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2000000010

第10章 华工学校讲义(10)

中国画与书法有密切关系,并且大多含有文学方面的趣味。西方人的画则与建筑、雕塑有联系,并伴有科学的观察、哲学的思想。所以中国画以气韵取胜,善于绘画的人多数也精通书法、擅长写诗;西方的画以技能和意蕴取胜,善于绘画的人有的兼通建筑与绘画两种艺术。而且绘画艺术的进步,常常与科学、哲学的发展相伴随。中国的绘画,起源于上古的尧、舜、禹时期,成熟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此后绘画的人逐渐减少,但也时时有名家辈出。西方的绘画,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发展于十四、十五世纪,十六世纪最为兴盛。近三个世纪以来,传授绘画的学校大为齐备,画家众多,其间也不时有标新立异的人才出现。

(音乐)

音乐者,合多数声音,为有法之组织,以娱耳而移情者也。其所托有二:一曰人声,歌曲是也。二曰音器,自昔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者为之;今所常用者,为金、革、丝、竹四种。音乐中所用之声,以一秒中三十二颤者为最低,八千二百七十六颤者为最高。其间又各自为阶,如二百五十颤至五百十七颤之声为一阶,五百十七颤至千有三十四颤之声又自为一阶等,谓之音阶是也。一音阶之中,吾国古人选取其五声以作乐。其后增为七及九。而西人今日之所用,则有正声七,半声五,凡十二声。

声与声相续,而每声所占之时价,得量为伸缩。以最长者为单位。由是而缩之,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及六十四分之一焉。同一声也,因乐器之不同,而同中有异,是为音色。

不同之声,有可以相谐的,或隔八位,或隔五位,或隔三位,是为谐音。

合各种高下之声,而调之以时价,文之以谐音,和之以音色,组之而为调、为曲,是为音乐。故音乐者,以有节奏之变动为系统,而又不稍滞于迹象者也。其在生理上,有节宣呼吸、动荡血脉之功。而在心理上,则人生之通式,社会之变态,宇宙之大观,皆得缘是而领会之。此其所以感人深,而移风易俗易也。

[译文]

音乐,是以一定的规律将多种声音组织起来,使人们通过娱乐来陶冶情操的一门艺术。音乐的载体有两种:一是人的声音,歌曲就是人声;二是乐器,古代的“八音”也就是用八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现在所常用的,有金(如锣、铙、钹等打击乐器)、革(如鼓)、丝(如琴、筝)、竹(如箫、笛)等四种。音乐中使用的音,以每秒振动三十二次的频率为最低,每秒振动八千二百七十六次的频率为最高,其间又各自有阶段划分,比如从每秒二百五十次振动到每秒五百一十七次振动的频率为一阶,每秒五百一十七次振动到每秒一千零三十四次振动的频率又是一阶,这就是音阶。一个音阶之中,我国古代取其中的七个音作曲,后来增加到七声音阶和九声音阶。而西方人现在所用的是七个正音,五个半音,一共十二音阶。

音与音相连续,而每个音所占的时间长短都不一样,这叫做音符。以最长的全音符为基本单位,以此依次递减,有二分之一的二分音符,有四分之一的四分音符,八分之一的八分音符,十六分之一的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之一的三十二分音符,以及六十四分之一的六十四分音符。同一个音,由于演奏乐器的不同,而在同音中有所差别,这就是音色。

不同的音,有的可以和谐相配,比如相隔八位,或者相隔五位,或者相隔三位,这叫做谐音(编注:今称为“和弦”)。

组合了各种高低音阶,协调音符时值,以和弦为修饰,选择相适应的音色,组成曲调,这就是音乐。所以音乐是以有节奏的音符变动作为一个系统,而又丝毫不显得板滞、停顿的声音艺术。它在生理上,可以起到调节呼吸节律、促使血脉流动的作用;在心理上,可以由它而领悟人生境界、社会变迁、宇宙万象。这就是它能够感人至深、达到移风易俗效果的根本原因。

(戏剧)

在闳丽建筑之中,有雕刻、装饰及图画,以代表自然之景物。而又演之以歌舞,和之以音乐,集各种美术之长,使观者心领神会,油然与之同化者,非戏剧之功用乎?我国戏剧,托始于古代之歌舞及俳优;至唐而始有专门之教育;至宋、元而始有完备之曲本;至于今日,戏曲之较为雅驯、声调之较为沉郁者,唯有“昆曲”,而不投时人之好,于是“汉调”及“秦腔”起而代之。汉调亦谓之皮黄,谓西皮及二黄也。秦腔亦谓之梆子。

西人之戏剧,托始于希腊,其时已分为悲剧、喜剧两种,各有著名之戏曲。今之戏剧,则大别为歌舞及科白二种。歌舞戏又有三别:一曰正式歌舞剧(Opera),全体皆用歌曲,而性质常倾于悲剧一方面者也。二曰杂体歌舞剧(0peraComique),于歌曲之外,兼用说白,而参杂悲剧以喜剧之性质者也。三曰小品歌舞剧(0pèrette),全为喜剧之性质,亦歌曲与说白并行,而结体较为轻佻者也。科白剧又别为二:一曰悲剧(Tragiqne),二曰喜剧(Comédie),皆不歌不舞,不和以音乐,而言语行动,一如社会之习惯。今我国之所谓新剧,即仿此而为之。西人以戏剧为社会教育之一端,故设备甚周。其曲词及说白,皆为著名之文学家所编;学校中或以是为国文教科书。其音谱,则为著名之音乐家所制。其演剧之人,皆因其性之所近,而研究于专门之学校,能洞悉剧本之精意,而以适当之神情写达之。故感人甚深,而有功于社会也。其由戏剧而演出者,又有影戏:有象无声,其感化力虽不及戏剧之巨,然名手所编,亦能以种种动作,写达意境;而自然之胜景,科学之成绩,尤能画其层累曲折之状态,补图书之所未及。亦社会教育之所利赖也。

[译文]

在宏伟壮丽的建筑之中,含有雕塑、装饰以及绘画等手法,以代表自然的景物,而又加上歌舞的表演,音乐的唱和,集中各种美术的长处,使观众心领神会,油然而产生同化感的,不正是戏剧的功效吗?我国的戏剧,起源于古代的歌舞和俳优戏;唐代开始有专门的教坊组织教习演剧;宋元时期才开始出现完整的戏曲剧本;到了现代,戏曲中文辞比较雅驯、声调比较沉郁的,只有“昆曲”,但它已经不投合时人的爱好,于是“汉调”、“秦腔”等地方戏兴起并取代了昆曲。汉调也叫做皮黄,就是西皮和二黄;秦腔也称作梆子。

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当时就已经分为悲剧、喜剧两种,各有著名的戏曲作品。现代戏剧,大致分为歌舞剧和话剧两种。歌舞剧又分三种:一是正式歌舞剧,全部用歌曲,其内容多倾向于悲剧性方面;二是杂体歌舞剧,在歌曲之外还兼用说白,在悲剧中又掺杂了喜剧的性质;三是小品歌舞剧,全是喜剧的性质,也是歌曲与说白兼用,情节结构比较轻佻。话剧又分两种:一是悲剧,二是喜剧,都没有歌舞,不用配乐,对白和动作都和社会生活习惯一样。现在我国所谓的“新剧”,就是仿效西方话剧而创作的。

西方人将戏剧作为社会教育方式的一种,所以对它的设置很周全。戏剧的曲词以及说白,都是著名的文学家编写的,有些学校甚至用戏剧剧本作为国文教科书。戏剧的乐谱,由著名音乐家谱写。戏剧的演员,都是因为自身性格喜好与这门艺术相近,从而在专门的学校进行研习,能够透彻把握剧本的深刻含义,并以适当的神情来表达,所以能感人至深,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以戏剧方式演出的艺术,还有一种影戏(编注:即电影,当时电影还处于默片时期):有影像而没有声音,其感染力虽然不及戏剧的巨大,但名家所编创的影戏,也能以种种动作表达意境;而且对于大自然的美景,科学研究的成果,影戏尤其能细致刻画其中层次曲折的各种状态,补充图画书本所无法表达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会教育方式。

(诗歌)

人皆有情。若喜、若怒、若哀、若乐、若爱、若惧、若怨望、若急迫,凡一切心理上之状态,皆情也;情动于中,则声发于外,于是有都、俞、噫、咨,吁、嗟、乌呼、咄咄、荷荷等词,是谓叹词。

虽然,情之动也,心与事物为缘。若者为其发动之因,若者为其希望之果,且情之程度,或由弱而强,或由强而弱,或由甲种之情而嬗为乙种,或合数种之情而冶诸一炉,有决非简单之叹词所能写者,于是以抑扬之声调,复杂之语言形容之。而诗歌作焉:

声调者,韵也,平、侧声也。“平”者,声之位于长短疾徐之间者也,其最长最徐之声曰“去”,较短较徐之声曰“上”,最短最徐之声曰“入”。三者旨为侧声。

语言者,词句也。古者每句多四言,而其后多五言、及七言,以八句为一首者,曰律诗,十二句以上,曰排律。四句者,曰绝句(绝句偶有六言者)。古体诗则句数无定。诗之字句有定数,而歌者或不能不延一字为数声,或蹙数字为一声,于是乎有准歌声之延蹙以为诗者,古者谓之乐府,后世则谓之词。词之复杂而通俗者谓之曲:词所用之字,不唯辨平侧,而又别清浊,所以谐于歌也。

古者别诗之性质为三:曰风,曰雅,曰颂。风,纯乎言情者也;雅,言情而兼叙事者也;颂,所以赞美功德者也,后世之诗,亦不外乎此三者。与诗相类者有赋,有骈文。其声调皆不如诗之谨严。赋有韵,而骈文则不必有韵。

[译文]

人类都有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恋、惧怕、怨恨、急躁等等,凡是一切心理上的状态,都是情感。情感产生于内心,对外则发出声音,于是有唉、呀、啊、咳、吁、嗟、呜呼、咄咄、呵呵等词,称作感叹词。

虽然这样,但是情感的发生还是缘于心与事物发生关系。其中有情感产生的原因,有情感所希望的结果,而且情感的程度,或者由弱到强,或者由强到弱,或者从这种情感转变为另一种情感,或者综合了多种情感为一体,有些情感决非简单的感叹词所能描述,于是人们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复杂的语言来形容它,从而产生了诗歌。

声调就是韵以及平、仄声。“平”是指发声位于长短缓急之间的音调,最长最缓的音调称为“去”声,较短较缓的音调称为“上”声,最短最缓的音调称为“入”声,后三者都是仄声。

语言就是词句。我国诗歌的语言,最早的每句多数是四言,其后以五言、七言为多。一首八句的诗,称作律诗,十二句以上的则称作排律。一首四句的诗称为绝句(绝句也偶尔有六言句的)。古体诗的句数不确定。诗的字句有一定的规格,但唱歌的人不得不适应乐曲的节奏变化,有时延长一字来对应几个音,有时压缩几个字在一个音里,于是有人就依据歌声的长短变化写诗,古时称为乐府,后代则称作“词”。词当中,节奏复杂而语句通俗的又称作“曲”。词中所用的字,不但要辨明平仄,而且还要分别清音和浊音,以使唱歌时音节和谐。

古人将诗的性质分成三种:风、雅、颂。风,是纯粹的言情诗歌;雅,是言情而兼有叙事内容的诗歌;颂,是用来赞美道德和功业的诗篇。后代的诗歌,也不外乎这三种类型。与诗歌体裁相类似的还有赋,有骈文,它们的声调要求都不如诗歌格律的严谨。赋要押韵,而骈文则不必押韵。

(历史)

历史者,记载已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者也。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之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

我国历史旧分三体:一曰纪传体。为君主作本记,为其他重要之人物作列传,又作表以记世系及大事,作志以记典章: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等是也。二曰编年体。循事记事,便于稽前后之关系:如《左氏春秋传》及《资治通鉴》等是也。三曰纪事本末体。每纪一事,自为首尾,便于索相承之因果:如《尚书》及《通鉴纪事本末》等是也。三者皆以政治为主,而其他诸事附属之。

新体之历史,不偏重政治,而注意于人文进化之轨辙。凡夫风俗之变迁,实业之发展,学术之盛衰,皆分治其条流,而又综论其统系。是谓文明史。

又有专门记载,如哲学史、文学史、科学史、美术史之类。是为文明史之一部分,我国纪传史中之儒林,文苑诸传,及其他《宋元学案》、《畴人传》、《画人传》等书,皆其类也。

[译文]

历史,是记载已经过去了的社会现象、用以昭示后人的一门学科。我们读历史,获得古代的知识,以此作为基础并加以研究,这是人类知识之所以能够进步的原因。我们读历史,知道古人的行为,辨析是非曲直,研究成败得失,效仿正确和成功的做法,而以错误和失败的教训为鉴,这是人类道德和事业之所以能够进步的原因。这些都是历史的有益之处。

我国的历史著作,过去分为三种体裁:一是纪传体。为君主撰写《本纪》,为其他重要的人物撰写《列传》,又编写《表》以记录皇家、贵族的世系和国家的大事,编撰《志》来记载文献资料,例如《史记》《汉书》以及二十四史等正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二是编年体。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历史事件,便于核实事件发生的前后关系,例如《左氏春秋传》《资治通鉴》这一类史书。三是纪事本末体。每记录一件事情,都有始有终,首尾完全,以便考察这件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例如《尚书》《通鉴纪事本末》等史书。这三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是以政治为主,其他事情为附属。

现代的新历史学,不再偏重政治,而注意人文进化的轨迹。凡是风俗的变迁,实业的发展,学术的盛衰,都分别梳理它们的条目流变,综述它们的系统构成。这就称为“文明史”。

另外还有专门性的历史著作,如哲学史、文学史、科学史、美术史之类,都是文明史的一部分。我国纪传体历史著作中的《儒林传》《文苑传》等,以及其他传记著作《宋元学案》《畴人传》《画人传》等书,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地理)

地理者,所以考地球之位置区划、及其与人生之关系者也,可别为三部。

一曰数学地理:如地球与日球及其他行星之关系,及其自转、公转之规则等是也。此吾人所以有昼夜之分,与夫春、夏、秋、冬之别。

二曰天然地理:如土壤之性质,山脉、河流之形势,动、植、矿各物之分布,气候之递变,雨量、风向之比例等是也。吾人之状貌、性情、习尚及职业,往往随所居之地而互相差别者,以此。

三曰人文地理:又别为二。其一,关于政治,如大地分为若干国,有中华民国及法国等。一国之中,又分为若干省,如中华民国有二十四省,法国有八十六省是也。其不编为省者曰属地,如法国有安南及美、非、澳诸州属地是也。其二,关于生计,如物产之丰啬,铁道、运河之交通,农、林、渔、牧之区域,工商之都会等是也。二者,皆地理与人生有直接之关系者也。故谓之人文地理。

同类推荐
  •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太初无上至尊

    太初无上至尊

    神话时代,太初衍化万道,而后万道式微,天道崛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黑暗时刻,即将到来。少年秦观,得太初源珠,走上逆天之路。踏破九霄,笑对天下。
  • 夏暖阳

    夏暖阳

    一对男女的成长蜕变,从纯真到复杂,从专一到花心,从善良到狠毒,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们?敬请关注《夏暖阳》,看看他们身上的你的影子……
  • 沉默的心为你悸动

    沉默的心为你悸动

    一个脸上写满了普通的女孩夏暖,一个城市少爷林一。“林一,我不求太多的物质,只求你的一片真爱......”“对不起,我给不了!”转身离去,爱是否破裂了…“暖暖,为什么一看到你,我的心就会悸动呢……”
  • 鬼差大人别追啦

    鬼差大人别追啦

    慕念死了,死得一脸懵,既来之则安之,她决定好好的在鬼界过日子,可新鬼必须要十个满月之后通过审核才能轮回,于是抓紧时间抱起了鬼差大人的大腿。第一次十个满月:鬼差大人捏起了慕念头发丝上一根线头,“衣冠不整,下去吧,下次再来。”慕念:“。。。”;第二次十个满月:“本大人的鬼使有事出差了,你顶替一下,下去吧”慕念:“???”;第三次十个满月:鬼差看着满脸笑意的少女,不禁咂舌“本大人亏待你了?”“大人对我自然极好。一想到要离开大人,我就心痛难耐。”鬼差看了看少女那强行悲痛的脸,嘴角在慕念没注意时扯了扯。”“我是真的不忍离开大人您呐,不过你看,我这次衣衫整了,鬼使也回来了,那我审核这事?您看?”“那别走了,留下来陪大人我吧”某鬼差扯了扯慕念的裙子,“留下来,做鬼差夫人。” “?!!”
  • 海贼之附加果实

    海贼之附加果实

    我是普朗克,有外挂,不跟船,想到哪写到哪
  • 天真少爷的初中生活

    天真少爷的初中生活

    在一家富家子弟里,住着一位帅气,温柔而又天真的少爷,他没有选择在贵族学校上学,而是选择在一所普通中学,在这里,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 百战盛世

    百战盛世

    百界入侵,武者当战!"武者,当为开辟盛世而生,当为平定乱世而死!"——莫天空。(这是一部华夏武者抗击外敌的故事)
  • 达磨大师悟性论

    达磨大师悟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图腾祖巫

    图腾祖巫

    在苍茫的荒夷上,凶兽与巨兽并存,奇幻瑰丽的世界隐藏的是凶残。在这些史前的霸主中,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吾以吾名起誓,我将在这恢宏庞大的世界,带着我们部落的荣耀,制造文明的奇迹!”
  • 逆天神魂

    逆天神魂

    一件母亲遗留下来的月牙佩饰,却隐藏着惊天之谜。徘徊于生死边缘,保护属于自己的幸福。凭借一本残缺的功法,看废物体质的云凡如何笑傲天下。云凡手持暗星看着脚下的尸体不屑地说道“不好意思,魂武者只是我的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