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6700000058

第58章 爱是勇敢的承担

龙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各处有华人的角落都沉浸在过年的热浪氛围中,电视里铺天盖地的“恭喜发财…‘金蛇狂舞”等时尚广告贺词热辣辣地做着消费引导。各种报纸杂志“祈福平安”的同时不忘在加印加厚的豪华字纸中抛给老百姓种种信息:体育彩票连中500万大奖、电脑电视降价、假日经济潮、购置房屋莫失良机、各大商城节日酬宾……还有电话拜年的朋友们、网络上的问候、贺卡。告别一个千年的夜晚,似乎格外响亮着、热闹着、忙碌着,这时,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沈阳的朋友周文,声音是热切的,好像嗓音发抖,提前拜年了,然后他告诉我说:“我还在办公室,一天没吃饭,《绿色祭坛》写完了,一分钟前刚刚杀青。这本书也算我对上一个年代干的事有个交代,写完最后一个字,我想哭……”

放下他的电话,我独自坐在窗前发愣,耳边许多的喧嚣都淡化了,望着都市的万家灯火,感受寂静。

初识周文,就是在一片寂静的绿色山峦--人类文化遗产之一的庐山。我们都是参加全国法制文学“金剑奖”颁奖大会的获奖者,那个发奖会和环境保护没什么大关系,涉及环境保护法的获奖作品似乎也寥寥无几。相反,我们可能和诸多旅游者一样有意无意在超负荷承载的庐山风景区,破坏它的美丽环境。多少年来,我们只注重了体验自然之美,却没有学会为了美而承担责任。

记得是会议中,一部《青山赤子》的短片,说的是一段朴素的传奇:20世纪80年代末期,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山区的一位满族农民刘春生,率领家人进山承包了8000亩山林,他的理想是实验小流域经济,并在山里实施一系列绿色生物链计划;同时,为了唤起世人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这些年来,全家人自筹资金,先后将世界各种文字的《森林法》《环保法》及《联合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以及中国环保法规文件,镌刻在了山石上,并准备建一座“世界环保碑林”。通过全家人几年的努力,一个立体的生态经济模式已见雏形。小流域先后被命名为“抚顺市生态示范小流域…‘抚顺市环保教育基地”。全国已有几万人进山参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也专门发来电传表示祝贺,这部纪录片已经被他们馆藏,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

短片拍摄手法朴素真切,引起了我的关注,还有那个年轻的撰稿、摄影加编导,听说是非职业编导,在一个机关当小公务员,业余时间鼓捣出了这部专题片。接着,拍摄者周文先生走上台,他有着很清澈的眼睛。从他充满激情的讲述中,我们渐渐认识了刘春生一家。

从此,我常常感动。

为刘春生一家,也为周文。每一个长途电话,每一次书信交谈,周文总是在向我传递着关于绿色的信息,讲述一个个山里的故事。同样是绿缘,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相识,继而成为超越环保意义之上的知己,莫逆之交。因为爱着他们的爱,所以,周文在8年的时间中乃至将来,永远以真诚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他6次自费进山,先后拍摄了4部专题片,连连著书立说,不是为了稿费为了得奖为了级别和升迁,仅仅是因为他的人生信条:人活一颗心。对山里的一草~木一山一水都抱着敬畏和崇尚之心。他独自忙碌这一切.自己搭进去的很多金钱和休闲时间先不说,与他所供职的那琐碎现实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他做的一切,可以说仅仅是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本来是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周文,自学电视编导,自学环境生态学、文学、法律,伴随着一个黄昏接着一个黄昏的沉落,业余时间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那些让自己总不满意的图像和文字,力图让它们反映出刘春生一家的精神特质,像绿色大山样完美鲜活。

他是用激情和心灵来组织那些文字和画面的。

寂静中,他把自己也站成了一棵树。他与他们,彼此如同树与树般的默默牵挂着。

每次来京,见面匆匆,印象中他总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为了宣传刘春生的事迹,他奔走呼号;为了帮助在信息闭塞的大山中忙碌的刘春生弄到一些重要资料,他在北京尘土飞扬的大街上四处寻觅,焦渴干裂的嘴唇显示着他与相关环保部门打交道的疲惫;山区邮寄到北京某些单位的信件泥牛人海;为了找到《里约宣言》的英文版,他不厌其烦地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环保组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打着昂贵的国际长途电话、发传真……

他,一个城市的公务员,和山区满族汉子做着一个梦,走着各自的朝圣路。

正如他在书的扉页上说的那句话:“朝圣者在路上是孤独的,但朝圣的路上却充满着诱惑。”人生苦短,万丈红尘中目光超越日常生活的人,能够坚守着理想的人,方能踏上勇敢者的不归之路。

记得2000年的3月,春光明媚的季节我赴美丽的厦门采访。第二天,手机响起,电话里儿子声音恐慌,告诉我:“北京沙尘暴!太可怕了!家里的阳台窗台灰尘能用簸箕搓。”那个消息很像战争来临给予人的袭击那么震惊,那一刻,我的确有些庆幸,因为我正迎着海风品茗远眺,心旷神怡,感受自然之美。接着,全世界都在电视屏幕上目睹了沙尘一次次‘‘入侵”与袭击古都的瞬间,我的电脑上不时有朋友发来羡慕我的逃离--我成了生态难民,盼望着回家是个好天气。这不是笑话,那些日子人们主要的话题都是充满焦虑的“生态、环保”。是的,每年地球要消失三十多个湖泊、森林、湿地,过不了多久,我们可能会加入地球上生态难民的队伍。一个现代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仅仅是地球的客人,我们享受主人的款待后又糟蹋了主人的家园,不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还把自己当成了主人,地球最终惩罚人,我们将无处可逃。

生活在2l世纪的今天的农民刘春生,还是在一个没有电源的山沟里过曰子,他的梦既很伟大也很简单:建立一个“山上种树、树下栽参、水中养蛙”的美丽家园,~系列良性绿色生态链构成的清凉文明世界,再为中国也为了全球人类,建立一座环保碑林。为了这个梦,他们一家人缩衣节食,信奉着“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的哲学。他们渴求现代科技,在煤油灯和蜡烛的光照下读书静思,啼听自然,享受天籁之声。

在一个地图上不出名的山沟,一个即使睡上一百年也没人叫醒你的树林,他们年复一年地劳作、刻碑,睁开眼睛冥想着和沉重现实很远的那些梦,苦难和艰辛锤炼着他们的灵与肉,他们感到心灵很富足快乐。他们的幸福感远远大于很多富豪。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他们的心灵支点与世界建立了精神关系。他们,让我想起尼采说过的那句话:“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朝圣者,未必是皈依某个宗教,一个人不甘心沉溺于世俗的生活旋涡,总想为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个具有永恒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着灵魂、有信仰生活的现代人。

2000年8月,刘春生父子和周文到中央电视台做嘉宾、录像,我在一家小饭店第一次见到了刘氏父子,落座之后,我点的菜本来就是最便宜的家常便饭,老刘一个劲儿说:“简单点,吃饱了就行。这,都够半块石头了。”说得我眼眶发热。我说山区出来一趟不容易,陪他们到旅游景点逛逛,父子俩连连摇头。他们说来了多次北京,哪里也没去,反正今后有的是机会生态旅游。周文告诉我,这次他们父子到北京的短短两天,他们揣着馒头,钻进了北京图书馆,翻看环保资料,到了晚上,爷俩儿躺在床上唠嗑,唠的是环保的嗑儿,来回来去还是山林的事,除了绿色文明的话题使得他们沉湎,外面的物质世界好像他们没什么兴趣。

令我敬畏的是,他们果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山区农民,他们文化品位很高、目光远大、知识面广博、思考理性、质朴而睿智、语言生动丰富、风格犀利幽默,他们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崇尚“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靠着绵薄之力,干着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大事。我越来越理解了周文和他笔下绿色祭坛的“朝圣者”--周文将对他们的理解提炼得非常到位。是的,自然之子的人性之光在大地上闪耀。

爱是勇敢的承担,用一生的代价。两代三代甚至子子孙孙不懈拼搏的代价。

“朝拜”过那一片绿色王国丰饶而寂静的山峦,是一次精神洗礼。我老是想着刘家父子寻找来的那些石头,碑林中镌刻上字的,没来得及刻碑文的山石,它们和草、树、蛙、狗、蛇、鸟一样,也是有生命的,被刘氏父子抚摸过的石头,从此带着他们的爱的气息和指纹日夜相互依偎着、陪伴着。直到地老天荒。

他们早就是一块石头,融入自然怀抱的普通石头。他们的爱心与精神,不需铭刻在石头上,却远比石头更持久。

像当初进山拍摄电视片一样,身为司法界人士、看似“不务正业”的周文,为了环保仍然是自费出书。这使我想起有人请一位环保杂志的编辑采访报道一下刘氏父子,这个编辑第一句话先问:“路费和前期费用谁承担?怎么没企业赞助?”尽管没什么企业赞助,无所谓,周文说:“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但活的却是精气神。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认证和交流;同时也在于与大自然的相互交流,在于自己心灵的交流。”

一位网络的友人这样评价多才多艺的周文:“是个热爱生活而永远不会失语的人。”“不做寒暑的囚徒,不做尘寰的看客,抵御浑浑噩噩的寄生,创造性地积极生活……”

周文请我为他呕心沥血8年所写的新书《绿色祭坛》作序,我感到惭愧。相比刘春生一家和周文这样的环保“志士”,我是个小学生。作为一个作家、编剧,我在环保事业上不够“发烧友”更没有一点儿值得一提的贡献,我的环保意识仅仅是给自己过日子提个醒儿,最多是上菜场买菜自带个口袋节省塑料袋或者在每年“植树节”那天多种几棵树,(还忘记再去照料呵护,不知道那些树是否都活着?)当然,还有教育儿子不要在公共场所乱扔瓜果皮核、多写作文呼吁爱护大自然。朋友们聚会,也会义愤填膺地控诉比比皆是的诸多破坏自然生态的人和事,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环境心怀一份“天蓝、水清、地绿”的梦想。

我也该行动起来,为了环境保护做点什么,那就从脚下开始吧。我知道我一生的文字努力,都不会比山里人家用生命的每一天表达得更多、更响亮深刻。

同类推荐
  • 田园之歌

    田园之歌

    《田园之歌》,是应时代的召唤而作。诗集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美风光。春风化雨润万物,农村的田亩、河流、房屋、树木等都焕发了新的光采,让人喜在眉梢,心潮澎湃。诗集中许多篇目就是以这样质朴而发人深省的名称命名的。如《村前的一条河》、《绿野与红房》、《田头摄影》等,这里展现的是风光,而倾吐的是农人战天斗地的豪情和劳动创造的喜情。例如诗中写道:“满田绿禾我手绣,万顷田亩我打扮”;“一条彩虹落地上,哗啦啦的河水绕着村子流”;“红楼红心红日照,欢声笑语撒田畴”;“水田绿秧相映衬,人间引出仙境来”。这些诗篇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农村画面。
  •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是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开辟出奇崛苍劲的新境界;宋词从小令发展至慢词,跃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本书作者戴建业,从流传至今的数十万首两宋诗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阅读本书,不仅能重温伟大的诗词作品,更能一窥300年两宋诗词发展全貌。
  • 吸毒人群成瘾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以江苏为例

    吸毒人群成瘾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以江苏为例

    吸毒成瘾问题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同时也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和谐。本书以吸毒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吸毒人群吸毒成瘾的社会成因。作者运用个案访谈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沿着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吸毒人群生活世界的描述,深入挖掘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成瘾及难以再社会化的深层社会根源,并试图寻找他们回归社会的长效机制。
  • 棠村词

    棠村词

    梁清标(1620-1691年),字玉立,号苍岩,别号蕉林,又号棠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梁清标勤敏好学,一生著作盈箧。著有《蕉林诗集》、《蕉林文稿》、《棠村词》、《棠村随笔》、《棠村乐府》、《蕉林奏草》、《蕉林诗钞》等。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热门推荐
  • 当土妞遭遇时尚圈男神(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当土妞遭遇时尚圈男神(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从中部省份小城市来到一线城市大上海求学从打扮朴素的学生妹到时尚品位进阶的国际时尚杂志出版集团实习小助理土妞一不小心掉进了光鲜亮丽的时尚圈,遭遇了形形色色的时尚圈潮男靓女以及奇葩妖孽当土妞遭遇时尚圈男模级男神当土妞撞上时尚圈富二代贵公子……菜鸟级小助理带你窥探被世人羡慕而又颇有神秘感的华丽时尚圈职场生活
  • 肆意无妄

    肆意无妄

    祁许是祁家最懂事的那一个,也是后来最令人惋惜的一个。他九岁搬家倒顾栖洲隔壁,一见而钟情。九岁的顾栖洲,不知一见钟情。转学去她的学校,为了她学习他所有不会的。十三岁那一年,她只记住了漫山遍野的青枫树里,唯一一抹亮色,然后他从祁缃的言情小说里看到男主对女主的表白,他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十三岁的祁许,相信一见钟情。她顾栖洲在的地方,祁许也总是在,小学到初中,整整五年,他一步都不离开。十五岁那年,他如愿考进她所在高中,顾栖洲对十五岁的祁许一眼万年。两人在一起七年,都说七年之痒,熬过了便是一辈子,但顾栖洲还是离开了,她走之后祁许甚至改了生日和名字。6月28日,他的新生日,也是她离开的那天。他叫祁知译。她最喜欢的一句话便是“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他以这个名字告诉自己,他不会忘了顾栖洲,永远。那天她挽着未婚夫的手走在校园里,校园网都刷爆了,他是瞎了才看不到。可他宁愿当瞎子,想听她亲口告诉他。但她只说:“阿许,分手吧。”他看不懂她眼里的情绪,是挣扎,痛苦,解脱,释然等等,唯独没有愧疚和遗憾。可能,她早就厌倦了他吧。在你之后,他也并非活不下去。不是所有人都非你莫属。
  • 伊布寻宝队

    伊布寻宝队

    关于宝可梦不可思议迷宫的同人文,剧情向。开局父母将其遗弃,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无端抢东西的神秘宝可梦究竟是何方神圣?偶遇热心的可爱女生怎么聊,在线等……一切的一切尽在《伊布寻宝队》新人发书,如有不好勿喷
  • 武逆征途

    武逆征途

    这是一个万族林立的世界,以人族,魔族,神族为主。神族在极北之地,魔族在极南之地,而人族则处于中间。几十年前,神魔大战爆发,无人知晓缘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少年逆天成长,逆天而战,看他如何武逆征途。(武修等级:武者,武士,武师,武王,武帝,武神,每级七品)(此书慢热型,后面绝对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 瘟神在都市

    瘟神在都市

    自封神以来,瘟神所至,瘟疫横行,霉运频生。一个大三学生机缘巧合之下成为第四百三十八代瘟神……**“啥,瘟……瘟神?”方成目瞪口呆,有些不确定道:“师傅,你说的那个瘟,是温暖的那个‘温’,还是鸡发瘟的那个‘瘟’?”**新开瘟神群,喜欢本书的请进:244023770
  • 苏醒的绝世恶魔

    苏醒的绝世恶魔

    少年一次次被她(恶魔)逼上绝路,却一次次被他拯救;最后少年放弃了抵抗,不断往深渊堕落,然而在深渊之后,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 灵武之王

    灵武之王

    当一个孤儿带着绝世神器修炼成绝世王者后会怎样呢,尽请关注灵武之王
  • 重生之精分皇子妃

    重生之精分皇子妃

    她本就是强者,就算自己失手炸死,轮回而生依旧会成为强者,不就是换个世界换个活法吗?她不带怕的!【玄幻+科幻文女主性格多变(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你们可以理解为精分/戏精)女主并不完整(缺少魂魄)原因后面会有男主在他人面前冰清玉洁、怀瑾握瑜,在女主面前特不要脸(这里有原因的,后面也会有,总得留点悬疑吧~)cp配的话可能有点多主cp木叶鸢帝渊无副cp南凤鸾帝易艽……(还有的留个悬疑~)喜欢的话还请收藏呐~更新随机掉落(看我能写多少)会不会签约我不知道,我是想,可给不给过就不知道了~没别的理想,就是想和我喜欢的人做同一行事,所以要努力越来越进步才行!】
  • 国王千岁

    国王千岁

    国王被阴谋篡权的势力暗害,但他在临终之前发起反击:把一对年纪幼小的双胞胎王子分开,小王子留在王国的宫廷内,由红衣主教兼摄政王和护国大法师共同辅佐;大王子则被送到了当世最强大的隐士魔法师那里学习魔法。十多年后,大王子魔法学成,即将归来;小王子也到了即将从摄政王手中接过王权、登基坐上王位的年纪。但是,这时候国内局势波云诡谲,风起云涌,野心家们蠢蠢欲动;到处都是密谋,到处都在摩拳擦掌,到处都在枕戈待战!而朝廷和王权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谁来拯救国家!谁来拯救王权!谁来拯救处于风暴中心的小王子殿下?!
  • 来自未来的一本书

    来自未来的一本书

    摩尔,一名美国的科学家,因为一次对时光机的计算误差,把自己送到了六百年后的未来,他通过自己大脑中的电子储存库,记录下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一切,并且设法写成书,成功把它送回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