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7400000003

第3章 风系:吹散迷茫“我感觉好迷茫!”(2)

小芳喜欢做市场策划,是因为干这个有不错的收入,还是因为做这个事很光鲜,回家跟父母邻里说起时有面子,抑或因为其恩师曾经说过:“你适合做市场策划。”

这是纯粹的外部结果导向,职业的目的是为了收入、为了面子、为了别人的赞美,只有有这些结果,才能感到快乐。而更关键的是,这些结果,并非做市场策划本身带来的内部结果,而是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他人而构建出来的外部结果。一旦遇上新的环境、新的文化、新的社会价值,这些环境、文化和价值并不认为该职业能有高收入、有面子,那由之而来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

想象一下部分对收藏感兴趣的人。假设,一个喜欢收藏各国钱币的人,倾家荡产搜集了大量钱币,当他的那堆藏品因为市场的波动而暴跌,他是否还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这些人其实不是对收藏感兴趣,是对财富的增值感兴趣。

那么真正的兴趣,则是以享受内部过程为导向的。

同样,上述那个喜欢做市场策划的小芳,如果她真的完全喜欢市场策划的过程,完全沉浸在策划时对客户群、产品的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并享受策划出来的方案被客户认同并埋单的成就感。那么这样的兴趣才是真正的兴趣,才是不在乎“什么实际的好处,但一想到就心痒痒的感觉”。

同样还以收藏为例,如果一个收藏者,对自己的藏品价格并不关心,而只是很在乎藏品本身,比如每个藏品都有一段故事,或者从自己的角度看它们都很有感觉,这样才是对收藏有真正的兴趣。如果这么看收藏,那几乎一切需要标价的收藏都不能算作兴趣,真正的收藏家并非《鉴宝》里的专家,而是小孩儿。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孩子们会收藏那些“破石头子儿”“碎玻璃碴儿”“小塑料勺儿”之类被大人视为垃圾的东西,他们甚至十分享受这种“收藏”,经常拿出来这儿摆摆,那儿弄弄。孩子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所以,真正对某事或某行为有兴趣,则是完全投入其中,享受这件事本身所带来的刺激和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成果。这让我想起王力宏的歌词:

忘了时间忘了我。

兴趣就是这感觉:忘了时间忘了我。

此时,想想那些你感兴趣的事物,看都有什么是能够让你完全享受内部过程,忘了时间忘了我的:

玩网游、逛街、打麻将、斗地主、看韩剧、偷菜、刷微博、吃饭睡觉打豆豆……

你的额头是不是出现了七道黑线?

好吧,这里我说点儿“鬼话”,提供一个定位兴趣的简单方法:

1.我是更喜欢跟人打交道还是更喜欢跟事物打交道?

2.我是更喜欢做具体案例型的工作还是更喜欢做抽象概念型的工作?

3.这其中,可否找到一些“忘了时间忘了我”的事情?

如果对这3个问题有个相对清晰的定位,那么就可以大概定位出感兴趣的事情,乃至感兴趣的职业。

比如,一个客户找我咨询,她其实特别喜欢跟人沟通,喜欢通过与人的协调来完成项目,喜欢一个个具体的工作。她感兴趣的估计就是参加各种社区和组织的活动、市场拓展、销售、项目管理这样的事,结果她学了七年的计算机,研究生毕业,为了安稳找了一份专利审查的工作,每天必须面对黑压压的专利文字八小时,工作中几乎没有跟人交流沟通的机会,要多郁闷有多郁闷。经过沟通,她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更多参与社会上的社团活动,进而了解那些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和职业。至少在八小时之外享受自己的兴趣。

再比如,另一个客户来找我咨询,他在通信营业厅负责接待陌生客人。可是他却特别喜欢跟具体事物打交道,而且喜欢制作工具、完成软件代码这样具体的工作。现在这份工作是父母为其稳定而找的,他很厌烦。当我跟他谈到他要开发的软件时,他的眼睛一下亮起来,说话速度也加快了,明显就是搞研发的命。考虑到他刚工作不久,他的下一步规划是:无论怎样先做好本职工作,找到这其中有意思的地方,然后在业余时间针对某类软件做开发研究。

但是,这事还没完。

很多有职业困惑的人都会跟我说:“我对我正干的工作没兴趣,我真正感兴趣的是()。”(括弧用于填各种行业和职业,如经济、金融、心理、传媒、人力资源、市场、开发、酒店试睡、手模特……)他们觉得他们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梦想无法实现,工作不快乐。

只是,当我再问他“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时,比如,我会问:“你对金融感兴趣,能谈谈凯恩斯和亚当·斯密吗?”“既然你对心理感兴趣,斯金纳箱是怎么回事?”“既然喜欢传播学,那了解麦克卢汉吗?”“既然你喜欢编程序,最近用什么代码编过哪些程序?”“喜欢做市场,那销售你的产品时,你会用什么手段?”多数状况是被提问者会无语,或者所答非所问。

须知,我问的问题,如果涉及专业知识,都是我临时谷歌、百度出来的,应该是最典型、浅显的入门知识。而如果涉及相关技能,也都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但是,即便如此,依旧让我很不好意思,以为问题过于艰深。于是,我只好再问一句话:“那你现有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对方通常会这么回答:“因为没兴趣,所以自然干不好。”

这些人,似乎找到了兴趣,但是却对他们认为“感兴趣”的内容不太了解,这让人觉得很怪异。

1.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了解它,而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

2.说“对工作没兴趣”往往是逃避我们没能做好自己工作的借口。

你是否发现其中的一个因果悖论,到底是因为没兴趣而做不好工作,还是因为工作做不好而没兴趣?

不光工作,生活中很多事情,甚至娱乐都会有这样的状况。三缺一的时候,那些牌技差的人都说不喜欢玩儿牌;打球凑不够人的时候,那些球技差的人都说不喜欢打球;体力不好的人,都说不喜欢背包游。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如果你的牌技好、球技好、体力好,是不是还会说不喜欢玩儿牌、打球、旅游呢?

这是我听到的一件真事:小华的台球水平很差,全无基本的姿势和杆法。因此,从上中学到工作,别人打台球,他很少参与,然后会说:“我不喜欢玩儿这个。”后来,一次心血来潮,他被一个同样很一般的人打了一个零比八。一怒之下,他找了一个台球厅的教练,给他几百块钱专门练了一个月,就是单调的摆姿势、出杆。基本姿势成型,就可算作入门了。之后再跟一些人打台球,至少有些模样,而且他开始赢局,甚至偶尔还会一杆收。于是,当别人问他有啥爱好时,他会说:“还挺喜欢台球。”

因此,除了对兴趣定位的三个问题,可否再想想自己的兴趣。再问自己最后一个问题:“我为我的兴趣投入了多少时间和多高的专注度?”

如果真的对这个事情、这个活动感兴趣,会很难遏制自己去了解它的冲动。开始投入时间,就自然会发现其中的好玩儿之处。也可能,很多兴趣会止于此。因为最初几十个小时的好玩儿之后,接下来的将是一系列的挫折和枯燥。

不喜欢,没兴趣,往往并非源于兴趣本身,而是因为开始产生的挫败,或其中出现枯燥的地方,导致之后不愿意做,但为了给自我行为的合理化而找借口。

回到职业上来,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个梦想,都会带来挫败,都会有枯燥的地方。因为挫败和枯燥而不愿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选择放弃,转而想做另外的事情,美其名曰:“我对那些事才感兴趣。”然后继续上述循环,最后发现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于是摆出一副沧桑的面孔:“神马都是浮云!”

所以,无论是否真的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兴趣,我们至少要超越最初的挫败,拿到初步的成果。否则,没有人知道我们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同时,对于兴趣,我分为四大级别:

1.入门级(NOVICE)

所谓“入门”,指至少掌握了某一事物的基础知识。如果是学科类兴趣,如历史、语言、经济,那怎么也得了解入门知识;如果是技能类的兴趣,如乐器、球类、编程、机械、写作,那怎么也得会最基础的技能操作,能够完成最初级的作品。比如,乒乓球会拉弧圈,可称为入门;独立开发一个小的应用程序,可称为入门;开淘宝店有上百单生意,可称为入门。

2.业余级(AMATEUR)

业余,顾名思义,就是把工作之余的时间投入到兴趣中。如果能达到业余级别,怎么也要花几百小时了。除了掌握事物的基础知识,在该领域还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观点、成熟的作品。比如,对某段历史深入研究,写了一些有深度的文章;能根据乐谱弹奏一般难度的乐曲;完成近万行的程序代码,实现某个应用功能;自己做了一把餐椅;完成两个小时的演讲……

3.票友级(SEMI-PRO)

票友和业余的最大差别就是:票友能够粉墨登场,甚至达到专业级别。最典型的票友莫过于《霸王别姬》里的袁四爷,这部戏有个桥段,他跟段小楼争论霸王出场到底是该五步,还是七步。足见这位爷的专业度。换句话说,票友级已经将兴趣修炼到了专业水平,只是这些人依旧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京剧中,有不少名家就是票友下海而有所成的。因此,如果兴趣能达到票友级水平,则差不多可以将兴趣转化为自己的职业了。

4.职业级(PROFESSIONAL)

职业级最易理解,就是真正把自己的兴趣变成能力,能通过自己的兴趣来赚钱了。这样的人,一般都要花个三五年时间培养,从入门到业余再到票友,除了能力有成,还要熟识相关的人际圈。

5.世界杯级(WORLDCUP)

虽然我分了四个级别,但仍旧禁不住要谈谈兴趣的最高级--世界杯级。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提到过一万小时定律,即如想成为某个领域少数的卓越者,必须经过一万小时的训练。如果按每周二十小时计算,则需要十年。其实古人早就有此预料,贾岛有诗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因此,如果真的想成为个中高手,华山论剑,一万小时可以搞定。

2.4能力:我该拿什么换金币

这是多数玄幻小说以及角色扮演游戏常见的路数。

当主人公学成一点儿武功刚刚下山,还不被其他人所认同时,他们首先要做的是赚钱养活自己。此时,一个神秘的地方“职业工会”就出现了,该工会会发出任务要求,各种自称为战士的人都可以接这些任务,完成任务就可以换来金币。如果任务级别高、难度大,则奖品也很诱人,从金币上升为金砖、钻石、月光宝盒。后边的故事则显而易见:主人公一般会挑战那些最难的任务,然后就像撞了狗屎运一样完成任务,拿到金币,声名鹊起。

这其实和我们的工作很像。因为我们跟职业就是一场交易。

这话很是赤裸裸,但是任何企业都不会需要不能给它带来价值的员工。所以,在企业家眼里,我们除了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产品或“资源”。要不为什么公司里管理人的部门叫“人力资源”,就是因为员工本身就是资源,就是产品。

作为一个产品,你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

关系

直接说就是“拼爹”。你给企业的价值不是你自己的价值,而是背景好,这个背景能给对方带来价值。当然,对那些没有什么背景,只有一个背影的人而言,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更应该把自己的剑磨得快一点儿。别太倚仗关系,因为这个背景其实和我们自己无关,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其他什么价值的话,在所有人的眼里,那同一个傀儡又有何两样。

能力

如果你剑术高超,去职业工会自然可以接难度高的任务,换得更多财富以及全王国都瞩目的名声,甚至还有公主的委身相许。同理可得,如某方面能力卓著,那同样会有企业抛橄榄枝,如果这方面能力特别有用,那就属于到哪里都有饭碗的人,俗称铁饭碗。其实,多数人没有好爹爹好舅舅,不能卖身体,能力就成为他们换回金币的“武器”。

关于能力的研究,在心理学书籍里数不胜数。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三维结构理论、流体晶体理论……咱们不谈那些不好玩儿的学术。咱们从几个最直接的问题入手。

1.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

这个小标题十分贴切,再重复一遍:“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这句话有几个关键词:比、地方、认为。

比:用一句市面上最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再用一句更口水的话来说就是“一招鲜,吃遍天”。走江湖混社会,知道自己的那一招很重要。随便百度、谷歌一下,就可以看到,能力分很多种:动手能力、身体协调力、记忆力、应变力、洞察力、想象力、亲和力、沟通力……我们往往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比人强一些。

但是,我更要强调的不是“比”,而是后面两个词。

地方:选好你的比武场。如果觉得自己记忆力强,跟一堆能背圆周率几千位的兄弟比谁记得多似乎是最典型的比法,这么玩儿自然是正中之正。但是谁都知道,在高手如林的地方,我们得是超强高手才能脱颖而出。此时,你有没有想过换个比武场,跟想象力强的人比记忆力,跟记忆力强的人比应变力,跟应变力强的人比沟通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如某个著名演员那样自夸:“聪明的人没我漂亮,漂亮的人没我聪明。”

同类推荐
  •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本书立足于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从现实需要出发,截取他的著作中关乎人生与生命的智慧的部分,从24个角度详论人生,期望能使大家在阅读之余对人生产生新的思考。
  • 争取做优秀的自己(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争取做优秀的自己(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其实,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为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身与心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怎样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势必会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相信,人们若是掌握了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就会有助于排除内心的干扰,避免心理冲突,从而有效地去解决困难,顺利地度过挫折和战胜逆境。
  • 出口秀:即兴口才的风格与魅力

    出口秀:即兴口才的风格与魅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体力与智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体力再也不像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年代里那样重要了。相反,表现人类智慧的语言越来越成为衡量人们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准绳。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交汉与沟通。《出口秀:即兴口才的风格与魅力》分别就有效的说话方式、不间断地谈话、聆听、双向沟通及提高水平的途径等方面,讨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艺术、商业应酬以及待人处世的说话技巧。其宗旨不在于单纯阐述原理,而是撷取大量日常生活中有趣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介绍简便易行的改进技巧。相信读者看过此书后,定会受益匪浅。
  • 肯定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③

    肯定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③

    在本书中,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这些刘氏家书影响了千万家长、老师的育子方针与教育理念,也改变了千万学子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视野。跨越二十年的成长,穿越二十年的对话,父情子心相互辉映,育子经典历久弥新……这是影响千万人的励志家书,这是激励千万人的人生参考。
  • 改变命运的100个人生哲理

    改变命运的100个人生哲理

    汲取生活智慧,掌握成功之道,改变人生命运。本书选取100个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哲理故事,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精练的文字及简约大方的版式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学习和领悟哲理,从而拓宽人生境界,获得精神升华。有时甚至可以带领人们摆脱困境,解决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难题。
热门推荐
  • 颠疯武研院

    颠疯武研院

    当武侠世界的高手们,魂穿到现代社会……身为他们的‘院长’,周松感觉自己很累,可是却过的相当的充实,因为每一天中,他不得不练习各种‘神功’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把那些散落在外的武林高手们,回收到院里来。
  • 幸好我又遇到了你

    幸好我又遇到了你

    杨苒苒,上天给了她一次走向人生巅峰的机会,送给她一个金手指,她却没有珍惜,直到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失去了一切,才追回莫及。诶,那是谁?那不是我男神嘛,他怎么也在这里?穿越到一个架空古代的杨苒苒,再次见到了记忆中的那个会让她心心念念的身影。本来已经陷入绝望、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的她,终于重新打起精神,开始新的生活,幸好我又遇到了你。
  • 我的末世不简单

    我的末世不简单

    自从有了系统,叶凡以前的世界观,人生观全都崩塌了,从最开始与丧尸斗,到最后僵尸,妖怪纷纷登场,叶凡表示,自己的这个末世不简单啊!
  • 青春思绪的哲理美文

    青春思绪的哲理美文

    写作和其它种类的艺术一样,只是人的一种生命享受与精神自救。用一颗善良之心,真诚之心去贴日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就是美文写作的秘境。为了使广大读者领略哲理美文的神韵,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感悟青少年的哲理美文》,分为《人生感悟的哲理美文》《生活品味的哲理美文》和《社会思考的哲理美文》三册。本套丛书精选了鲁迅、许地山、冰心、林语堂、余秋雨、贾平凹,以及泰戈尔、歌德、蒙田、爱默生、惠特曼等数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从多个侧面表现了哲理美文的神韵和风采。这些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语言机智,寓意含蓄,是广大青年朋友阅读和珍藏的良好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霸道校草,你别跑

    霸道校草,你别跑

    那阁楼里嘶哑的的钟,慢慢的敲着,“十下,十一下,十二下……”十二点灰姑娘是否还在等待梦里的那个他?是否还会在夜里为他偷偷哭泣?十二点灰姑娘这终究是个童话罢了?但林若熙却像灰姑娘一样,或事与愿违?
  • 冥棺鬼手

    冥棺鬼手

    无论你相信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神话传说的确存在的!我叫余三满,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某天,父亲突然急症病倒,成了植物人。原本我以为这一切都是命运,直到我翻到一张父亲留下的泛黄老照片……是一个棺材!棺材里还有一只泛白的手!照片左侧写着几个小楷——神龟有足,是为撑天柱!
  • 那年花开忘流年

    那年花开忘流年

    如果说世界腐烂能换回你我曾经的青春,那么我愿意用最腐烂的世界来重走一回。尹恩说,顾晴天,我这辈子怎么就爱上了你?!安然说,顾晴天,直到死我都不会不爱你。安静说,顾晴天,你怎么可以这么幸福?顾晴天却说,我冷漠地看着这个世界的起起伏伏,惨败得就像我曾经打捞上来的一具具尸体。其实,我只期盼一切不仅仅只是个骗局而已,因为我真的爱上了你。
  • 我和冥夫的那点事儿

    我和冥夫的那点事儿

    我叫陈若溪,但由于工作需要,我多次跟死人冥婚,终于遭到了报应,还怀了鬼胎……
  • 我从蛮荒走来

    我从蛮荒走来

    王朔穿越了,或者说也有可能没有穿越!这里是6000年以前!因为他做了一场梦,又或者说这才是他正在做的梦!
  • 花落断肠心事淌

    花落断肠心事淌

    她以为可以忘记,她以为可以不再流泪,她以为可以不再疼痛,可世上没有她以为,只有命中注定。注定她遇到他,注定她爱上他,注定他遗忘她。现在说遗忘这个词可能太过久远了,因为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七年前那个夏天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