴骑兵追赶过来,没多久韩延年就战死了。李陵叹一声:“没脸见天子了。”只好投降匈奴。

主将被擒,匈奴大概也没再彻底搜寻残兵,因此有四百多人逃回了边塞。

这就是李陵投降匈奴的经过,我们暂且不说这事件发生以后,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所表示的意见及因而受到酷刑的悲惨遭遇。先就客观立场来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

有人说李陵之所以兵败被俘,是因为他逞英雄,只以五千步兵孤军深入,犯了兵法上“轻兵逐利”的毛病。又说在沙漠作战,竟以步兵对骑兵,显然会吃亏。李陵出身将门而明知故犯,当然要败。

这个说法如果是先假设打匈奴只是李陵他家的事情的话,那还相当有道理,但一去掉这个不可能的假设而求诸事实,则这个说法对李陵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没错!“五千步兵”“孤军深入”都是李陵自己说的,他为什么要惹这个麻烦、冒这个险?说他是逞英雄,也没错,他是不甘作李广利的“牛后”!可是我们帮他想想,如前面所说过的,像李广利这么蹩脚的“大”将军,有哪个有志气有才能的人,愿意老是屈居在他下面,何况是名将之后?此其一。

而李陵之所以会由“愿自当一队”逞英雄,进一步变成“五千步兵”,是因为汉武帝表示“出兵太多,无骑兵可派”,所以李陵才会要求只需要五千步兵就可以了。而事实上李陵在酒泉、张掖练兵的时候,他的官职是“骑都尉”,他何尝不想要骑兵?只是既然已说要自当一队,一听没骑兵就退却,岂是李广的孙子所愿意做的?此其二。

我们再看汉武帝所说的“出兵太多,无骑兵可派”是不是属实。那年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这时候的汉朝当然已无法像二十年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将五万骑,私负从马(私人自行装备,非政府发的)复四万匹,步兵转者踵军后又数十万人”那种大排场,可是也没窘到只因发了三万骑兵给李广利作为主力,就再派不出骑兵的地步。

这件事发生在秋天,而天汉四年春天,也就是只隔一年多以后,汉武帝又出兵攻打匈奴,发出的骑兵有李广利六万、公孙敖一万,此外,路博德的一万余可能也是骑兵,一共就有七八万之多,难道都是在一年之间突然冒出来的?可见汉武帝说发不出骑兵并不是实话;何况李陵自负其能,要求也不会多,而且既然言明是出奇兵,只求牵制对方,也不可能要多,分明是汉武帝故意不给,此其三。

又当李陵的豪语获得汉武帝赞许而赋予任务的时候,汉武帝还知道要路博德在中途接应李陵,后来因为路博德不愿意,上奏书而引起汉武帝误会,汉武帝竟然马上把路博德调到距离李陵预定回军路线很远的西河郡,而仍然要李陵孤军深入敌境,因此可以说汉武帝在误会、盛怒的情况下,撤销后援部署,根本是要李陵“好看”——你说你行,我倒要看看你有多行!也等于是要他去送死,这一点也并非不可能。试想,他既能莫名其妙地“宠”李广利那种庸才,当然就有可能“整”李陵这种良才,此其四。

李陵自愿牵制单于兵力时,是说“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兰干山在哪里,著《汉书》或《通鉴》的人都没有说明,但摊开地图看看,后来汉武帝命李陵去的浚稽山,已经接近今蒙古的最北边。汉武帝伐匈奴,从未超过这里,兰干山不可能在更北边。而汉武帝之所以会要他去浚稽山,是由于路博德的奏书说,秋天不适合出兵攻打匈奴,希望来春再和李陵合攻浚稽山。我们揣摩他的心理,他上奏书的目的是想免去为李陵接应的“小”任务,他另外提出非接应而是合攻的建议,自然要比原来的艰巨些,所谓艰巨就是比兰干山更深入北方,更接近单于,依此可知兰干山应在浚稽山的南面,也就是说汉武帝不但取消李陵北攻的接应部署,而且还因误会李陵为了逃避原先承诺的任务,教路博德吹更大的牛,就索性让他到他“吹”得更大的浚稽山去。这样一来,接应没有了,征途反而更远,李陵又能怎么办?此其五。

讲述完李陵败降后,《汉书》记载当时汉内部的情形说:李陵兵败处,距边塞一百里左右,边塞把这消息向汉武帝报告。汉武帝听了,心里希望李陵能够死战,但又不知李陵是不是会战死,就把他母亲和妻子召来,叫算命的为她们看相,算命的说看不出有“死丧”之色。后来果然又传来李陵投降的消息,汉武帝非常愤怒,就责问早先李陵派遣回来报告前线顺利并因而被封为郎的陈步乐,把步乐吓得自杀了。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李陵败降之前,汉武帝就已经知道他陷入必须拼死的苦战,也知道战场离塞外只有一百多里,而一百多里对骑兵来说根本只算短距离作战。他不但不马上派兵驰援,反而有闲工夫叫算命的来看看李陵会不会战死,这种一开始就预备他死,最后又巴不得他战死的“死亡任务”,李陵实在是没有办法完成,此其六。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本书开头就已经描述的,在一种偏差的地域观念下所造成的关西军人的悲剧!在这个悲剧中,皇帝可以为了捧一个外戚,花一年多的时间为他筹集出征所需的“行当”,弄得天下骚动;打败回来只气到不准他进关,然后又让他风风光光再度出征;出征时早就有十几万部队放在边地作预备队;出征后,都已经快回到国门了,还要派兵出去支援。可是却不肯为一个关西名将的后代发骑兵、派后援,最后还让边塞若无其事地等待百里外传来勇将的死讯。

汉武帝真是这样逼使李陵兵败异域吗?不是的,《汉书》记道:“久之,上悔陵无救。”请注意此处用的是“悔”字,所谓悔,就是该做而没做所造成的懊恼。汉武帝后悔没给李陵救援!他醒悟到,路博德的奏书是关键所在,汉武帝说为李陵安排后援,应当等李陵出塞后,再下令路博德负责去接应李陵就可以。当初就是因为预先下令,所以才让路博德这个老将有机会耍奸诈!

但是后悔根本无济于事,汉武帝的多疑和果于诛杀,使这个悲剧愈演愈烈,终于使李陵流落北地,永远当不成汉人了。而后悔之前,汉武帝已经在同一件事情上制造了另一个悲剧人物——司马迁。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自幼就怀有崇高的理想,她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护士,是她生平唯一的愿望。为了这个夙愿,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护理事业。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虽毁誉参半却止于宫廷内斗,于民休养生息,可谓“明主”。吕雉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她帮助刘邦完成了统一事业,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吕雉封王诸吕是她临朝后犯下的最大错误。因为她的封王诸吕而使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一度极为紧张,最后引发出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虐杀戚夫人和刘如意,表现了吕雉的暴虐和不仁。吕雉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 中国十大文豪——欧阳修

    中国十大文豪——欧阳修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以及文艺批评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而且具有形式新颖、语言酣畅、叙事委婉、绘景优美的特色,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
热门推荐
  • 清穿之三爷

    清穿之三爷

    帝王风流,后宫三千。三爷面对这样的帝王,他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所谓日久生情,就真的是日久生情。他想过逃,想过放弃,却终究抵不过他早便设下的天罗地网。-弘历:朕发现朕的儿子换了个魂,朕该怎么做,在线等,朕挺急的。日久生情:)
  • 穿越金庸武侠之少年风华

    穿越金庸武侠之少年风华

    一名现代社会屌丝穿越到金庸三部小说世界中,贪婪的享受着武侠世界中的乐趣,也见证一个个英雄人物的悲剧,失去所爱……留下的只有一棵冰冷的心…………
  • 我凭实力做团宠

    我凭实力做团宠

    轻松向小甜饼,快快乐乐当团宠。(注:本文为架空古代背景;含微量穿越元素)上一世的孟玉乔是不幸的,幼时爹不疼娘不爱,长大后又遇到渣男小三;但是上一世的孟玉乔又是幸运的,老天垂怜,给了她一次重新投胎的机会。这一世她穿越回古代,成为周朝高门大户孟家的嫡三小姐,她要凭自己的实力逆风翻盘,成为团宠,不仅要亲情友情双丰收,还要成为某个男人的心头肉、掌中宝!
  • 月夜渡

    月夜渡

    她说,世人与阿临的天平,她将永远偏向阿临。他说,他要如何做才对的上她的好。十一年相处,阿临说了一声‘等我’便没了身影她独自前往他的城市,读书,扎根他在大洋彼岸韬光养晦,回来时危机四伏,刀尖舔血步步算计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待尘埃落定,他终于可以说一声段然,我来娶你了。
  • 在平行世界当德鲁伊

    在平行世界当德鲁伊

    平凡的普通人张伟,不知怎么的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但在这个全球修行征战异星的世界,张伟却不再平凡。
  • 无苏寂梦

    无苏寂梦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晚上熬夜,玩游戏、煲剧、看电影、做企划……各种各样的不可抗力因素。然而林煜麟不肯入眠的理由迥乎不同,因为只要一闭眼,他就会堕入另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是一个与夜晚对抗、与梦魇搏斗的故事,沉沦者几乎没有胜算。无论任何人怎么努力,一切都只会往坏的方面发展……地球平均白天十二时,晚上十二时,夜那么长,你熬得住吗?
  • 一等刺客

    一等刺客

    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因为一次意外经历,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名刺客......
  • 就这样很美好

    就这样很美好

    陈曌跟茖小葵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之间互相喜欢,可总是因为误会对方而错过很多,他们是否能够修成正果呢?
  • 噬骨之蝶

    噬骨之蝶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南宋锦衣卫

    南宋锦衣卫

    热血青年重生在南宋奸相韩侂胄之子,纨绔败家小衙内之身。从神秘莫测的脂粉堆到手握权倾天下的特务机关。外有夷狄亡我华夏之心不死,内有权臣直把杭州作汴州。金国方强,蒙古将兴,华夏风雨飘摇,山雨欲来风满楼,看热血男儿统朝野、战四方、平天下、驱逐鞑虏,直捣黄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