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7400000006

第6章 义和团的谜团(6)

反过来,对于那些她认为负了她的人,西太后也绝不吝惜报复的手段。在西太后眼里,最大的负心人就是戊戌以后的光绪皇帝,对于这个她从小拉扯大的皇帝,她理所当然地认为有说不尽的恩义。戊戌事变,西太后不仅将谭嗣同图谋借兵围颐和园的事算在光绪头上,而且更加恼怒他居然陷她于不得不完全交出权力的窘境,逼得她发动不得人心的政变,重新拿回权力。在西太后谋求废掉光绪,遭到地方督抚和洋人的反对无法实现之后,身为皇帝的光绪就成了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不仅衣食不周,而且不时地忍受无休无止的精神折磨。连宫里经常性的演戏活动,也成了西太后折磨光绪的最好方式。戊戌政变之后,宫里最爱演的戏是《天雷报》,这是一出养子得中状元之后,不认养父母,最后遭到雷劈的戏。这出戏此时在宫里演出的时候,西太后特意要求加到五个雷公和电母,狠狠地劈那不孝子,同时将不孝子换成小花脸,一副小丑模样。面对这样一出明摆着是讥讽的戏,光绪必须得陪着西太后从头到尾地看,一边看,还要一边发表意见,痛骂自己。对光绪的怨恨,西太后至死未消。在1908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六日,光绪的三十七岁生日前一天,西太后特意安排在皇帝的“万寿节”前夕,演出三国戏《连营寨》。这出戏演的是刘备为关羽和张飞报仇,兴师伐吴,最后失败的故事。戏里刘备是主角,有一段哭祭关羽和张飞的戏,满台白盔白甲白旗号,气氛极其压抑。其实,平时在宫廷演戏也是很讲究吉祥话的,而在皇帝生日的“前三后五”的庆贺期内,演这种哭灵戏,无疑是一种别有用心的诅咒。此时的光绪已经病入膏肓,经这番刺激,几个月后便撒手归西,而连续拉了几个月稀的西太后,却终于熬过了比她年轻三十几岁的光绪,在光绪死后第二天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西太后对于珍妃的处置,也很具有京剧的味道。开始她讨厌珍妃,其实主要是因为担心皇帝受小老婆的蛊惑,所以屡屡裁抑珍妃。戊戌政变以后,旧恨又添了新仇,恨屋及乌,结果是珍妃进了冷宫,甚至在八国联军打来她要逃跑之际,也没忘了把珍妃从冷宫里提出来,塞进井里。在她的心里,也许珍妃就是那个戏里经常演的那种调唆皇帝干坏事的“西宫娘娘”。

恩怨分明也许作为一个人的性情来说,算不上什么大的缺点,但作为最高统治者,如此行事未免就有意气用事之嫌。再加上作为贵妇人,西太后本身就有一些贪图享乐、贪财好货的积习,从孙殿英的盗掘看,她要算清朝帝后中陪葬最厚的一位。而且喜欢虚荣,讲究排场,宫里一日不热闹就难受,晚年还特喜欢摆出姿势让外国人给她拍照。几项加起来,使得这个以一般标准看起来还说得过去的掌权的老太太,作为政治家,评分难免要打些折扣,种种毛病导致她在权力上总是看不开。比如说,在甲午战争后,她明明知道清朝不变法,祖宗江山是保不住的,但是一旦变法危及她的权力,她还是不顾江山社稷的安危,在顽固派的拥戴下再次出山,毁灭了正在进行的改革。接下来,又在一连串向后转的动作中,与西方发生了剧烈冲突,当闻说西方要威胁她的权威,让她交出权力给光绪的时候,竟然置国家民族安危于不顾,冒险利用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与所有西方国家开战,结果使国家陷入一场空前的浩劫之中。顺便说一句,西太后之所以能够最终相信义和团具有“刀枪不入”的法术,与她看了太多的神怪戏也不无关系,义和团的法术,也往往跟戏剧里的神怪人物纠扯不清,两下在意识的表层出现了某种契合。

自电视剧《走向共和》播出以后,有关西太后的评价问题再次成为某些人们议论的热点。说实话,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历史的评价往往趋于苛刻,弄不好就落得“牝鸡司晨”之诮。如果抛去这种对于女人的偏见,我认为,作为晚清最后岁月的统治者,应该说西太后做得差强人意,至少比她的夫君死要面子甘做鸵鸟的咸丰要强,比她那个十五六岁还读不成句的纨绔儿子同治更是强到不可以道里计。但是,作为一个在中国的历史转折关头居于最高位的人物,她没能推动这个转折的完成,无论如何都算是大节有亏。

可惜的是,西太后所钟爱的京剧,并没有给过这方面的启示。

《三国演义》与隆科多的晦气

雍正的继位问题,历来是史家争讼的焦点,虽然近来认为雍正继位合法的一派占了上风,但坚持篡位说的人也并没有偃旗息鼓。不过,无论说正说反,隆科多的作用却是公认的。作为老皇帝康熙咽气前守在身边的唯一大臣,对于皇位的继承,不说一言九鼎,至少是相当关键的。也就是说,无论继承问题雍亲王作弊还是没作弊,隆科多都是绕不过去的关口,而隆科多,恰是雍亲王胤禛名分上的舅舅,京中兵权在握的步兵统领。

当然,隆科多也因此得到了回报,不仅封官晋爵,荣及子孙,而且得以总理朝政,兼管理藩院,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跟嫡亲皇家宗室一个待遇,尤其是隆科多还以武人身份,被委以意识形态看门人的重任,担任《圣祖实录》(康熙)、《大清会典》的总裁,以及负责监修《明史》。在刚刚即位的那年,雍正对隆科多张口必称舅舅,甚至在奏折上也直书“舅舅隆科多”,一点也不担心不成体统。

可惜,这天大的富贵来得快,去得也快。隆科多的双眼花翎刚戴上未满一年,即雍正三年(1725),就遭到了雍正带头发起的大批判,众臣子口诛笔伐的结果,一致要求加以严惩。总算皇帝网开一面,没有一撸到底,可从此日子不好过了。没几天就因家奴的一点小事,再次遭到更加严厉的批判,众官僚们一共给这位当年的大功臣罗列了41条大罪,坚决要求将之斩首抄家。这次,皇帝再次表现出仁慈,只将“舅舅隆科多”在圆明园畅春园外搭了三间棚子,将他“永远圈禁”,不久(雍正六年,1728),受不了饥寒之苦的隆科多就翘了辫子。

隆科多之死,是否是雍正过河拆桥,兔子逮到了杀了狗,我们且不管它,有意思的是,隆科多的罪状之中,有一条排在前面的大罪是,自比诸葛亮,居然奏称康熙、雍正交班之际,自称是“白帝城受命”。

在我修习清史的过程中,感触非常深的一点是,《三国演义》这样的通俗小说,对于满人的影响之大。翻阅清朝入关前的《实录》,你会发现它们居然像是连环画,画得跟晚明的绣像小说一个模子。汉文化首先影响或者叫征服满人的,其实就是那些稗官小说、戏曲唱词,正统的四书五经要排得很靠后。小说中影响最大的还是要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满人即使不识汉字,也对桃园结义、火烧赤壁这样的故事了如指掌。据说,有位满人大员被任命为荆州将军,回家一脸愁容,说是荆州连关圣人都守不住,叫我去可怎么是好。实际上,关羽这个在历史上本不起眼的人物,也恰是托了演义的福,被满人追捧,居然在清朝地位直线攀升,变成了武圣,隐隐然跟孔夫子相提并论的。

我相信,隆科多自比诸葛亮,说什么白帝城托孤云云,其实无非是表白自己对皇家的忠诚,潜台词无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否则,他断然不会在奏折里如是说。显然,舅舅隆科多也是个《三国演义》的热心读者。可是,热心表白的隆科多却忘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潜台词,那就是,被托的“孤”是小说上称为阿斗的那个人,而阿斗则不仅是小说上的饭桶,而且已经成为民间饭桶草包的代名词。

其实,有清一朝,做臣子的自比诸葛亮的不知有多少,但是唯独真有托孤经历的隆科多不能说,唯有摊上了一向神经过敏的雍正皇帝的人不能说。所以说,不是舅舅隆科多真的不到一年就犯了41条该死的大罪,而是《三国演义》害了他。

农民式的权力制约方案

传统戏剧里免不了有皇帝的形象出现,不过,戏里的皇帝,一律降一格,称王。头上断不敢戴24个旒的皇冠,只能扣上一顶花里胡哨满是绒球的“王帽子”(梨园弟子想象的王冠)。只是虽然不称皇帝不叫孤王,但所演的人物往往就是历史中有名有姓的皇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有,并不因他们高贵的身份而“真事隐”、“假语村”。实际上,戏台上还是顶着“王帽子”演真皇帝。

演的虽然是真皇帝,但事迹可是真假参半。编本子(戏)的人,多半是些粗通文墨的下等人,看戏的则更多的是大字不识的老粗,时常就会有些为了“收视率”而加的即兴之作,虽说不至于关公战秦琼,但墨水多的文化人看了多半是要喷饭的。比较有意思的一桩是这样的:某些专演帝王将相的戏里,凡是那些戏里认为比较昏庸的“王帽子”身边,总有一些身份特殊的将相,比如唐朝的秦琼、尉迟恭,宋朝杨家将故事里的八王赵德芳,包公戏里的包拯,《二进宫》里的徐国公等等。这些人的特殊,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为王朝建立不世之功的功臣,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中都有某种兵器或者别的什么家伙,比如尉迟恭的金鞭、赵德芳的凹面金锏、徐国公的铜锤和包拯的龙头铡之类。这种东西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经过先王“御封”的。这些功臣虽然有大功劳在身,但其本人却算不了什么,既管不了奸臣祸国,也管不了昏君发昏,但只要操起手中的家伙,马上威力陡增,因为这些家伙,是先王亲口封的——可以上管臣下管民,皇帝的脑袋也管三分,挨到谁的脑袋,一概打死毋论,惹急了,尽可以操家伙往皇后甚至皇帝脑袋上抡(实际上没有真打着的);由于现任的皇帝总大不过他爹去(有孝道管着),所以一般都只好退让了事。当然,这些有特别家伙的将相,在戏里都是绝对的好人,忠诚——不会起叛心,公正——明辨是非,廉洁——都是清官。

现存的中国戏剧,除了昆曲之外,包括所谓的国粹京剧,都是下层社会的产物。编本子的人本来就文化水平不高,而艺人们学戏演戏,基本上是心口相传,因为他们不识字。因此,唱词念白中不合逻辑、文理不通的地方,比比皆是。近代以来,经老佛爷西太后的法眼,京剧得到了一大批上层人士的青睐,虽经过反复修改,我们今天听来,还是有点文理不顺,何况别的地方戏了。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实际上反映的是下层社会的口味和心态,喜怒哀乐,概莫能外。能够“管君”或者“制君”兵器的设计,实际上是老百姓的某种希冀的体现。在中国老百姓眼里,皇帝的权力是没有边的,说什么是什么,谁也挡不住。明白的时候当然无所谓,万一发起昏来,麻烦可就大了。在他们的想象中,皇帝总是昏的时候多,发起坏来,忠奸不分,好坏不明,横征暴敛,最后总是老百姓倒霉。即使是想象,总得想法挡他一挡。于是,那些受了先王御封的锤呀锏呀的家伙就出来了,拥有这些家伙的人是臣,可一旦操起家伙,就有了制约皇帝的权力,而且这些人都是好人。所以,皇帝也就有了百姓想象中的制约者,老百姓多少有了点保障,不至于无限制地受暴政的荼毒。

西方政治学讲的权力制衡,中国最没文化的老百姓,其实也是懂的。

关公、汉室与火羊阵

已经有些年了,历史学家总是忧心忡忡,说是历史被写小说编本子的弄坏了,很是担心以后的人们,可能会按照这些弄文学的人所说的理解历史。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自从宋朝说话人(说书)讲史以来,从来历史的叙述,都敌不过文学的夸张,普通人记忆中的历史,不可能是史家的历史。只是这种文学性的历史,时不时地会借某些人的身段,冒出来,在后来的历史中留下痕迹。

闹义和团的时候,团民围攻西什库教堂,久攻不下,这时冒出来一个和尚,涂红了脸,手里捧着一本《春秋》,按青龙偃月刀,骑着马来到阵前,团民们声势大振,说是关公再世,洋人的末日到了。大家拥着再世的关公,一起上前,只听一声枪响,“关公”坠落马下,大家一哄而散,直到八国联军进城,小小的西什库教堂巍然不动。

辛亥年(1911)十月,云南新军起义前夕,蔡锷、唐继尧等人在刘存厚家,刘摒去妻子,大家歃血为盟,书“同心协力,恢复汉室,有逾此盟,天人共殛”十六个字,火化调于酒中,滴上各自的血,一起喝掉。当时鼓吹排满的人,要光大汉之天声,恢复汉家衣冠,倒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恢复“汉室”是什么意思呢?在汉语里,“汉室”的意指是固定的,无非是刘家的朝廷。大概事情紧急,这些出身日本士官学校的武人,一时以为自己是奉了衣带诏的刘备、马腾和董承了。

最富创意的是冯玉祥的部下张之江,1925年他跟奉系李景林部在天津附近开战,张之江攻,李景林守,双方僵持不下。张之江想起了《东周列国志》上田单的火牛阵,打算如法炮制,可是急切之间,找不到那么多牛,京津附近,羊倒有的是。于是,张将军临时修正了古人,改打火羊阵——抓羊、买羊,在羊尾巴上浇上煤油,羊角上束好火把,拉到阵前,一齐放出去。没想到,被弄得疯掉的羊并不听从指挥向前冲,而是四面八方乱跑。火羊阵没有改变双方的阵地格局,不过,其结局,两边阵地上的士兵倒很满意,因为他们都在忙着大嚼其羊肉。

跟义和团运动期间,北方遍地的拳坛上,一“上法”(进入某种状态)就宣称自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相比,跟成千上万唱着“三国战将勇,要属赵子龙”走向战场的军阀士兵相比,上面提到的事情算不得什么,不过是些小说观念改变世界的小案例。但是这些告诉我们,不真实的历史,也许比史家叙述的比较真实的历史,更能创造新的历史。因为它有更多人乐意相信,也有更多的人乐意模仿,历史也许从来就是这样将错就错地演进着。跟上述故事类似,比如辫帅张勋,对关羽崇拜到了骨头里,他不知道《三国演义》里关羽所谓的忠臣不事二主、降汉不降曹的鬼话,都是罗贯中编出来的。当然,如果张勋仅仅止于崇拜,跟历史的变化关系不大。可是他在清亡后还抱着清室的大腿不放,上演了一场清室复辟的闹剧,让后世的历史学家不得不记上他一笔。从某种意义上,小说的历史虚构,就有了真实的历史意义,参与创建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铡刀、棒子和妇女权利

京剧《秦香莲》或《铡美案》,大概要算是京剧传统剧目中最为有名的一种了,不仅京剧演而且几乎大多数地方剧种都在演。在过去的时代,《秦》剧受欢迎的程度,恐怕今日流行歌坛之天皇巨星也难以望其项背,街头巷尾,瓜棚豆架,不时地飘出几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就跟听见婆媳吵架一样稀松平常。此剧上演频率,在传统戏中即使不是第一,也保准出不了前三名,余生也晚,懂事时没赶上看戏就进入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了,而“文革”后首批开禁的剧目中就有《秦》剧,连当时我所在的穷乡僻壤,都得以一饱眼福。每当戏一波三折地演到一脸黑的包公一声长喝:“开铡!”四个龙套将陈世美高高架起,投畀铡刀时,台下群头攒动,呆目圆睁,个个舒心解气之状,如夏日饮冰。

同类推荐
  • 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书中王立群依旧用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史记》,诙谐幽默的笔法、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解读,让《史记》这本大部头的书活泛起来,让没有时间沉下心来研读《史记》的历史爱好者,能很好的了解《史记》。这本书按照《史记》中的行进脉络来进行讲述,抽丝剥茧地勾勒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所示现的智慧更是当下人们可以拿为所用的金科玉律。是一本集合了详实史实知识和读史心得的佳作!
  • 守护我的光亮

    守护我的光亮

    陈凡:在小山村长大,十八岁时意外结婚,后来到楚国找到父亲,楚国政变父亲被杀死,刚见一面的母亲也一起死去。被芈男带到芈氏家族,后来又回到小山村。碰到北方草原来袭,参与保卫家园,后又反攻草原。被芈男算计与婞发生误会,离家出走,和芈男到秦国为父母报仇。后又被芈男带回楚国,十年谋划,结束内乱。后来又与郑婞解除误会,回到郑婞身边,郑家与赵国王氏矛盾爆发,又参与郑家独立战争。郑婞:母亲早亡,十八岁离家出走与陈凡结婚,后来和陈凡来到楚国,经历楚国政变与陈凡分开,又设法救出陈凡回到小山村。默默支持陈凡与草原战争,因陈凡出走,一个人将孩子扶养长大,十年后与陈凡和好。后来又参与家族独立战争。芈男:芈家女神童,平定吴越之地的主要谋划者。为家族发现争取时间与陈凡联姻,结婚当天发生政变,果断将陈凡带回家族领地,后来又跟着陈凡回到北方参与谋划草原战争。后来又与赢少白和谋造成陈凡离家出走。后来又到秦国帮赢少白夺取秦国政权。和陈凡回到楚国,十年谋划,夺取楚国最高权利。赢少白:因犯法被贬,出国寻找盟友,想与芈男联姻不成,退而求其次,与芈男合作夺取秦国政权。后又乘赵内乱,发动战争,夺取赵国大片土地。
  • 开海

    开海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隆万中兴前夜。这是最好的时代,戚家军向近代军队迈出第一步,脚踏缫车在东南日夜不休产出丝绸,它强大、富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卫所制因贪污腐败而日趋崩溃,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内阁夺位混战不休,它衰落、垂暮。当排枪火炮轰鸣在欧洲战场,当西班牙无敌舰队纵横四海,当传教士手捧圣经怀揣密信对这片新大陆露出觊觎的目光。清远卫小旗陈沐头顶笠铁盔,鸟铳扛肩膀,望向大海高高扬起下巴。-已有完本作品,人品保证,更新勤劳,敬请收藏。读者群:102341981,欢迎大家。
  • 泾源年鉴2010

    泾源年鉴2010

    本书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泾源县2009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重要成就,真实再现了各部门、各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 十国天骄

    十国天骄

    21世纪的富二代,去探险时,意外毁掉了一把石剑,解救了一名神秘老者。为了报恩,老者将濒临死亡的富二代的灵魂,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世界。重生后的他,不是平民,不是乞丐更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而是堂堂侯府家的大公子。且看,一名没有任何金手指,只有一个现代人灵魂的侯府公子,如何这十国并存的乱世年华里,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铭刻在心的绿

    铭刻在心的绿

    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一个绿军装的梦,每一名军人都有一个特种兵的梦。然而,想成为一名军人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想成为特种兵更是千里挑一。每一名特种兵的成长过程都是充斥着委屈、泪水、不甘、汗水、鲜血和默默奉献。
  • 本神

    本神

    本是神,却因一场难以估量的战争在胜利后精疲力尽的重生。本是神,却因一种无法言语的缘分在重生后纵横天下的成神。两个世界的历练,会带来怎样的人生,从神的高处衰落,却又重新骄傲的羽化成神。成神的过程是如何?成神的最终是如何?何去何从谁又明了?一切皆引用一句话“敬请锁定本书”如果要引用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额。不好意思--我还没弃坑。不过暑假可能会大改。希望大家谅解。
  • 《易经》心得

    《易经》心得

    《易经》似乎深不可测,其实《易经》是来源于现实的,它必然也能指导现实。《易经》是对宇宙玄机的探索,对人生哲学的概括,对天、地、人之关系的总结。一千个人看《易经》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但也一定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收获。
  • Minecraft异界冒险

    Minecraft异界冒险

    一位名叫郑皓轩的小学生在无意中穿越到了Minecraft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未知与挑战,怪物肆虐,在Herobrine的统治下民不聊生,救世主Notch在哪里?究竟谁才能拯救Minecraft世界?(这是穿越,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纯属业余娱乐,不喜勿喷!
  • 繁星·春水(全新修订版)

    繁星·春水(全新修订版)

    《繁星》《春水》是冰心小诗中的精华。这些小诗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精悍而意味深长,语言明白晓畅而又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本书还收录了冰心散文、小说中的名篇佳作,引领读者全方位领略其温柔清丽的笔风、风格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邃的文化内涵,真正让大师的文学魅力滋养我们的灵魂和生命!
  • 玄天神帝传

    玄天神帝传

    这是一个天道扭曲的世界,强者永生不灭,凌驾众生之上,弱者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少年执剑问天,苍茫大地,谁主浮沉,以我手中剑,掌天罚,定天理,立天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 清离

    清离

    玉清离众所周知的废物,五年前被送出玉家,如今废物变天才铩羽而归,谁挡得住她强势的报复……面对人面兽心的大哥,揍得你不知天南地-.北……面对连笑也不施舍给她的死人爹,几番话毕气得你一命呜呼……面对笑里藏刀的未婚妻,直接挥挥手,罢了姐不打女人,听说那皇帝老儿刚刚死了皇后,就把她打包送上龙床……面对那卖萌耍宝的邪魅王爷,仰天长啸,我的人生一片灰暗,然后直接卷起铺盖逃命去……某王爷:小离离奴家非你不嫁,若是你敢娶了别人我便一哭二闹三上吊……
  • 永恒之天降修罗

    永恒之天降修罗

    这个世界本来就很脏,你有什么资格说悲伤,岁月如梭惟真理永恒,我命本来就很脏,但是从不说悲伤。
  • 狼神来袭

    狼神来袭

    苏小小最爱萌宠,可是谁能告诉她,她这次捡回来的是什么?——是狼!这该怎么么办?随遇而安?诅咒的狼王,命定的水之晶,她是他的救赎亦是他的劫。摇曳着的嗜血花,滴落的泪,诉说着这份情悠深长。
  • 缘你是我的心头血

    缘你是我的心头血

    缘是我,份是你,有缘有份在一起。男主:清清,我从不奢求得到你。只是想伴你长大,看你幸福。男二:清清,小时候的约定你还记得吗?男三:清清,谢谢你帮我找到真爱。清清:(点头)看着身边的同学得到幸福,我就是最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