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9100000006

第6章 教师语言的艺术(1)

20.为何不能口不择言?

唐朝诗人贾岛曾为一句诗:“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苦苦思索,反复推敲,最终选了“敲”字。书面语要反复推敲,日常口语也不能口不择言,尤其是教师,必须注意在日常口语表达中对词语的选择,绝不能口不择言,随意而说。

教师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必须善于把握词语的个性,根据表达的需要从自己的词汇仓库中选择出合适的词语并把它用到最适当的位置上去。

技巧一

词语的选择,必须考虑与特定的题旨相适应,即以特定的词语形式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做到就意遣词,词到意到。

案例

请看某位老师上《变色龙》一课的教学实录:

师:……那奥楚蔑洛夫是怎样很快地适应这个变化的?你们圈了哪些句子?

生:“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说明奥楚蔑洛夫对上司表现出的丑态。

师:“丑态”这个词用得好,如果改换“媚态”,就更能把这条看门狗摇尾乞怜的丑态表露无遗了,媚态,也是丑态。作者用“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这些词语来刻画奥楚蔑洛夫的神态确实能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

分析

这位老师选用“媚态”一词来替换学生说的“丑态”,旨在为了更加准确地表现奥楚蔑洛夫这条看门狗摇尾乞怜、令人作呕的丑恶形象。

再看下面一则教学实例:

师:哪个同学说说看,“工农”这个联合词组,是哪两个词性的词组成的联合词组呢?×××说。

生:两个名词。

师:两个名词,对了。——是两个名词混合组成的。

它们之间没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加点的词语没有准确地达意。“哪两个词性的词”会让人理解为某词有两个词性,而这个“联合词组”则是由两个词性的词组成的。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工”和“农”都是名词,只有一种词性。把“哪两个词性的词”改为“什么词性的词”就确切了。“混合”是指不同的物体搀杂在一起,用在这里显然与内容不符。“混合组成”可改为“组合而成”,或者可把“混合”改为“结合”。

技巧二

词语的选择必须考虑与特定的情境相适应,尤其要注意特定的表达对象和角色关系。

案例

例如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

解剖实习后,藤野先生对鲁迅说: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分析

藤野先生这里用“敬重”一词,而不用“迷信”,是有讲究的。因为这是对中国留学生鲁迅讲话,如果说中国人迷信,那就含有批评之意,不大有礼貌,听者会不高兴,说“敬重”,就不合批评的意思,还表现出他对中国人的尊重。

案例二

一位学习后进的同学,在得到老师的帮助之后,半是疑虑半是自责地问:“黄老师,要是我有问题问您一百遍,您烦我吗?”黄老师说:“不会烦的。黄老师对学习好的和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一样喜欢。”学生听后心中充满喜悦。

老师不说“差生”、“后进生”,而选用了“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这是从特定的言语对象来考虑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如直接称他为“差生”就更强化他的这种自卑心理。用“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既表明他的后进是暂时的,又体现了老师对他的信任。所以学生听后“心中充满喜悦”。这位学生后来以优秀的成绩升入中学。

案例

一次,班里的一套图书不见了。同学们纷纷要求“捉贼”。叶老师冷静地考虑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拿书是爱书的表现,这次可能是哪位同学拿回家忘了带回来,也可能他看后忘在课桌抽屉里了。”接着,又以信任的口气说:“我相信我们班里是不会有人故意把书拿走的,请大家好好想想,再仔细找找,找到后请马上送还,好吗?”

第二天,书奇迹般悄悄回来了。那位同学还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

分析

老师的讲话有意避开一个“偷”字,而代之以“拿”,这使听者更容易接受。事实证明老师这样的语言是成功的。

适应语境除了注意言语对象外,还要考虑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

技巧三

词语的选择还要考虑语体的需要。

教师口语作为口头语体的一种形式,除了重视口语词语的选用外,还要注意同音词的分化。语言中有许多同音词,如报到——报道,暴力——暴利,笔记——笔迹,期终——期中,全部——全不,配制——配置,法制——法治,有礼——有理,等等。在口语中同音词往往容易造成歧义。

如小学语文《老水牛》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

他叫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他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写在书面上清晰明白,但用口语表达,就容易混淆了。同义形式的选用是分化同音词的有效方法。如上面的意思,口说时,用“老水牛”来替换“它”,就不会混淆了。

又如说“上个学期他qízhōng考试不及格。”听者往往不知这是“期中”还是“期终”,为了避免与“期中”相混,“期终”可改用“期末”。再如“不要有理不饶人,有理也要有礼。”“有理”和“有礼”,听起来容易相混。将“有理”说成“有道理”,“有礼”说成“有礼貌”,语意就明白了。又如“法制”和“法治”,口语中也很难区别,可把“法制”说成“法律制度”或“法律体制”,就可区别于“法治”了。

21.新语怎样旧用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新名词、新概念、新句式会不断涌现,它们身上必然浓缩着某个时代的特征,也积淀着特定时期人类文明的成果,因而是教师不可忽视的知识宝库。

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自身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和条理性的同时,还要讲求语言的鲜活性和新颖性,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活泼而富有时代感,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位教师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的时候,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了如下解释:“同学们,苏东坡先生远离家乡,在中秋佳节特别思念亲人,他的情和爱都熔铸在这如水的月光里。他对月抒情,借月怀人,这最后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我的爱也真,我的情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只是他的爱是对亲人的爱,他的情是手足之情,他托月亮捎去的是对亲人的深深祝福。”

分析

这段话情感真挚、流畅自然,教师巧借歌词打通了古今情感表达的通道,生动展现了课文的意境。由于学生对这段歌词比较熟悉,教师的讲解便深深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新鲜而充满活力的语言诱导中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教师语言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教师是一个有心人,常在周围的语言世界中“取清风、揽明月”,他的教学语言就会日新月异、多彩多姿。有了这种基础,即使是最传统的知识在他的口中也能花样翻新,魅力无穷。

22.怎样进行词语的搭配

一般说来,人们说话,必须要符合语法和语义常规,词语间的搭配不能随意偏离语言的习惯和规范。

有时为了表达特殊的情感和体验,可以突破言语常规,将词语进行奇异的搭配,从而创造出全新的语句来。

案例

例如,高中语文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中写道: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分析

“悲凉”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是抽象的,没有颜色,“浓黑”则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色彩的词。两者通常是不能配合使用的。这里以“浓黑”修饰“悲凉”是词语的异配。它表现作者深深体味到的一种特殊情感。他直面执政府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又听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什么“没有审判力”、“自蹈死地”等阴险论调,愤怒到了极点。面对反动统治下的凄惨悲凉的黑暗现实,他感到自己的“悲凉”也是“浓黑的”。这一异配用法,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现实的黑暗,渲染了阴沉、昏暗的氛围,流露出作者的哀痛之情。

在教师口语中,词语的异配用法并不少见,它是使教师口语艺术化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例一

先用“有时难免”来写时隐时现的怀念祖国之情,“难免”就是抑制不住,情感的潮水犹如被一堵闸门拦住,起伏隐现,含蓄深沉……

例二

作者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沐浴在祖国的大好春光里,饱享着祖国现实生活的美,怎不“心都醉了”?

例三

作者用“一树诗”这样的词语,把自己对祖国的美好景色的歌颂,以及自己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倾泻无遗。

分析

这三例都是某位老师讲授《茶花赋》的教学语言,这都是关于修饰语和中心语的异配。例一中“情感的潮水”和例二中“花的海洋”是定语和中心语的异配,分别表现了“情感”之丰富和“花”之盛,极富形象性。例三中“把……歌颂,……感情倾泻”是状语和中心语的异配,用“倾泻”一词把“歌颂”“感情”等抽象概念具体化,给人以形象的联想。

下面我们再来看《春》的教学实录:

案例

一开始就写它的旺盛的生命力——钻出来!很强的生命力,从泥土里钻出来。这个词用得非常好!春回大地啊,人盼望着春天,草呢?(生:也盼望着春天)也盼望着春天。

他写的这篇文章,很清新,就好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下来一样!这些词句都从他的笔端流淌出来,我们要好好学习,怎么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这两例都是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异配。说“草”“盼望着春天”是用写人的词语去写“草”,将草人格化了,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美好。说“词句”“从笔端流淌出来”则是以写溪水的词语去写行文,为拟物的用法。形象地表现出《春》这篇文章清新自然的风格特点。

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词语的常配和异配经常结合运用。

案例

例如,一位中学物理老师讲楞次定律时说:

线圈有双重性格:既多情又冷酷。当磁极来时,线圈近端产生同性磁极,排斥原磁极,抗拒磁极接近,显得冷酷无情。但磁极走时,近端又产生异性磁极,吸引原磁极,挽留磁极不离去,显得多情好客。

分析

这段话在词语的运用上非常有特色。首先,“线圈”与“双重性格”、“多情”、“冷酷”等词语是超常搭配,属词语的异配用法,这位老师赋予“线圈”以人的思想感情,把它人格化了。其次,还运用了多种常配手段,如“多情”和“冷酷”,“来”和“走”,“同性磁极”和“异性磁极”,“接近”和“离去”,“排斥”和“吸引”,“抗拒”和“挽留”,“冷酷无情”和“多情好客”等是反义词语的匹配;“排斥”和“抗拒”,“冷酷”和“无情”,“吸引”和“挽留”,“多情”和“好客”等是同义词语的匹配;“多情”与“无情”,“同性”和“异性”等是同素词语的匹配;而“多情”、“冷酷”等词反复出现,则是同形词语的匹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多种方法的配合运用,这样会使得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什么是深描细绘?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学尤其应该有“文”,否则就不能渗进学生的耳中、心中和脑中。而“文”即是美,只有美的教学语言才能入耳人心人脑。

当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在以上三个层面达到美的标准时,学生们就会把听课当作一种审美体验,一种艺术享受。

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位教师在教《鸟的天堂》时这样描绘:“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它们把生命力全部展示给了我们。有的正在轻轻摇摆,好像在翩翩起舞;有的正在左右旋转,仿佛在翻动美丽的衣裙;有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说着甜蜜的悄悄话;有的相互簇拥,层层叠叠,俨然要把这‘天堂’的每一寸土地都铺上迷人的绿荫。”

这段话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课文中的小学生较难理解的主题句:“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它听起来如此优美,就在于句式构造的错落有致,在于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在于词语选择的多姿多彩,在于情致描绘的细腻生动。由此可见,教学语言的审美创造存在着极大的想象空间。

下面我们就其中的深描细绘来谈谈教师如何美化自己的语言。

深描细绘,是指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绘,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的一种语言技巧。

具体细致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情节、场景进行详尽的描绘时,能在接受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鲜明、生动的形象,从而以立体化的信息强化接收者的心理印象。

要求教师注意选用那些能够描述出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事情发展变化的原因、经过,人物的言语、心理、动作、表情等细腻入微的词语,来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对讲授内容进行细致化和具体化,以使学生获得密集层叠的知识信息。

如一位教师在向学生解释“幽静”一词时,如果简单地按字典上的解释告诉学生“幽静就是幽雅安静”,尽管意义准确,但并不是很形象。有经验的教师自然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他会紧扣课文进一步向学生描绘说:“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脑子里想象这样一种情景:秋天的夜晚,朦朦胧胧的月光泻在河面上,河水静静地流淌,河边的树林中只有微风悄悄地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处的茅屋,茅屋中不时闪烁出幽暗的灯光,还有断断续续的琴声,以及偶尔响起的蛙鸣……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一一它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境界。”

这段诗一般的语言,就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形象描绘,使学生对“幽静”获得了深刻详尽的印象。

深描细绘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在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中,纤毫毕见的语言同样大有用场。

如一位数学教师在讲解《点的轨迹》时,就扬起手中的蓝色粉笔头,放低声音,轻轻地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一只刚从墨水瓶里爬出来的小虫子。现在我让这只小虫子在距离定点A30厘米处爬行,它蠕动着身体,爬呀爬呀,身后留下了点点墨迹,它向前缓缓爬动着,这点点墨迹便又连成了一串。你们看呀,这小虫子运动留下的串串墨迹,就是它的运动轨迹。那么什么叫点的轨迹呢?就是书上写的:具有某种性质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也就是:一个点按照一定规律运动时所留下的痕迹,就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听了这段言语,学生都笑了,因为书上那句绕口令式的定义叫他们难以理解,而经过老师几句具体形象的描绘,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这个定义,而且还深深地印入了脑海里。

24.怎样变换句式?

一般说来,汉语句式是有其规范性的,不能随意改变,但也不是不可改变。

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可突破语言的常规,进行创造性的变异运用。

汉语句式变异的情况多种多样,有的侧重在语义,有的侧重在形式。这里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对教师口语中常用的几种变异句式作些分析。

(1)断续句

也就是俗称的半截子话,老师只说了上半句,便断了,下半句由学生补说,这样才合成一句完整的话。

例如某位老师上《冬晚》:

师:“我”把钱拿出来,把手伸过去,表示对小车夫的——

生:怜悯。

老师的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则由学生接着说完,师生共同把语义表达完整。

断续句的主要作用是引发思考。它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询问句。一般情况下,老师的半截子话后面往往可以补出一个疑问代词“谁”、“什么”或“怎么样”等。学生只有通过思考,动一番脑筋,才能准确地续上老师的话。如上面的例子,老师的半截话,旨在询问学生,“我”不坐小车夫的车却给小车夫钱这一举动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学生若不经过思考分析,就不一定能准确地续上老师的话。

同类推荐
  •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整个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招生283万人,在校学生861万人,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的一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模式改革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高等教育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成长的阶梯

    成长的阶梯

    爱迪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大王”。凭着顽强好学的精神,他很小就掌握了许多科学道理。
  • 电子商务法实用教程

    电子商务法实用教程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涉及电子商务领域的域名、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电子支付,以及电子商务的税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正当竞争、著作权、隐私权等法律问题。每章以案例引出问题,在对相关知识讲述后对前引案例进行分析。每章后均提供实务案例分析,在部分章节后还推出一些相关案例,可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原告和被告,以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讨论,也可供从事电子商务法律实务的读者结合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本书不以教材形式为限。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是作者在法律教学和法律实践中长期思考和探索的结晶。
  •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摔跤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摔跤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热门推荐
  • 北岭王

    北岭王

    喜而万物生;悲则天地变;怒发众生劫。这,就是轮回者的逆天之道!书,为电影而写,为热血而发!是书,就有江湖。你,想为心中的江湖梦而战吗?这里,将会点燃你奋斗的激情!这里,将会让你的热血无尽的沸腾!我是轮回者白小飞,我在北岭大陆等着你……
  • 凌潇剑歌

    凌潇剑歌

    本为普通一少年,却是两度遇奇缘;七年刻苦学绝艺,终是亲手报深仇;修真之路不好走,步步皆为逆天行;愿与红颜共白首,奈何天道不公平!红颜破碎难回天,一缕剑魂伴君行;从此世间无善恶,正邪俱是无区别;回首沧桑成过往,满腔柔情为红颜......
  • 二嫁豪门,前妻请束手就擒

    二嫁豪门,前妻请束手就擒

    据说R市景氏集团的总裁专情、多金、颜值高、最重要还单身,这让R市所有的女人都发了疯的想嫁给他。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古月颖作为景氏集团旗下万千普通员工中的一名小透明,对于自家头顶“R市女人最想嫁男人排行榜前一”的总裁毫无兴趣。毕竟在她心里她那个莫名其妙失踪了的前夫才是她心口的白月光和朱砂痣。但是,古月颖在看过自家总裁的真面目之后再不能淡定了……为毛总裁跟她前夫长的一毛一样?为毛连喜欢的讨厌的都一毛一样?为毛……当古月颖确定景睿这货就是她那突然失踪的前夫时,她毫不犹豫的将某个男人堵在墙角,看着他深情的说道:“景睿,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前妻古月颖了吗?”
  • 秦时明月星月流年

    秦时明月星月流年

    他是护国法师她是亡国公主阴阳大殿中的邂逅,究竟是缘分天注定,还是孽缘不该生即使是再荡气回肠的爱恋,最后都不过归于红尘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曾经那样的相爱过,曾经那样的相依相守便已足够。【此文绝不虐,CP千泷和星魂,秦时明月同人文】
  •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年:你是我心中的蓝

    七年:你是我心中的蓝

    沵是我心中的蓝╮想一直陪伴。这一场末路繁华,不倾城,不倾国,却倾我所有。不吵不闹不炫耀,安安分分一起老。
  • 月无痕的剑之异域苍狼

    月无痕的剑之异域苍狼

    剑,剑为何物?剑,剑客是什么人?江湖在哪里?剑,致命的武器。剑,永远在剑客的手中,是剑客的生命。剑出现的地方,便是江湖。剑有许多种,可是有谁见过无痕的剑,宛若夕阳下的沐风,温柔的掠过人的身体,仿佛情人的拥抱,抚摸,别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美丽,根本不存在死亡的恐惧。这便是剑,月无痕的剑,天下独一无二的剑。
  • 棺材后的死亡之门

    棺材后的死亡之门

    100个人的猎兵队伍,穿过森林后,只剩下39人。陵墓前,引路人冰冷的笑声响起:“通往冥界的幽灵之门即将开启,欢迎进入死亡游戏。”通过36扇门,每一扇门都会有一条鲜活的生命作为祭品。最后只有3人可以拿到宝藏。昔日的好友开始自相残杀,勾心斗角,随时提防身边人的算计。猜忌,恐惧……笼罩着所有人。神秘的引路人到底是谁?棺材中的染血长裙又是谁的?最后一扇门打开,水晶棺材的后面,竟然还有一扇门,只有一人可以进入,剩下的三人会如何抉择?引路人的身份让剩下三人惊恐不已。到底……是人心的泯灭,还是友情的永生?
  • 狐妖小红娘之帝陆本纪

    狐妖小红娘之帝陆本纪

    自古人妖生死恋,千载孽缘一线牵,若想洞悉狐妖事,还需细把前传看。ps:本书中没有王权富贵东方月初涂山红红神马的(当然可能会在最后出现哟)因为这是在狐妖历2000年前的事,关于写这本书的目的呢,一是为了纪念狐妖小红娘这个好看的动漫画,二是为狐妖书里的很多事填坑,嗯,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本书也能够漫画化,就是这样。。。进入狐妖的上古世界,感受那些曾经逝去的人物故事吧。。诸位狐粉共勉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