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4600000043

第43章 技巧 顽强生长的短篇小说(三)(刘庆邦)

我早就听说过一种说法,说好的短篇小说是可遇不可求的。这里说的好的短篇小说,我以为指的是短篇小说的种子。这种说法有些宿命的味道,也是讲短篇小说的种子十年不遇,极为难得。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其中含有无可奈何的消极成分,容易使人变得懒惰,变得守株待兔。如果谁要相信不可求,便不去求,恐怕一辈子也遇不到。我们不能因为在生活中寻觅短篇小说的种子难而又难,就不去寻觅。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去苦苦求索,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深入生活的过程,我理解就是寻觅小说种子的过程,让人苦恼的是,短篇小说的种子像是在和我们捉迷藏,我们很难捉到它。我曾在一家报社工作,“深入生活”的机会多一些,有的朋友知道我业余时间喜欢写点小说,就愿意给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意思是给我提供素材,让我写成小说。我到某个矿区待上几天,有的朋友跟我开玩笑,说我回到北京又可以写几篇小说了。我理解朋友的好意,只是笑笑。我想对他们说,写小说要有种子,没有种子,那些奇人奇事连狗屁都不是。

别说刚刚听来的故事,有的故事在我肚子里存了好多年,我隐约觉得里面有小说的因素,似乎可以写成一篇小说,可因为我找不到小说的种子,我把故事扒拉好多遍,迟迟不能动笔。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它在我们心里存着,让我们难以忘怀。我们觉出它是有价值的,只是一时还弄不明白它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不定哪一天,里面所包含的种子说不定突然就成熟了,像九月里焦芝麻炸豆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找到了短篇小说的种子,不等于我们已经拥有了短篇小说,要把种子变成小说,还要进行艰苦、复杂、勤奋、细致的劳动。我在前面说到,我们在楼前的空地里种了向日葵,从种下那天起,我们就得牵挂着它,天天操着它的心。它破土发芽后,不等于万事大吉,中期和后期的管理也要跟上,除草、施肥、浇水、松土,一样都不能少。如果发现嫩叶上生了虫,还要喷点药,把虫杀死。向日葵棵子长了多余的杈子,也要及时打掉。反正我们得帮助向日葵排除干扰,让向日葵正常、健康生长。

这就涉及到短篇小说怎么写的问题,也就是短篇小说的写作方法问题。关于短篇小说的写法,有过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代表性的说法有这样几种:一说用减法;二说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三说用平衡法或控制法。说法不同是好事情,它体现的是文无定法,和而不同。我对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太认同。

先说减法。这种说法显然是针对用加法写短篇小说的作法提出来的。有的短篇小说使用材料的确过多,是靠材料叠加和充塞起来的。有的作者把短篇小说当成一只口袋,生怕口袋装不满,逮住什么都想往里装。他们装进一个又一个人物,塞进一个又一个情节,口袋装得鼓鼓囊囊,满倒是满了,结果里边一点空间都没有,一点空气都不透,口袋也被累坏了,填死了。更有甚者,材料多得把口袋都撑破了,稀里哗啦流了一地,不可收拾。这时候减法就提出来了,剪裁也好,忍痛割爱也好,意思是让作者把材料扒一扒,挑一挑,减掉一些,只挑那些上好的、会闪光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来使用。问题是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减掉了一些材料,但材料还是叠加的,堆砌的。你让他再往下减,他就有些为难,因为减得太多了,一篇短篇小说的架子就撑不起来,体积就不够了。所以,我不赞同用减法来写短篇小说,减法的说法是机械的,生硬的,武断的,起码不那么确切。一篇完美的短篇小说就像一枝花,它的每片花瓣,每片叶子,甚至连丝丝花蕊,都是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不可减的,减去哪一点都会使花伤筋动骨,对花朵造成损害。试想,一朵六瓣梅,你若给它减去一瓣,它马上就缺了一块,不再完美。

再说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写短篇。这种说法是胡适先生在《论短篇小说》里提出来的,他说:“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之充分满意的文章。”沈从文先生对“经济”的说法不是很赞同,他明确说过:“我也不觉得小说需要很‘经济’,因为即或是个短篇,文字经济依然并不是这个作品成功的唯一条件。”他判断短篇小说成功的标准是三个恰当,即:“文字要恰当,描写要恰当,全篇分配更要恰当。”为了实现恰当的意义,“在使用文字上,就容许不怕数量的浪费,也不必对于辞藻过分吝啬。”我比较赞同沈从文的说法。

还要说说控制法。这种说法,对于防止把小说写疯,写得失去节制,把短篇写得太长,也许有一定道理。可我自己在写一篇短篇小说时,从不敢想到控制。相反,每篇小说一开始,我总是担心它发展不动,生长不开,最终不能构成一篇像样的短篇小说。写下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我要求自己放松,放松,尽情地去写,往大有发展的方向努力。要是老想着控制的话,手脚一定发紧,放不开,写出的小说也会很局促,很拘谨。

另外,还有建筑法、编织法、烤法、烹制法等等,就不再列举了。

那么,我主要是用什么方法写短篇小说呢?前面已隐隐透露出来了,我主张用生长法写短篇小说。生长法是道法自然,也是投入自己的生命。我们从生活中、记忆中只取一点点种子,然后全力加以培养,使之生长壮大起来。或者说它一开始只是一个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不断裂变,不断增多,不断组合,最后就生长成了新的生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说的。老子的意思是说,自然的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我们人类是从自然中来的,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我们到处旅游,主要目的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重温和自然的亲密关系。不管我们看到一朵花,一棵树,或是一汪水,一只鸟,人家都是自然天成,咋长咋合情,咋长咋合理;咋看咋好看,咋看咋舒服。我们看小说不是这样,有的小说让我们觉得别扭,看不下去。硬着头皮看完了,得到的不是美感,不是享受。这是因为我们写的小说还不够自然,还没有达到自然的境界。人类的各个学科都离不开向自然学习,文学当然也应该向自然学习。

我认定短篇小说是用生长法写成的,它是从哪里生长起来的呢?它不是在山坡上,不是在田野里,也不是楼前的空地上,而是在我们心里。一粒短篇小说的种子埋在我们心里,我们像孵化蚕种一样用体温温暖它,像孕妇一样为它提供营养和供氧,它才会一点点长大。这样长大的短篇小说才跟我们贴心贴肺,才能打上我们心灵的胎记,并真正属于我们自己。几十年来,我对短篇小说一是上心,二是入心。先说上心。平时我们会产生一些错觉,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重要,这也离不开自己,那也离不开自己。其实不是的。真正需要和离不开自己的,是自己的小说。小说在那里存在着,等待我们去写。我们不写,它就不会出世。一辈子我们上心干好一件事情,写好我们的小说就行了。再说入心。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很丰富,很热闹,很花哨,却往往有些发愁,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它跟我们的生活有些联系,与情感、心灵却是隔膜的。我们的小说要持续不断地写下去,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只有回到回忆中,只有进入我们的内心,像捕捉萤火虫一样捕捉心灵的闪光和心灵的景观。我个人的体会,只要入心,我们就会左右逢源,有写不完的东西。心多宽广啊,多幽深啊!我手上写着一篇小说,正在心灵世界里神游,突然又发现了另一处景观。我赶快把这个景观在笔记本上记上两句,下一篇小说就有了,就可以生发了。有时我按捺不住冲动,也会近距离写一下眼下发生的故事。这时我会很警惕,尽量防止新闻性、事件性和单纯社会性地把故事搬进我的小说。我要把故事拿过来在我心里焐一焐,焐得发热,发酵,化开,化成心灵化、艺术化的东西,再写成小说。(待续)

[ 作者系北京作协副主席 ]

同类推荐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
  • 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

    33岁的离异医生娄小娄,与16岁的孤独少女桑丫,对“中国方术之王”奇门遁甲都怀有强烈的兴趣,由此结缘并展开了一段洛丽塔式的爱情。可是幸福却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戛然而止,花样少女香消玉殒,深情男子悲痛不已,偶然间却窥破了天机,于是,去过去,来未来,开始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生命拯救。生命与爱情之花,在命运的雷电下,在死亡与绽放之间摇曳……
  • 你是我的竹马大人

    你是我的竹马大人

    多少浅浅淡淡的转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如果有一天,你能走进我心里,你一定会流泪,因为那里都是你给的伤悲;如果有一天,我能走进你心里,我也一定会流泪,因为里面都是你的无所谓。我接受了你喜欢小硕的事实。随后接受了你暗恋黄娅三年的事实。最后也接受了你最爱的人其实是Kl的事实。我没有想过,我最后的最后还要学会接受你从来没有爱过我,以后也不会爱上我的事实。彼年豆蔻,青梅竹马,竟是一句玩笑话。
  • 沙丁鱼罐头

    沙丁鱼罐头

    小说从一个少年的视角看村里的最后两个知青,主要的落脚点就是在“性”上,政治反而退而其次,这对于今天80后90后乃至更多后的孩子看来那是不可思议的,这怎么可能成为一代人思考的纠结点呢,事实上真正经历过的那代人是有真切的感受的,尤其是在闭塞的农村,“性”是考量复杂社会关系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一个维度。
  • 大烟狼

    大烟狼

    日本侵略中国后,社会上各色人等的人生就都起了各种变化,那些以杀富济贫除暴安良为己任的义匪们,毅然举起枪杆对准鬼子。敌友难辨,好坏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本占领军设下最大的阴谋“金矿”,这是日本关东军及整个中国战场上的军备储藏库,日本军在“金矿”完成后,决定将一万多名劳工全部炸死在“金矿”附近的又一坑道里,为此展开了一场狼、狗与军犬的撕咬大战;日将军日女县长和“伪副县长”及义匪们的斗智斗勇,明暗交错,正面与侧面的交锋,演绎出了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为孩子立榜样

    为孩子立榜样

    家庭教育类图书。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本书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大量的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讲述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做人做事的家庭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说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孩子优秀不优秀,家庭教育决定80%。教育的本质归根到底还是环境的原因,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孩子最真实的起跑线,就是他的父母。假如父母都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身体力行,人人争做学习践行适合自己孩子家庭教育的榜样,我们的教育就会别开生面、别有洞天。
  • 十方天命——灵主

    十方天命——灵主

    天地阴阳两仪开,四象真灵踏火来;万灵衍息生生续,把有流觞酒做歌;一梦一断一字天,一魂一伤一听弦;一草一木一缘生,一生一世一相情;万世大劫穷末路,铁马冰河入梦来;化尽凡俗登灵主,乾坤日月主沉浮。
  • 美国汉学纵横谈

    美国汉学纵横谈

    《美国汉学纵横谈》这本论文集为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全部论文均在正式刊物和报纸发表过,在国内学界产生一定影响。分为三个部分:19世纪美国汉学史研究、20世纪美国汉学史研究、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本次结集出版,将对国内研究美国汉学史、中国近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 诸天惊游

    诸天惊游

    萧泽,明明是在都市中拥有金丹修为的剑仙。但却莫名其妙的参加了一个游戏,在各种世界里历险。萧泽:“我的人生理念是,能用剑的,绝不用脑子。”
  • 婚牵梦绕:神秘总裁掌心宠

    婚牵梦绕:神秘总裁掌心宠

    一张不孕症的检查单将苏心棠直接送入婚姻的坟墓,一心疼爱的表妹变成了小三,怀着身孕登堂入室,婆婆步步紧逼,苏心棠的婚姻变成一地鸡毛......不知何时,一个神秘而权势通天的人出现在她身后......
  • 我不是人机

    我不是人机

    虞落雨是一名网瘾少女,常年在游戏时间里面徜徉。可技术去菜的扣脚,属于又菜又爱玩的那种,即使把把落地成盒,可她依旧对游戏爱的深沉。程璟是校园男神,常年在五三里面徜徉。虽然高考题虐待他千百遍,可他依旧待考题如初恋。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句“原来是人机。”在游戏里相遇。从此开启他们的甜蜜之旅。
  • 凤求凰之引卿为妻

    凤求凰之引卿为妻

    穿越至此,就被他赠送‘白鱼’称号,算是他对她瞻仰后的敬意。流言蜚语,相传她暗慕他许久,求而不得,招数用尽。想她姚婴出自巫术世家,控蛊操痋,天赋异禀。驯化猛兽飞禽为己所用,岂会行那暗恋之事?都是想瞎了心,她也懒得解释。然而,那一直‘被暗恋’的人却不乐意了,“一直暗慕本公子却毫无行动,你得有表现,本公子才好配合啊。”也不知到底是谁在暗恋谁。***手段毒辣的古怪少女,孤高清傲的醉月公子。说好的暗慕呢?她不理、不问、不睬、不看,他恍若透明人。她只消看他一眼,他脑子里大戏唱起,连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看他深情不覆的眼眸,若然回应,必引得天翻海啸,山崩川竭。***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双洁,双强,一生一世一双人)
  • 重生之破茧成蝶

    重生之破茧成蝶

    美丽女教师遭逢巨变失去生命,重生成了六岁时的自己,必须重新面对家族争斗,重新面对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帅气的男子——一个温柔如玉,另一个恍如妖孽。两难决择,是选如玉君子的他还是那个若即若离如妖孽的他?
  • 我的伯父周恩来

    我的伯父周恩来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周恩来总理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戴,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的伯父周恩来》作为第一部亲人回忆周恩来总理的作品,力求把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把关于伟人的真实情形原原本本地告诉读者。
  • 薄面

    薄面

    曾经,我是一座孤城,心里住着人。如今,我是座空城,死了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