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1900000012

第12章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观自在菩萨接着说到“舍利子”。刚才我们已经讲过,舍利子是指佛的十大弟子之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除此之外,我还讲了另外一层意思,舍利子就是我们的自性本来面目。我们好好体会体会,观自在菩萨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舍利子的本来面目就是诸法空相,而我们的本性也是诸法空相的。那么舍利子就是我们的本性,并非单指那个舍利弗。佛是大智慧的成就者,他懂得因机说法,懂得因缘说法,每一场法会都有其讲法的缘由,从而演绎不同的法的内涵。为什么观自在菩萨要给舍利弗讲这本《心经》呢?为什么《心经》里不用舍利弗,而要用舍利子呢?为什么是这位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问法呢?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是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让舍利弗来请法,就代表《心经》也是智慧第一的。我们自性里的般若智慧是最高等的,所以舍利子就代表我们内在的般若智慧、实相般若、自性的本来面目,它是什么?是诸法空相。现在来谈谈诸法空相,观自在菩萨刚才说了五蕴——色、受、想、行、识,《心经》就是为了解脱五蕴。今天我们来到心一文化,想要求什么?明天我们跑到寺院,想要求什么?

世人身处苦海,身心皆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为了脱离苦难,我们要求一个方法,求一个解脱之法。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导引我们出离苦海的方法。我们现在读读经,念念佛,打打坐,盘盘腿,修修行,想解脱苦难,但是苦难依然,因为我们还没有得法。所谓方法,方是药方,法是法雨。治病需要药方,治心需要法雨;良药医治身体,法雨净化心灵。那要得什么法?知诸法空相,得空相之法,般若正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都是有求心,所以才得不到解脱之法。我们所求来的,都是假的;我们所抓到的,都是空相。《金刚经》里讲:“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像接引的筏子一样,把我们从河这边接到那边,从此岸度到彼岸,只是一个助缘,是一个工具。筏子把我们接到对岸,筏子就要舍弃;法把我们度到彼岸,法就要放下。如果我们骑自行车去北京,北京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自行车只是载人的工具。如果我们到了北京,就会把自行车放下,逛逛天安门,参观一下故宫,还要爬上万里长城,那时我们还会背着自行车吗?(众答:不会。)同样的道理,法就是把我们接引回家的工具,带我们回归佛土,带我们回归天国,带我们回归灵性世界。当我们到达那个地方,法也要舍下,更何况那个非法,更要舍下。那么舍完之后,没有一法可得,这就是诸法空相。我们现在会抓住一个方法,以为那个就是了,但是那个不是,那个没有入般若法门,没有入智慧法乘,只是方便善巧,落叶止儿啼。我们所抓到的方法,就是让我们止恶,让我们修善,修正我们的身体,净化我们的心灵。因为我们的心很脏呀!那么心到底脏不脏呢?(有人答:脏。)是诸法空相,哪有脏的?视角不同,看到的自然不一样。你心里是什么,看他就是什么。如果你脏,你才看到他脏;如果你不脏,你看他也就不脏了。你是什么,你将看到什么。我们看到路边的粪便,脏不脏?(众答:很脏!)如果粘到手上了,我们会打上肥皂,好好清洗,甚至把皮都搓掉了,还会感觉很恶心。但是当我们做父母之后,生了孩子,孩子拉屎拉尿,拉我们一身,我们怎么没这种嫌弃感了?心态不同,感觉就不同了,其实都是自己的分别妄想,一切都是我们评判的结果。脏和不脏来源于哪里?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心里。“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不见一法就是诸法空相,这时我们就是如来,才是观自在。但是我们会执著于很多法,抓得很牢,牢不可破。在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必然要有方法,不然我们没有那个基础,这个就是有为法的阶段,从有为法再进入无为法阶段,就是渐悟和顿悟的不同了。《心经》就是有为、无为法,包括这两个法乘,现在观自在菩萨就讲到了无为法乘。这里是不是在讲无为法乘?(众答:是的。)而我们的修证要从有为开始,再入于无为法乘。现在我们入不了,这是窄门,我们进不去。《圣经》里说:“你们要进窄门。

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窄门难进,无为难为。世人都想进入窄门,却进不去;世人都想达到无为,却达不到。《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进入无为法的人,都是圣贤;进入窄门的人,都是神仆。如果我们想要成为圣贤,成为佛菩萨,就要入无为法乘。《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有为法是泡影,执著有为法,最后还是泡影一场。《心经》起修的高度在观,观就是无为法的门,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观什么?观自在。我们修行的前期阶段,就是通过有为法的修证,修出这个观来,从观起修,就是在修觉悟,才进入无为法乘。所以《心经》法门从觉悟起修,直接修觉悟。“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比如说,今天在公司里受了委屈,心里面压着火,回到家里,老婆让你吃饭,情绪就来了,把老婆吵了一顿,事后也觉到自己做得不对,就开始自责了,但是念起之时,并没有觉,后果就酿成了。如果我们心里深爱着老婆,对老婆无微不至,如同至宝捧在手上,就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也不愿冲撞老婆的情感,当无明火要起来的时候,心里就会有种声音“不能这样,不能让老婆受伤”,这就觉了,无明火就消了,就没有对老婆发火。念起之时,就觉到了,结果就避免了。《圆觉经》里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假方便,亦无渐次。”知道这个是幻,这个是妄想,就离开它,不要在心里说“不要妄想,不要妄想”,这个“不要妄想”就是个大妄想。难道我们要做那只傻猴子吗?对着水里的月亮,说“滚蛋,滚蛋”,醒醒吧!知幻即离,没有一个妄念,我们可以留得住,知道了,就不要执著,离开就行了,妄念自己就走了,这时就是觉悟。很多人抱着一肚子的知见走进了课堂,听一听,心想台上这个年轻人能讲什么?他们戴着有色眼睛,把自己当成权威,都是评委,都是裁判,在下面给讲课的人打分呢!“这个说得对,那个说得不对。”喜欢听自己爱听的,不爱听的一句也听不进去。都知道挑食不好,却都在挑食呢!谦卑心是求道的根本啊!孔子这么伟大,还把众生当成他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他们把自己都当成老师,把别人都当成学生,这就是颠倒梦想。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带着自己的知见,他能听懂什么?

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他人的生命,这就是世人的可悲之处。《楞严经》里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后来有人将其断句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我们以前学来的知识,从经本上而来的知见,这些就是无明的根本。因为我们不了解诸法空相,既然诸法空相,我们还要立个什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头脑里生出来的东西,它是定格,是框架,是我们所立出来的有,这就是无明的状态,故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要是无了,就是空相,见到这个空相,就是涅槃了,故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那我们要立一个什么?要立一个空吗?(有人答:是。)如果你立一个空,还来这里干什么?其实你就立个“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事”。孔子三十而立,他到底立了个什么?我们会说:“立了一个志向,立了对名利的追求。”这是世人的想法。但不会是圣人的想法,即使当代社会上的一些成就者,他们的想法也会与众不同,他们所立的和我们就不一样,就像毛泽东、周恩来、李嘉诚、马云,等等,更何况圣人呢?在《论语》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到道,傍晚就可以放下生命。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孔子立的是一颗求道之心,当孔子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已经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已经找到了心中的路,明白了人生活在世上的意义和做人的真正道理,树立了做人的原则,立志做一个对天下苍生有所裨益的人。其实在这时他就已经醒过来了,他已经是一个明白自心的人了,我们称之为“明心”。如何才能在这个世间把人做好,把事做圆满呢?佛在《华严经》里讲到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佛让我们去做什么?就是让我们入了理,而后去做事的。在世间里,把佛法的智慧启用在一切事中,让我们事事做得无碍,没有障碍了,那就圆融了。但是现在的人都把佛法想成什么了?想成西方有个极乐世界,那个地方还有一个佛土,就不愿意活在当下了。殊不知当下心即是佛土,不然我们哪一个佛土也去不了。我们必须做一个自觉的人,从觉悟开始去修证自己,最终才能豁达,倡导觉悟是人生的必修课程,人需要提高觉悟,去完美自己的人生,这一切都自然地展示在生活中。离开做人,离开做人的准则,离开做人的行为和道德,就不可能找到那个真正的法,就不可能长养自己的觉悟。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离开生活去外求佛法,去找寻觉悟,就像让兔子的头上长角,那是不可能的事。这里把觉悟和生活的内涵说明白了。大道在眼前,就在行住坐卧的一切事情当中。只有这样去一步步实践,才是一条亲证之路,才是一条真实的心灵成长之路,这就是那真实的道。离开生活去另求一个解决生活的方法,那是很困难的。我们所求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应对生活,解决生活的问题。我们想从生活的困扰中走出来,要找一个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并没有离开生活。我们一直在接触生活的一个面,而我们需要的却是生活的另一面里。如果我们能看到另一面,就找到了方法。就像我们生病了,通过吃药去医治身体,但是身体本身就有自我修复系统,只要我们能提升修复系统的功能,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生活之中的法,大道至简呢!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对经典的研究上,解决不了生活的问题。就像只是从报纸或书本上得到一个商品的信息,是不足以了解那个商品的,不能亲自品评那个商品的真实,不能接近那个商品的质量。这时我们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认知,然而这个认知并不是呀,它只是我们心中的相片、心中虚幻的妄念,但是绝不是事物的真实。

如果这样,我们就离开了觉悟,离开了亲证,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心一文化的理念就是:“把觉悟带入生活,让生活充满喜乐。”只有带着觉悟进入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历练,不断实践,才能成为一个觉者,成为生活的驾驭者,成为一个逍遥自在的人。当我们真能体会到“舍利子是诸法空相”的时候,我们就见到舍利子了,亲见自我的自性本来。所谓空相,就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无有佛的相。如果还抓着一个佛的相,这就是最大的误区,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这样教过众生,《金刚经》里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道德经》里说,“大象无形”,就是大道无相,就是诸法空相。没有相可得,如果我们执著在相上,就是在行邪道,永远也不能得见如来。正因为佛没有相,大道无形无相,所以它才可以生出万象。我们每个人都是被生出来的,但是每个人却不一样,就连桌子、板凳也不一样。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会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事物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万人就有万人的模样,万物就有万物的形相。因为大道无相,所以才可以生出万象;因为诸法空相,所以才可以生出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果大道有一个相,它能生出什么呢?如果你是个人,你就只能生出人来,你生不出鸡来,因为你没有鸡的相,所以你生不出鸡。正因为道没有相,所以它也可以生出人,它也可以生出鸡,它还可以生出万事万物,一切都从这个空相里展示出来了。我们会执著佛相,认为佛菩萨的相就是佛,那个只是佛的相,那个并不是佛,就像你的照片是你的相,但是照片却不是你。如果把照片当成是你,那多可悲呀!佛菩萨要度化众生,那个小蚂蚁也是众生,如果佛菩萨要度蚂蚁,也要做一只蚂蚁啊!那只蚂蚁的相就是佛相。那你说哪一个是,哪个不是呢?众生相皆是佛相,你看不到吧?一切相都是佛在表法,一切音声都是佛在说法,关键是你得去听,你得去看,用心去见,见诸法空相,见诸相无相。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热门推荐
  • 贫神也要创造世界

    贫神也要创造世界

    神存在于世的意义,就是创造世界。里诺出生于神界社会中最底层,受尽不公待遇。偶然间,他得到了父母留给他的一个小型宇宙,里面只有一颗拥有生命的星球,它名为地球!这颗远超里诺所认知创造水平的星球,将帮助里诺打一场前所未有的翻身仗,告诉那些神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创造世界!
  • 武神绝

    武神绝

    睁眼醒来,唐宇带着英雄联盟里面所有人物的能力和技能重生异界,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刀法剑术,我会剑圣亚索刀剑齐舞身姿;比骑射箭术,我有艾希维鲁斯百步穿杨之法;拼人数,我沙皇万千沙兵、掘墓万千鬼灵、人马的幽灵骑兵……展示手段,我一百三十个英雄所有能力手段眼花缭乱!大陆上沉睡百年的武神,终究会再世,到那时,天地恸哭,万魔泯灭……
  • 喜剧之王卓别林

    喜剧之王卓别林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怀孕百科知识

    怀孕百科知识

    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妇产科主任医师和有关专家精心编写本书。内容包括受孕前的准备及受孕知识;如何平安快乐度过妊期;孕期的保健方法;孕期特殊的营养方案;胎教方法;平安分娩的方法;产褥期的康复等多环节的知识。许多重点内容都以图示的方法补充说明,使本书内容更详尽,更直观,更科学,更实用。
  • 娱乐圈之对你宠不完

    娱乐圈之对你宠不完

    御姐偏爱小鲜肉,男神爱上小沙漏。某日微博头条:新任“国民老公”关泽和青年影帝顾惟的经纪人“星姐”姐弟恋疑曝光!详情请关注“萌憇的娱乐圈播报”——影视集团超级富二代帅气小鲜肉天生自带暖男属性,却不小心在那个夜晚爱上了Badgirl性感迷人傲娇御姐,从此变忠犬一心一意只爱她。
  • 影帝的私生饭

    影帝的私生饭

    【日常篇】(银河之上的顾予萧)更贴一条:“顾大影帝今天营业啦!盛世美颜欢迎舔屏,想要周边私聊吧主。”顾予萧的第10000000个老婆:“哇,真是又盐又苏啊。”(呵呵,盐吗?怀疑地看了眼旁边的男人,男人给了她一个邪魅的笑。pi,一点不盐。)路人:“好帅啊,哪里来的妖孽吃了我的心,求各位姐姐收了小的。”(顾大影帝我每天都在给你收小妾,你是不是应该给点奖励啊?)“呵,晚上给你拍更私密的照...要吗?“一旁研究剧本的顾影帝,凑到某人耳边,邪气地低喃,某人刷着平板的小手抖了抖。迅速逃窜一旁“这么私密的照片都有,站姐莫不是私生?”私生?xswl。【独家篇】“顾大影帝,有人说我是你的私生饭?”wlsw竟敢diss她,哼。“顾太太,难道不是私生饭?你已严重影响我的工作了?”顾影帝优雅地迈开长腿逆光走来。“我那是为了给你加人气好嘛…”意识到某人要开虐,她赶紧溜之大吉。路上波姐来电:“臭丫头,你又死哪去了?今天《大清后妃传》试戏我说没说?你以为是小仙女就不要奋斗了?你家影帝红遍宇宙了,还缺你磕吗?你还是一个十八线,好意思吗?我当初眼是被shi糊了竟然觉得你是个好苗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会很认真爱上你

    我会很认真爱上你

    我们一直在寻找着爱情,那么爱情到底在哪里呢?
  • 杀千秋

    杀千秋

    一杀成千古万世永长流若问谁能敌天下杀千秋
  • 霸道夫君懦弱妻

    霸道夫君懦弱妻

    她,一朝穿越成为了丞相府最不受宠的嫡女,再次睁眼,懦弱退去,狂颜轻笑。他,世界首富,古代黑道的老大,皇帝中的皇帝!“老大,如果某天我结婚了,你会来参加我的婚礼嘛?”某女双眼发光,大红包啊……“当然,新郎不去,你怎么拜堂?”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