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7400000041

第41章 所谓外交(3)

无独有偶,事隔近六十年后,八国联军再一次打将上来,这次不仅门被打破了,人家居然升堂入室,在太和殿前跑起马来了。于是乎消息又传出来了,先是说我们京城那位曾经做过状元如夫人的名妓赛金花泡上了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就睡在紫禁城里,然后赛金花就跟瓦德西吹枕边风,说是“满清搜人才,在八股试帖,将相于斯出焉”。老瓦还真的从谏如流,“瓦乃于金台书院考试,学期悬榜如昔,文题‘以不教民战’,诗题‘飞旆入秦中’。是日,人数溢额,瓦为评判甲乙,考得奖金者,咸忻忻然有喜色”。结果是原来夸赛金花的人,又开始骂她了。似乎是由于有了赛名妓做参谋,老瓦的这次考试弄得比当年的英国人像样得多,不仅考八股文,而且还有试帖诗,只是题目出得有点恶毒,文题虽然也出自四书,但却有只叫我们单方面爱好和平的意思,诗题就更恶,居然想打入秦中,明摆着是要毁我们逃到陕西的小朝廷。

一个名妓出于市场的缘故,自诩跟什么大人物睡过,而一千文人跟着捧臭脚,以假作真,这倒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说那个普鲁士武夫操练八股试帖,而且还“评判甲乙”,除了我们中国人有这样伟大的想象力之外,换了别个,累死他们也不敢这么想。

用西方文字有没有可能做出八股文来?鄙人对语言学一窍不通,不敢下断言,但至少西方人做不出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有这根筋。什么算“国粹”?如果是一国独有而他国绝对没有的就算国粹,那么八股文笃定要算一个。这玩意是中国人自隋唐科举取士以来,琢磨了几百年才琢磨出来的,命题作文,起承转合,两两对仗,句句押韵,既要阐发题目,又不能碰到题目上的一个字,这样奇妙的文字游戏,试问这个世界上还能有哪一个民族能想得出来?但是,八股文能够流行起来,甚至在几乎所有有出息的文人的抵制下流行开来,关键是科举考试的拉动。科举这东西不仅让天下的英雄尽入了皇帝的彀中,其实是连狗熊也钻进去了。科举考试与八股相结合,真是如虎添翼,使考试成了设有重重机关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只要进去了,没有相当的定力就别想出来。明清两代,从弱冠起,一直考到须发尽白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却生命不息考试不止的大有人在。据说康熙三十八年(1699)顺天乡试,有位叫黄章的考生已经达到了百岁,真的叫人没法不佩服。今天如果自考考场上也冒出一位百岁老人,至少记者就会围上来四五十个。

至于八股考试对中国人文风的塑造,那就更是惊人。尽管我们有些文化的精英一旦金榜题名,就把八股像敲门砖一样丢掉了,但大多数的读书人在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八股文训练之后,是想丢也丢不掉了,他们甚至连骂人都是八股腔。鲁迅先生说他的家乡的秀才们曾做了八股来嘲骂新学堂。其实,在晚清时节,相当多的出自读书人之手的反教(洋教)揭帖,都是八股体,有些做得还相当地道。再往后,科举废了,进入民国,大大小小的军阀们的军师草檄文,出文告,打电报战,有哪个能脱了八股老调?就是后来的国共两党,其实也没能摆脱八股的影响,有太多的人记得,毛泽东是怎样在延安整风时提倡反对党八股的。

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八股取士的心态非常复杂,甜酸苦辣,爱恨交加,但依恋与依赖却是主要心理。他们有的人可能会经常骂科举,但心里却最放不下它。吴敬梓和蒲松龄两位在小说里将八股取士骂得一文不值,最后依旧以顶上贡生的头衔为荣。当面临西方侵入的挑战时,大多数读书人最解不开的心结之一,就是八股取士的命运。回溯古代,辽、金、元三个少数民族王朝,凡是开科取士的皇帝的屁股后头,都会招来许多汉族文人的称颂。清朝袭承明制,考试考得比谁都热闹,结果用不了多久,原来坚持夷夏之防的人们就食指大动,“一队齐夷下山来”。在晚清,虽然先进的中国读书人很早就嚷着要废除八股取士,在他们眼里,科举是中国之所以挨西方欺负的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还真的鼓动出个废科举的诏书来,可是对于大多数中国读书人而言,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打上门来,他们最担心的还是科举能不能按时举行(老外也很明白,他们在辛丑媾和时,作为惩罚,要求停止了几个义和团运动闹得比较凶的省份的乡试),他们其实并不知道,他们面临的是前辈未曾面临过的“夷人”,不被中国人同化反而会同化中国人。他们胡编出洋人开科的神话,其心理很可能与他们“一队齐夷下山来”的前辈差不太多,虽然嘴上是在骂那些莫须有的参加洋人科考的读书人,心里也许在盘算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他们是欣然就道呢,还是忸怩半晌再说。

最后说一句近乎题外的话,在我们这个千余年靠考试出息人的国度里,想要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教育内涵由符合规矩(八股积习)变为激发创造力,其难度之大也许根本就不是我们教育行政机构的行政命令所能办到的。

乾隆的威仪与英国人的半跪

当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带着几十大箱子装满了各种仪器、速射炮和舰船模型礼物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这些奇装异服、金发碧眼的异邦人最想见的乾隆皇帝,已经年逾八十,在金銮殿的龙椅上坐了五十八年,再有两年就赶上他大名鼎鼎的爷爷康熙,成为中国皇帝群中少有的寿星。老寿星打了几个大仗,积了若干钱粮(又花掉了),养了一堆儿女,游了几回苏杭,还写了成千上万的歪诗,自我感觉是“十全老人”。可是“十全老人”这回却碰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全之事,就是怎么打发这批英国佬。

现今的许多近代史论著在提这件事时,都忘不了骂一句乾隆以及满清大吏的狂妄自大,其实,实际上,从“君临天下”的乾隆到权倾朝野的和坤以及接待英国使团的各级官员,面对这些远道而来的洋人,都谦和得可以,至少大多数时间都堆着一脸又一脸的微笑。因为从来中央帝国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就是自封的,至于外夷怎么看中国,认不认中国皇帝的账,大家从来是闭上眼睛做阿Q,外夷只要不前来捣乱,大抵上都是取怀柔政策(当国力差的时候,打上门来,更是情柔甚至贿赂献媚),好在中国地大物博,有的是女人和财物。像英吉利这种只闻其名,连在哪儿都弄不清的国家,对中国持什么态度,一向没人操心。对于老外前来上贡,中国人总是半分欢喜半分愁,因为对贡品加倍地赐还,每每令主管财政的官员头痛。对上贡比较积极的国家,其实无非是利用中国人的虚荣心跟中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交易。正因为中国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自大,所以对付这些始终不肯跪拜的洋人才成了难题。如果当时的满清朝廷真是像我们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狂妄,何不将这些“不自量力”,想与天朝上国平起平坐的红毛鬼拿来杀了,或者像演义小说上讲的那样割去耳朵放回去,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再说英国人,虽然背后是正处于工业革命之中,殖民地遍及地球的日不落帝国,乘着装有六十四门大炮的战舰,并有四艘护航舰,威风凛凛而来,但是由于来之前听到的都是中华帝国如何富庶强大的传闻,尽管身临其境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但是行动言语还是处处透着小心谨慎。他们此行目的就是建立与中国的平等外交和贸易关系,也就是说为英国这个“世界工场”和平地打开中国这个硕大无比的市场。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号称世界工场的场主的英国人的傲慢他们自己就收了起来,几乎对所有见到的中国人,都尽可能地表示了友善甚至迁就的态度。当某些脸皮比较厚的中国官员顺手牵羊地“顺”走他们身上的英国刀时,他们居然会装着看不见;所有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明明是平等的馈赠,但是一路上都被别有用心的中国官员插上了“贡品”字样的小旗,使团团长马戛尔尼其实完全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是一路都装不知道。

中国人一脸堆笑外加美味佳肴的“怀柔”,碰上英国人小心谨慎的忍耐,按道理马戛尔尼使团的访问应该大获成功才是,然而事情的结局恰恰相反。问题就出在跪拜和磕头上。

鲁迅先生说过,在中国人看来,人生了屁股就是为了要挨板子的,生了膝盖就是为了要下跪的。所以凡是人,见了皇帝三跪九叩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外”不见皇帝便罢,要见,就必须跟中国人一样下跪,哪怕你跪过之后把中国皇帝骂成狗屎,哪怕你在外面说自己才是天下的共主。中国边境的少数民族凡是一睹“天颜”者,都跪了,马戛尔尼之前,有些西洋人也跪了。比如传教士们,还有葡萄牙和荷兰的使臣们,在矮下去大半截之后,得到的好处无疑是大大的。但是,马戛尔尼使团却不是来占小便宜的,他们要的是中国打开大门,要的是中国这个四万万人的大市场,要的是与中国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为了这个他们宁肯吃点小亏,给中国皇帝送上一份大礼,但是绝对要坚持中英两国对等地位。固然他们此次来华并不想像他们在世界其他地方那样,用炮舰轰开古老的城墙,再插英国的国旗。但是却也带了一支颇具威力的舰队,在礼物中别有用心地让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占了最大的比重,其中还有一个英国当时最大的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战舰“君主号”的模型,无非是在“暗示装备有64门火炮的狮子号(即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的战舰)只是英国强大海军舰队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当英国人看着中国人只能带着惊惧仰视高大的英国战舰时,不管怎么说心里都是很得意的。有了这样的底气,他们当然不会让他们的国王陛下在乾隆面前矮下一头去,所以执意不肯和其他的“夷人”一样行跪拜之礼。

当明白了英国人来华的真实目的之后,接待的钦差和地方大员真是悔之不迭,他们原以为这些大老远跑来的“蛮夷”真的是诚心向化前来进贡的,早知如此,他们还不如干脆不让英国人上岸算了,大不了英国佬给逼急了打将上来,搅扰一通,只要瞒住皇帝老儿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人给当“贡使”接上来了,乾隆兴致也来了,非要见见这些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向慕天朝”的蛮夷不可。要见乾隆的马戛尔尼是前来平等谈判的使节,而他所要见的乾隆却以为他是向慕天朝教化的贡使,双方一碰面,西洋景非拆穿不可。

所以,接待英国使团的官员们一路上一面向乾隆“谎报军情”,说英国人如何如何地恭顺,甚至编造出英国人见了皇帝影像都毕恭毕敬的瞎话;一面又拼命地说服马戛尔尼,好让他见乾隆的时候屈下他的双膝。什么招都使上了,几个接待大员累得唇焦舌烂,要说马戛尔尼是榆木脑袋一点窍也不开那倒也未必,最后人家还是做了让步,说是他只能按见英国国王之礼——单腿下跪来见乾隆,如果非要他三跪九叩不可,那么中国的大臣也必须对着他带来的英国国王的画像行同样的礼。按马戛尔尼的随行人员斯当东的说法,后一种变通英国人是吃亏的,因为中国官员向英国国王行礼,“可以在一间屋子里举行,不对外公开,而英国特使向中国皇帝磕头则是在一个盛大的节日,在属国君主全体大臣的面前举行,这件事还要在邸抄上大书特书”(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但是他不知道,这种办法其实更让中国人无法接受。在中国很难想象人们还会对除了九五之尊的另外的什么活物三跪九叩,如果一位高级官员竟然对蛮夷之主行君臣大礼,即使是皇帝“特批”,他和他的家庭也会因此蒙羞百世。所以,马戛尔尼的“让步”,根本就没有可能被转达上去,因为谁都怕万一被选中成为那个向英国国王画像磕头的人。

此时的乾隆虽然已年逾八旬,但身体依然健壮,头脑也不是太糊涂,他不在北京接见英国使团,偏偏让他们去承德避暑山庄,实际上是打算乘木兰秋狝之机,让这些在他看来没有见过世面的化外之人,在大批生番熟夷对他的欢呼礼拜中,领略几分天下共主的八面威风。按清朝的惯例,所谓的木兰秋祢,并不是皇帝没事去打打獐狍野鹿,而是为了威慑拉拢与柔化边疆少数民族。当然,如果有这么一批大老远漂洋过海来的英国人前来“上贡”,无论如何都是给乾隆老儿脸上添彩的事。

同类推荐
  • 汉末工业革命

    汉末工业革命

    一个孤儿回到了过去,在三国那个战乱不止的年代会掀起怎样的风波。。。。。敬请期待(新人,不喜莫怪)
  • 大唐寻梦

    大唐寻梦

    一个80后的小青年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回到了高宗李治统治的大唐王朝,他在这里见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他从一个被怀疑的蛮夷奸细一步一步爬到了高宗御弟的洛阳王的爵位。
  • 张小颖与王望旺

    张小颖与王望旺

    秦国没有统一六国。六国的情况有所变化,有的经济强,有的军事强,有的坚决不和亲。带着初恋的美好,这两个三十多岁的男女来到了这个时代。一开始,一个误入盗墓团伙,一个被卖青楼……后来,他们用智慧寻找彼此,用爱心改变世界。最后的结局绝对出人意料。
  • 英国简史

    英国简史

    英国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一个具有绅士风度的国家。本书将帮你从地理、文化、制度等多个维度了解英国的“进化历程”。《英国简史》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玛丽·普拉特·帕米利,全书分为英格兰简史、爱尔兰简史、苏格兰简史三部分,分别从古不列颠、早期的爱尔兰、早期的凯尔特开始讲起,讲述整个英国的历史发展。内容容纳了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科学等,是全面了解英国历史的通俗读物。作者用擅长的讲故事手法,用有趣而简短的故事将英国不同的历史时刻串起来,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翻开任一页都能开始阅读。群书新增6820字注释,译文更专业,更通俗。想要了解现在的英国,就要读一读《英国简史》。
  • 帝相之争

    帝相之争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帝相之争故事。内容包括:周公辅政引来是是非非、身历三朝的霍光、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身前身后事等。
热门推荐
  • 宿主她萌翻天

    宿主她萌翻天

    【快穿】【现言+古言】每个世界总有那么一个反派,他恶毒,厌世,杀人不眨眼。而宁茹要做的,就是在反派还未黑化前,让他感受到人间有真情,此间有真意。【少年将军篇:曾经有个小小少年,他无父无母,无妻无子,小小年纪,便想不开想要毁灭掉这个黑暗的世界。绝望中,一束光仿若射进了他的心房,从此以后,他从人人惧怕的罗刹将军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徘徊在她身边的毛头小子,随着她哭,随着她笑。】【高冷总裁篇:一场车祸,父母双亡,肇事司机窜逃,流落街头,凭一人之力建立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公司。等他终于要要开始自己的复仇大计之时,她主动出现在了他身边,从此以后,冰冷的心房仿佛被填满。】某反派:“猫猫,小鱼干给你,你给我好不好。”宁茹秉着等价交换的原则,软软道:“好,谢谢你!”/总是被卖了还替别人数钱的傻猫。/ps:女主软萌可推倒,但不代表会被欺负。
  • 逆天蝶舞

    逆天蝶舞

    十三年魂游异界,她的魂魄重回玄天大陆。以废柴丞相之女云蝶舞的身份,踏上修仙之途。水韵夺圣位,巽飞降神兵,红莲平战乱,天雷挑五国,森丘聚双亲。仙途平步青云,情路却犹豫难定。一个是魔界魔尊,一个是神界上神。同时遇到两个对她情深似海的男子,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忆否

    忆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女孩暗恋一个男孩的故事,因为这个男孩优秀很受欢迎,所以这个女孩从刚开始的自信变到自卑,到最后的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 快穿之我想你了

    快穿之我想你了

    这是一个关于男主作死的故事。颜初,身份不明,创世之初就已存在,诸神之战后以灵体的形态独自在混沌殷墟生活了50多万年。突然某一天一个奇怪的东西找到她声称自己是还愿系统,为了找找乐子,女主自愿与系统签订契约。男主,耿直作死一百年不动摇,看看最后落马的男主怎么收场。女主:呵!男主:嘤嘤嘤……我只是太想你了!全文轻松无虐
  • 我能看穿弱点

    我能看穿弱点

    许诺身为前世北大毕业、人生经历曲折坎坷的创业大佬,重生回到大学时代,无意中发现能看到别人的弱点等信息……在这灵气复苏的前夜,拉最牛的人,做最强的平台。前世每一瞬间的遗憾,都来弥补。代表世界,对那些愿意为了热爱和梦想燃烧一切的人,温柔以待。PS:日常为主。平行世界,请勿较真。
  • 大侠请保重

    大侠请保重

    这个自称是走方神医的男人实在诡异,谪仙的姿态已是雌雄难辨,怀中抱着的竟是江湖至宝的西域灵狐!不但逗得中原第一美人芳心大乱,就连贯天楼的二楼主贯无忌也不放过!难道他是男女通吃?他说他的真实目的地是倾城山庄,那他——可就不能坐视不理了……可是,他那一张伶牙俐嘴,竟屡屡把他堵得一口气上不来。一来二往,当他不得不怀疑自己可能患了龙阳之癖后,“他”竟变成了“她”!那,他就更加不可能放过她啦……
  • 科技神威

    科技神威

    一方科技巨头的倒下,预示着另一方巨头的崛起,就像苹果取代了摩托罗拉、诺基亚。那么,又会是谁的手笔使得苹果、IBM、微软等庞然大物倒下,而后又会是怎样的巨头取而代之?当他与科技相遇,当他呐喊着”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时他的梦想实现了,而这芸芸众生,是否会记起自己最初的梦?欢迎各位朋友加群,帮我进步,谢谢!本书群号(109557806)
  • 作证

    作证

    湾东村因坐落在句月县的大湾东侧而得名。村里梁姓人家居多。从小跟随养母长大的梁增福一家住在村东边,与靠驴拉板车为生的杨忠善一家是邻居。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村里卖豆腐的沈传孝眼见的本村的刘三和湾西村的赵二卖熟肉都发了家,他也想淘换煮肉的方子开羊肉馆。杨忠善的女儿连秀要离婚,为了挽救女儿的婚姻,杨忠善决定把煮肉的方子传给女婿冯全。在杨忠善母亲的丧事上帮忙的老光棍王太,因为帮杨家去沈传孝家买豆腐,无意中发现沈传孝家有一件军大衣,由此挑开了军大衣主人到底是谁的话题。而村民赵志科感恩母亲常用衣物接济他一家,和父亲说了一个他深藏三十多年的秘密。奶奶为啥不愿把爷爷当兵的事实公布与众,村长梁万山为啥不把爷爷的遗物交给奶奶,这里面是有隐情,还是有阴谋?谁来为我的“佐证”来作证?
  • 甜蜜契约经理夫人又来查岗

    甜蜜契约经理夫人又来查岗

    “妈咪,爸比又去应酬了。”一只软萌的小乖萌宝用他软软的小手拉着李楠媛的衣角。李楠媛的视线缓缓从面前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前移开,十分冷静地说:“小宝,你要相信爸爸,他一定不会做出,背叛我们母子的事。”小宝十分淡定地拿出手机,打开那富有历史性的一页:‘’妈咪,那为什么会有一个坏女人坐在爸比身上。‘’说完,小宝就感受到一股来自自家妈咪的浓浓怒气,虽然被掩盖的毫无破绽,但小宝微微勾起的嘴角,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走,我们去为你爸比助威!”电脑一合,长腿一迈,拉上小宝,前去收妖。......“夫人,不知来访,有何事。”慕明墨一脸欠揍地说。嗯,一脸欠揍,至少李楠媛这么觉得。“收妖。”
  • 虚幻游戏世界

    虚幻游戏世界

    系统之王,你想要什么系统便有什么系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