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5300000047

第47章 请学会拥抱这个社会

中国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要么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要么是道听途说。到了大学毕业后,很多同学对这个社会表示了极大的不适应,想辞职,想去考研。

我读大学时,也曾觉得社会很黑暗,作为一个把“正直”当作第一人生信条的人,我是最见不得社会上那些虚伪的人。

但是,上班后发现自己的想法不是真实的。人具有两面性,我也有两面性,在我的身上绝非只有正直和善良,也有不宽容和不慈悲。

一个人在描述自己的时候,难免会美化、夸大,这方面我不能免俗。所以通过文字想象一个人的生活,往往是你想象中的样子,不是完全真实的我。

我每天在博客微信上回复大学生的信,兢兢业业,坚持了六年了,不容易吧,很多人表示要向我学习,将来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你看,网上的秋叶似乎没有一点世俗烟火气,不收钱,不图利,这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真实的我每天都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被人认同,然后希望出本书能大卖,赚点稿费。因为我也得吃饭睡觉,赚钱养家。只不过我能骄傲地说,我是站着挣钱的,这钱不是靠坑蒙拐骗或者依附权力赚来的。

一个人正直还是虚伪,评价的标准是自己还是别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人,那是不正确的,坦率地说我明白这个道理差不多过了30岁。

为什么我在前面学习的方法里强调要培养多维的思考框架?就是这个社会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社会上的事情并不是简单可以用好或者坏来划分,很多问题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

恰恰是那些不了解社会的人,容易依据看到的现象就对社会上的事情下断言,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就速速做结论,这恰恰是我们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这几年,网上时不时会出现“老人摔倒不扶”的热点话题,很多人认为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沦丧。

不扶并非完全是社会风气沦丧的表现,还有其他的原因。

在有人围观的情况下,我会打电话报警,但我是不敢主动去扶的,我也害怕被“彭宇”了(假如你不了解彭宇案,可以去百度下)。不帮扶老人不能说明我们变坏了,而是不好的制度设计让做好事的人没有好报,所以不扶成了正常人趋利避害的正常心理。如果改变制度设计,愿意做好事的人会很多的。

这个社会是变得冷漠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妖魔化一切看起来冷漠的行为。

心理学上,有一个“旁观者效应”。这个效应是说在紧急情况现场,假如旁观的人很多,大家都以为别人会对受害者提供帮助,自己就没有去帮助,结果是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想各位假如了解这个效应,就可以让我们对人性稍微恢复一点信心。有些人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帮扶,有些人只是误以为自己不需要去做,因为肯定会有别人去救。

很多人以为自己比别人更道德,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善良,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客观,可惜这些优势是靠不住的。真相是你大概不比其他人更好,当然也不会更坏。只不过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时候你展示的是让人喜欢的一面,有时候展示的是让人讨厌的一面。

进了大学,一定要找机会深入了解这个社会。学习是一种方式,阅读是一种方式,交友是一种方式,旅游是一种方式,打工是一种方式,公益是一种方式,支教也是一种方式。这些都是让你了解社会的窗口,就好比盲人摸象,只有多摸才能尽量了解全貌。

千万不要因为融入社会时,遇到不期而至的挫折和打击,就变得偏激,甚至用更恶的恶来对付那些对你不好的人。

想了解我们国家和美国对孩子的社会教育有什么不同吗?推荐一本书《美国学生社会技能训练手册》,假如你们要出国,这本书也用得上。

实操训练

找一个参加过山区支教的老生做一次采访

搜索“麦田计划”,或者了解下你们大学的山区支教活动,找一位参加过活动的同学,和他约一次采访,问问他:

1.你为什么要去支教?

2.在支教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3.支教让你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哪些改变?

和与你拥有完全不同经历的人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也是了解社会的一个好办法。

同类推荐
  • 自我的实现

    自我的实现

    本书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介绍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思想,具体包括自我实现的超然理念、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自我实现的生活哲学、自我实现的目标方向等部分。
  •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人生在世,谁愿求人?人生在世,谁又能不有求于人?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不可能不遇到求人办事的问题。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想要在事业上谋求发展,怎能不好好学学办事之道!
  • 懂取舍知进退让你左右逢源

    懂取舍知进退让你左右逢源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做人做事要懂取舍、知进退的智慧。闲暇之余,读一读本书,足以让你领悟处世的技巧,做人做事的原则,形成一套自我调整的方式。也许,意外的收获就在书中。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 四十惑不惑

    四十惑不惑

    高邑编著的这本《四十惑不惑》紧紧围绕“四十惑不惑”这一核心内容,从生活中取材,着重点部分进行分析。书中的内容只有在付诸行动实践那一刻才有真正的价值,才能感受到四十“入世”而惑与“出世”不惑的巧妙结合。
热门推荐
  • 帝昱

    帝昱

    上古时代,瑰丽玄奇,波澜壮阔。有女娲炼石补天,震慑众神,重正四极;有夸父逐日,饮河渭大泽,死后弃杖化桃林;有大羿射杀十日金乌,妻嫦娥窃昆仑不死药奔月长生;有少女精卫为情投身大海,死后化为神鸟……走出苍梧之野的少年,在这些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充当着主人公,直到登临绝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撞出的火花

    撞出的火花

    这是一个无厘头的故事,男女主角误打误撞撞出了一场有了后续的故事……
  • 同学一会

    同学一会

    曾经的恋人,曾经的兄弟,分别三十年,人各殊途,命运迥异,是形同陌路,还是再续前缘。看一场比年轻、你财富、比地位、更是比真心的游戏。
  •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 这个男人很帅

    这个男人很帅

    一个国家,一个朝代,总得有人站在浪尖,中流砥柱一个家庭,一个氏族,总得有人站在高处,顶天立地一个连队,一个军团,总得有人站在前锋,所向披靡人,无所谓贵贱,无所谓美丑,也无所谓光明和黑暗活在这个世界上,既无所谓成功,亦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辉煌,也无所谓惨淡我总是认为,我努力去做,做好了一件事情,那我就不再是一事无成我觉得,自我欣赏是一种勇气,不管是孤芳自赏,还是卓尔不群
  • 天绘词修

    天绘词修

    拿起屠刀,杀生成魔,此毒长久却难得。仙成厉鬼尘心死,浴血焚身我杀佛。
  • 错孕成婚,爱妻成瘾

    错孕成婚,爱妻成瘾

    他们是离过婚的,但是并没有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因此仍旧是合法夫妻,于是,多年的独守,让这样的一个情债变成了一种命中注定……
  • 磕点甜剧

    磕点甜剧

    一个不想结婚,却想要个孩子的女人;一个暂无结婚计划,却有了个孩子男人;不卑不亢,不妖不作;生活太苦,甜宠下去也挺好~
  • 嫡女风华:暴君独宠

    嫡女风华:暴君独宠

    再次睁开眼睛,李若离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还是一个大家庭的嫡女,身份高贵,可是那又怎样?该死的阎王,我明明很幸福的,为毛要让我穿越?不行不行,我要回去!什么?_?回不去?那你得跟我补偿!宅斗好可怕,李若离确定她绝对在各种斗的电视剧里活不过三集,不过没关系,她有暴君宠着!看不起我的人?“夫君,她欺负我!”“拖出去剁了喂狗。”……“夫君,她说让我滚把这个位置让给她,还说我丑。”“拖出去毁容再剁了喂狗!”李若离奸笑,跟我斗,我不行就关门放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