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500000162

第162章 战与和

令所有大臣惊奇的是,皇上在春节之前,没有丝毫的动静,春节后,等着大变动的朝廷官员再次大跌眼镜,皇上仅仅调整了两人:魏明阳出任工部郎中,周宗平出任上谷郡知州,然后便没有了动静。

周世平这个春节过得不安生,且不说朝廷和军中人心惶惶,光说岳丈大人睿亲王的态度,周世平就很是恼火,周世平的懒散在朝廷中是有些小名气的,殊不知睿亲王比周世平还要厉害,虽然是羽林军统帅,却只字不问羽林军的情况,一味吩咐周世平要管理好羽林军,有什么事情自己做主,不需要请示。

周世平可不敢当甩手掌柜了,军中不比地方,地方上,一时的懈怠,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大麻烦,可军队就不同了,况且,这是10万尚未整肃的羽林军,如今极度缺乏将领,几乎是一盘散沙,征边军留下的将士不多,不足以支撑整个羽林军。

周世平趁着姬芈顼离开辉州时,将府兵全部掌握到手里,宋宏章、刘长胜、赵福、赵启才、向仕槐、刘家宝、孙复磊、陆开贵、熊文志、韩国涛等人全部编入了羽林军中,也全部成为了带兵的将军,诸多的府兵,挑选出色之人,出任校尉,3200府兵,打散之后,全部编入了羽林军中,总算是勉强维持住了稳定。

尽管这样,10万羽林军,依旧是军心涣散、人心不稳,周世平、谭振、姬芈颙急得吃不好、睡不好,京畿之地的驻军,要是发生哗变,几人的脑袋还不够砍。

周世平明白,现在是不可能找到睿亲王讨要将军的,征边军已经支援了勋卫军一批将军,当然,因为瑜亲王本来就是征边军副帅,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今传来的消息,瑜亲王也是抓耳挠腮,哀叹人手不够,勋卫军还缺乏大量的校尉。

军队里的将军、校尉可不必地方上的官吏,没有出众的身体和强烈的斗志,是不能够服众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谁也不敢拿军队开玩笑,所以周世平咬牙坚持,宁缺毋滥。

坤元16年4月1日,山南省的紧急公文送到朝廷了。

大辽兴兵30万,直扑大周山南省而来,护国大将军姬绍果急报,恳请朝廷准他领军出关迎敌,定将来犯之敌杀退。

紧急公文上显示,大辽军队将从德庆县、林口县、怀台县任何一个地方发动进攻,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很有可能在德庆县方向发动攻击。

周世平早已经通过暗影得到了大辽准备进攻大周的消息,大辽是世家利益的表面维护者,如今,大周清理世家、整肃朝纲,大辽趁此机会发动进攻,转移国内的矛盾。

周世平挺佩服大辽的世家,他们的时机选得太好了,大周正是交困之时,羽林军、勋卫军军心涣散,尚无斗志,征边军支援了勋卫军、羽林军一些将士,也正需要调节。

还在春节前,周世平便接到了暗影的禀报,大辽厉兵秣马,准备开始征战,不过因为临近春节,准备不充分,暂时没有行动,当时,周世平很是心惊,大辽凭什么如此快知晓了大周之情况,清洗羽林军,整合勋卫军,知晓具体情况的人并不多,消息是怎么泄漏的。

周世平心有余力不足,征边军、羽林军、勋卫军都需要休整,目前的情况,的确不适合征战,可是,大辽军队打上门来了,不可能没有表示。

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迎战,一派主坚守,早朝时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辽如此大规模进军还是第一次,不得不说,他们的时机把握得太好了,面对一团乱麻的局面,姬芈悦犹豫了。

是战是和确是一道大难题,姬芈悦若是支持进攻,他自己都明白无战胜之把握,若是支持讲和,刚刚清理了世家,许多问题尚来不及处理,面对来犯之敌,一味退守,甚至屈膝求和,大臣怎么看、将士这么想、百姓如何议论,姬芈悦无法决断,按说,最好的选择是暂不开战,抓紧时间致力于民生和内部清理,待到局势稳定了,一鼓作气拿下中原。

难题交给了都督府。

如今的都督府,不比以前了,征边军、羽林军、勋卫军都在朝廷的控制下,大都督姬绍睿便开始真正行使职权了,凡三军之间的将领调整,必须先上报都督府,都督府认为合适,便上奏皇上御批,至于军士调动,那更不用说了。都督府下一步有两件大事,一是整合征边军、羽林军、勋卫军,初步的意见已经出来,取消原来征边军、羽林军、勋卫军称号,对外统称英武军,英武军最高统帅为皇上,副帅为姬绍睿、姬绍果、姬绍瑜,33万将士分为前军、中军、后军,中军15万人,统领为周世平,前军12万人,统领为姬芈顼,后军6万人,统领为姬芈颙,中军负责驻守山南省,抵御大辽,前军驻守湖广省,负责抵御大夏,后军驻守京畿,负责保卫京城。二是收回各省、州、郡的府兵,这些府兵,大量消耗钱粮,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府兵收回后,地方的治安有衙门加大巡捕房的力量来维持。

为了这两件事情,皇上已经颁发圣旨,姬绍果和姬绍瑜出任都督府都督同知,都督府的力量开始加强,办公地点也搬到了东城,这里靠近皇宫。

4月3日,都督府。

周世平有自知之明,如此大规模的冷兵器作战,决策稍有不慎,前方将士血流成河,后方百姓惶惶不安,可不是他这个半调子将军可以随口乱说的,如今,皇上皇上难题扔给都督府了,前面有睿亲王、果亲王、瑜亲王等高个子顶着,他是不会开口的,能推脱就推脱,能不说就不说。

姬绍睿无法推脱,大辽的军队已经快到大周边关,且不说其他,征边军15万将士正等着朝廷的决断、皇上的圣旨。

思忖片刻,姬绍睿开口了。

“睿亲王、瑜亲王,世平,我大周遇见难题了,不好决断啊,前方军情紧急,不容耽误,皇上亦等着我等之意见你们都说说。”

“睿亲王、瑜亲王,世平,关乎几十万将士性命,我等决策稍有偏颇,前方将士将流血成河,况皇上正欲整顿朝纲,无法承受失败啊。”

姬绍果说的是老成持重的话,等于没有说,看来,如此重大的事情,他也不敢乱说。

“睿亲王、果亲王,世平,我大周必须出战,此番大辽之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世家刚刚清理,他们便来挑衅,大周岂能容他猖狂,再说,皇上整顿朝纲,需要一场胜利,本王不才,愿领军迎敌,定要杀他个落花流水。”

姬绍果不愧为猛将,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

周世平依旧沉默,三位王爷都是经过了战场厮杀的,有着丰富的经验,唯独他,从来没有什么大战经历。

“世平,说说你的意见。”

“睿亲王、果亲王、瑜亲王,世平从未经历战场厮杀,不敢胡乱开口啊。”

“世平,老夫知你从未经历战场厮杀,但军、政、民、商俱为一体,日后大周恐以军事为主,你是皇上寄予重托之人,还要多多熟悉才是,前番清洗羽林军,便如同大军征战,你能够运筹帷幄,老夫很是满意,今日是都督府议事,你还是说说吧。”

周世平已经没有地方可躲了,睿亲王的话,意思很明显了,果亲王、瑜亲王都看着他。周世平略为思索,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其实,周世平是做了准备的,他明白,都督府管理大周之军事,这样的事情是无法避免的。

“睿亲王、果亲王、瑜亲王,世平以为,皇上正欲整顿朝纲,坚固国,值此关键之时,我大周不能退避,此番非战不可,且非胜不能,唯有如此,大辽、大夏才不敢小觑我大周,唯有如此,朝中大臣才会心服,蠢蠢欲动之徒才不敢动作,唯有如此,大周才可君臣齐心、励精图治,国富民强。”

都督府议事一直持续到午时,此次议事严格保密,都督府外100米内,除了值勤的军士,无任何其他人,皇上特意派遣中书舍人进行记录。

迎战的意见已经统一,睿亲王最终拍板:征边军15万将士,羽林军抽调5万将士,共同迎敌,此战许胜不许败。

在如何迎战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三位王爷的意见都不是太一致,主要矛盾集中在领军统帅和主动出击、消极防御的问题上。依旧是睿亲王最后定夺:迎战大辽敌军,选择适当时机,出击迎敌,一战定乾坤,至于统帅人选,暂不确定,奏请皇上钦点。

4月4日,早朝。

姬芈悦在内殿听罢姬绍睿的禀报后,很是满意,特别是三位皇叔都是信心满满,姬芈悦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要和大辽军打这一战了,不过,关于领军统帅的问题上,姬芈悦有些踌躇,考虑再三,姬芈悦下定了决心,由睿亲王领军出战,周世平为副帅,平同县羽林军悉数出征。

如今,在朝廷上,左丞相司马云、右丞相魏鑫基本上不说话了,两人请辞,皇上不准,两人亦明白,如今在朝廷上,两人不过是装点门面罢了。

魏鑫是最惨的,家族中的精英子弟,几乎损失殆尽,从来没有遭受如此打击的他,连死的心都有了,可是,大辽居然火上浇油,提兵前来进犯,魏鑫明白,这场战争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大辽与其说是为世家雪恨,不如说是趁火打劫,这场战争后,魏家将彻底从大周朝廷消失了。

周世平头皮发麻,不知道如何退朝的,他很少上朝,今日关系到军队征战事宜,他是都督佥事,所以必须参加早朝。皇上也太有意思了,如此多的将军,自己一个半路出家的文官,居然要去打这么大的战,还是冷兵器作战。

回到府邸,府里气氛一时显得有些凝重,虽然周世平不会冲锋陷阵,但战火无情,谁知道会不会有意外啊。大辽有30万军士,而大周征边军只有15万,羽林军目前是不能有很大指望的,这是一场输不起的征战啊。

紫鹃、绿竹、焕月都出怀了,行动已经有些不方便了,看着府邸里渐渐多起来的人,周世平忽然感觉肩头的担子很重很重。

周延平找到了周世平,要求进入军中,前往山南省征战。大周尚武轻文,谭振等人早做好了准备,周延平坐不住了,找到了周世平,一定要随军征战。

周世平很为难,他不想周家子弟到战场上去冒险,可是,周延平决心已定,根本不讲什么理由,周世平还在担心大哥的态度,大周迎战大辽的消息,很快便会传出去,不仅仅是周延平,周宗平恐怕也会提出要求的。

促使周世平下定决心的是父亲周元凯的意见,如今,父亲是周家家主,作出的决定,周家子弟都是要遵守的,周元凯支持周延平到军中磨砺。

出发的时间定在4月6日,时间紧迫,睿亲王决定和周世平先行出发,5万羽林军由谭振率领,4月12日前赶到山南省德庆县。

同类推荐
  • 乙未诛皇

    乙未诛皇

    一位寒衣素食、满腹经纶的文弱书生;一位顶天立地、手握重兵的铁骑武士;一位奸诈诡谲、莫测高深的天涯浪子。三兄弟相见于江湖,相交于朝堂,相杀于四野。讲述了兄终弟及的左武卫大将军何景略为了末日唐朝的苟延残喘而兢兢业业,在国家危难之刻与其理想相左的二位兄长相爱相杀,最终难拒历史逆流而身死国灭的悲惨遭遇。表现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忠肝义胆及利益面前的风云变幻。
  • 楚汉神话

    楚汉神话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二十一世纪理科学霸,魂穿千古,梦回三国。在东汉风雨飘摇之际,来到了这个悲怆而绚烂的时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袁熙:“天下之大,舍我其谁!”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西南联大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西南联大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它由当时中国3所著名的大学联合而成,但合并前的3校又各自相对独立;虽然它只存在了8年,但它却集中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师资,培养了大批科技、教育、政治人才,在此期间,教师、学生的民主运动如火如荼,此伏彼起,“一二·一”运动在爱国学生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它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 汉末之血染春秋

    汉末之血染春秋

    宁为和平狗,不为乱世人。汉末大争之世将起,我族儿女何去何从?看尽英雄气短,红颜哀愁。尽满腔热血,书壮丽篇章。
  •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隐藏于秘密计划背后的日本人笃信能够击败美国的心态;真实的人间地狱“巴丹死亡行军”和“巴丹幽灵”的大胆突击;被称为“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杜利特突袭;麦克阿瑟富有戏剧性的“重返菲律宾”;置于主流视野之外的“中缅印战区”;被美国人破译的日本“JN-25”密码如何改变战争进程。
热门推荐
  • 腹黑吴世勋的傲娇宠

    腹黑吴世勋的傲娇宠

    那一夜,他强行要了她并承诺婚礼,她意外离去,三年后从返归来,誓与他厮守终身
  • 我有一面诸天镜

    我有一面诸天镜

    现代青年周易昆仑山脉之巅,偶拾一面古镜,可沟通诸天万界,倩女幽魂吞众妖,以成武圣巅峰,阳神世界力挫长生大帝,遮天血战禁区......
  • 祖先在上

    祖先在上

    孟轲冲击化神期失败身死道消,元婴都被雷劫劈成八瓣。却没想到,死后回归地球的时候被人一脚踹了回来。“连仙都不是就算了,家族连一个天才弟子都没培育出来,你居然还有脸回来?拿上这个金手指滚回去重修,家族达不到仙族别说自己来自地球,我们丢不起这个人!”孟轲苦哈哈的又回到青云州,面对一大家子嗷嗷待哺的后代,只觉心累无比。
  • 灵长类聊天群

    灵长类聊天群

    灵长类动物聊天俱乐部尊敬的新会员:恭喜您通过我们的严格挑选流程,欢迎加入我们野生动物聊天俱乐部!现在,请仔细阅读条款和条件,并接受如下合约中的条款。俱乐部是一家促进不同自然栖息地的灵长类动物进行沟通的组织。作为会员,您将通过本俱乐部创建一个灵长类聊天群,邀请来自不同二次元世界自然栖息地的灵长类动物进行交流。……阿伟一脸懵逼地看着眼前的画面,这是聊天群???我的聊天群画风完全不对阿!摔
  • 剑戮天地

    剑戮天地

    深深的黑夜,不知名的小村庄惨遭杀戮,只有一名婴儿活了下来,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天剑宗,可是却被断言一生无法修炼。偶然间得到上古魔帝传承。人界纵横,天地为之颤动。修行,不是天灭我,就是我逆天。闯冥界,戮仙界。被追杀。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道。可巨大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且看主角如何一步步剑戮天地。
  • 一世魔祖

    一世魔祖

    五琉王朝边陲小山凤鸣山,多千年古松巨柏,入夜时,若无雨,晚风吹拂,松涛阵阵,要是还有一轮皎月高挂,那便是神仙一般的景象。此时,凤鸣山正值秋分,月明星稀,无雨微风皎月齐聚,但景象却并不神仙。一名少年,披头散发,满身血污,赤着脚行走在崇山峻野之中。少年磕磕碰碰地行走着,时不时跌倒咳出几坨血块,看来受伤极重。身后传来人群喧嚣叫杀声,听上去已经很近了。
  • 嗜血总裁听我的

    嗜血总裁听我的

    传说中他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枭雄,他手中垄断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他杀伐决断,冷酷无情。他就是萧室家族丢失了十多年的小儿子萧震赫。如今他摇身一变,回到家中,是来报恩,还是来寻仇?都只在他一念间!但他的这一念却被身边的小娇妻狠狠的制约着!
  • 月上爻

    月上爻

    争渡,争渡,又到初梦归初……遗憾,注定只能成为回忆吧,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 不思议之创世之门

    不思议之创世之门

    少女即将死于战争古树的炮火之下一直自称是个“废柴”的男人站在了她的面前。邋遢的形象此时格外挺拔。“我叫库拉斯特,库拉斯特?希拉姆斯。”“一个没什么用的废柴男人。”“我的职介是……”“国王。”
  • 盛世宠婚:腹黑王爷的专属美娇娘

    盛世宠婚:腹黑王爷的专属美娇娘

    传旨当日,她大胆抗旨:“臣女抗旨!”他道:“若你不愿嫁给皇上,便嫁给我可好?”她不语。“你可愿,一生只我一人?”“当然。”“你可保我一家平安无事?”“当然。”“你可在我出嫁之日允我十里红妆?”“允。”她苦涩一笑:“我嫁。”出征那日,她轻轻跑过去,环住他见状的腰肢,深情道:“我等你回来!”他沉默,不敢回头,他怕她看见自己落泪的模样。她送他离别诗:“应有得胜归来日,与卿共度良宵。盼携手终老,愿与子同袍。”他深情开口:“待我凯旋归来,铺十里红妆可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