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5700000016

第16章 时代篇(15)

可能立即会有反对意见,说薛宝钗好像没怎么为了宝玉哭过吧?没错,在林黛玉夭亡之前是这样的。那么林黛玉死了以后呢?宝玉失去了挚爱,虽然与宝钗结为夫妻,但“到底意难平”,最终“悬崖撒手”,薛宝钗会怎么样?——终日以泪洗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黛玉夭亡以后,薛宝钗接了“还泪”的班。因此,脂砚斋信心十足地认为两人“名虽二个,人却一身”,并以“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来佐证,这也进一步反证了薛宝钗“接班”的可能性。

那么,脂砚斋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提到第三十八回呢?我觉得这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独特方式有关。红学家考证过,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先有一个简单的草稿,然后根据灵感,跳跃着编写和修改具体的情节。按这样的思路推理,第四十二回的创作时间很可能紧接着第三十八回,而早于两者之间的三回。因此,脂砚斋自然而然地就写出了“今书至三十八回”。

为什么要特别说到这个错位了的“三十八回”呢?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重要信息:曹雪芹的《红楼梦》原稿绝对没有一百二十回这么多!脂砚斋说得很清楚,“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如果有一百二十回,三十八回差三分之一都还有两回,怎么会“有余”呢?根据一些红学家的考证,曹雪芹《红楼梦》的原稿可能是一百一十回或者一百零八回,而且很重要的是:曹雪芹是将《红楼梦》写完了的,只是后面的几十回遗失,杳无音讯。

通过“钗玉一身”谜团的探索,我们能够对黛、钗之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混战,至少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现实的狭义上说,这是黛玉、宝钗两个人围绕着爱情的争斗;第二层从现实的广义上说,两人的争斗为“贾派”、“王派”争夺贾府未来控制权的暗战提供了平台;第三层从精神上说,这是一个人思想的两面性的斗争,这就是脂砚斋所说的“幻笔”。

6.命运不相信眼泪

“金玉派”在“敌后”的小动作,自然瞒不过贾母的火眼金睛,贾母需要继续打压越来越嚣张的“金玉派”。

第四十六回发生了一件事,邢夫人受贾赦之托,来找鸳鸯“说媒”。但是,无论邢夫人用什么办法,鸳鸯咬定主意,就是三个字:不同意。实在被逼得没法,鸳鸯只能到贾母面前告状。贾母听了鸳鸯的哭诉,登时“气的浑身乱战”。此时,邢夫人并不在场,贾母并没有派人去把贾赦、邢夫人找来臭骂一顿,而是冲着王夫人发了一通火。贾母可以说是对王夫人破口大骂:

“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贾母的这番表现太奇怪了,整件事跟王夫人有什么关系呢?贾母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冤枉好人吗?她什么时候这样“失态”过?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事情本身说起。从贾母的话中,我们能够读出一些意味来。仅仅是贾赦讨要鸳鸯,贾母却上纲上线,说这些人“暗地里盘算我”,她为什么要下这样的结论?

我们需要分析贾赦讨要鸳鸯的动机。鸳鸯真的美若天仙,让贾赦非要到手不可吗?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贾赦讨要鸳鸯的背后,是对荣国府控制权的觊觎。鸳鸯对于贾母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第五十三回,贾蓉透露了王熙凤“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足见作为贾母身边红人的鸳鸯,对于长期游离于贾府核心层之外的贾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这么多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贾赦讨要鸳鸯的背后,是对荣国府控制权的垂涎。既然如此,贾母借此对王夫人“敲山震虎”,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贾赦想借鸳鸯之力,染指荣国府的控制权,而王夫人想通过“金玉姻缘”,掌控荣国府的控制权,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殊途同归”。好不容易抓住贾赦这边的把柄,贾母绝不会轻易放手。贾母的这番话,既是对贾赦、邢夫人的震慑,也是对王夫人、薛姨妈的震慑。

不过,“金玉派”此时已经转入了敌后,两派的斗争表面上看似缓和了许多,贾母没有必要跟王夫人、薛姨妈撕破脸皮。因此,贾母还是给了王夫人一个台阶下,说自己“老糊涂了”,不该骂的人乱骂,又欲盖弥彰地对薛姨妈说:“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委屈了他。”贾母骂也骂够了,还给王夫人带了一顶高帽,让她有冤无处诉。

在第五十回,贾母再次出手了,而这一次出招,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她要为薛宝琴说亲。

晚饭后,贾母、薛姨妈一阵寒暄,贾母愉快地回忆起白天“宝琴雪下折梅”的如画景致,接着向薛姨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贾母之问的用意在于薛宝琴的婚配,但是,根据薛家的“优良传统”,薛宝琴早已许给梅翰林家了。薛姨妈只好顺着贾母的意思,绕了一大圈话,将宝琴许配之事“半吐半露”地告诉了贾母。

贾母还没来得及反应,王熙凤就跳出来叹息道:“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这就有意思了,难道是“英雄所见略同”?贾母这里还没有来得及说媒呢,突然就冒了一个媒婆出来。贾母追问给谁说媒,王熙凤却说:“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王熙凤都说在桌面上了,贾母自然“也就不提了”,一桩未成的婚配就这样一笔而过。

但是,贾母、王熙凤在这里打的哑谜,却让我们急切地想知道,她们到底想把薛宝琴说给谁。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我们姑且认为贾母、王熙凤想的就是同一个人,因为王熙凤一向都是围着贾母转的,两人的配合极为默契。当然,也不排除两人预先商量好,到这里来演双簧的可能性。为了解开这个哑谜,我们可以将荣国府里所有的适龄青年排个队,就会发现只有贾宝玉的嫌疑是最大的。主要的证据有四条:

①能让贾母、王熙凤同时关心婚配问题,在荣国府上下非贾宝玉莫属。

②这次说媒是因薛宝琴“雪下折梅”而起的,而薛宝琴“雪下折梅”时,贾宝玉从她身后转了出来,两人站在一起犹如才郎仙貌,让贾母、王熙凤眼前一亮,产生两人相配的想法自然是顺理成章。

③戚序本回前批写得很明确:“此回着重在宝琴,却出色写湘云。写湘云联句极敏捷聪慧,而宝琴之联句不少于湘云。可知出色写湘云,正所以出色写宝琴,出色写宝琴者,全为与宝玉提亲作引也。金针暗度,不可不知。”

④贾母问及薛宝琴的生辰八字时,关于薛姨妈的反应,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都写道:“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但是,高鹗编撰的程本却擅自改成了“大约是要给他求配”。

从以上的证据看,贾母、王熙凤要给薛宝琴说合的,应该就是贾宝玉。但是,问题紧接着就来了:作为“贾派”核心力量的贾母、王熙凤,为什么要力促贾宝玉、薛宝琴的婚配?薛宝琴父亲早亡,母亲得了痰症,也是命不久矣,她唯一的亲人就是薛姨妈。这样一来,“宝二奶奶”无论是薛宝钗,还是薛宝琴,对薛家而言不都是一样的效果吗?

如果说“贾派”、“王派”的斗争发展到了贾母不得不从薛家的女儿中选择一人的话,她自然愿意选择关系稍远的薛宝琴。但是,我们从双方暗战的过程看下来,事情远远没有达到这样严重的地步,相反却是“金玉派”在贾母强大的“火力压制”下,不得不从“正面战场”战略转移,去开辟“敌后战场”。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贾母此番为薛宝琴说亲,是另有意图。

贾母有什么意图呢?两种可能:“敲山震虎”,或者是“狸猫换太子”。

如果说贾母是想“敲山震虎”,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她已经知道薛宝琴许配给了梅翰林之子。鉴于薛家的“优良传统”,完全有这样的可能性。当初薛家举家进京,薛宝钗“待选入宫”就是一条堂而皇之的理由,搞得众人皆知。此番薛宝琴进京,又是奔着求亲而来,一前一后何其相似,薛家更没有隐瞒的必要。

贾母既然知道薛宝琴已经许配给了梅家,偏又假意要把她说给宝玉,其实是想给“金玉派”传递一个信息:不要痴心妄想!贾母既然能对一个初来乍到的薛宝琴感兴趣,怎么会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薛宝钗置若罔闻呢?这个看似矛盾的举动,明白无误地告诉薛姨妈,我对你们薛家的女子没兴趣!对于“金玉派”在“敌后战场”的小动作,贾母洞若观火,她觉得有必要敲打敲打不服输的薛家,这就是贾母的“敲山震虎”。

另外一种情况,贾母并不知道薛宝琴已经许配给了梅家。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贾母常年居住在深宅大院,一向只喜欢跟儿孙们玩乐,她并不八卦,而且薛宝琴刚来,消息可能还没有传到贾母这里。在这种情况下,贾母的意图就更阴险了,她要跟王家姐妹玩一出“狸猫换太子”。

贾母要将薛宝琴说给宝玉,不要误以为是让宝琴来做“宝二奶奶”。这个位置关系到荣国府的前途与命运,贾母和王熙凤都不可能这么草率,最大的可能是让薛宝琴做宝玉的姨娘。

未有妻先有妾,在像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并不鲜见,薛蟠就是一例,在他迎娶夏金桂之前,就收了香菱做妾。贾琏也是这样,前面说过,王熙凤进门后,就先收拾了贾琏原来的两个小妾。在第六十五回,兴儿更是明白无误地说道:“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这样的规矩,宝玉自然也不例外。在第七十二回,赵姨娘给贾政吹风,想把彩霞收到贾环的屋里,贾政却说:“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因此,贾母、王熙凤此时给贾宝玉招个妾,并没有什么不妥。

在残酷惊险的家庭斗争中,从来都是只讲利益不谈感情。贾宝玉收薛宝琴做妾,“贾派”能够捞到什么好处呢?至少有三点:

①彻底砸碎了宝钗荣登“宝二奶奶”的梦想,这是最核心的。虽然从理论上说,薛宝钗仍然有嫁作宝玉正妻的可能性,但这样的姐妹共侍一夫,一般有两种情况,要么宝玉是皇上,要么薛家穷得叮当响。对于一个“奉旨赚钱”的皇商而言,虽然政治地位卑微,但家资雄厚,哪里丢得起这面子!贾母为薛宝琴说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用薛宝琴这只“狸猫”,换掉薛宝钗这个“太子”。

②在薛宝钗成为“宝二奶奶”无望的情况下,给薛家一点安抚。虽然薛宝琴是妾,但好歹也让薛家在贾府里有人。通过王夫人、薛姨妈,薛家已经绑到了贾家的战车上,而薛宝琴的出嫁,更是增加了一条捆绑的铁锁。

③稳定当时局面,防止王氏姐妹狗急跳墙。对掌握荣国府最高控制权的贾母而言,局面越稳定对自己就越有利。对于缺乏实权的王氏姐妹而言,只有混乱才能让她们浑水摸鱼。为薛宝琴说亲,无论成功与否,都能缓和“贾派”、“王派”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给贾母对“木石姻缘”的护航创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贾母稳坐钓鱼台,而王氏姐妹和薛宝钗对“敌后战场”的开辟也告一段落。正当双方即将进入“暂时休战”的状态时,有一个人等不及了。这个人不是林黛玉,而是潇湘馆的“第一名押司”紫鹃。

紫鹃着急是可以理解的,她本来就是贾母跟前的丫头。林黛玉进府时,贾母见她带来的丫头雪雁“一团孩气”,便将自己身边的二等丫头鹦哥给了黛玉,也就是紫鹃。随着黛玉年龄的增长,经历如此波折的紫鹃开始犯难了:黛玉一旦出嫁,我是跟还是不跟?跟吧,我原就是荣国府的人,属于“借调”,怎么又稀里糊涂成了陪嫁呢?不跟吧,这些年黛玉对我情深意厚,实在不舍。对于这样的两难境地,紫鹃有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力促宝玉、黛玉成婚。这样一来,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作为“木石姻缘”的铁杆粉丝,紫鹃在第五十七回就开始出手了。哪知道刚开始探试宝玉,经不起逗的宝玉立即犯了病,荣国府上下登时乱作一团。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先后赶往怡红院“现场办公”。

未知详情的贾母见了紫鹃,立即“眼内出火”,大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待紫鹃细说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贾母的态度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流着泪说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又“责备”紫鹃:“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病,平白的哄他作什么?”

贾母态度的转变,不需特别说明,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当然也包括在一边冷眼旁观的薛姨妈。针对贾母的“责备”,薛姨妈阴阳怪气地说道:

“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辣辣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

通过贾母态度的转变,大家对宝玉犯病的根源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是宝玉对黛玉的深情使然。但是,薛姨妈的这番话却被重新定义,认为这是兄妹之情。要说“金玉派”的共同点,恐怕就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宝玉对黛玉怎么是兄妹之情呢?他在第七十九回怀念迎春时,写出“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的诗句,这才是兄妹之情!那么,薛姨妈为什么要睁眼说瞎话呢?如果众人顺着贾母的话往下想,“木石姻缘”就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金玉派”不就白忙活了吗?

历史雄辩地证明,在政治斗争中,舆论导向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薛姨妈的这番话,彻底扭转了舆论的方向。对于宝玉的这次癫狂,众人皆知“宝玉原有些呆气”,宝、黛二人打小亲密,况且“紫鹃之戏语亦是常情”,因此都认为“宝玉之病亦非罕事”,最后“不疑到别事上去”。薛姨妈占领了舆论高地,让贾母吃了一个哑巴亏。

由于关系到切身利益,紫鹃显然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宝玉的犯病让她坚信了宝玉对黛玉的情意,接下来就该试探黛玉了。还是第五十七回,在潇湘馆“卧谈会”中,紫鹃向黛玉捅破了窗户纸,让矜持的黛玉不由得心思浮动、感慨万千。但是,还没等林黛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时,在怡红院“现场办公”时预感到形势不妙的薛姨妈、薛宝钗很快就赶往潇湘馆,对林黛玉进行“火力侦察”、放“烟雾弹”。

同样是第五十七回,薛姨妈在潇湘馆借着薛蝌、邢岫烟的婚事,大谈了一番“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理论,并煞有介事地说道:

“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已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薛姨妈的话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看是在点评薛、邢情缘,实际上却是在含沙射影。谁和谁“年年在一处”,又是谁的亲事在别人眼里都“已为是定了的”呢?地球人都知道,薛姨妈这些话,都是针对“木石姻缘”的。

接下来,薛家母女又唱起了双簧。薛宝钗说薛姨妈已经为薛蟠相准了林黛玉,薛姨妈却借此丢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同类推荐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步步惊心、不吃白不吃、模范教师、画背后的拍案惊奇、歌星PK记、秘书遇上刺手事、一诺千金、遭遇龙卷风、神药只是一张纸、两个未婚妻等。
  • 延安女兵(第三卷)

    延安女兵(第三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八百万种走法

    八百万种走法

    本书是劳伦斯·布洛克唯一一部回忆录,同时也是游记、自传,以及或许只有小说家才能写出的“运动历险记”。在这本书里他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跑步者和步行者的经历全书三个部分,共31章,用精巧的蒙太奇手法讲述了一个个行走故事,将作者的成长经历、写作生涯、书中角色与行走心得融合为一部幽默、讽刺、褪去虚饰的人生之书,与世界分享他的成败与考验。布洛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完成于那些挑战体能极限的比赛间隙,他也发现行走与写作的道理如出一辙:你要做的只是两条腿轮流向前,而秘诀就是留在赛场上,就是不停地前进。
  •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张贤亮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杂志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宁夏劳改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到宁夏文联任编辑,专业作家。重新执笔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有《张贤亮选集》四卷、《感隋的历程》四卷及《张贤亮作品精萃》七册等多种文集出版。代表作有《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河的子孙》《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青春期》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等。
热门推荐
  • 稚子封言

    稚子封言

    生生世世的情缘,伤过痛过我感谢上天还允了一个你给我。——宋稚言我只希望你可以活的肆意妄为。——江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掬花拂尘

    掬花拂尘

    笃信好人有好报的直肠女汉子顾掬尘,为了更靠谱的守护好家人,决定将腹中的直肠多绕几个圈圈。哎,那个谁谁谁,本姑娘已经很费脑了,请不要再时不时跑过来添乱了……
  • 狂争雨雪:霸道少爷恶整姐妹花

    狂争雨雪:霸道少爷恶整姐妹花

    她,一名高中生,开学公交车上,他的偶然出手相助,令她侧目。上前道谢,他居然视她如空气,转身就走。再次相遇,她刚从恶少魔抓中逃出,无意中撞见他,差点伤到他,这一幕恰巧被校主任睹见,刚要道歉,却不想他居然落井下石,说她恶欺新生。他,本想平淡度过自己的高中生涯,却不想事与愿违,被那突然出现的丫头搅成一片黄沙。他名门贵少,从来都是他治理别人,没想到居然被一个臭丫头一杯冰淇淋砸的颜面扫地,且看本少爷怎么治理她,却不想有人如此大胆,敢在本少爷面前替她解围,抬眼看去,那替她解围的人竟然是。。。他?她,刚刚归来,被恶魔认成姐姐,对她恣意欺辱,那她就以姐姐的身份,和恶魔对抗到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女总裁的武林高手

    美女总裁的武林高手

    因为师父想要去山下寡妇那里吃软饭,找了借口让他下山体验生活,同时交给他寻找小师妹的重任……小师妹还没找到,绝色总裁、性感千金大小姐一个个接踵而来……赵阳:我只卖武林秘笈不卖身……
  • 摆地摊你配不配

    摆地摊你配不配

    通过以大学生张立(化名)摆地摊为线索,论摆地摊的社会地位及其自我看法,引发社会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说唐全传

    说唐全传

    本书系统介绍了鸣虫的基本知识,美妙歌声的来源,鸣虫器具和猎捕,鸣虫的选择,常见蟀病的防治以及各类鸣虫的形态、生活习性与饲养等方面的知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