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2300000014

第14章 盒子里的黄花(6)

有一天跟博士班的研究生比尔闲聊,他说他在某次派对里认识了一个怪人,这个怪人对于中国特别倾倒。

比尔说:

“他念考古,对中国的甲骨文简直着迷。”

“甲骨文!世上真还有这样不实际的人吗?”我十分惊讶,因为比尔谈的人并非“老中”,而是“老外”。

“对极了,‘不实际’这个词用来形容他再好不过。”

“他的动机是什么呢?”

“你知道,最早的嬉皮,他们是真有理想、真有抱负的一群。他就是其中之一。对于东方与自然非常崇拜,所以就离开了美国到中国西藏、尼泊尔这种地方住了些年。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别人说起古时中国的皇帝患了牙疾,找巫师问卦之事可以在甲骨文里读出来。他就决定去搞那些乌龟的甲壳去了。”

那个怪人,今生今世也许无缘一见,但我不禁在心里想着:是个挺可爱的人,一定是个挺可爱的人。然而,说到“一定”时,我却又有点儿怀疑了。因为,他使我想起徐钟佩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

她在一篇文章里,写她在重庆当记者时的一位外国同事——也是个中国迷,穿长衫,不修边幅,誓死要服务中国人民,薪水拿来多半都给路边的孩子买吃的买穿的买掉了……可是在一般中国人的眼里,他却始终是个“怪物”——因为,他爱上的乃是书里的古中国,与现世脱了节的那个古中国。我已经记不得那个“怪物”后来是怎样死在中国的,只记得那点读后的凄凉与委屈,是一种被扭曲的无从道歉的哀伤,很久也没有散淡。

在这个多棱多角的现世里,哪有不受伤害的理想主义者呢?甲骨文先生,你难道爱上的亦是书里的古中国吗?

我们一提起嬉皮,恨不能翻译成嬉“痞”才好,一见着嬉皮,莫不皱眉摇头叹一声“文明的堕落”。天涯海角,一个一相情愿的甲骨文先生却让我遇而未见,却让我愧于想及宋以前的汉唐,汉唐以前的尧舜,尧舜以前的盘古……伊甸园一般的古中国。

有一晚,几个熟朋友来家中便饭。宝雍忽然看上了我浴室里摆着的一只冰纹花瓶。瓶子是黑白两色的,细细地布满着冰裂似的纹路。

我说:“把它放在浴室里,是因为它不能盛水。盛了水会由细纹里渗出来。一只既不华又不实的瓶子。不过,我挺喜欢那点冰裂的古趣。”

于是,宝雍跟我谈起那种陶器烧制的过程,用稻草裹着点火烧之,十分有趣。

后来我读到《艺林丛录》第二卷上,专谈我国古代陶瓷的篇章,就格外地仔细。里头说到:

“汉唐以来,陶瓷器的釉上,多有本色细碎的纹片,隐约如珠网纹。以前有人认为釉上的纹片,是釉在烧制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病态,因此以没有纹者为珍品,但是,‘哥窑’的纹片倒是用人工技巧控制而烧出的。”

古代做这些陶瓷品,有所谓“官窑”与“民窑”。官窑多数制作些高级饰品或祭品,民窑大抵做日用品,行有余力就做“仿官窑品”。所谓“哥窑”、“弟窑”是在浙江龙泉兄弟二人分别开设的陶瓷厂。“哥窑”所制的陶瓷艺品,据说非常突出。说“哥窑”的一章里又说到:

“一般称‘哥窑’的纹片为百圾碎,重重叠叠像冰裂痕一样。……这些纹片在肉眼看来,好像釉上有了裂痕,如用放大镜察看,釉质又是紧密结合,毫无裂痕的。”

我这只“仿哥窑品”上的古趣,是见不得放大镜的,我知道,所以我把它藏在浴室里。然而,由于它却使我更能骄傲地爱上我们的古董——真的或仿的,博物馆里的或者只是书上的……

看看我们形容那些釉的颜色:

葱色、天蓝、粉青与瓜皮绿。

海棠红、石榴火、玫瑰紫与原泥胎色——甜酱釉。

简直使人馋涎欲滴。

看看我们形容的那些细纹:

离合纹、兔丝纹、牛毛纹蚯蚓走泥纹和海水云龙纹

不简直像诗吗?

再后来读到——一般人把龙泉最好的釉色,称为“梅子青”。欧洲人却用“雪拉同”(Celadon)一字来称呼。“雪拉同”,那样的诗意,几乎使我要跳起来。

“雪拉同”的来历是这样子的:

十六世纪晚期,龙泉青瓷初次传到法国时,它那美丽的釉色,使法国人惊奇到没法子形容。当时法国著名作家杜尔夫写的《牧羊女亚司泰来》正在舞台上演出,人们觉得只有剧中主人公雪拉同所穿衣服的颜色可与龙泉青瓷媲美,因此,就给它冠上这个美丽的名称。

真正的“雪拉同”,今生今世也许并无机缘可以赏会,但在心里我总想着:它是我们的,它是我们的。

门口的三棵杜鹃,一年死去一棵。今年这“春日的最后一株杜鹃”也只稀稀疏疏开了几朵白花。我看着看着,心中竟是不忍。为它们,我写下几句诗:

以一种飞动之势

盛开

盛开了

啼血的故事

如同火浴的凤凰

一只只

飞入我中国的心怀

还是乡愁

除此而外无以名之

花儿并没有盛开,然而我心中那许多属于甲骨文、冰裂纹的故事,却时时盛开着。

出了乡关,离了故人,十多年来,风景是江南不再的风景,心情却依样是——一种清孤不等闲——还是乡愁,除此而外,无以名之。

柏克莱加州大学的脊椎动物学博物馆

博物馆,今非昔比。“泛收集主义”已经落伍了,它亦将走上“专精”的路线。这是他山之石,特此一记。

十月号的《加州人》月刊上,有一篇文章——The Evolution of a Giant——《一位巨人的演进》。这儿所谓的“巨人”,指的倒不是人,而是我目前工作的地方——柏克莱加州大学的脊椎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UCB)。

我在这里工作不觉已经五年多了,可是在三四层楼的大房子里,在那许多不起眼的标本箱间穿梭来去,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伟大。直到读过那篇文章,直到十一月十一日庆祝七十五周年馆庆,眼见全美甚至欧亚各国的第一流生物学家及生态学家都给吸引了来,我才知道了它的不凡。这个博物馆,现已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生物学者的本垒(Home Base),实在是不无道理。

柏克莱的加州大学,在全美“十大”大学里一直名列前茅,并且还是“十大”里头唯一的一所公立学校。哈佛、耶鲁、斯坦福这些大学全是私立的,通常私立学校经费充裕好办事,还可以随时调整学费。公立学校,靠政府给钱,政府闹穷,它更穷,一提加学费就挨骂,要维持一流的水准,真是千辛万苦。这个博物馆,七十五年来,卓然有成,想来也真是不容易得很。

在柏克莱校园,提起脊椎动物学博物馆,有人就是念完了大学,恐怕还未必知道它的所在。因为它隐蔽在生物科学大楼的二五九三号房间里头,门口挂着“不准参观”的牌子。

由外表看来,真不像博物馆,不过一间普通教室模样。可是,一走进去,迂回曲折有三四层楼,每一层楼都有一般大图书馆的规模,迷魂阵似的。地下室是做标本的地方,一、二楼放标本箱,三楼是化学实验室和鸟音分析室,另有阁楼式悬空在众标本箱上的一间教室,是我们每星期三中午“午餐研讨会”的地方——也常常有由世界各地路过来美的知名学者来作一小时左右的演讲。

这里收藏的标本总数量是七十六万。其中,哺乳类有十七万多,位居全美第三,全世界第四五名。鸟类有十八万以上,排名也在全美鸟类标本收藏的前五名。至于两栖爬虫类,有十八九万种,虽然只列名在全美的前十名,可是,因为现任馆长Dr. David Wake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这一部分标本的收采现在增加得很快。这些数字,当然是在周年馆庆的“报表”上看来的。平时只见一个个长方形的大铁柜。柜子里是十来只抽屉,一拉开抽屉是扑鼻的药味儿,一个个标本就排在抽屉里。我实在看不出竟有这么大的收藏,只觉得有两大间平时上着重锁的房间是平生仅见最“伟大”的景观。一间是皮毛室,一间是骨骼室。骨头是千奇百怪,皮毛是由头到尾完整的兽或鸟,由天花板悬垂到地,一只鸵鸟皮挂在那里,好像仰天站着。所有皮毛都这么凌空挂着,一走进去仿佛置身皮货森林,几千几万张的熊皮、虎皮包围着你,胆都吓破了。前年中国科技访问团来参观,我当翻译,馆长领他们参观,我站在门口硬是不敢往里去。

七十五周年馆庆的时候,虽然号称要对外开放一天,事实上只开放了两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只限于有特别邀请函的人士才能出入。大概也是因为珍贵的标本太多了,丢不起的缘故。不过,这个博物馆设立之初就立意要“与众不同”,因为创办人本身就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并且是个女人。

创办人安妮·亚历山大(Annie Alexander),是夏威夷甘蔗大王的女儿,有传教士的血统,家境极为富裕,但个性极为内向。一生爱好自然,收集了不少标本和化石(现在馆内有她的专柜),可是非常不愿意出名。校园里有许多建筑,都冠着名人的名字。只有她这个博物馆,老老实实就叫做“脊椎动物‘学’博物馆”——里面这一个“学”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标明了重点在于教育与研究,并不单纯是标本的采集而已。它不只着重“是什么”,更强调“为什么”——这也是她的意思。博物馆的形成,一般说来完全是出于“好奇”,所以,通常都是采取“泛收集主义”,主旨在“博”。然而,科学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生物学已经变成比较生物学、演化生物学、繁殖生物学……形态学分成分类形态学与演化形态学,连遗传学还有人口遗传与演化遗传之分……专家们已经由外在研究到内在,由看得见的找到看不见的地方去了。因而博物馆的功能除了博,还得专;除了研究,还应负起教育之功。一位这么内向、一辈子没结婚的小女子,竟然有如此远大的眼光,在几十年前就设立了一个能够适应今日之需的博物馆,真使我为女人感到骄傲。

《世界日报》的记者余愉在馆庆时来采访,对于馆内一切电脑化甚为吃惊。事实上,别的博物馆也都在电脑化,并不稀奇。柏克莱这里特别的是:它也收集动物的内脏(只取米粒大小的一小块),储存在零下七十六摄氏度的冰柜中,供细胞内部研究之用,现有一万多种的动物内脏冻藏。另有化学实验室,做些Cytogenetic Analysis以及Electrophoresis(电泳)实验——这是Wake博士一九七二年时请了一位韩国教授梁瑞荣先生来设立的。梁教授现已回韩国教书了。我最喜欢的是那间鸟音分析室,鸟的声音录下来以后,透过一种仪器,可以把声音制成图表,有如心电图,一张张存档,以后一对照图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种鸟了——听起来容易,其实很复杂,因为同一种鸟除了有公鸟、母鸟、小鸟之分,尚有求偶、打架以及其他尚不明白的声音之别,不过比起其他的“死”标本,这些声音倒是“活”的。

在这个地方工作的十位教授,差不多都是国际知名的学者。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二年间,他们在世界各地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总数有八十八篇,合起来超过一千四百页,他们用功之深、研究之勤就可以想见一斑。

上个星期除了庆祝建馆七十五周年,还特别颁发了第一届的Joseph Grinnell(第一任馆长)奖章,由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一位生物学教授得到。值得一提的是,奖章制作得非常精美,馆长称之为“一件艺术品”。“你们猜,是哪里做的?”他一面问大家,一面看我。他还没说,我已经猜着了:“是中国做的。”

同类推荐
  • 海上繁花:张爱玲与《海上花》

    海上繁花:张爱玲与《海上花》

    解构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张爱玲.品读平淡而近自然的《海上花》倾听比《红楼梦》更亲切的人生回声.
  •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增补版)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增补版)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一稿根据厉以宁讲授唐诗宋词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总论诗词理解的境界,包括诗词创作和诗词的主体分类;第二章具体论说唐宋诗、五代宋词、金元诗词、明清诗词;第三章分析厉以宁创作诗词的主题与情怀。该书是对厉以宁教授关于诗词的第一次系统整理,体现了厉以宁教授对诗歌本质、诗词流派以及诗人成就深入且独到的见解。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2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热门推荐
  • 锦绣丰园:肥娘种田好发家

    锦绣丰园:肥娘种田好发家

    一口燕窝把她呛成了一个吃啥啥都香的大肥婆。这里有瞎眼的婆婆,瘸腿的公公,身子病弱的小娃娃,还有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男人,她真想再喝口燕窝把自己呛死回去。怎奈全家的生计都在她一人身上,极品乡邻虎视眈眈,阴险妯娌泼辣嚣张,不彪不悍日子怎个过?好不容易把自家面冠如玉的男人拐上了床,正吹灯拔蜡脱了衣裳准备造娃娃,没成想,这边厢杀出了个年轻的小寡妇,那边又来了个昔日俏情郎。且看巧手肥娘种田逗娃如何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推荐新坑《悍妇当家:相公,请上炕》一对一爽文
  • 永恒氏

    永恒氏

    一个阅览无数小说的宅男,一次恋情的失败让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招雷劈。穿越在他身上发生,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群侍卫。故事就此展开,一个辉煌皇朝就此诞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宗主她娇软可欺

    少宗主她娇软可欺

    他是雁国战颜绝代风华的大将军。她是初入江湖不谙世事的小透明。江湖和朝堂,向来有着微妙的关系,奈何这两人不惧天与地,偏要在一起!恋爱行不行,战略定输赢!且看顾高冷如何追妻,却又将傲娇进行到底!【高冷忠犬系将军X话唠少御系侠女】
  • 此情可抵

    此情可抵

    赶往一线支援的周医生临别时给梁律师发了一条短信。“我一直想从你的窗子里看月亮,今夜我不关心月色,我只想你。”梁律师正在家里吃泡面吃得“沙沙沙”响,最后在美食间点开短信,想了一下如何回复。“周医生,我放下案卷,却放不下你,请保重。”
  • 皇后策反了朕的整个后宫

    皇后策反了朕的整个后宫

    凤栖宫墨清寒气的咬牙:“小德子皇后呢?”“回皇上的话。皇后在贵妃那打牌呢!”墨清寒:“小德子。你说现在后宫到底是谁的!”“当然是您的陛下。”“哦,是吗?朕记得昨天。皇后与娴妃一起钓鱼。把朕拒之门外。前天,与颜妃出宫逛街。虽说把朕叫去啦!可把朕叫去就是为了给当一个她们一个免费的劳动力。小德子“皇上别气啦!您今天的奏折还没批完呢。”墨清寒:“哼!回龙溪宫。朕今天晚上再跟皇后算账。”贵妃处。“幺鸡”“碰。”“皇后娘娘,听说今儿皇上又去你那里吃了个闭门羹。”“是呐!”“那娘娘应该很快就能怀得龙嗣了吧?恭喜啊娘娘。”“哎,你可别提这事,本宫可不想让他到我宫里来。宫外的美人他不香吗?打牌他不香吗?逛街他不香吗?为什么非要跟那个渣男!大猪蹄子一起。男人呀,没一个好东西。算了,不说了,不说了,接着玩儿啊!”
  • 陷落危机

    陷落危机

    黎明遭受侵袭,第二天的光辉还会降落吗?外星物种与黎明的纠葛之争反抗还是接受保护还是囚困看黎明怎样抉择
  • 我的那个校园男友

    我的那个校园男友

    这本书是关于校园爱情的,主要写女主陈欣怡因为男主李雨霖骑自行车不小心撞到自己后,而讨厌男主,之后陈欣怡发现男主其实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不好,于是,女主开始慢慢喜欢男主李雨霖,之后又因为一场误会,让女主误以为男主李雨霖有了喜欢的人,而与男主李雨霖吵架,绝交,最后男主表白与女主在一起的校园故事
  • 迷途系统

    迷途系统

    主角宅男墨小飞是热门网络游戏《末地迷途》的国服第二玩家,在《末地迷途》游戏公司的邀请下呵国服第一玩家沈南参加了《末地迷途》虚拟现实版的公测,结果却离奇的被困在了游戏中无法退出,好兄弟被神秘人捉走。在他心灰意冷之时,墨小飞获得了一个系统,最终走向了超神之路……
  • 荒年记

    荒年记

    1906年逃荒到姚家的秀莲,从连连灾不断的山东随着姚家人一路漂洋过海,跋山涉水,来到关东,本想好好挣钱,孝敬干娘,谁知半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姚二哥,竟然说喜欢她,想要和她成亲,这个有点让秀莲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