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73500000001

第1章 推荐序 哪来那么多看破红尘

文/ 苏小懒

认识贤书法师,屈指一算,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

那还是在他出家前,同现在着一身黄袍,瘦削得颇有仙风道骨的出家僧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同朋友去龙泉寺拜佛时,我常夸张地说:“贤书法师出家前呀,身躯十分强壮,简直……”又故作神秘状,“简直像个土匪。”

听者无不为之震撼,同我一样,带着小心翼翼又神往的表情往寺庙里走。

想来我真是大不敬,竟然对见谁都笑脸相迎、慈祥和蔼的法师说出如此放肆的话来。好在他也见怪不怪,对我宽容得厉害,听了也只是笑笑,并不介意,更不解释。

2004年,我还是《青年文摘》的一枚小编辑,因在天涯看到他的一首小诗《祖国啊,我只是摆个小摊儿》,而格外受触动,便积极主动地找他约稿。

那时的他,是天津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旗下制作的一系列商品广告,清新又幽默,同比国内强迫性重复、庸俗、毁三观的广告完全不同,看得出他下了不少功夫。或让人会心一笑,或禁不住恍然大悟,或让人屏住呼吸。

文字也犀利得很,简单干净,却又笔力十足。这从他同时身为天涯杂谈的版主的身份便能知晓一二。

2004年,正是天涯社区风靡全国的年代。整个天涯社区,放眼望去,每天里最抢风头的,当然是天涯杂谈,不知道那里曾推出了多少个著名作家、网络红人。

而他是版主。

听起来像是有着绝对权力能够呼风唤雨的神。

而他做过的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是,当年《虹猫蓝兔》在央视播出,他认为涉及语言暴力,太过血腥,写文发起声讨,几乎是一呼百应,响应者众。最终以央视不得不停播而告一段落。

不要提他以真实姓名刘书宏出版的图书,得过什么大奖。更不要提他曾为了女儿求学,开始了一段漫长又艰辛,有坚持又有接纳的择校历程。

嗯,毫不客气地说,出家前的他,是个传奇。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的一家素菜馆子。

为了迁就吃斋多年的他。

一同前来的还有他刚刚九岁的女儿刘真然。

那女孩真是漂亮可爱啊,至今我仍记得她跟爸爸撒着娇,“你千万不要为了炫耀我在读国学私塾,而让我当场表演背诵《论语》啊。”

彼时的老蛋(贤书法师出家前的网名),慈爱地看了爱女一眼说:“当然不会,爸爸并不是这么虚荣的人。”

时光流转,担心爸爸拿自己炫耀的刘真然如今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着情感话题,既忧伤又孤独,哦,她还开了微店,偶尔卖卖珠宝。

这是题外话。

当年老蛋的确有点肥头大耳,至少走在街头如果他看了我一眼,我绝对不敢回瞪过去的那种。

可他吃素,每天同女儿一起念经做功课,雷打不动。

没多久便听说他偶遇龙泉寺的方丈学诚法师,选择出家为僧。

听到这个消息时,着实有些震惊。任何一个凡夫俗子听到自己认识的某个人突然出家为僧,下意识的反应不外乎是——

看破红尘?

家道中落?

有什么大的变故?

受到什么不可承受的打击?

……

影视剧里也是这么演的。

我当然不会如此俗气地想着他是因为以上的原因作出这样的选择。

信仰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以及选择下所要付出的强大代价。

在当时的我看来,这代价未免有点过大。

大概过了四五年。

他邀请我们一家去龙泉寺坐坐。再见面,我惊讶极了。他大概瘦了几十斤,已经剃度的光头隐约冒着白色头茬,可是精神矍铄。

走路不急不慢,着一身黄袍僧衣,手指修长而苍白,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

我们谈了寺庙的结构,风景有多好,门前的银杏树有多么挺拔威武,来做义工的众人身份多种多样,泉水有多甘甜……

但其实我最想问的是,与妻子离婚,继而离开一双儿女,出家为僧,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始终无法问出口。

朋友,亲人,同学,爱人……不论关系多么亲密多么好,若想一直和谐相处,必须谨记的一个原则是——

记得你和他们的界限。

不该触碰的,不能触碰。

大家各有各的空间。

无任何秘密可言,并不是友情亲情同窗情爱情发展的最高阶段啊。

因为父亲信佛的缘故,连着带我也变得很是虔诚。

龙泉寺的名声越来越大,周末人山人海,我则改为工作日去。有次雾霾天,北京城的空气压抑到让人窒息,闻口烟味都觉得贪婪。

那天我们站在寺里能够遥望北京城的半山腰上,天空清晰地从半空划了一道分界线——一边灰头土脸,一边湛蓝如洗。

刚好听到贤书法师同众人讲解禅意趣闻。

寺庙有菜地,所有僧众均要参与耕种收割。

某天一个小和尚十分开心地同师父说,今年茄子大丰收呀。

另外一个小和尚听说后则愁眉苦脸。

原因是,前者收获的快乐,而对于后者来说——意味着整个夏天都要吃茄子了。

——原来,你的快乐,未必不是他人的痛苦。

听到这句话,我久久愣在原地。

也许对一些人来说,出家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干,是再痛苦不过的事情。

可是对于那些僧人呢,也许可以得到至高无上的精神享受。

后来的我常邀各路朋友去寺里拜佛,隔三差五能见上法师几面。

但我依然保持着对他选择出家好奇心的沉默。

直到这次出版人邀请我为他的新书《半路出家》作序。

到底为什么呐?

自己翻书去。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佛教·世俗

    佛教·世俗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佛教与世俗的关系。
  • 今天天气不太好

    今天天气不太好

    打开这本书,就像走进繁花似锦的灵性花园,你可以从容散步,看看禅师对弟子的开示,看看禅师与人的对话,看看禅师如何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听听禅者浓缩毕生智慧体验的临终遗言,听听禅者被真理敲击心坎时精美莫名的感叹辞章……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佛教养生秘笈

    佛教养生秘笈

    本书以佛教养生观念为主旨,为读者提供了诸多方便易行的佛家养生方法,具体内容包括:精神养生法、生活饮食养生法、佛教医术等。
热门推荐
  • 转身发现爱上你

    转身发现爱上你

    他,六年前一次又一次地放开了她的手,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她给的机会,六年后,她华丽归来,却早已放下了一切。六年前的她,天真温柔,六年后的她,嗜血残酷,而造成这一切的,却是她曾经爱过的人,现在遗忘的人,以后再也不想见到的人。“谁是你媳妇儿,滚,别粘着我。”纪凛殇恼怒地说道“我不会滚,要不,你亲自展示一下。”男人无赖道,“你到底要不要脸啊!是不是个男人啊!”“我不要脸,我要你,至于我是不是个男人嘛.....你我想你最清楚了。”男人说完就一把将纪凛殇扑到。本书纯属虚构,作者不定时更新
  • 心上有今名为念

    心上有今名为念

    她,是官家和皇后娘娘跟前长大的郡主,是太后大娘娘宠爱的孙女,是傅大人和傅夫人的掌上明珠,是尹家大娘子的次女,是尚书小姐的深闺,是伯爵公子的毕生所爱。如此一个人,却被皇城里的三殿下骗走了。没多久,四殿下逼宫上位,没想到给他的竟是万箭穿心……
  • 毒判官的豢养宠物

    毒判官的豢养宠物

    一不小心穿越了,竟然遇到个宠她无边的男人,感谢老天!只是为嘛这个准相公宠她的同时总是一脸的‘狼’样?她就这么可口的让他两眼冒绿光吗,哎呦,她好怕怕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忆旧颜

    忆旧颜

    在我们普通的生活下,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找东西是件很难的事么?那在于你找什么。一个云淡风轻又有非凡能力爱猫女,她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我叫李旧颜,你想要找什么?
  • 金山镇世

    金山镇世

    无缘无故的机缘,引来了无法想象的阴谋,一次又一次的忍耐,最后换来了无法想象的巨大危局。欧阳翼龙无奈,但是为了自己,他决定崛起,强势崛起,一步步踏平所有的阴谋诡计,最后成为了强者,却也面对异族的挑衅,经过无数的努力,最后终于将一切都给压制。
  • 古宅咒怨

    古宅咒怨

    一群大学女生来到了一座荒废的古宅,然后704室的女生开始相继死亡。法医的鉴定是自杀,但罗泯哲却深深怀疑。在查案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20年前,就在同一所校园内竟发生过相似的死亡案件。这是诅咒?还是阴谋?等待着他们的会是更大的灾难。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罗泯哲要如何找出实事的真相?如此奇异的案件又将他们带领至如何奇异的历史。
  •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内容简介:千里河套,百年情仇。女性作家的柔曼之笔,诉尽这块肥美之地上肥美的往事。两条走西口的汉子,宿命般地迎娶了一对姊妹花,他们裹挟在时代的洪流里,家国天下,爱恨跌宕,情浓郁,怨酣畅,于这块黄河几字形上端北岸、阴山之南的大平原上,上演了我们民族的百年孤独。
  • 我爱你在你爱我之前

    我爱你在你爱我之前

    如果我不曾爱过你是不是我们的结局就会不一样呢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我宁愿选择不爱上你
  • 怎与君绝

    怎与君绝

    天朝宰相上官殷触怒天颜,秋后满门抄斩。因天朝神秘‘国师’庇护,赦免其罪,上官殷终生关禁,其他变为俗人。万人敬仰的‘国师’仙去之后,上官家再次失去依靠,上官殷之女上官卿云终引来身世之谜。上官卿云精通武功与医术,甚至连皇室、江湖的秘史都无一不晓,这样的人会是官家深院闺阁之中的小姐吗?可照顾上官卿云的奶妈仆人又怎会是凭空虚构?在上官卿云追寻的男子身上是否存有答案?就算过了千百年,她也忘不了在欲界天桥之上曾有人说:“如果可以重来,但愿我们不再遇见。”三百年前,她高高在上的看着俯瞰她的人,就算人群排满了整个关越,她仍旧第一眼望见了他。万人瞩目的她,一步步走到他的面前。“万事怎能如己愿,对吗?王爷。”
  • 梅朝荣品诸葛亮

    梅朝荣品诸葛亮

    诸葛亮已经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他是五行八门中,智的代表、慧的楷模。可是他的智慧掺杂了多少权术,揉进了多少虚伪,拼凑了多少狡诈,埋藏了多少阴谋。他是智不是大智,他的慧不是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