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1900000001

第1章 引言(1)

《心经》是一部流传非常广的佛教经典,也是佛经奥义的精华阐述。《心经》的“经”指路径,是觉悟自我之路,《心经》就是这条心灵回归之路。在这个物质世间,每个人都经受着诸多的痛苦、诸多的烦恼。佛说人生就是苦海,苦海无边,众生都在苦难中煎熬,却以苦为乐,痴迷难醒。虽然如此,还是有人看清了人生的真相,渴望出离苦海,离苦得乐,走上自我解脱之路。《心经》里面讲“能除一切苦”,“度一切苦厄”,就是这个离苦得乐的方法,是一个真正的解脱法门。这部《心经》一直流传了几千年,却难以被世人理解,只是平常读一读,背一背,或者用这部经典来做护身符上的文字,但谁又能体证到这部经典到底在讲什么呢?其实《心经》的奥义非常深,很难用头脑去理解,只能用心去感受。今天有这样一个缘起,我带着大家共同来学习这部经典,去感受这部经典的博大智慧!在佛教里,《心经》是一部重要的经典,里面有很多佛教用语,属于专业用语,可能不容易懂得,在经典的讲解过程中,我会给大家稍作解释的。这里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佛教?现在的佛教成为了一种宗教门派,属于宗教形态的产物,而真正的佛教并非如此。

佛教,顾名思义,就是指佛陀的教化,它只是一种教育,而非宗教。佛陀的一生都在教化世人,启迪世人,让众生觉悟,解脱烦恼,因此留下了很多教义。佛陀的弟子们传承了法脉,加上对佛的推崇,慢慢地才演变成宗教门派,就是现在所看到的佛教,这并不是佛陀的本意。今天心一文化所带给大家的,不是要让大家成为宗教信徒,而是要把佛陀真正的教导传播给大家,让大家能够获得一种觉悟的人生。心一文化只是传播祖宗的教化,希望能让大家明白,圣哲要教给世人的,并非是要成为教主,而是让众生觉悟,离苦得乐。释迦牟尼很年轻的时候就开悟了,开悟后传法四十九年,被称为觉悟的圣人、伟大的佛。佛是指什么呢?佛者觉矣,佛陀就是一个真正的觉者,一个觉悟了人生真相、宇宙真相的人。佛陀觉悟后,开始度化众生,为了使众生也破迷开悟,回归生命的源头。那么他到底觉悟了什么?当时,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一个王子,他通过观察世间的现象,感觉到生命的无常,时光如梭,人生苦短,众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经》里也讲到“苦、集、灭、道”,一切皆苦,生死轮转。

如何超脱?释迦牟尼想找寻方法,了脱生死,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他放下了自己的奢华人生,放下了王子的尊荣,放下了这种尊贵的生活,毅然决然地走上灵修之路,修行去了。他修行了十二年,修了三年“无想定”。无想定就是指没有思想,达到一种定境状态。通过三年修证,释迦牟尼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停止,但是这并不是至高无上的道。“知非即舍”——知道它不是,就把它舍掉了。接着又修了三年,修得“非想非非想定”,绝对没有思想,但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超越前面“无想定”的境界,也是“知非即舍”,又丢掉了。最后他又修了六年苦行,一天只吃一个坚果,那种艰辛可想而知,世间几人能做得到呢?但是释迦牟尼道心坚固,也承受住了这种苦行,多么伟大的佛陀啊!六年苦行过后,他还是没有得道,才亲证到,苦行亦不是道。然后他就从山上下来了,碰到了一个牧羊女,施舍给他一些食物,增加了他的体能,最后坐在菩提树下,发誓不悟此道,不离此坐,誓死求法!最终在菩提树下七天证道,开悟后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虚妄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来就有佛性,只因世人都有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内在的佛性。就像六祖慧能所说,众生迷时,佛即是众生;众生悟时,众生皆是佛。既然内在的本性是没有执著妄想的,现在我们也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就应该活在这种本性之中,人生就不会有痛苦烦恼。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呢?大家都读过《心经》,有的人还会背诵,《心经》真能解决人生的一切问题吗?不是这样的。你们都知道,水可以解渴,但是看到一杯水跟喝到那一杯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看到并不能解决饥渴的问题,那个看到的只是头脑的部分,而真正喝到了,就是亲证了,才能最终解决口渴的问题。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证道的过程,但是我们并没有走过这个过程。当释迦牟尼走完了这条亲证之路,解脱了烦恼痛苦,成为一个觉者;而我们还没有走上这条路,烦恼痛苦依然存在,还是一个迷者。从农村里走出来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家乡。我们看到他成为了大学生,我们却不是大学生,因为我们没有上大学,怎能成为大学生呢?虽然我们具备成为大学生的资格,却没有学过那个大学生具体的课程,最终不可能成为大学生。释迦牟尼觉悟过后,告诉我们,众生皆可做佛,每个人自身都具备这个条件,都具足佛性。

可是释迦牟尼是证果的佛,而我们还走在路上,我们需要去亲证自己的佛性,圆满自己,得道成佛。释迦牟尼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都有佛性。开篇为什么会谈到释迦牟尼佛呢?因为《心经》是佛教的经典,而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根本老师。我们先谈到释迦牟尼证道成佛的过程,才能了解释迦牟尼到底证到了什么?证悟八个字:“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在《心经》里,一直空到底,是在谈空性呢?还是谈性空呢?真空妙有!这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告诉世人的真知。一切万物的存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但是万物的本性却是空的,就像面前的这台电脑,这个电脑从什么地方来呢?(有人答:从生产线上。)但在没有被生产之前,它是不存在的,然而现在它存在了,通过因缘和合的作用,它才开始存在;当因缘消散的时候,这个电脑又归于不展示了。今天我们在这个世间生活,只能待上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缘和合才展示出我们的躯体,然后再用躯体承载内在的佛性或灵性,才能在世间展示出生命的活动。当几十年过后,我们将面对死亡,离开人世,身体还是要归于尘土,缘聚缘散,最终还要归于原本的性空状态,即所谓的:“尘归尘,土归土。”虽然形成了这种缘起,但是它的本性是空的。举个例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玻璃杯,它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呢?按照今天的物质科学来分析,它是由分子和原子所组成,是内部粒子的高速转动而展示出来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它的形象,但如果拿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你可以看到的就只是能量。如果一直这样分析下去,就可以得到结论,外在缘的展示缘于内在空性的能量。今天的人都喜欢看电视,喜欢看电影。电视的每一个画面是怎么展示出来的呢?当我们看到电影里的人也是动态的,和现实中的人如此相似,电影里的画面是连贯性的,不间断的,但是电影里的人却不是活人,而是虚幻的展示。

当我们了解了其播放的原理,就会知道,它是很多图片在能量的推动下而展示出来的结果。如果我们把这个快速运转的能量去掉了,这些影片就变成一张张图片了,就不会展示出连贯性,就没有这种动态的人物影像了。影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在迅速播放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结果。其实,每一个当下都是虚幻的存在,都是不真的,这也是一种缘起。但是在我们的视觉感受里,我们却看到了影片的存在,这就是我们被假相作用的结果。如果这层力量被去掉了,我们看到的东西就是虚幻的,归其本性,这些缘起并不是真实存有的,只是被某种力量所推动,从而展示出来的。就如同粒子的高速运转而形成这样一个玻璃杯的形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形状,而粒子高速运转的状态,我们却看不到。如果我们站在粒子高速运转的这种视角上再去看它的话,那个玻璃杯就不存在了。这就是禅宗里所说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了。只是我们物质感官的觉知速度太慢,而它内部运转的速度又太快,就会产生这样的虚相,在头脑中才会产生这种概念,认为物质世界所展示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的。释迦牟尼证道后,体悟的真相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两点理解起来很难,因为我们没有体验,没有亲证。但是释迦牟尼的整个修道过程都是自己亲身体验的,这是他亲证过后所得到的结论。然而,我们今天得到这个结论太容易了,随便拿到一部经,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但是释迦牟尼最终获得这个结果,却非常艰难,历时十二个寒暑,尝尽苦难,才成就其人生。现在我们把那些结论拿过来,就感觉是自己的了,认为自己知道了,但是我们并没有亲自证到这个结论,并不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知道了这个结论,但我们真实的生活却没改变呀,烦恼没有消失,苦难依然继续,“知道”永远不等于“得道”。《心经》是谁讲的呢?观自在菩萨讲的,讲给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的。这部经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整部经典共计两百六十个字,但是它却把佛陀教化的精华部分都融合在里面了。能读懂这部经的人一定是一个明心之人,一定是一个找到心的人。你要是找不到心,怎么能读懂《心经》啊,能读却不一定能懂。现在世面上把《心经》变成护身符了,佛教里的人把《心经》印在小卡片上,感觉这个东西很有用。但是这些文字到底有什么用?它真的能护身吗?(有人答:信则灵,不信则不灵。)那个卡片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你相信了它,心信在前,有用在后;没有前面的心信,就没有后面的有用,归根到底还是心的作用,你能找到心吗?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热门推荐
  • 异世伞客

    异世伞客

    伞,一撑挡风雨。善,一念济天下。持伞怀善,夜初临异世,前途坎坷,归路未明,叹回家之难,好吧,娘子助我!
  • 白夜诡案录

    白夜诡案录

    这是一个悲催童养夫和苦逼二货大龄剩女你追我赶的故事Yy搞笑,雷点遍地,自带避雷针。
  • 赛博梦华录

    赛博梦华录

    被人诬陷,发配荒芜之地,一无所有的静渊将如何突破重围,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杀回赛博之地,为自己昭雪沉冤,而父亲的下落又该如何寻找。这扭曲的世界又该怎样冲破!?是否结点之外还存在一个仙境?
  • 泥胎神骨

    泥胎神骨

    无境大陆上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这片大陆本是神魔战场,陨落过无数神尊魔王。位于凌、铮两国边境的神魔埋骨地,更是人人皆知的神魔主战场,闯进之人多数有来无回,偶然出来一个,皆成为了一方大能……
  • 女王密令:全球追捕明星帝少

    女王密令:全球追捕明星帝少

    她是异世女帝,杀戮无数,残暴无情,重生到陌生的现代,她勾唇一笑,换个游戏规则而已,照样能筑起她的暗夜王朝,女帝天下。前世爱已成殇,今世风流逍遥,金钱权势,美酒美男。外人称她暗夜孤少,冷血无情。直到遇到风家少爷,盛宠他一年,最终还是弃他而去。七年后,风家少爷高调出现,只为问她一句:“孤慕臣,当年为什么不要我?”女子冷艳无双,红唇轻启:“我忘了。”
  • 落下一颗星尘

    落下一颗星尘

    他是,万众璀璨一颗闪耀的星星,他是世界明星,他是音乐节的创作天才。他就是权志龙。(G-Dragon)她是,医药世家的独生女,却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学医改为了设计,她是著名服装设计师Anyn的最后一个徒弟,她是连冠4届设计大赛的冠军,她是设计鬼才。她就是苏一涵。(sunny)王者见王,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命中注定的与你相遇。
  • 特许连锁加盟战略

    特许连锁加盟战略

    在亢奋与冲动的中国特许连锁经营热中冷静观察,有诸多现象还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中国本土的很多企业草草上马特许连银锁经营,又匆匆收场;许多特许加盟商也由于对加盟知识的匮乏而遭受损失。这是为什么?带着疑问,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书刊、杂志、媒介、网页,得到的回答几乎众口一词,即企业自身特许体系管理上的问题。我们充分相信,这本书将成为你加盟特许、获得成功的指南帮手。
  • 穿书后她帮首富花钱消灾

    穿书后她帮首富花钱消灾

    一觉醒来,南乔穿成玛丽苏小说中的坏女配。原身的未婚夫为了退婚甩给她一笔补偿费。她当场撕掉,拍拍屁股走人!退婚就退婚,下一个更乖!转身闪婚帝国首富慕北辰,一个一出生就被断定活不过三十,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合适的女人结婚,然后破财消灾!所以,婚后的南乔只负责买买买,美美美,她越败家就越旺夫!全世界的女人都羡慕坏了!有人酸:慕少,你老婆这么败家,你不管管么?慕北辰:我惯的,有意见?!
  •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007谍海系列1)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007谍海系列1)

    詹姆斯?邦德离开伦敦来到巴哈马的首都拿骚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这次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第二天将要去到迈阿密执行一项例行的调查任务。这是他在拿骚的最后一个晚上。总督特意为他举行了告别晚宴,一位总督的副官和巴哈马富翁哈维?米勒及其夫人作陪。晚宴上,邦德感到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气氛也不是特别的热烈。人们一直在乐津津地谈论空中旅行,邦德更是觉得非常的无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