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7900000002

第2章 不要怕说“我有病”(2)

由此,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产生的心理问题愈加普遍:各种明争暗斗、消极怠工、无故弃学、离婚、弃子、包二奶,甚至连吸毒贩毒、抢劫杀人、敲诈勒索、贪污盗窃、行贿受贿、买官卖官、卖淫嫖娼等犯罪问题也应运而生。

心理障碍已经成了我们前进道路中的绊脚石。社会要想发展就不可忽视人的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变,使一部分人因此失去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使一些人受到刺激,变得心浮气躁,如果不能对他们的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就会让其形成心结,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改变旧观念

我们对“神经病”、“疯子”这类词特别敏感和忌讳,对精神病患者特别鄙视和排斥,这种愚昧、陈腐的旧观念,直接或间接害苦了很多人,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旧观念。

浑然不知,不予重视

我们对于身体疾病所反映的病情、症状,比如头痛、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一般都有最直接、最具体的感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医疗保健方面,人人都称得上是半个医生,而对于心理疾病,则远没有那么具体、清晰、透彻的认识,也没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

有位嫉妒心很强的女性,工作上从来不让人,任务多了怪领导,任务少了怨同事。生活上见不得别人穿着打扮比自己好。一张口就带“刺”,大家见了她就怕。亲朋好友怎么劝她,她都改不了。她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对,却控制不住内心的妒火。最后单位进行“优化组合”,没人要她,她成为下岗人员。

她不知道,这其实就是心理疾病惹的祸。

事实上,只要有心理疾病患者存在的场合,就会给人无形的压力,就会令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如果你身边有心理疾病患者,你总会感觉不顺心,无论你是他的家人,还是同学、同事,你的生活质量都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我们习惯把各种心理异常仅仅看做是性格、修养、脾气的问题。因此,就算是身边有心理疾病患者,我们也难以一眼看穿;就算少数人看穿了,多数人也难以接受;就算多数人接受了,患者本人及其亲属也未必肯承认,更不用说接受心理咨询了。而这就是心理咨询最大的障碍。

有人说:心理疾病,我没见过!其实它已不知不觉渗透到我们身边。家里有人脾气古怪,我们说是他性格不好;单位有同事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牢骚,我们认为是他修养不好。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心理“病”了!

从本质上来讲,性格问题、脾气问题、修养问题就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数年前,有一位成绩一向很好的高三女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来我这里做心理咨询。我见她精神抑郁、悲观失望,为她开了两天的病假单,让她休息休息,调整一下心态。

她把病假单交给老师,老师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病,就转到校长那里,校长看了看,不以为然地说:“抑郁症?我都有呀!这哪能算是病?不批准!”

晚上,这个女生心灰意冷,想不通,一心想自杀。她从宿舍冲向阳台,想跳下去,幸好被洗澡回来的同学发现,抓住了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她放弃了学业,连高考都没参加。

校长的无知和漫不经心,就这样误了这个学生的一生。现实中,有多少人是抱着与这位校长同样的心态和想法的?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心理障碍,甚至病得不轻,却被一些虚幻的假象所蒙蔽,认为自己活得很好,根本没有病。他们的家人也多认为是“思想问题”,不必大惊小怪,没必要进行治疗。

极力否认,刻意回避

人的一生会遇到数不尽的事件,其中有许多就是导致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但这些事件往往会被我们忽略,我们甚至在潜意识中刻意回避对自己不利的形势,就如受了轻伤的动物,为了逃避猎食者的追捕,佯装健壮,奔跑自如一样。

有的人表面很快乐,其实内心很郁闷。别看他天天在别人面前笑容满面,也许正在为家里的事忧愁;别看他在外高谈阔论,可一回到家便寡言少语。

有的人告诉别人他活得很好,然而他往往心中有事,时常胆战心惊。有的人天天梦想着升职加薪,可幸运之神却总是与他擦肩而过,让他一肚子的怨气没法发泄。有的人雄心勃勃,想创一番事业,可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内心压抑的体验只有他自己知道。

有的人事业顺利,生活美满,却感到生活好像缺了点什么。有的人说他什么都不缺,却整天空虚寂寞,感觉人生似乎走到了尽头。

有的人身体很好,无病无痛,却总是睡不着,头脑中思潮起伏,浮想联翩。

有的人看似无忧无虑,其实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身体上,总担心自己身体出问题,担心自己患不治之症。

以上种种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这些矛盾心理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心结,产生心理疾病。

中国人喜欢说自己心脏有病、肺有病、肝有病、肾有病、胃有病,等等,这病那病,如数家珍。这样说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

但是,中国人对心理疾病特别忌讳,一谈到心理疾病就感到恐慌,感到愤怒,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污辱,是骂自己“疯子”、“白痴”、“神经病”。许多病人拒绝就医,有的甚至又哭又闹,家人、朋友生拉硬拽,也无法把他送去治疗。据卫生部调查显示,国民中六成以上被调查者将“精神病”与“神经病”混为一谈。

有位患者自杀了3次,意外获救,保住了性命。当家人要带其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她却说:“如果不逼我去看心理医生,我以后就不自杀了。”令人哭笑不得。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患者不愿承认自己有病。即使所有诊断都符合,甚至拿着书,一条条跟他对证,他还是会摇头,否认“有病”。

为什么人们总是怕别人说自己有心理疾病?为什么总是不愿承认“我有病”呢?承认了有何不好?

其实,心理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也是一种病,而且十分普遍,每个人一生之中皆可能会患上,因此患了心理疾病,本不应害怕,其他人更不应歧视。但事实是,社会上确实存在恐惧和歧视心理疾病的现象。

习惯思维,忽视心理

在临床,经常可以见到那些心痛、胃痛、关节痛的患者,他们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等我真正为他们诊断清楚的时候,他们却怎么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甚至连医务工作者也会对诊断结果表示怀疑。这是我们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的表现。

一位40多岁的妇女,腹痛多年,总也治不好。于是到某大医院找胃肠专家看,经专家多次动员,她做了胃大部切除,术后腹痛症状却依然不减。此后两年,她又先后做了3次手术,胆囊、阑尾、子宫等附件统统“下岗”,心想这下应该没事了吧?

然而,症状依然顽固地纠缠着她,没有丝毫好转。

这前后她花了20多万元医疗费,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她写好了遗嘱,在床上躺了两年,心灰意冷地等死。

见到我,她第一句话是:“医生,我是来试试的。”

经过询问我才知道,她的宝贝儿子正在吸毒。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才是她的病根所在。

她患了隐匿性抑郁症。经过系统治疗,她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人们习惯认为,哪儿不舒服就是哪儿有病,比如心口痛、心慌、心跳,就是心脏病;胃痛,就是胃病。俗话也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说,哪儿有病,哪儿就会痛,哪儿就会不舒服。这是正常的、符合逻辑的规律,也是人们一般的常识。但是,如果反过来推理,认为哪儿痛,就必定哪儿有病,那就未必完全正确了,如失恋、受惊也会引起心痛、心慌、心跳;生气、紧张也会引起胃痛、胃胀、吃不下饭。

临床工作中,许多心理医生发现心理疾病最容易被误诊的症状就是“疼痛”。由于大众缺乏心理医学常识,认为“哪儿痛,哪儿就有病”,但依此方法治疗却怎么也治不好,以致有的医务工作者将那些看上去像躯体疾病,实质为心理疾病的怪现象当做“疑难怪病”看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方面,大家一心只想诉说自己的病情症状,有意无意地把精神心理状况掩盖起来。一种是以为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与疾病无关;另一种则认为精神心理属于个人或家庭的隐私,不便启齿。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医学教学体制的原因,生物医学与心理医学互相脱节,加上我国心理医学起步较晚,各科医生都只在本科的专业范围内打圈圈,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躯体局部组织器官上。许多医务工作者接受的主要是生物医学教育,所以对心理医学不甚了解。即便各种检查手段都查不出问题,也不会注意到患者疾病的心理诱因。这就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误诊。

其实,心理疾病种类很多,特别是感知觉障碍类的心理疾病,表现奇特。通常患者感觉身体某部位痛,而病症的根源却不在痛的部位,但由于我们对心理疾病缺乏了解,结果把许多本来应该属于心理疾病的,误作躯体疾病处理了。

当患者经过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的病变异常,或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关治疗没有明显改善时,我们可以从心理疾病方面进行考虑。

感知觉方面的心理疾病,多归属于神经症范畴,以躯体形式障碍、焦虑症为主。另外,还包括一部分隐匿性抑郁症。

16年来,我在心理咨询门诊看到了许多令人心痛的事,特别是金钱的浪费。我详细调查过,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找到“对症”的治疗途径。

由于久治不愈,无法解除苦痛,相当一部分患者求助于社会上的游医、巫医、神医及江湖骗子,而这些人故弄玄虚,将心理疾病说成是“鬼神附身”,令患者及家属围着他们的“指挥棒”转,以牟取不义之财。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很多人及部分医务人员依然按过去的思路想问题,甚至单纯地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病”。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健康不仅局限于生物源性的范围,还与社会、心理密不可分,并提出了“生物、社会、心理”的健康三要素,同时据此对健康的定义做了修正,认为“健康不仅指躯体没有残缺和病痛,还必须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简而言之,躯体会患病,心理同样也会患病,仅仅只是身体健康的人还不能算是健康人。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20世纪末问世的一种新药的故事:“百优解”现象。

“百优解”是一种抗抑郁药,即千百年来传说中的“开心药”。服用此药可以缓解人的紧张、焦虑和忧郁情绪。它的诞生和其产生的药效使得世人眼前一亮,并成为媒介追捧的“明星”。问世10个月销售额竟然达20多亿美元。

一种小小的药品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何以能创造如此巨大的财富?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对心理疾病很重视。患心理疾病被看做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有了心理问题,人们也很乐意去看心理医生,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开心愉快的事,经过医生的心理治疗可释放压力,心情轻松,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中国人最忌讳说心理有病。就算在心理咨询门诊,许多患者要开口说出“我有病”这三个字,也浑身不自在,面红出汗,表情僵硬,眼神惊异,表现出一种恐惧的心态。这完全是因为对心理疾病的误解所造成的。

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文化背景大有关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理疾病给人们留下了极其可怕的印象。它不但让人联想到胡言乱语、又脏又臭、打人骂人、流浪的疯子,还让人怀疑你的家人和你的后代会不会也有问题。“有遗传性,难治愈”,我想谁都难以接受。其实这是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出于对心理疾病的无知所产生的误解。事实是,绝大多数心理疾病与遗传无直接关系,且并非难治。

不论年龄、出身贵贱,也不分性别、地位、职业,甚至不论性格,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种矛盾,无不对其心理产生影响,而且也都潜伏着诱发心理疾病的危机。

人是由躯体和精神组成的,就像电视由电视机和电视节目两方面组成一样。电视机会坏,电视节目同样也会有问题。人也一样,躯体会患病,心理也会患病,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躯体患了病称为躯体疾病,而心理出了问题就称为心理疾病。

需要说明的是,心理障碍是各种各样的,表现不同,轻重不一。轻则影响个人情绪、心态,叫心理问题;重则影响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这就构成了心理疾病。而那些严重到威胁自身生命,或致使丧失行为能力的,就属于精神病的范畴了。

2002年春天,我到澳洲参加一个抑郁症培训班,西澳洲大学心理学教授杰夫·来利指出:每5个心口痛的患者中,只有1个属于心脏病,其余4个则是心理疾病。

而在我国,去医院看心脏科的人与去心理咨询科的人的比例大约是25∶1。

可见,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东西方的差异很大。

我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并非我国患心脏病的比率远远高于心理疾病,而是因为大家对心理疾病缺乏了解。因此很多人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只要是“心痛”,肯定冲心脏科奔去;只要是胃痛,绝不会到其他科就诊;只要是关节痛,也必定会到相关医疗部门就医。这本无可厚非,我只是告诉大家,如果您在相关科室看了很久,服了对症的药物,却丝毫没有改善或者有好转的迹象,请回过头来想一想患病的原因。

2003年10月10日,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在我国重度精神病患者中,接受治疗者仅占总数的1/5,而抑郁障碍的“未治率”高达95%。调查中,听说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名称的人,分别为808%、519%、366%。在认识到紧张恐惧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的人中,认为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不到一半。这些数据令我们瞠目结舌。

按国际卫生组织颁布的疾病普查,欧美国家每100人中就有58人患心理疾病。如果按此数据推算,我们13亿人口,估计就有6千万以上患心理疾病。

事实上,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却并不知情,更不知道这类病可以医治,还有药物治疗,他们没能得到合理的医治,不是因为科学技术,而是“惨败”在陈旧观念之下。的确可悲!

心理疾病是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大敌,它的发病率如此之高,患病人群如此之广,已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大力宣传,提高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使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

同类推荐
  •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本书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实用的自测形式,涵盖了性格、魅力、爱情、婚姻、社交、事业等众多数心理问题,以诙谐的测试情景进入测试,融合了独具见解的测试结构。
  • 最神奇的心理学智慧合集

    最神奇的心理学智慧合集

    本书通过对各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发现、解决,揭示心理学中的各种定律和法则,使读者对心理学有一种大纲式的认识,也给处于现代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些心理自愈的方法和技巧。本书与市场同类书籍相比,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分别是。第一,角度非常全面,几乎囊括心理学的所有方面,包括成功、情绪、幸福、职场、管理、竞争、教育、情感,等等;第二,内容清晰凝练,同时还分有板块,思路观点一目了然;第三,语言风格清新有趣,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非常具有阅读性。
  • 观众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

    中国第一本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的专著。余秋雨认真钻研了以德国为基础的接受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融会贯通后,由此编成一部教材,并把长期被滥捧或狂贬所歪曲的中国艺术,作为与接受美学碰撞的重要素材。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举了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实践来证明。作为学科,它们是新的,但作为学科所传达的审美心理范畴,却从人类拥有艺术以来就一直在发挥作用。因此,它们与艺术实践的遇合,将会两相滋养:既让艺术获得全新的思维高度,又让学术获得悠久的感性支援。
  •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能对人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心理暗示的力量》详细介绍了心理暗示产生的原因、其蕴涵的潜在能量,以及运用这种能力的技巧,能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暗示的力量,从而掌握并运用这种力量,获得人生的成功。《心理暗示的力量》由牧之编著。
  • 哈佛心理学大全

    哈佛心理学大全

    内心强大才能真正强大,心理健康才会真正健康。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是诞生世界精英的摇篮,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商业名流、政治领袖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学理念密不可分,哈佛人用亲身实践启迪我们完善健康心理,享受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无尽之无

    无尽之无

    无的表义是什么都没有。而什么都没有也就蕴含着什么都能有的可能。很早之前人们就发现人类的精神力,这种由灵魂产生的非物质力量跟无有着几乎一致的本质。无和精神力结合在一起,就能随着人的意愿进行各种变化。甚至可以爆发能量,可以将周围的物质重构。精神力越强的人,操纵无的能力也就越强。无数的实践表明,越纯净的无,它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使用无的时候需要用精神力捕捉更多的无,被精神力包裹的无也产生了变化,成为类似于“气”的存在,利用这种气可以进行近乎“想到就能做到”的活动,在武器上凝聚可以加强破坏力,在身体上凝聚可以加速动作,也可以用它带动其它物体。每个人都能使用无,然而,却有一个人因某种原因不仅不能使用,而且还失去了记忆。
  • 奈何风雨

    奈何风雨

    民国时期,山河破碎风飘絮,彷徨恐慌是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记忆。而在这样一个不适合做梦的时代,李氏姐妹却有了美好的向往------那是一个泡沫一样的梦。可,李冰雨选择小心翼翼的守护那个梦;然,李寒风选择了义无反顾的去捕捉那个梦。不同的选择,是否会改变她们人生的轨迹?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倾洒三世三千年只为读一枝勿忘我

    倾洒三世三千年只为读一枝勿忘我

    一代红楼一代思雨远望的放生与归途何为爱恋遇有知音因为千古的起源造就了我们造就了我和一个不堪的你终究有谁能苍穹天下?我问知音----------------------------------也来听音
  • 重生抄底之王

    重生抄底之王

    老婆刚离婚,我就发现了她不可告人的秘密,她竟然为了钱..........
  • 缘来就是你

    缘来就是你

    一个电话,十万块人民币,便牵出的一段唯美的爱情,一生不变的思念。同学的生日,意外受邀,不料这隆重的生日宴竟是给她的“鸿门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条金鱼的自白

    一条金鱼的自白

    一条鱼也有生命,有渴望,有追求,很小,小到要凑介绍
  • 血狱狂徒

    血狱狂徒

    这是一个武道的世界,当自身的先祖血脉觉醒时就可以拥有血脉神通,可只手遮天,捉拿日月,粉碎星辰,拥有无匹之威势。石昊就是这样一个武道修士,我本平凡之人,奈何造化弄人。左手阴阳,右手乾坤。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霸道而不失温柔,热血又不缺激情,欢迎各位读者品读!】特别告知;更新时间为上午11点,几章连更,不会拖沓,让大家久等的,请注意观看,若是有盆友愿意支持一下熊猫,请帮忙告知更多盆友观看,就可以了书友群:574062961——熊猫心血之力作,求收藏、鲜花、打赏、点赞……请给我无限动力吧!
  • 吞仙图

    吞仙图

    一个叛徒的儿子,在受尽嘲笑侮辱之后。毅然决定参加一场生死试炼。在九死一生的试炼场内。濒临死亡的他无意中打开了命运之门。破封印,获神图。融神血,死复生。吞仙图,噬众生。无论是灵师还是玄师,无论是仙师还是天师。遇上我,通通让你们消失。一个小人物的奋起之旅,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
  • 精神采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精神采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意识的科幻小说。陈更是一名精神采样员,负责体验形态各异的生活,将所经所感制成精神的切片,卖给客户。他非常善于此道。他的事业虽大起大落,但他却一直站在行业的前沿。他与精神采样的创始人萨缪尔在敌对中合作。求学路上,他遇见了研究理论物理的尼古拉斯和开发人工智能的蕾拉。他们三人成为好友。陈更的采样也因之超越了人类的大脑,蔓延到万维网络,甚至触及宇宙的边缘。陈更上大学时曾利用精神采样赚取外快。他是最早掌握切片技术的人之一。买卖切片尚属违法勾当。他利用年轻人的胆略迅速搞到了技术。他把记忆中北京污浊的空气,嘈杂的夜晚,人声鼎沸的闹市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截取打包,倾销回山清水秀的家乡,很受欢迎……
  • 先婚后爱:孟少,请放手

    先婚后爱:孟少,请放手

    “总裁,不好了,二先生又搞事情,你的位置不保啊!”卫澄满头大汗,小心翼翼的看向气定神闲的孟九承,“总裁……”“问夫人。”孟九承大手一捞,将偷偷离开的女人箍进怀里,“她才是孟氏的总裁。”……嫁给第一首富是什么感觉?买名牌、开豪车、遍地撒钱?这些陈佳然全都没享受过,因为老公直接把首富的位置让给了她,整天争家产,签合约,顺带救一救被陷害的老公,日子忙碌而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