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四年(1122年),金军以破竹之势攻下了辽的中京和西京(今山西大同)。宋徽宗匆忙派童贯、蔡攸带15万大军向燕京出发。临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宋徽宗还授计给童贯说:“如果辽能闻风而降,收复燕云是上策;辽甘当大宋藩属是中策;若辽师抵抗,按兵巡边,全师而返是下策。”这个只知贪图虚名的皇帝根本就没作血战击敌的准备。
果然,童贯带领的宋军一到燕京就被辽军打得丢盔卸甲,北部边境积储的粮草军资丧失殆尽。为了掩饰失败,童贯只得勾引金军夹攻燕京。结果金军马到成功,没费什么力气就攻下燕京。
金人看准了宋朝的腐败无能。进占燕京后,就背弃前约,不愿把燕云各州交割给北宋。几经交涉,才答应把燕京及蓟、景、檀、顺、涿、易六州之地交给北宋。但要北宋在原定岁币银20万两,绢30万匹之外,加纳百万贯的“燕京代税钱”。金兵撤退时,把燕京的人口、金帛洗劫一空,北宋只是得到七座空城。
做了如此亏本的买卖,宋徽宗还以为是立了不世之功,宣布大赦天下,命人作《复燕云碑》,刻石纪功,大肆自我陶醉一番。殊不知,他收了燕云,却亡了国家。
金人从北宋对辽作战屡次失败,以及宋金交涉的过程中,已明显看出北宋朝廷的腐朽和军事上的虚弱无能。三年后(1125年),辽天祚帝在西逃中被金军俘虏,统治中国北部109年的辽朝宣告灭亡,之后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中原。西路军由国相宗翰统率,南下攻太原。镇守太原的童贯吓得脚底抹油,慌忙溜回汴京。东路军由太子宗望统率,直下汴京。
由于太原军民的坚决抵抗,西路金军受阻。东路军长驱直下,各地宋军皆未战先溃。守卫黄河的宋军一见金军旗帜,便烧桥南逃。金军很快兵临汴州城下。
当金军南下的急报雪片似的传来时,宋徽宗吓得慌成一团。危急时刻他不调集军队防御,而是千方百计向金委屈求和。
宗望没理会宋朝使者,仍然挥军直扑汴京。在宇文虚中的劝谏下,徽宗下了罪己诏,号召天下勤王。那几天,他整日以泪洗面表示要改过自新,抗击金兵。其实他既无这个胆量和勇气,更没有这个决心。国难当头,他竟无耻地把帝位传给儿子钦宗赵桓,自己带着蔡京、蔡攸父子等南逃镇江,溜之大吉。
钦宗赵桓在强寇临境的情况下被推出来当了替罪羊,也是迫于无奈。他明白,父皇在这个时候禅位给自己,不仅是推卸责任,简直是嫁祸于人,他也曾哭辞不受,甚至几次气绝于地。可太师童贯、少宰李邦彦硬把御袍披到他身上,徽宗也以不即位即为不孝的罪名强迫他就范。可以说他是被徽宗君臣逼上皇位的。
宋钦宗即位,改元靖康(1126年)。钦宗优柔寡断,整日患得患失,在战与和之间徘徊不定。在大臣李纲的坚持下,经过多次反复,总算勉强留了下来,并任命李纲为东京(汴京)留守,主持京城防御。
靖康元年正月初七,金兵开始攻城。李纲亲临城头,激励将士英勇守城,开始了艰难的东京保卫战。在李纲的指挥下,宋军同仇敌忾,打退了金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重创金军。
李纲在城头抗敌,宋钦宗却三番五次派人到金营求和。金军统帅宗望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要犒军费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牛马万头,绸缎100万匹;宋朝皇帝要尊金帝为伯父,以亲王、宰相为人质,送金兵渡河北撤;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金人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倾竭天下资财也难凑足,宋钦宗竟全部答应下来。下令在汴京城内大肆搜刮,宗庙宫禁的服御之物,市民倡优家的金银首饰全部拿走。好不容易凑了金20万两,银400万两,就匆匆派人送到金营,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也作为人质同时被送了过去。
不久,各地勤王之师陆续开到京师。为了统一指挥,李纲要求将各路人马归他节制。宋钦宗在这时还怕李纲权力过大对自己造成威胁,任由守城之兵和勤王之师不相统一。又忘乎所以,命令勤王之师速战。结果金人事前得到消息,宋军偷袭失败。宋钦宗唯恐金人怪罪,求和不成,马上又翻过脸来,将出战的责任一股脑推到李纲身上,并将李纲革职,以讨好金人。宋钦宗亲痛仇快的做法激起了东京人民的强烈义愤,迫于众怒,宋钦宗又恢复了李纲的职务,抗金形势才重新高涨起来。最后,在极其艰难的境地下取得了东京保卫战的胜利。
靖康元年八月,金兵趁秋高马肥之际,再度分两路南下。东路仍由宗望率领,直逼真定(今河北正定)。真定知府连续30多次飞书朝廷请求援兵,均被搁置不理。金兵攻克真定,长驱南下渡过黄河,再次接近汴京。西路金军仍是宗翰统率的原班人马。他们一直在围攻太原,直到九月才攻克,随即挥师南下,十一月,东西两路金军会师于京师东北的陈桥驿。这也是历史的巧合。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在这里发动兵变,从这里出发返回京师,夺得了天下。现在,金兵在这儿会师,要夺他的天下了。
金军一路南下,迎接他们的不是宋朝的兵马,而是络绎不绝的求和使者。然而,宗望统率的金军却不领这个情,趁着钦宗提供的方便,把汴京团团围住。宋钦宗又慌成一团,把第一次汴京被围的故态又表演了一遍。想战时,驾临城头慰问将士,巴望勤王之师到来。可勤王之师早被他遣回原地,谁还敢违命前来呢?想和时,再次将汴京搜刮一遍,恨不得挖地三尺,以弄得金银献给金兵。又硬着头皮,奴颜婢膝到金营求和。然而,不管他怎么做,金人这次是下决心攻破汴京,灭亡北宋了。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押着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宗室妃嫔、各色工匠、教坊妓女、满载金帛珍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返回北方,维持了168年的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这一事变被称作“靖康之变”。
27、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他热爱读书,尤其喜欢《春秋·左传》和《孙武兵法》,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兴亡之事和用兵行师的章法深深吸引着他,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尽忠报国”的种子。
岳母刺字岳飞手迹“还我河山”“尽忠报国”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康王赵构在相州(治今河南安阳)设大元帅府,招兵买马。岳飞参加了赵构的部队。他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后来,岳飞又跟随副元帅宗泽,深得宗泽赏识。赵构即位建立南宋后,贪图苟安,不思进取。岳飞慷慨上书,指责奸臣黄潜善、汪伯彦误国,要求高宗赵构亲自率军北渡,收复失地。赵构非常恼火,马上将岳飞削官革职。
三个月后,岳飞又投在河北招抚使张所的麾下,跟随都统制王彦打了许多胜仗。后来,队伍被优势金兵冲散,王彦上了太行山,成为八字军的首领,岳飞单独率领一军转战各地,来到汴京,又投奔了汴京留守宗泽。宗泽大喜,马上委任他为留守司的统制官。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兀术(wūzhú)再次大举南下,建康(今南京)失陷,诸军皆溃散抢掠。岳飞约束军队,秋毫无犯。金兀术攻破建康后,直趋临安(今杭州)。岳飞率军尾随追赶,转战于今安徽、江苏南部,积极寻找战机,歼灭金兵。这期间,岳飞和金兵接连数十战,连战连捷。金军见到岳飞的旗号,皆互相转告:“此岳爷爷军也!”当地百姓画岳飞像而焚香祠拜,称岳飞的军队为“岳家军”。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追高宗不及,引兵北退至镇江。正好碰上浙西置制使韩世忠。他与岳飞前后夹击,使来不及渡江的金军余部全军覆灭。
当时,赵构小朝廷已由海上返回越州(今浙江绍兴),接到捷报,只是表面上嘉奖,而没有任何赏赐。这年十月,金朝为了巩固在黄河以北的统治,在黄河以南的占领区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国号大齐,以宋朝降臣刘豫为皇帝。金军的兵锋也移向川陕一带,采取东南为守,西北为攻的战略方针。同时,金朝还施展了一条毒辣的诡计,把已投降的秦桧放回充当奸细,破坏南宋的抗金力量。
当年十月,秦桧携妻泛海来到越州。秦桧突然归来,自称是杀了金人的监管者夺舟而来。大家都认为秦桧的话破绽百出,是金人派来的奸细,只有宰相范宗尹等少数人深信不疑,把他推荐给高宗赵构。赵构正愁找不到求和的适当人选,马上召见了他,一下子就封了个礼部尚书。不久又提拔他任右相兼知枢密院事。当了宰相,秦桧就提出了投降卖国的二策,叫做“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宋高宗虽然是投降派,但他听了秦桧的主张也有些恼火,说:“朕是北人,该归哪里?”结果秦桧只当了十个月的宰相就被罢了官。
在金军暂时停止进攻的这段时间,岳家军奉朝廷之命,相继平定了各地的叛兵流寇,也镇压了许多支农民起义军。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带着长子岳云到临安朝见赵构。赵构赏赐岳家父子铠甲弓箭、战袍战马等物,还赐给一面亲写的绣着“精忠岳飞”
的军旗。岳飞自20岁走向抗金战场,屡建功勋,没得到赵构的赏识,而镇压内部叛兵和农民起义,却得了个“精忠岳飞”的殊荣,还加官晋爵。但是,这并不是岳飞的主要志向。
这年十月,刘豫占领了邓、襄等六州,切断了朝廷通向川陕的交通。在主战派宰相朱胜非和赵鼎的南宋、西夏、金形势图坚持下,宋高宗勉强答应岳飞的请求,让他收复邓、襄六州。
这时的岳家军已今非昔比了,队伍发展到三万人。强将手下无弱兵,岳家军不仅训练有素,士卒精锐,纪律严明,而且还有岳云、牛皋、张宪、王贵、杨再兴、董先、徐庆等骁勇绝伦的武将。在岳飞的指挥下,岳家军耀武扬威,仅用三个月,就收复了襄阳、信阳、唐、邓、随、郢(均在今湖北、河南境)六州。每战,岳飞总是让岳云冲锋在前,所以岳云在后来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但岳飞从不给他表功。岳飞常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自勉,认为必须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才能严明赏罚,使岳家军将士团结一致,同心杀敌。因此,岳飞始终得到将士们的拥护和爱戴。
收复六州告捷后,南宋举国欢腾。岳飞也因功升至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武昌郡开国侯。自宋建国,节度使是最高荣誉衔,从不轻易授人,当时只有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有此殊荣,他们都已近50岁了,岳飞却只有32岁。
从绍兴四年到六年,岳家军收复开封附近的商、虢、蔡等州,前锋临近黄河,打得敌人望风逃窜。这时,岳家军已发展到近十万人,岳飞的官阶也升至检校少保,进封开国公,又升至太尉。但是,“直捣中原,收复故疆”的夙愿始终没有实现。
一个雨天后,岳飞登高凭栏北望,回想起自己戎马半生,仍未洗雪国耻再也压抑不住胸中的义愤,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名作《满江红》。
绍兴七年(1137年)十一月,金朝权臣挞懒觉得刘豫这个傀儡很不得力,决定将刘豫废黜,将其统治的地区交还给南宋,送回宋徽宗灵枢和韦太后(赵构生母),要南宋向金称臣,贡纳岁币。高宗一听,喜不自胜。次年三月,高宗重新起用秦桧为宰相。在昏君奸臣的主持下,议和使者又在金宋交往的大道上络绎不绝了。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一致反对。鄂州的岳飞整日运筹如何深入北伐,听到议和的消息,向高宗严正指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秦桧误国不忠,议和必遭后世讥刺。”从此,秦桧对岳飞怀恨在心。朝野反对议和的浪潮没有压倒议和的狂热,许多反对议和的大臣被罢职。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终于达成议和。规定: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金把刘豫统治的陕西和河南地区归还南宋,送还宋徽宗棺木。南宋成为金的属国。但是第二年,金人兀术撕毁和约,于五月分兵四路南下,大举攻宋。
这次出兵,兀术一改秋季出战的常规,于五月盛夏对宋发起突袭。攻势凌厉,迅雷不及掩耳。消息传到临安,宋高宗慌了手脚,不得不下令各军分头抵抗。
金兀术亲率十万大军很快重占汴京,其他三路分赴原伪齐旧地。不到一个月,金朝归还的土地重新陷落。
鄂州的岳飞接到出师的诏令,火速调兵遣将,挥师进入中原。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却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等人布置的罗网。绍兴十一年(1141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监察御史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从岳飞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
28、大漠崛起一代天骄
公元十二世纪前半期,从北方蒙古草原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风暴。所向无敌的蒙古骑兵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横扫欧亚大陆。兵锋所及,南达印度河流域,西占斡(俄)罗思,攻进到孛烈儿(波兰)、马扎儿(匈牙利)和奥地利的多瑙河流域。凶悍的蒙古铁骑所到之处,许多文明古城化为灰烬,守城的将士及无辜居民被疯狂屠杀,西亚、东欧在这势不可挡的冲击波下受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史无前例地尝到了东方军事征服的滋味。这场席卷欧亚的狂飙(biāo)的发动者,就是被称作“一代天骄”的蒙古英雄成吉思汗。
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呼伦贝尔草原上分布着许多互不统属的游牧部落。他们已形成了使用蒙古语言和名称的民族共同体。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也速该征讨塔塔儿部,凯旋而归。正巧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容颜生光的儿子,也速该双喜临门。俘虏中的一个年长者叫铁木真,于是也速该就按照蒙古传统的命名习惯,将儿子命名为“铁木真”。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竟是后来震撼全球的蒙古英雄。
铁木真九岁时,也速该带他出门求婚。定亲后,铁木真暂时住在了岳父家。也速该在回来的路上吃下了塔塔儿人下毒的食物,回去就死了,灾难开始降落在这九岁的世界征服者身上。青少年时代的铁木真不仅要忍受饥饿、困苦的折磨、强者的欺凌,还一次次地大难临头。恃强凌弱的困境锻炼了他坚强的毅力和性格,也造就了他冷酷无情的心态。在艰难困苦中挣扎起来的铁木真,慢慢成长为一个体质强悍,弓马娴熟的勇士了。
为了重振父亲的事业,他开始结纳草原上勇敢善战的骑士。一起同他追赶盗马贼的博儿术成了他的患难之交。父亲部众的后代也慢慢汇集在他的周围,他逐渐积蓄着复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