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5700000028

第28章 人物篇(8)

④秦可卿在天香楼自缢的情节被删去,总得找一个亡故的理由吧,曹雪芹选择了病重而亡。但是,在这个删改后新增加的情节中,曹雪芹还是不甘心,又给我们留下“不写之写”。在第十回,尤氏推测秦可卿的病症起因时说:

“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接着,张友士证实了这个说法: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特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特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这就奇怪了,秦可卿能在宁国府听到什么让她“思虑太过”的话呢?下人们风传她跟贾珍、贾蔷的奸情?可秦可卿病重的情节,应该是在曹雪芹删去“淫丧天香楼”的情节后,为了给秦可卿找一个亡故的理由添加的内容,怎么又冒出这个话题来?从这里可以看出,雪芹先生确实是很不甘心的,但对畸笏叟这个长辈的“瞎指挥”却无可奈何。

作为封建贵族家庭,贾府对媳妇的选择是极其严格的,首先一条就是“门当户对”。贾母在“清虚会议”上所说“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的话,完全是为了对付王夫人、薛姨妈的应景之语,不能当真。在贾府的正牌女眷中,贾母史太君、王夫人、王熙凤、薛宝钗,都是四大家族相互联络有亲的政治产物。当然,也有家境贫寒的女子嫁入了贾府,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做姨娘,比如赵姨娘、周姨娘;二是续弦,比如邢夫人、尤氏。

但是,根据第八回秦可卿身世的介绍,我们得知秦可卿是“现任营缮郎”的秦业从“养生堂”(即孤儿院)抱养的。秦可卿不仅养父身份卑微,而且自己作为孤儿出处不明,怎么能够嫁入贾府,甚至还成为长房长媳呢?

按照第八回的说法:“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这个说法明显站不住脚,秦业不仅官卑职小,而且“宦囊羞涩”。秦钟去贾家塾中上学,秦业还要“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带着秦钟去拜见贾代儒。这样的家底,即便是秦业的亲生女儿,能到贾府当个姨娘、续个弦,或者嫁个贾环这样的偏房,就已经算是贾府“恩情似海”了。可是,奇迹偏偏发生在秦可卿的身上,她竟然能以孤儿之身份,嫁到宁国府做起了长房长媳,不能不让人生疑。

实际上,这样的咄咄怪事很可能与删去“淫丧天香楼”有关。秦可卿或者说秦业的身份地位,伴随着这种删改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

在“淫丧天香楼”未删之时,秦业的角色可能是一个官场的暴发户,而且“家资饶富”。你想啊,“营缮司”是干什么的?掌管着宫廷、陵寝的建造和维护。既然是搞皇家工程的,从经济上说是个肥差,从政治上说时常在圣上面前晃荡,贾府能不拉拢这样的官僚吗?通过结亲扩大并巩固政治联盟,是封建官僚公开的秘密。出于这样的目的,哪里管得了秦可卿是否“性格风流”,更无暇顾及养生堂抱养的秦可卿到底是什么来历。秦可卿嫁入宁国府成为长房长媳,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前面说过,第十三回托梦给王熙凤的,原本是元春,可为什么又变成秦可卿了呢?这一转变对秦可卿角色的定位有什么影响?与删去“天香楼”的情节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如果托梦的情节确实是由元春改成秦可卿的,那么从畸笏叟声称对删改事件负责的批语中可以看出,这个改动早于“天香楼”情节的删改。托梦的改动,应该是曹雪芹对秦可卿这个角色反复考量的结果。在曹雪芹、畸笏叟等人的增删中,秦业、秦可卿的角色定义经历了三个阶段定义。

①秦业——政治暴发户;秦可卿——淫妇;托梦者——元春。

在王熙凤时代的章节里提到过,“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故事情节极有可能是曹雪芹从旧小说“风月宝鉴”中照搬过来的。第五回对秦可卿的闺房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武则天、赵飞燕、杨贵妃、西施、红娘等“风流人物”纷纷登场,更加印证了曹雪芹对秦可卿“淫”的定位。但是,既然秦可卿入选了“金陵十二钗正册”,曹雪芹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如果通篇只写其“淫”,只会遭人唾弃,并不能凸显其薄命的一面。这样一来,秦可卿的角色定位就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薄命主题不相符合。

因此,曹雪芹需要将秦可卿塑造成一个如同王熙凤这样有才能之人,却不幸落入宁国府这样的腌臜之地,令读者为其哀叹、为其惋惜,由此来显现出她的“薄命”。

②秦业——政治暴发户;秦可卿——淫妇;托梦者——秦可卿。

如何通过增加故事情节,突出秦可卿令人哀叹和惋惜的“薄命”呢?为了不横生枝节,破坏原书结构,曹雪芹选择了移花接木的办法,将第十三回的托梦者由元春改为秦可卿。这个情节正好处于第十三回的开篇,对于手抄后装订稿本的曹雪芹而言,修改工作相对简单得多,只需要将第十三回稿本拆开,替换前面几页重新装订就可以了。只不过元春的曲目已成,再改起来缺少更合适的词句,因此保留原样。

这样一改,秦可卿的戏份就重了,她一方面与贾珍、贾蔷存在私情,另一方面又担忧贾府的命运。更重要的是,秦可卿这个人物的思想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能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相吻合。秦可卿有才治家,对贾府的命运既有危机感,又有切实可行的想法。但在宁国府这个腌臜之地,她情非得已、无力反抗,被贾珍等人玩于股掌,最终知命别尘世。临终之际,她将自己的担忧和想法告诉了王熙凤,带着一丝不舍、一丝期望,魂归离恨天。

③秦业——清贫官员;秦可卿——悲情明眼人;托梦者——秦可卿。

遗憾的是,畸笏叟并不明白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他认为,秦可卿以“托梦”的方式对贾府做出了贡献,应该将功抵过,删去她“淫”的一面。这一删改,也就使得秦可卿的情节迷雾重重,甚至连她“正册十二钗”的身份都受到了严重质疑。

为了配合秦可卿角色的变化,秦业的身份也从一个政治暴发户变成了清贫小官吏。有意思的是,秦业身世的介绍,正好也在第八回的末尾,曹雪芹修改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

至此,秦可卿身上的诸多谜团,包括她“淫丧天香楼”始末、与贾珍的“爬灰”关系、与贾蔷的“养小叔子”关系,以及身世的不合理性,都一一得到了破解。不过,秦可卿还有一个小问题:她是哪里人?

第八回只交代她是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孤儿,并没有交代来历。按“金陵十二钗”的籍贯,秦可卿当然属于金陵一带的人。前面说过,金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南京以外,还包括妙玉、黛玉的出生地姑苏等长江下游沿岸一带,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江南”。

秦可卿来自江南,并不仅仅是根据“金陵十二钗”的籍贯要求。在第七回中有一首题诗: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红楼梦》里姓秦之人屈指可数,“十二钗”则有秦可卿一人。因此,这首诗中所说的“家住江南姓本秦”,很可能就是指秦可卿。

要搞清楚秦可卿确切的出生地,还要借助薛宝琴的怀古诗。在十首怀古诗中,哪一首与秦可卿的故事情节最为接近呢?应该是“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在所有的“十二钗”中,能够“占得风流号”,从而“惹得纷纷口舌多”的人,似乎也只有把宁国府辈份搞乱的秦可卿。那么,诗中的“隋堤”就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但是,隋堤不是在开封的汴河上吗?跟江南有什么关系呢?按《鉴戒录·亡国音》的记载:“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号曰‘隋堤’。”也就是说,“隋堤”实际上是隋炀帝下江南“幸江都”的配套工程。这里所说的“江都”,或许就是诗题中的“广陵”,即今天的扬州。如此说来,秦可卿极有可能就是扬州人。

二、道是无情人有情——副册女子们的典型生涯

先时陪了四个丫头,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

——平儿(第三十九回)

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

——脂砚斋(第一回,批香菱)

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

——尤三姐(第六十九回)

1.金陵副册知有谁

曹雪芹老先生有些时候挺不厚道的,第五回写“金陵十二钗”各册女子,除了正册让宝玉翻完了以外,又副册只翻了两页(晴雯、袭人),副册则只有一页(香菱)。这样一来,副册、又副册到底包括哪些人,就让后人不停地“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了。

不过也确实怪不着雪芹先生,《红楼梦》原稿末尾有一张“警幻情榜”,由“绛洞花王”贾宝玉领衔,列出了各册十二钗的名单与考语。对于这一点,脂砚斋和畸笏叟的批语多次提及。第八回有批语:“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第十九回有批语:“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第十八回有批语:“至末回‘警幻情榜’。”第二十二回有批语,说宝玉“始终跌不出警幻幻榜中”。

如此看来,还真怨不得曹老先生,末尾既然有情榜,何必在第五回把副册、又副册这样的配角全部写出来呢。只可惜《红楼梦》原稿竟然缺失了,这损失就大了。

那么,“金陵十二钗”到底有多少册呢?红学家的考证撇开不谈,在《红楼梦》的残稿里就有不同的说法。

一是正文里的说法。在第五回,警幻仙姑告诉宝玉:“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两边二橱,则又次之。馀者庸常之辈,便无册可录了。”这说明,所谓的“金陵十二钗”,只有正、副、又副三册,每册十二钗,总计三十六钗。“无册可录”已经堵死了再有簿册的可能。

二是批语里的说法。在第十八回,畸笏叟评道:“前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无论批语里“三、四副”是泛指还是确指,都已经超越了“无册可录”的定义。也就是说,末尾的“警幻情榜”不只三十六钗,如果批语是确指,那至少也是五册,共计六十钗才对。

为什么正文和批语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呢?这极有可能是曹雪芹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形成了多个《红楼梦》的版本所造成的。畸笏叟的这条批语作于“壬午季春”,他在第一回还有一条批语写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也就是说,作“三、四副”的批语时,距离曹雪芹去世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从时间上看,曹雪芹应该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十二钗的“裁军”。从情节上看,曹雪芹应该是初定三十六钗的写作计划,但写到后面发现可以上“情榜”的人越来越多,只能“扩编”。但在“扩编”的同时,没有注意到第五回有这么一个小细节,说又副册之后“无册可录”。

从晴雯、袭人可以推断,又副册开始就是丫头们的天地,只不过是排名先后的问题。哪怕曹雪芹将情榜扩充到九册一百单八钗,也是有足够的丫头来“充数”的。因此,尽管十二钗的册数问题很复杂,但真正让人关心的却是扑朔迷离的副册。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副册?除了香菱以外,副册十二钗还会有谁?

由于副册中只公开了香菱一人,其他人就显得迷雾重重。不过,第十八回的一条批语给我们提供了思路:“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副册十二钗的地位在正册之下,却又比晴雯、袭人这样的“头等丫头”要高,那就只能是主子小姐之类了。当然,“薄命司”的总前提就不用说了,《红楼梦》里的女子没有一个是好结局,包括最侥幸的娇杏,必然也会受到贾雨村落败的牵连。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得出入选“副册十二钗”的三条标准:

①金陵人氏。这是“金陵十二钗”的总前提。

②主子小姐或媳妇。秦可卿并不是“名门小姐”,却以贾蓉媳妇的身份进入正册,因此媳妇也可以归入“名门小姐”一类。

③在宝玉处“挂号”。第四十六回有批语写道:“通部情案,皆必石兄处挂号。”所谓“挂号”,就是要与宝玉有直接的来往。

我们再回头来看副册中的香菱是否满足这些标准。香菱出自姑苏城中的甄士隐家,尽管命运多舛,被薛蟠抢去做了小妾,但脂砚斋评道:“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甄家在当地被推为望族,如果不是遭遇变故,香菱也是能够作为主子小姐生活下去的。另外,第六十二回的“情解石榴裙”,可以算作她在“石兄处挂号”。也就是说,前面假设的三条标准,作为副册中人的香菱都是满足的。

接着看批语中提到的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四人,都是出自金陵无疑,而且无论家资是否丰饶,也算得上是正牌的小姐。在第四十九回,四人参加了海棠社的第三社,可以算作是在“石兄处挂号”。

除此之外,还有同样来自金陵的尤二姐、尤三姐。第六十七回,靖藏本中对尤三姐的死有一条批语:“末回撒手,乃是已悟。此虽眷恋,却破迷关。何必削发?青埂峰时缘了证情,仍不出士隐梦中,而中秋前引即三姐。”第六十九回,尤三姐给尤二姐托梦,让她同自己“一同归至警幻案下,听其发落”。这说明,尤二姐、尤三姐都是离恨天中人,列入副册理所应当。在第六十六回,宝玉告诉柳湘莲:“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说的就是贾敬殡天后,宝玉在宁国府参加丧礼时与尤二姐、尤三姐有过接触。尤三姐还在第六十五回回忆起当初宝玉“情不情”的一件往事。由此看来,姐妹二人都是在“石兄处挂号”了的。

第七十一回出场的喜鸾也应该是副册中人。她是贾府旁门贾扁的妹妹,说她是出自金陵的正牌小姐并不算牵强。尽管她出场很晚,但深受贾母的喜爱,留住贾府多日。当别人都在埋怨宝玉说“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的疯话时,她却对宝玉说道:“等这里姐姐妹妹们果然都出了阁,横竖老太太、太太也寂寞,我来和你作伴儿。”这番对话,是再明显不过的“石兄处挂号”了。

综合以上的分析,副册中包括香菱、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尤二姐、尤三姐和喜鸾,应该是有比较明确的证据的。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找出副册的八个人,还有四个人会是谁呢?

副册剩下四钗的人选,争议就比较大了,因为这些人入选的证据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失。

首先是平儿。平儿是“王熙凤时代”的关键性人物,是贾府里的“无冕之王”,她是否能够入选副册呢?对此,脂评中的意见都不甚一致。

第六回有批语评价平儿:“这也是书中一要紧人。《红楼梦》曲内虽未见有名,想亦在副册内者也。”从批语推测的语气来看,将平儿归入副册,批者由于没有看到末尾的“情榜”,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同类推荐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 萧伯纳最佳戏剧(英文版)

    萧伯纳最佳戏剧(英文版)

    在萧伯纳一生的创作中,他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即戏剧要承载重要的社会使命。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载道”的,戏剧是教育与宣传的工具,其目的不是供人娱乐,而是鞭挞社会,因此,戏剧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作家在处理题材时,须阐明其社会意义。为了表现思想冲突,萧伯纳采用了争辩式对白,这样,在演出过程中就要求观众积极参与到剧中来。萧伯纳出生于一个清贫却要维持“上等人”门面的家庭。父亲酗酒。母亲有一副美好的歌喉,因与丈夫不和,最终到伦敦以教唱歌为生。不快乐的童年,使萧伯纳自幼就体会到“贫穷就是罪恶”。这一理念,成了他最初几个剧本的主题。萧伯纳离开爱尔兰来到伦敦后,目睹了维多利亚时期繁荣的消失。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知识分子受到强烈震撼。伦敦出现了各种标榜社会主义的小团体。他们举办的演讲和辩论,吸引了萧伯纳。他坚信,资本主义社会必须改革。后来,他开始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给他的戏剧创作带来巨大影响。其作品曾被好莱坞拍过电影,叫《窈窕淑女》。在中国上映时,曾引发极大轰动。
  • 不捞衣衫只捞人

    不捞衣衫只捞人

    宁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经”。庙里的菩萨非常特别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布局?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
  • 为了心中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

    作者高文瑞用心灵感受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用神经觉触及社会,体察纷繁的生活;用身心走出家门,接受大千世界的雨露阳光。笔者深入到社会的各层面,《为了心中的梦想》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真情中体会社会,品味艺术人生。《为了心中的梦想》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之一。
热门推荐
  • 你好啊张先森

    你好啊张先森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太突然了,自己的魂魄突然就出来了!周意染:这什么情况?!挺突然的…一脸惊讶的张先森:你在我旁边能站着吗,别飘着,挺吓人的…自从周意染的魂魄出来后,她解锁了新技能,这魂不仅能飘着,还能走,吃啥都阔以没阻碍,贼棒了。看来这也挺不错的。但这也没持续多久,她还是重生了。周意染:为嘛不早点,早点它不香吗!!
  • 微爱岁月

    微爱岁月

    故事美好结局悲伤,一段恋情就这样结束,开启一段新的生活忘记过去,亲接受现实吧!????
  • 郁灵心

    郁灵心

    用心感受,融进其中,合二为一。当你成为人物,来主导故事,你就明白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道之转世魔尊

    魔道之转世魔尊

    云天因父母双双死在云家手中,修炼多年后回到云家,却因冲动导致与云天同行的朋友死与这场私仇,云天也被暗算,却意外转生,重新开始了修炼一到!
  • 梦若烟雨初霁色

    梦若烟雨初霁色

    她,巧笑焉兮,??在乱世中顶着卑贱的身份,??苟且偷生;??他,英姿飒爽,??在枪声与炮火中书写家国情怀。??当她遇上了他,??一朵娴静质朴的莲在他的磨练下,??变得愈发坚韧。??可是,世事纷扰,在乱世中,??在爱与不爱的边缘,他们又会作何选择?
  • 重生之雪落凡尘

    重生之雪落凡尘

    11,魂穿,重生,架空历史,兄弟情节,11,间或虐一下,结局HE,可能会生子。小攻两只,小受一只。一个是当今武林的少盟主,一个是曾经的无情杀手,一个是没有过去的孤。命运到底是怎样将他们卷入历史的漩涡之中?他,到底情归何处?
  • 覆途

    覆途

    白善:“前路何其漫长,稍稍放纵又何妨?”
  • 古秦遗生

    古秦遗生

    诛暴秦,伐无道千古一帝如璀璨流星划过,秦始皇陵依稀展示岁月沉淀下来的威严与宏伟,不死药方是他最后的执念……一伙盗墓贼探索墓穴,从中带出一个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