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29700000009

第9章 【每半年就“Long Stay”,去当地学一样新技能】

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Tom Stoppard)说:每个出口都是通往某处的入口--电影《终极假期》(Last Holiday)就是很经典的例子:故事描述一个平凡的百货公司专柜小姐,因为被误诊为脑癌症晚期,她决定把所有积蓄提出来,照自己的心愿去欧洲滑雪、玩降落伞、享受顶级美食、跟主厨学做菜……等到医院跟她更正其实检验报告是正常时,她的人生已经彻底不一样了。

我们总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终点不知生命时间的可贵。所以我照“微形人生”的哲学,每隔一段时间就安排自己去一个地方Long Stay,让自己虚拟拥有当地血统的新身份,就地结交各式各样特别的朋友,把那里当成第二个家。举一个之前的亲身经历:我一向很喜欢中医,家里摆满了中医的书与人体经络挂图,一直梦想自己能成为中医师,所以我在37岁、2007年下半年申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硕连读五年班,人就直接搬到北京,真正体验了在北京苦读的日子:早上7点多起来准备8点的第一堂课,一整天就奔波在解剖室、实验室、各栋楼层的教室、食堂之间,晚上还得抱着一堆生物、生理、生化、解剖等这些我在文科从没碰过的科目的课本回去苦读,特别在考试前更是彻夜未眠;更大的考验是零下15度的冰雪酷寒,都忘了自己已经接近40岁中年了,还跟着一群刚大学毕业的同学一起摘重点、研究考古题、拼考试、挤食堂……虽然我只念半年就放弃,得回头把北京大学的博士论文写好准备毕业,但这半年让我体验当一名中医会是怎样的状态。贪心的我一直想要体验多种身份的梦想,这半年也算是圆了其中一个身份的梦;而且当时从北京带回的许多课本、笔记、上课录音,让对中医有兴趣的我,可以在日后拿自己与家人的身体健康作为观察对象。如果没有那半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亲身经历看尸体标本、研究人体结构组织,如果没有在解剖室里看青蛙与兔子活体内的器官与血管构造,现在对中医也就只有“皮毛”的纸上谈兵。所以这种“每半年待在一个地方学一样新技能”的方式,真的让我收获很大。

我期许自己每三个月到半年期间就去学一样新技能,最好是跟自己目前擅长与专长差异越大越好,因为当我们在面对新的事物时,我们就得长出新的神经联结来重新学习,再加上人身处异乡所以必须更警觉敏锐,于是大脑就变得比待在原地做原来的事更新奇灵活。谁说创意只是年轻人的专利?只要随时保持创意脑的好奇好学状态,我们就会因旁征博引的范围更大而越来越有创意。

在2012年42岁之前“目录式”的旅行阶段结束后,现在慢慢换成“Long Stay”的旅行方式,会在当地找个民居,让每一次的旅行尽量待超过三星期以上,越长越好,然后放任自己无目的地生活、惊喜地探索,每天认识一些新朋友,换不同的餐厅,找一两个有趣的人深谈,有机会的话跟他们学一些新技能。所以我可以跟巴厘岛的艺术家习画、与巴黎的作家一起写诗、和印度的修行者学瑜伽与各式各样的呼吸法、向新认识的意大利朋友学做意大利菜……这就是我心目中最丰富有趣的理想生活。

【你对“旅行”的第一直觉,就决定了你之后的旅行是否容易成真】

我在《秘密副作用》书中提到:很多人想要去旅行,这是很多人的思想,却为何没成真?因为很多人“想旅行”的思想伴随着这样的感觉:“想旅行?等退休以后有钱有闲再说吧”“唉!真嫉妒羡慕别人可以去旅行!”……所以“想要去旅行”的思想,并不能让他真的可以很快去旅行,而是得看他怎么第一时间反应出他对“旅行”这两字的真正感觉。当一个人对“旅行”的感觉是新鲜、自由、愉快,这样的“振动弦能量”就会创造出与这感觉相应的一连串机会;如果这个人对“旅行”的感觉是“匆忙”“紧张”,那有可能会创造出“匆忙”“紧张”的出差到他面前--也就是说,“想旅行的思想”不一定会真的帮你吸引到“旅行”这件事成真,而是你对“旅行”的感觉反应,吸引了相对应的状态到你面前。

电影《盗梦空间》里有一句话:“不要害怕做更大的梦。”旅行在还没出发前都是虚幻的,但要把它变成真实,就需要相对应愉快,甚至是兴奋的情绪与感觉。我自己的方式是,会在年底前去网络搜一些旅游信息,或是翻开平常做的电影笔记,或是打开平时累积存下来的“待旅行”档案。只要我一看到会令我瞬间激动、血脉贲张的图文或是电影片段,我知道那就是我想去的地方,于是下一个动作就是:把预计出发日期列在记事本上,把机票、饭店、团费都交清了,并打开行李箱,随时想到要带什么就往里面丢。接下来就专心忙旅行前要交的书或广告案,等到要出发的前一天再开始去芜存菁地打包行李,把旅行资料放在随身行李上飞机看……所以对我而言,从感觉兴奋到冲动地付诸实行之间不到几小时,连犹豫的时间都没有,因为我知道,一旦开始想东想西,这趟旅行就会胎死腹中。

所以从你想去旅行,到你开始处理旅行的相关事宜,就是你调整“想旅行”的频率至“正在旅行”的频率之间所需的时间,这中间的时间越短,将来你运用在不同的面向,其心想事成的能力就更加速了。

【旅行最重要的收获:用异乡客的眼光,回头看自己早已熟悉的生活环境】

曾经有个学生问我:“你能否推荐希腊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我反问他:“你能推荐你家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他居然说:“我家附近很无聊,没什么好玩的。”于是我回答他:“那你远赴希腊也会觉得没什么好玩的,因为如果连你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你都没有去用心探索,那么你的麻木感官,也无法帮你探索希腊有什么好玩的。”如果没弄清这点,旅行恐怕会让你失望,你可能会觉得,还不如待在原地,结果又是回到原点,所以在要去旅行之前,请先把自己的感官恢复为敏感纯净。

旅行是一种心境的新鲜与好奇,而不是你身体去了多远的国家。 上文在《心灵印记》那句“全世界就在我家花园那一小片叶子的露珠里”,充分传达了其实旅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用异乡客的眼光,回头看自己早已熟悉的生活环境,重新发现一些自己当初忽略之美。这概念很重要,就如同英国作家切斯特顿(G.K.Chesterton)说:“旅行的目的不在观赏异地风光,而在以观赏异地风光般的心情,重新看待自己的国家。”特别是我在接自己出生地台北客户的广告文案时,我长年住在这里没觉得有哪里值得提炼出来写的,但等到我旅行的国家越多,每次回来就能重新并一眼发现台北之美,这是我待在台北所没有的“异乡之眼”。例如我的文案作品《台北市形象文案:眼耳鼻舌身意台北观自在》,摘其中一小段如下:

蛙的狂鸣、鱼的呢喃、鸟的高歌、树的风哨、溪的潺声,整座大自然剧院,不需要任何一位指挥就能琴瑟和鸣,灵魂的低谷,在此瞬间就可以丰富充满。

很感谢在台北很多地方,我们还可以随时收听到生生不息、众声交响、谁也无法复制的原音天籁。

以敏感的耳朵,画出四张台北的声音地图:

尽可能地,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假日早晨,浪掷在这些天籁村之中吧。

《人生创意课》提过:我会揣摩异国人看待我们的好奇眼光,有时我会把自己当成外国人般地生活在台北市,我开始对地铁站里等车的人,产生如我在纽约地铁对候车者的好奇;在去夜市吃饭时,也把自己当成第一次尝鲜的外国人,对臭豆腐与蚵仔面线又爱又怕……用异国眼光看自己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路径,如同我在《创意云世纪》提过的“虚拟附身”法:每日在出门前,设定新的性别、年龄、国籍、个性、角色、职业……然后就用这个新的身份,去过今天的新日子,这种练习我称之为“虚拟附身”。即便今天的行程与昨日没有什么不同,但因为灵魂换了,所以就有不同的过法。比如,今天以“纽约人,28岁,男,艺术家”的身份,或是以“希腊人,19岁,美术学校学生”……去过与昨天差不多的生活,但因为有了不一样的感官、眼光、态度,即便做的事、遇到的人都没变,但感觉却全然不同;正因为体验不同了,收获与领悟也大不同;你将不再受限于既有的身份,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性别、任何年龄、任何个性、任何星座血型、任何文化信仰……你可以通过“虚拟附身”,衍生出了人生亿万种可能,这比电影《偷天情缘》“每天以不同心境来过同一天”的方法更彻底。

也就是说,只要你把自己当成异乡客来“观光”你所住的城市,在每天吃住坐卧的平凡处,真的会意外发现新东西,这些惊奇,就是旅行后最可贵的副作用--这样的例子最经典的就是在《旅行的艺术》书中所举的例子:“1709年,一位27岁法国青年德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曾以自己的房间为旅游地,写了《斗室之旅》(Voyage autour de ma chambre)、《斗室夜游》(Expédition nocturne autour de ma chambre):他先把门锁上,换上一套粉红与粉蓝相间的睡衣,在没有行李的负担下,他先来到沙发,也就是客厅里最大的一件家具,这趟旅程使他抛开平常的倦怠,以新奇的双眼注视这沙发,发现了前所未见的特质,他赞叹沙发椅脚的优雅,回忆起自己在椅垫上蜷曲的时光,梦想爱情和前程;接下来他的目光由沙发转移到床,以旅人之眼欣赏这件复杂的家具,为了曾在此度过多个睡得香甜的夜晚心生感激……他说,旅行带给我们快乐与否,或许要看心境而非旅游的目的地。如果我们能把游山玩水的那种心境带入自己的居住地,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家和高山步道,和洪堡在南美洲看到的蝴蝶漫天的丛林一样有趣。当你有一个旅行家的灵魂与心境时,你就算待在房间里,都感觉自己像是在路易十六的皇宫里,正在享受非常豪华的‘法国之旅’。”只要你换上了旅行者的好奇之眼,所到之处,甚至是自己家里就是无限惊喜的目的地!

建议大家看一部非常“旅行创意学”的电影《丈量世界》(Measuring the World),这部电影由德国畅销600万册的小说改编,讲述两个非常极端的人:一位是敢拿自己生命试毒冒险、人称“哥伦布第二”、“新亚里士多德”的德国探险家,也是《斗室夜游》里提到的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8~1859),他拿到遗产就马上实现他小时候的梦想:跟随他的好奇心去探索原始森林、高山,并与食人族一起用餐……另一个一样有反叛个性,但做法与洪堡完全相反的知名数学暨天文学家卡尔·费德烈·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1855)。高斯因受困于经济条件所以始终没有机会出门旅行,但因为他热爱数学,所以他不必离开家门,只需观察三次就能算出星球椭圆轨道,更不必像洪堡一样去亲身探测,他与物理学家韦伯就能在房间画出世界第一张地球磁场图,并确定出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两人行动力虽然非常极端地相异,但两人却有共同的人格特质:反叛自己的既有命运、对好奇的项目永无止境地探索直到找到答案、高度的专注与热忱、非常有自信的直觉力、对细节具有异于常人的敏锐观察……这就是无论行遍天下的探险家或是灵魂万里通的科学家,必备的“旅行血统书”!

同类推荐
  • 白话颐和园

    白话颐和园

    从这里出发,可追溯华夏文明的起源;在这里漫步,可饱览京城宫苑的精华。“颐和”二字,其意为颐养天年,安享太平。因此,匾额“颐和园”三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颐养天年,天下太平之园。本书向你介绍颐和园各建筑的由来、风格特征,并娓娓道来与之有关的道教、神仙、佛教、名人故事。全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也可供爱好北京宫苑文化的旅游者参考。
  • 话说中国——锦绣河山

    话说中国——锦绣河山

    本书对中国的锦绣河山进行了详细介绍。按地域分类了祖国山川。主要有华山,泰山等。
  • 东南非洲之旅之二:莫桑比克指南

    东南非洲之旅之二:莫桑比克指南

    本书稿完成于马普托市,所有的参考材料来源于莫桑比克本土,所有的资料信息来自于实地收集,是第一位中国人实地所写的关于莫桑比克的第一本专著书稿,从2005年开始至2010年结束,历时5年艰辛铸就。书中对莫桑比克十省一市分门别类,每个省均配有行政区划交通地图,各省下辖的地区城市全部用中文翻译出来,并标注完成相互间的公路里程,以“如何到达、哪儿去游、哪儿购物、哪儿去吃、哪儿去住”等方式翔实、专业地介绍了莫桑比克境内“衣、食、住、行、游、购、娱、商”,无论是商务考察,还是工作旅游,均具有难得的实用价值,真正做到了一本《莫桑比克指南》在手,走遍莫桑全境无忧。
  •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义者,顽固地坚持着报导摄影。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是能以批评的态度来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这本书是阮义忠以及夫人一起旅行欧亚的摄影随笔。他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欧亚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风土民风。语言平实朴素却渗透着深刻的力量。通过他的文字读懂一代摄影大家的情怀。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热门推荐
  • 他人眼中

    他人眼中

    你在别人眼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或者那些不同的人在我们眼里是什么样的呢原创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叫道格是只猫

    我叫道格是只猫

    我叫沙玦,是从青木山来的猫妖。师傅说别人家的猫在城里一天六顿小鱼干。结果我在这里翻垃圾堆啃西兰花。师傅说别人家的猫养尊处优被当成祖宗供着。结果我每天被家里的腹黑女王揪着尾巴吊打。喂!有没有搞错!我可是要成为仙人的猫妖!他仙人的!还有啊,我叫沙玦,沙玦!不是什么道格小咪小白或者小(哔——)啊!给我好好识字好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致命奇迹

    致命奇迹

    林小雨日记:前世,香消玉损于海滩上齐海来了心生怜悯掩埋一世芳魂齐海走了海潮来了冲刷拍打芳魂再现于朗朗乾坤遗弃沙堆此景凄凉黄鹏来了满目沧桑茫茫人海原来你在这里唯愿今后生死轮回不离不弃!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部充满诗意而又温馨的美丽童话,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销量仅次于《圣经》。讲述了“我”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上遇到了一个古怪奇特而又天真纯洁的小王子——他来自一颗遥远的小星球,游历了分别住着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地理学家的6个星球。作者通过小王子的游历暗讽了成人世界的荒唐和虚伪,情节别致而曲折,行文富于诗情和哲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于爱、人生等重大命题的深刻体会与感悟,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用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自己的话来说,是写成“还是孩子时”的那个大人看的文学作品。
  •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芸芸追寻

    芸芸追寻

    无尽的寿命,是幸福还是折磨?不死的存在,有什么感受?少年望着破碎的世界,淡淡地笑了!那无尽的深渊啊,会有光芒吗?
  • 达卡拉特

    达卡拉特

    游戏《达卡拉特》现世,作为一款全球同时开启运行的游戏引发了极大的关注。龙珠,恶魔果实,忍术,以及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和能力,欢迎来到新星际航海时代。
  • 吞噬仙尊

    吞噬仙尊

    吞噬,乃逆天之道。主角林天,便是在这逆天之道上,靠一把吞天剑,杀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新手作品,请勿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