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3800000010

第10章 后宫风云决(2)

怎样扳倒皇后是个大问题,要先有个罪名才行。这个罪名一定要大,最好是害命的。人命关天,想不被废都不行。但皇后可不是轻易杀人的人,即使害过谁,也不是能轻易查出来的。废后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还算有,现在的李治与自己如胶似漆,凡事都问询自己的意思。人和,也算做到了一半,宫中的宫女、太监都与自己交好,外廷里也有了一部分自己的人。地利,在哪里呢?谋害皇后的地方没有,暗杀是最下策,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用。

武昭仪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这个地利的条件,她没有等多久就有人给她创造出来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王皇后自己。自从李治上次训斥了王皇后之后,王氏自觉在李治心里没了地位,希望能通过假意与武昭仪交好,来缓和帝后之间的矛盾。于是,皇后三天两头地往武昭仪宫里走。一段时间内王皇后与武昭仪也似乎冰释前嫌,出现了后妃和美的景象,李治也颇感欣慰,只有后妃双方知道这里面有多少虚情假意。

公元前654年正月,武昭仪又生下了一个小公主。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五个月过去了。五月大的小公主已经会逗人笑了,会做很多表情,武昭仪和李治都很疼爱这个女儿,李治一有时间就会跑到昭仪宫里来逗小公主开心。皇后偶尔也会来抚弄小公主,但她眼里更多的是妒忌和怨恨。女人的妒忌是很可怕的,她可以毁灭一个人,武昭仪对这些都看在眼里。这一天,皇后又一次来到昭仪宫看小公主,武昭仪看出了皇后眼神里的羡慕和愤恨,不无挑衅地说:“皇后喜欢,孩子长大了可以让她做您的女儿啊!”皇后听了一愣,冷冷地说:“你还是自己留着吧!”说完转身走了。武昭仪看着皇后的背影,心里产生了一个罪恶的念头。这个念头产生后也吓得武昭仪一激灵,她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一产生就像油锅里沸腾的油,时时灼烧着她的内心,让她寝食难安。这是一个关于自己命运和血肉亲情的抉择,如果处理得好,没有谁会怀疑到自己,也必定会在宫中和朝廷上引起轩然大波。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白白牺牲了自己五个月大的女儿,还会搭上自己的命。武昭仪想到这里又是一个寒战。看着自己的小公主,这是一个生命啊!母亲要不是事出无奈也不会出此下策,生在帝王家不见得是你的福分,长大了是一场政治婚姻,说不定还会远嫁外邦,生死也难控制。武昭仪这样想着,心理稍稍舒坦了一些。武昭仪到底要干嘛呢?她要谋杀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给王皇后,希望借此一搏上位。武昭仪在苦苦挣扎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用女儿的命换自己终生的地位。母亲呀,母亲呀,谁叫我生在帝王之家呢?我用性命满足你的欲望,也就算是报了你带我来到世上五个月的恩了。武昭仪知道什么是心碎,她更知道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

武昭仪计算着平日李治到来的时间,自己该出场的时间,谋划着必要的安排、实施的步骤等一系列与行动有关的细枝末节。

武昭仪准备就绪之后,按照计划好的时间去请皇后过来,皇后也没多想,就跟着下人们来了,结果,宫女们回话说,昭仪临时有事儿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请皇后等等她。皇后在昭仪宫中逗留了一会儿,等不耐烦了就摆弄了小公主几下。小公主咯咯地笑了几声,王皇后觉得厌烦,便起身告辞了。皇后走后,躲在一旁的武昭仪便开始行动起来。她急急地掀开被子,看着小小的公主还在张着双臂让母亲抱抱的样子,武昭仪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但武昭仪知道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必须马上动作,否则前功尽弃。武昭仪一边用被子蒙住孩子的头,一边把脸转向一边。小公主在被子里蹬着腿,脚脚都蹬在武昭仪的心上。孩子终于停止了挣扎,武昭仪探了探孩子的鼻息,没有了,一个小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武昭仪来不及多想,按照计划先是惊叫起来。听她这一叫,所有的宫女、太监都聚拢过来看是怎么回事。结果发现小公主已经死了。这下宫里可炸开了锅,大白天的出了人命,而且这不是一般的人命,是皇上的女儿,所有的下人都慌了。

正在大家乱作一团的时候,皇上来了。高宗来并不奇怪,他几乎每天都要来看望小公主一次,时间也都差不多。不然,武昭仪也摸不着这个规律,更难把握自己作案的时间。武昭仪见高宗来了,就大哭起来。问左右的人,小公主怎么死掉的,有谁来过昭仪宫。左右的人自然实话实说,告诉昭仪,皇后来过,还摆弄了小公主好一阵子。实际上这是武昭仪故意问的,明明就是她派人请皇后来的,怎么还问谁来过?高宗不明就里,一听说是皇后来过,联想到皇后数次嫉妒其他妃子、排除异己的事儿,高宗火往上撞,认定了是王皇后杀死了自己小公主。武昭仪不失时机地哭天抢地,添油加醋地诉说之前在皇后那里受到的种种不公,高宗一听更加气愤,前去宫中找皇后质问。

王皇后从昭仪宫里回来之后,一直心绪不宁,似乎预感有什么事要发生。正在坐立不安之时,听外面喊皇上来了。王皇后不知道皇上怎么会来,但她知道皇上来她这里不会是叙旧情的,这是她的经验。果真,皇上怒气冲冲地冲了进来,指着皇后说:“你这歹毒的妇人,竟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真是枉做皇后!之前你拈酸吃醋朕也就不跟你计较了,而今你竟干出这种泯灭人性的事,简直恶毒到了极点,朕不会放过你的!”王皇后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是怎么了?我近来已经很谨小慎微了,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啊!皇上莫非打了鸡血,这样质问我?正要开口问原因,高宗说话了:“武昭仪到底哪里得罪了你,你连五个月大的小公主都要杀?”“皇上,你说什么?小公主?小公主怎么啦?”“你还跟我装,死不承认?”“我装什么呀,皇上?”高宗气愤地控诉王皇后的“罪状”。王皇后听后都傻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自己走时小公主明明是好好的,怎么会这么短时间就死了?要说是武昭仪陷害,这也不可能啊?哪一个母亲能舍得杀自己的孩子再嫁祸给别人,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啊!王皇后百口莫辩,连自己都想不通。高宗见王皇后不作声了,便气愤地丢下一句:“是你太不自爱了,别怪朕无情。”高宗下定了废后的决心。

废后行动

废后可不是一件小事儿,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在古代王朝里,如果有皇上的皇后被废,极有可能影响到由谁来继承皇位,以及朝中势力的再分配。所以,立后还是废后一向不是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要大臣们一起商议才能决定,这是王朝的传统。虽然王皇后没有儿子,但是皇后身后的大臣仍不能小觑。

武昭仪明白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分量,只要长孙无忌点头,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说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不一般,是因为他是前朝的老臣,又是皇帝的舅舅,最重要的,他是先帝临终前将李治托付的人。就是说,李世民的意思是让长孙帮助李治拿主意。而初当领导的李治也多亏了这位老臣不遗余力地辅佐,才稳定了帝位。李治对他既尊重、感激又忌惮,在废后问题上,一定要先征求长孙的意见才可以。

在经过一番筹划以后,李治带着武昭仪屈尊来到长孙府上做客,长孙无忌是何等人物,两朝元老,惊涛骇浪没少经历。对后宫的起起伏伏也没少看过,他闭着眼睛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李治和武昭仪来他家的目的。他有他的立场,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不会轻易发表意见,因为处理不好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李治当然不会直奔主题,这么大的事儿,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总要先试探试探才行,所以李治一个劲拐弯抹角地绕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心想:小屁孩儿,你才当家几年啊,就跟我玩儿这套把戏,你还嫩呢!但他态度是相当谦和的。李治当然是有备而来的,这备可是相当大的礼。他先是把长孙无忌的功绩大大地提升了一番,接着就问你们家儿子都干啥呢?长孙无忌就把自己儿子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其实李治早就知道他这几个儿子都干啥呢,不然怎么叫有备而来啊!长孙无忌讲出自己有几个儿子没有学成,没有官职,没有俸禄。李治听到这里高高兴兴地对长孙无忌说:“这哪行啊?你是国家的栋梁啊,怎么能委屈我的表兄弟呢!我马上封他们为朝散大夫。”朝散大夫是干什么的呢?朝散大夫就像一般武侠小说里的逍遥王。只是个虚官,不做工作,却拿着很高的工资,而且还享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李治就是想用这个笼络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很明白这一点,他不会拒绝,拒绝就代表反对,这样没有实际权力的官职,不犯错误,不落是非,不要白不要!

长孙无忌命令手下人准备饭菜,款待李治、武昭仪等人。

李治看自己的舅舅收了这份大礼又备酒备菜,心里便有了些着落。酒席开始不久,李治便转入正题:“舅舅啊,你的儿子个个都这么优秀,我真是打心眼里为你高兴啊!可惜啊,王皇后没有儿子,不过还好,武昭仪有儿子。”言外之意就是,舅舅你看,你的儿子我都给安置了,我的儿子你也帮忙安置安置,而要安置就要先安置儿子他妈。长孙了然于心,于是,顾左右而言他地说:“是哦,武昭仪生了个儿子,来,来,老臣恭贺您一杯!”说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又是给昭仪满酒,又是给皇上夹菜。李治、武昭仪一看,这是没打动我们的国舅爷啊!于是,加大了剂量。武昭仪不好说话,便在一旁给了李治一个眼色。李治又转个话题说:“舅舅,我从宫里出来也没带什么大礼给你,有几车金银和绸缎权当这些年你为国家奔走的奖赏了。”李治吩咐一声,将几车金银及绸缎搬到长孙面前,长孙一个劲儿地谢恩。李治说:“舅舅,您看我虽然拥有天下,但是皇后没有儿子,武昭仪有儿子……”好嘛,又绕回来了。长孙倒是沉得住气,还是不表态,还是让人吃东西,结果李治和武昭仪无功而返。武昭仪见公孙不表态,心里很是不快,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武昭仪通过长孙无忌的表现看明白了皇后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小公主之死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治皇后的罪,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拿到或者说制造出确凿的证据来撼动王皇后在朝廷中的地位。人一旦做了坏事就很难停手,武昭仪知道自己已经不能也不可以回头了。她一定要取得皇后的位置,否则,她的小女儿就白牺牲了。

很快,武昭仪找到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王皇后与她的母亲一起用巫术诅咒高宗和她死的事。这可是大罪,诅咒当今圣上是欺君的大罪,而且这是有证据的,绝跑不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王皇后见李治不信任她,便让她母亲到宫外刻了高宗和武昭仪的小木人回来,用针扎在自己最痛恨这个人的地方。结果被武昭仪的耳目给发现了,告诉了昭仪,昭仪再怂恿李治去皇后宫里找,一找找了个正着。皇后就此被废掉了。但后人对此颇有争议,有的说是武昭仪故意栽赃陷害,有的说是王皇后自作自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武昭仪最想得到的结果,就算这个“厌胜”不是武昭仪搞出来的,她也会想出别的办法来对付王皇后,她的位置,她的性格决定了她肯定这样做。

高宗对此很愤怒,下令禁止王皇后的母亲柳氏再入宫,罢吏部尚书柳奭,把他贬为遂州刺史。皇后在朝中的势力受到重创。武昭仪看到自己当皇后在朝中遇到的阻力很大,便退而求其次,请高宗封她为妃子。按照唐朝宫制,妃只有四位,唐宫中四位全占满了,那就在四妃之上再加一妃,起名为“宸妃”,“宸”就是北极星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武氏才配做高宗的妃子,这样,武氏离皇后就差一步了。但这一提议立马遭到宰相韩瑗等人的反对。这个“宸妃”武昭仪到底得没得到,各家史书记载不一,《新唐书》和《旧唐书》说她曾是宸妃,但《资治通鉴》记载当宰相韩瑗等人反对后此事被搁置了,没有被封。

母仪天下

后宫易主

在李治为武昭仪争取“宸妃”事件之后,李治和武昭仪一直没有放弃立昭仪为皇后的努力。而武昭仪能成为皇后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对昭仪成为皇后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唐宫的中书舍人李义府。

李义府原是一个穷书生,后来做个国史馆的学士,据说此人的人品不怎么样,但是才华出众。事实上,人们说“文如其人”的观点是有些偏颇的。文章写的好的不一定为人就好。严嵩的文章也不错,不也是一个大奸臣?和砷的才学也不简单,还不是照样贪得无厌?胡兰成的文学造诣也算深了,还不是个浪子?“文如其人”不过是文化人给自己脸上贴的金。真正的人是做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李义府是很识时务,宁可弯腰也不会委屈名利的人。李义府在做中书舍人的时候,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想要把他发配到现在的四川璧州去做司马。司马本来也是五品官,与中书舍人一个级别,这样的调动算不上是贬谪。但是,李义府不甘心啊,在中央跟朝臣们你来我往能提升自己的人气不说,最重要的是能让皇上认识你,记得你,这样你才有机会得到提升和重用。调到地方去就不同了,八百年见不到皇帝老子,过不了几天皇帝就忘了你长什么样了,还提什么升迁啊,要职啊!不光是李义府不愿意去外地,就是其他朝臣也不愿意跑到边远的蜀地去做官。李义府本来就是有些学问的,自恃才高更不甘心做地方官了,于是就四处寻找能留在朝廷的良计。

这一天他找到了同为中书舍人的好友王德俭。王德俭的外号叫“智囊”,一听就是鬼点子很多的人。王德俭听了李义府的想法后,对李义府说:“这个事不难解决,只要兄台你不怕得罪长孙无忌等老臣就行。”李义府喜上眉梢:“我都已经得罪了,还怕再得罪一次么?只要能留在中央,我甘愿冒这个险。”王德俭说:“这就好。”接着说出了自己的主意:“现在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只是害怕大臣们反对,所以犹豫不决。如果你能为这件事出一把力,一定可以转危为安。”李义府一听这事儿真是不难,最多是被长孙无忌给驳回来,接着到四川去当他的司马,如果搏胜了或许可以留在朝中被重用呢!于是,李义府决定试一试。

同类推荐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情书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情书

    民国时期的通讯、交通尚未发达,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望却已挣脱了千年的束缚,家国的动荡、分别的漫长,让他们只能通过慢腾腾的邮车给热恋的人捎去安慰,也捎带了小小的烦恼。书信年代的恋爱似乎总是如此,缓慢悠长,情节波折,而又偏偏动人。品鉴大先生们的情书,品鉴一个时代的浪漫风流。
  • 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

    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

    历史学者张宏杰倾心推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实战篇,展现曾国藩为官处世的最高智慧。曾国藩与咸丰皇帝、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李元度、沈葆桢等人之间的亦敌亦友、似敌实友的关系独家揭晓。曾国藩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是在翔实的历史史材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了精确到位的描述,使曾国藩这个人真实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 元世祖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传

    浩浩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涌现出了许多帝王,他们曾经煊赫一时,有的是历史长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总之,浩浩历史千百载,滚滚红尘万古名,史海钩沉,各领风骚,承继着悠久的中华历史。本书内容包括了有漠北降生的黄金后裔、草原上长大的勇武少年、得到成吉思汗的喜爱、人生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笼络各方面的有用人才、在金莲川建立幕府、受命进攻云南大理、受命发兵攻打南宋、派遣郝经与南宋和谈、成功夺取蒙古汗位、着力培养蒙古大臣执政、平定济南李璮叛乱等内容。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热门推荐
  • 偶像恋爱的方式

    偶像恋爱的方式

    一个典型宅女柳依依,在看了《青春我陪你》的节目后,就粉上了里面的林卿。而林卿则是现在的流量明星,特别火。一次意外,柳依依结识了林卿,林卿为了躲避私生饭,住进了柳依依家里,他们的故事就此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四界封神

    四界封神

    天,真的可以逆吗?非也,世间万物皆有天来掌控。诸君若是不信,众神何来?姜子牙封的只是后来的神。那天界的正神和散仙又是从何而来?敬请关注《四界封神》。世人命运天已定,不可枉做逆天人?一语道破遗忘事,重现四界在封神。这是快被遗忘的一段古老传说,众神的来历。讲述古代神话传说,人间诸神的来历。根据民间相传的神话人物、传说撰写。四界为天界、人界、冥界、兽界。感谢您的点击,新人不容易。您的收藏,我们作者的动力。
  • 无敌兵王

    无敌兵王

    冷血无情的狙击手,退役后在大学里当起了老师。智商奇高、身手如妖,情商却是零,这样的人,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冷酷无情、不苟言笑,却偏偏能搅动风云,这样的猛人却安身立命,甘于平凡,却偏偏能吸引住那些非凡的女子……
  • 逆世狂龙

    逆世狂龙

    陈天天,一个孤儿,没人爱没人疼,一晚紫色的雷电闪过,他赶上潮流灵魂穿越了,在异世大陆,他将改变命运。这是一个热血的故事,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很牛逼,却不料原来自己说知道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故事将如何发展,请欣赏本书。
  • 霸世绝恋:国师,你好

    霸世绝恋:国师,你好

    特工杀手意外穿越,解封印!休渣男!召唤师!炼丹师!元素师!样样精通!收小弟!签神兽!得异火!神火种认主!个个手到擒来!神秘身世,她的母亲到底是谁?!风尘墨究竟有什么秘密掩藏着她?!好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风尘墨!”“叫我师傅~”好吧,她妥协了。“师傅!”“叫我夫君~”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的师傅越来越厚脸皮了?请问他还是那个传说中高冷的国师吗?且看现代金牌特工带领她的厚脸皮夫君如何颠覆了这世界!【1v1,宠文,不虐】
  • 神魂大陸

    神魂大陸

    落魄少年,轻生穿越。为回故土,拼命修炼。入伍从戎,秘境冒险。一生挚爱,竟为妖变。历数十载,终霸大陆。一朝看破,终成神仙。一生坎坷,只为执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