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76300000016

第16章 潜心于教育救国(2)

1915年1月18日胡适离绮色佳城应邀到波士顿出席该地区开的卜朗吟(Boston Browning Society)会议。期间曾赴哈佛大学访友,在此遇中国同学郑莱、吴康、宋子文、张福运、竺可桢、孙恒、赵文锐、陈长蘅、贺茂庆等人,大家畅谈极欢。20日夜,澄衷老同学竺可桢请他吃饭,在座的有郑莱、张子高等7人,彼此都有见面难得之感,故倾谈甚快,其中胡适与郑莱说话最多。他们讨论了中国的重要问题,一致认为:(一)设立国立大学以救今日国中学者无处寻求高等学问之地,(二)设立公共藏书楼、博物院,(三)设立学会等等。大家各抒己见,表示了对祖国的怀念和希望。

同年2月22日,胡适与学校里的英文教师亚丹先生的一次谈话,也谈到设置大学的问题,这位教师问他:中国有大学吗?他答不上来。这位老师又说,如果中国想保全固有之文明,创造新文明,那末非有国家大学不可。并称国之先务,莫大于是。胡适听了很有感触,于是便将自己近来所主张办国立大学之方针向老师作了汇报,其中谈到了他在《非留学篇》中的许多主张。当时老师十分夸奖他,并称中国如有一所完美之大学,他将以自己收藏多年的书籍千余册相赠,鼓励胡适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胡适听了很受鼓舞。当天他在日记里写道:“吾他日能望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剑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胡适特别强调在国内设立国立大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国内如果没有一个地方,让人们去求取高等学问,那末人才势必外流,到外国去留学,这种局面不改变,国内文明将永无进步之希望。因此他特别强调办国家大学。

胡适上述思想,在他写的《非留学篇》一文里,讲得更为透彻。这篇文章发表在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上,约有1.5万字。此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他对待官费留学生的看法,及其对改革国内高等教育的意见。文章开宗明义,对留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批评。他说:“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非敲门砖也,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

他告诫人们首先要认识到留学是不光彩的,以数千年之古国,东亚文明之领袖,一变而北面受学,称弟子国,天下大耻,莫过于是。但他并不反对国家派遣留学生,而是要人们知道这是一种耻辱,记住把它洗刷掉。同时,要明确自己责任,不能把留学当作将来回国猎取功名富贵的敲门砖,而是要如渡海之船夫,乘风而来,采山之神药,乞医国之金丹,然后扬帆而归,以他人之所长,补我所不足,使我国古文明,得新生机而益发扬张大,为神州造一新旧混合之新文明。因此,他说:“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是故派遣留学生至数十年之久,而不能达此目的之万一者,是为留学政策之失败。”

有鉴于此,他认为大量派遣青年(时每年200人)出国留学,是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他主张把每年派遣留学生的官费(银40万元)拿来在国内办高等教育,而以留学为造就大学教师的途径,如是以大学为鹄、留学为矢,那么我国教育前途,或许会有希望了。他批评政府数十年来的留学政策,是忘本逐末,以留学为久长之计,而不知振兴国内大学,推广国内高等学校,以为根本之图。他说:“国内高等学校不兴,大学不发达,则一国之学问无所归聚,留学生所学,但成外国入口货耳”。这是舍本逐末的政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政府自然偏重实际科学——工科,而看轻了文科。于是,由于上以所劝,下以此应的关系,留学生多去学工但求一技之长,急于求成,归国谋取利禄。他认为这是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因此他指出:“虽极其造诣,但可为中国增铁道若干条,开矿山若干处,设工厂若干所耳!于吾群治进退,文化盛衰,固丝毫无与也”。既然如此,那末留学是否可以废除呢?他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留学是救急之上策,过渡之舟楫,我国一日未出过渡之时代,留学则一日不可废。不能因噎废食。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过去以仕进利禄的教育方针和派遣留学生的方法。他认为:“今日教育之唯一方针,在于为吾国造一新文明”。接着解释道:“吾国之旧文明,非不可宝贵也,不适时耳!不适于今日之世界耳!”“吾国居今日而欲与欧美各国争存于世界也,非造一新文明不可。造新文明,非易事也。尽去其旧而新是谋,则有削趾适履之讥。取其形式而遗其精神,则有买椟还珠之诮。必也。先周知我之精神与他人之精神果何在?又须知人与我相异之处果何在?然后可以取他人之长,补我所不足。折衷新旧,贯通东西,以成一新中国之新文明,吾国今日之急务,无急于是者矣。20世纪之大事,无大于是者矣。以是为吾民国之教育方针,不亦宜乎。”胡适特别强调文科作用,认为文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他说,为长久计,应该以国内高等教育为主,而以留学为宾。今日之大错,在于以国内教育仅为留学之预备,因此国内各有名的学校,都重视外语,用外国语教授科学;学生以得出洋留学为最高之目的,学校亦以能使本校学生可考取留学官费,或能直入外国大学,则本校之责已尽矣。这是今日最大之隐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提出要改变教育方针,面向国内,具体办法有二:(一)慎选留学生,提出许多严格的标准,比如要通晓国学:《四书》、《五经》、《史记》、《汉书》、《说文》、《唐诗》、《宋词》等。其次是外语要求能读书、作文,还要有第二外语(能以字典读书为度)。文学要能作文自达其意,而且能翻译外文,等等。上述要求,无非是要提高留学生的质量,以便能完成留学生所负的责任,使其归国后为国家出力报效,做一番建设事业。所以他说:“留学者,新文明之媒也,新文明之母也。”(二)增设大学。他认为当时国内虽有几所大学如北京、北洋、南洋三大学,但极不完备,须要从各方面扩充,使之完备。他主张,大学之数,不必多,但要完备精全。不妨就以上述三大学为重点,务使百科咸备,与于世界有名大学之列,然后以余力增设大学于汉口、广州等地。此外还须办省立大学,办法可就已有之高等学堂为起点,改为大学。科目可视省内之急需而增设,如浙江大学可以增设蚕学、种茶专科,福建大学则须设漆工及造船专科,江西大学当设有磁器之类。其次鼓励私人捐款办学,设立私立大学,政府考查成绩,对成效大著者,应予以补助,使之得以充分发展。

上述乃胡适对当时民国政府的高等教育及留学政策的评论和改革意见,也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其中他批评当时留学中存在的一种不良倾向是很尖锐的。他说:“今吾国留学生,乃不知其国古代文化之发达、文学之优美、历史之光荣、民族之敦厚,一入他国,目眩于其物质文明之进步,则惊叹颠倒,以为吾国视此真有天堂地狱之别。于是由惊叹而艳羡,由艳羡而鄙弃故国,而出主入奴之势成矣!于是人之唾余,都成珠玉,人之瓦砾,都成琼瑶。及其归也,遂欲举吾国数千年之礼教、文学、风节、俗尚一扫而空之,以为不如是不足以言改革也。”这段话是很有刺激性的。文章发表后,在留学生中引起剧烈的反响,有同意他的观点的,但也有反对派。那时刚从广东省教育厅卸任到美准备进哥伦比亚大学的钟荣光就很欣赏胡适的这篇文章,当面告诉他说:“教育不可无方针。君之方针,在造人格。吾之方针在造文明。然吾所谓文明,固非舍人格而别觅文明,文明即在人格之中,吾二人固无异点也。”这是同意他的观点的人,但也有反对派。1915年1月胡适到哥伦比亚大学访友叙旧。当时严敬斋以关怀的心情告诉他说,此间有许多人反对你的《非留学篇》,幸得王鉴、易鼎新等为你出力辩护云云。胡却很有自信地回答他说:“余作文字不畏人反对,惟畏作不关痛痒之文字,人阅之与未阅之前同一无影响,则真覆瓿之文字。今日作文,须言之有物,至少亦须值得一驳,愈驳真理愈出,吾惟恐人之不驳耳。”由此可见,胡适是个欢喜辩论的人。

胡适到美留学初期,既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国内的教育制度,对问题的评论比较全面和有系统,而且又提出改革方案。无疑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及教育救国的主张。他说:“吾久欲有所言,而逡巡嗫嚅,终未敢言。然吾天良来责,吾又不敢不言。”由此可见他对祖国的安危及发展前途是十分关心的,同时有一种责任感在驱使着他,所以他选择了以教育救国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后来实践证明他归国后是遵循着自己的理想,而不知疲倦地在这条路上奋斗。

同类推荐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本书讲述了女娲、西施、钟无盐、窦太后、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长孙皇后、文成公主、黄道婆、孝庄文皇后等中国历史上38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与经历。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热门推荐
  • 樱恋蜜爱之坠入爱河

    樱恋蜜爱之坠入爱河

    她们,貌美如花,他们,帅气逼人,原本是天生的一对,可命运偏偏像给他们开了个玩笑,身世?!敬请期待……将为您解开一个个未解之谜
  • 穿越到龙的时代

    穿越到龙的时代

    穿越到龙的大陆成为辛云的朋友和伙伴们一起称霸大陆
  • 圣医邪妃:召唤,兽皇陛下

    圣医邪妃:召唤,兽皇陛下

    她本是修仙界的魔修尊者,却因渡劫失败,不幸身陨魂散残留的一缕魂识穿越至异世大陆,寄身于身患绝症的病弱千金父亲无情,后母狠毒,弟弟妹妹虎视眈眈,皆想置她于死地好在她觉醒了召唤师血脉,又有上古魔兽傍身,顷刻之间就能翻云覆雨犯我者,虽远必诛!
  • 轻狂帝字女

    轻狂帝字女

    前世,她是闻名丧胆的帝总裁,商业界的霸王,她那与生俱来的轻狂却让她死在了自己妹妹的手里,所有人都看不惯她的轻狂。当她穿越,那无视天地之间的轻狂让所有一致恶寒,可她就是有那个资本狂。她的一言一行都无不轻狂,她的功力更是可以将人踩以脚下!他说,她狂,那我就甘愿让她狂,只要她爱我。他说,无论多久,她都会站在她的身后,看着她风光。他也说,她为什么就不能软弱一点,至少软弱,我还可以保护她!当他杀死她时,他可笑的天真终于被瓦解,与生俱来的东西永远都改不掉,她狂的就连死,都不会慌。她一生从未慌过,也从未软弱,现实软弱的代价她承受不起!她更不可能怕!因为她不屑害怕!
  • 最强天道令

    最强天道令

    新书已发!《大师兄的归隐生活》,求收藏,求推荐票!!! 昼为阳,夜为阴!世界被分为一世两界!天地被分为一天两地!这片世界,有妖魔,有鬼怪,每当夜幕来临,那一缕幽雾重现世间,四野茫茫,尽是埋骨地,骷髅横行,妖魔出世。一盏古灯,黑夜中守护宁家村!这一切,都在宁十三走出村子后,慢慢改变!群号:76742779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
  • 怪盗小懒后

    怪盗小懒后

    此女古灵精怪,神经大条,好吃懒做,色胆包天,无恶不作……可是却有一门独门绝技,外号‘盗圣’。天下没有她偷不到的东西……只是她……懒的偷。“虾米?皇后?有东西吃嘛,有床睡嘛?OK,OK,就当皇后了!”某女懒散的问道,随后满意的点点头。就这样,本朝最最最最懒的懒女嫁给集智慧与相貌一身的年轻皇帝,所有人捂嘴偷笑。
  • 无赖魔尊是妻奴

    无赖魔尊是妻奴

    简介:异能少主陌未晚强势归来,冥冥注定中的回归,却因主魂归一魂离使其拥有双重人格。抢她食,让那人当乞儿;窥她钱,把那人扒得连底裤都不留;扰她觉,赏张符让他夜夜鬼魅缠身彻夜不眠;打她人,揍得他连亲娘都认不出。但……伤小竹子者,杀无赦!!她就这样轻易的俘获了他的心,在人前是冷血、无情、残暴的地狱修罗神,在人后分分钟化作傲娇、卖乖、卖萌的妖孽美少年。她不曾想他弑血天下,只为对她温柔!只为对她一人情深!只为对她许下血誓:白头偕老,不离不弃!只为同她一起睥睨天下!
  • 紫云青幻爱

    紫云青幻爱

    只为纪念曾经的她愿她幸福如初《幻爱》生活类半真实小说真爱成幻幻爱如真
  • 普通女孩的二十岁以前

    普通女孩的二十岁以前

    本文记录着一个敏感女孩的细腻心思,尴尬糗事儿,懵懂的恋爱,那些年姐妹大过天的友情。
  • 钟于终于

    钟于终于

    孟堂君觉得没有哪个瞎了眼的姑娘会嫁给自己“瞎了眼”的牧歌一眼就看中了孟堂君“嗯,身高体壮,看家护院一把好手啊。不错,就他了!”原是为了看家护院嫁了个夫君却没想到这个夫君看上去不简单。。。娶她本是为了少些麻烦,可为什么娶了她麻烦到是不断了呢?还有一个麻烦精小萝卜头孟堂君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