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6700000012

第12章 幸福心理学

)第一节 为什么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活百态】

小樱是某公司主管,从大学毕业到晋升为主管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下班回家,她的脸上总洋溢着甜甜的微笑,同事们对她羡慕得不得了。有人好奇,便问她:“你怎么每天都是一副积极向上的样子?感觉你天天都非常幸福。”小樱笑着答道:“因为我每天都告诉自己‘我是积极的,我是快乐的’。”

【心理学释疑】

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我们想收获幸福,先要种下幸福的种子。一个人总是说“我不相信”、“我不快乐”,那么他的人生也会陷入被动。相反,一个人如果总是给自己输入正面的暗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问题,那么生活给予他的也将是无限美好。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曾说过:“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特定的原因或者多个原因,今天的结果是昨天造成的,今天又为明天种下了因。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因果定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对这个定律的最好诠释。

看过《大长今》的朋友想必都记得这段情景:长今的父亲被仙道预言,说他命中将遇到三个女人,一个被他杀而不死,一个被他救后因他而死,一个将杀他而救活很多人。他感到恐惧,便问仙道:“如何才能不遇见第三个女人?”仙道回答是:“只要你不遇见第二个女人。”

客观来说,仙道的预言就是一个因果定律:遇见第三个女人(长今),是因为遇到了第二个女人(长今的母亲),而这又是因为遇见第一个女人(被废的皇后)。其实,幸福也是同样的道理。

生活无论是平淡,是忙碌,或是没有理想中的好,我们都可以从中给自己找出一个幸福的理由。例如,昨晚做了一个好梦、今天阳光灿烂、刚刚做了一个漂亮的新发型、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朋友的一个问候……这些小小的幸福连缀在一起,就像一条幸福的珠链,将令你的日常生活滋润、充实而美好,同时,也会让你的思想走向积极的一面。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瑟里格曼说,幸福=快乐+意图+参与。幸福并不是空等来的,不是被动地期盼来的,而需要你具有快乐的能力,获取幸福的意图,并能积极地参与。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还不够幸福,那就该清醒地审视自己了。要知道,一味地抱怨或叹息过去根本毫无意义,与其低落、委靡,不如珍惜当下、积极生活,让今天成为明天的幸福理由。

智慧看板

幸福是朴素的,它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等等同步。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第二节 为什么人们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生活百态】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葡萄园时,发现架子上挂着一串串葡萄,垂涎三尺,可自己怎么也摘不到。就在很失望的时候,狐狸突然笑道:“那些葡萄没有长熟,还是酸溜溜的。”于是它高高兴兴地走了。事实上,葡萄还是没吃到,狐狸仍然饿着肚子,但一句自我安慰的话让它摆脱了沮丧,变得快乐起来。

【心理学释疑】

狐狸通过自我安慰,即使没吃到想要的葡萄也很开心,这就属于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了挫折感,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这种心理,属于人类心理防卫功能的一种。

实际生活中,酸葡萄式的自我安慰比比皆是。例如,没有找到对象的单身族,常常会说“一个人最好,多自在啊”;没考上名牌大学的人,常常会说“读名牌大学有什么好,竞争那么激烈,早晚会累到变态”;有些人考试勉强及格,而同桌得了优秀,于是就想“一看就是抄袭,投机取巧,没什么了不起的”……

与酸葡萄心理相对应的是甜柠檬心理。它是指人们对得到的东西,尽管不喜欢或不满意,也坚持认为是好的。就好像一个人拿着没熟的柠檬,明知柠檬熟透了才甜,但是手上只有没熟的,就说自己的柠檬味道一定很好,会特别甜,何况有柠檬总比没有的好。这同样是内心的一种自我安慰。

现实中,人们的甜柠檬心理也比较普遍。例如,你买了一双鞋子,回来后觉得价钱太贵,颜色也不如意,但你和别人说起时,你可能会强调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质地是高档皮料,即使价格贵点也值得。还有,虽然你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有不少缺点,但在外人面前,你往往喜欢夸奖他的优点。

换个角度看问题,视野要开阔得多。即使处在同一个位置。我们也未尝不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事物、看待事物。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容貌不是国色天香,抱怨今天天气糟糕透了,抱怨自己总不能事事顺心……刚一听,还真认为上天对他太不公了,但仔细一想: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容貌天生不能改变,但你为什么不想一想展现笑容,说不定会美丽一点;天气不能改变,但你能改变心情;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这样一想,是不是心情好很多了?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有一艘船在波峰浪谷中颠簸。一位年轻的水手顺着桅杆爬向高处去调整风帆的方向,他向上爬时犯了一个错误——低头向下看了一眼。浪高风急顿时使他恐惧,腿开始发抖,身体失去了平衡。这时,一位老水手在下面喊:“向上看,孩子,向上看!”这个年轻的水手按他说的去做,重新获得了平衡,终于将风帆调好。船驶向了预定的航线,躲过了一场灭顶的灾难。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当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换个角度去看,生活更精彩!

智慧看板

对于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就会不同,心情也会不一样。所以,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问题,这样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的生活也就会不断充满希望与喜悦。

)第三节 情绪低落时该怎么办

【生活百态】

爱丽丝是个打字员,有天晚上,索菲亚回到家里,觉得精疲力竭,一副疲倦不堪的样子。她也的确感到非常疲劳,头痛,背也痛,疲倦得不想吃饭就要上床睡觉。她的母亲再三地求她,她才坐在饭桌上。电话铃响了。是她男朋友打来的,请她出去跳舞。她的眼睛亮了起来,精神也来了。她冲上楼,穿上她那件天蓝色的洋装,一直跳舞到凌晨三点钟。最后等她终于回到家里的时候,却一点也不疲倦,事实上还兴奋得睡不着觉呢。

在几个小时以前,当索菲亚的外表和动作看起来都精疲力竭的时候,她是否真的那么疲劳呢?的确,她之所以觉得疲劳是因为她觉得工作使她很烦,甚至对她的生活都觉得很烦。

【心理学释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在做一些有兴趣也很令人兴奋的事情时,很少会感到疲劳。因此,克服疲劳和烦闷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假装自己已经很快乐。如果你“假装”对工作有兴趣,时间久了,就可以使你的兴趣成真,也可以减少你的疲劳、紧张和忧虑。

一个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比肉体劳动更容易觉得疲劳。约瑟夫·巴马克博士曾在《心理学学报》上有一篇报告,谈到他的一些实验,证明了烦闷会产生疲劳。

巴马克博士让一大群学生做了一连串的实验,他知道这些实验都是他们没有什么兴趣做的。其结果呢?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很疲倦,打瞌睡、头痛、眼睛疲劳、很容易发脾气,甚至还有几个人觉得胃很不舒服。所有这些是否都是想象出来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这些学生做过新陈代谢的实验,由试验的结果知道,一个人感觉烦闷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实际上真的会减低。而一旦这个人觉得他的工作有趣的时候,整个新陈代谢作用就会立刻加速。

心理学家布勒认为,造成一个人疲劳感的主要原因是心理上的烦恼。

加拿大明尼那不列斯农工储蓄银行的总裁金曼先生对此是深有体会。在1943年的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尔卑斯登山俱乐部协助威尔斯军团做登山训练,金曼先生就是被选来训练这些士兵的教练之一。他和其他的教练——那些人大约从42岁到59岁不等——带着那些年轻的士兵,长途跋涉过很多的冰河和雪地,再用绳索和一些很小的登山设备爬上40英尺高的悬崖。他们在加拿大的小月河山谷里爬上米高峰、副总统峰和很多其他没有名字的山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之后,那些非常健壮的年轻人都完全精疲力竭了。

他们感到疲劳,是否因为他们在军事训练时,肌肉没有训练得很结实呢?任何一个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人对这种荒谬的问题都一定会嗤之以鼻。不是的,他们之所以会这样精疲力竭,是因为他们对登山觉得很烦。他们中有很多人疲倦得不等到吃过晚饭就睡着了。可是那些教练们——那些年岁比士兵们要大两三倍的人——是否疲倦呢?不错,他们不会精疲力竭。那些教练们吃过晚饭后,还坐在那里聊了几个钟头,谈他们这一天的事情。他们之所以不会疲倦到精疲力竭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耶鲁大学的杜拉克博士在主持一些有关疲劳的实验时,用那些让年轻人经常保持感兴趣的方法,使他们维持清醒差不多达一星期之久。在经过很多次的调查之后,杜拉克博士表示“工作效能减低的唯一真正原因就是烦闷”。

因此,经常保持内心愉悦是抵抗疲劳和忧虑的最佳良方。在这里,请记住布勒博士的话:“保持轻松的心态。我们的疲劳通常不是由于工作,而是由于忧虑、紧张和不快。”如果你此刻不快乐,会导致身体更加疲劳,情绪也就更加低落。因此,此时不妨假装一下自己是快乐的,当你的心理产生快乐的愿望时,身体也会跟着调整到快乐时的状态,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智慧看板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对人生的满足感。只要你心里高兴了、满足了,你就可以变得快乐,这就是“境由心造”。怎么做到这一点呢?经常保持微笑。每天早晨起床后,不要急着洗脸,要对着镜子,向镜子里的你微笑。为什么要在起床的时候呢?按照心理学的研究,刚起床时是人从潜意识进入到意识的分界线,是从潜意识到意识的过渡时刻,这个时候保持快乐的心态,或者经常鼓励自己,那么这一天你就可以变得很愉快、很快乐。

)第四节 为什么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活百态】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后来,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

【心理学释疑】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贝尔效应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牺牲精神,是一种甘愿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精神。有位名人说: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的确,学会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学会付出是人性光辉灿烂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

即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成功和刺激,也许你还不会有快乐。快乐是人生的至高追求,只有给予和付出,你才能实现这一追求。

国外一位作家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利利海。从山上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它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悦,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行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在此饮水。

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因为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区别在于:伽利利海接受约旦河,但绝不把持住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

另一个海则非常精明,它吝啬地收藏每一笔收入,绝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

伽利利海乐善好施,生机勃勃;另外那个则从不付出,它就是死海。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乐于索取,一种乐于付出。吝啬于付出的人,他的生活也将死气沉沉,被幸福疏远。

付出的种类很多,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一种付出是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是否幸福。在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为自己而付出,付出我们的汗水和辛劳来换取我们所应得的回报。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另外一种付出——为别人付出——同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财富和精神上的满足。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因你的付出而快乐,你得到的是生命的延长和增值。

智慧看板

给家人一个电话,给恋人一句甜言蜜语,给周围人一个微笑……幸福,并非总是如中彩票一样的突如其来,它其实更多地存在于点滴之中,存在于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在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融汇着幸福的纽扣。细品着每一点每一滴,你都会觉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暖暖的话语,足以触及幸福生活的内涵和秘密。

)第五节 为什么生活会随着想法的改变而改变

【生活百态】

一家制鞋厂,为了扩大市场,老板便派了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进行调查。那名市场经理抵达后,看到当地的人们都光着脚丫子,没有穿鞋子的习惯,他便觉得这里没有可以开拓的市场,于是回到酒店他就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场。”

老板接到电报后,思索良久,就又派了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当这名市场经理一见到当地人们赤足、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眼中放出光彩,他心中兴奋万分,急忙向老板报告:“此岛居民无鞋穿,市场潜力巨大,请速运一百万双鞋子过来。”

很快,鞋子到了,没几日便被抢购一空。

【心理学释疑】

同样的境况,却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你关注的是什么,生活就会悄悄地把你变成什么。这是因为人通过意识坚持不懈地关注心中的某个想法,行动就会不知不觉地向所想的方向去发展。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拉尔夫·特赖因曾说一个人“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这个意思就是说,你所关注的事情往往最有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当中,也就是你的意识和想法会吸引那些你所关注的事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每天八点按时醒来,可是如果第二天有事情,我们想提前两个小时起床,那么第二天即使没有闹钟我们也会在六点钟起床。

人只有相信一些东西,才会真的感觉到它的存在。哪怕生活中的美好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印象,也你要用纯净的心使它变得清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被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生活中,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日渐增长的年龄与岁月在肌肤上留下的衰老的痕迹,想到的尽是虚弱、衰老后的行动不便,那么我们的身体也就会有所反应,开始衰老。我们觉得自己有多老,就会看着有多老。而如果我们不受年龄影响,觉得自己一直很年轻、充满活力,并以愉悦的精神状态投入生活,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年轻人的光彩。

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善良、是仁爱,眼里看到的都是世间的温情,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美好。而如果我们关注的是邪恶,是人世间的冷漠,整个世界在你眼里都会是一片萧条。

如果我们关注的是积极的东西,比如,“我今天很漂亮”、“我现在的心情愉快”、“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一天天变得更美好”等,那么我们就会真的觉得自己今天特别漂亮、心情特别愉快、生活越来越美好;反之,你一天的情绪都会很差。

如果我们经常关注的是坏的方面的话,我们会错失许多可以获取成功、美好生活的机会。相反的,如果我们关注的一直是美好的、积极的方面,那么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出现难以想象的精彩。关注什么就决定了生活怎么样。有怎样的决定,就有怎样的地位和境遇。要想让自己有幸福的生活、快乐的心情、美好的未来,那么我们就多关注、吸收一些积极的因素,相信美好的存在。

智慧看板

英国诗人胡德曾说过:“即使到了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也要像太阳一样,总是面对着事物光明的一面。”任何时候,事情本身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事情的态度。只要你有一双能够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那么即使是再悲惨的事情,也不会让你失去幸福感。

)第六节 为什么得到越多,幸福感反而越低

【生活百态】

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遇到一位智者,智者给了他一个面包,他边吃边慨叹:“这真是世界上最香甜的面包!”吃完,智者给了他第二个面包,他开心地继续吃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满足感。吃完,智者又给了他第三个面包,他接过面包,一副饱胀的样子吃了下去。智者又给了他第四个面包,这一次,他满脸痛苦,最初的快乐荡然无存。

【心理学释疑】

为何饥者得到的面包总数不断增加,而幸福感与快乐却随之减少?这就是著名的“幸福递减定律”。所谓幸福递减定律,是指人们从获得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感,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的增多而减少。

与前面的例子相似,我们在生活中还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人在很穷的时候,总觉得有钱才是幸福;但真到成了富翁的时候,再被问及什么是幸福,他往往会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而不再是金钱。

事实上,幸福之所以打了折扣,并不是幸福真的减少了,而是由于我们内心起了变化。正如幸福递减定律所阐释的,人在处于较差的状态下,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兴奋不已;而当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优越时,人的要求、欲望等就会随之提升。

所以,当你感觉不到幸福的时候,可能幸福依然在你的周围,只是你的内心失去了对它的敏感。

一个国王带领军队去打仗,结果全军覆没。他为了躲追兵而与人走散,在山沟里藏了两天两夜,其间粒米未食、滴水未进。后来,他遇到一位砍柴的老人,老人见他可怜,就送给他一个用玉米和干白菜做的菜团子。饥寒交迫的他狼吞虎咽地就把菜团子吃光了,当时他觉得这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东西。于是,他问老人如此美味的食物叫什么,老人说叫“饥饿”。

后来,国王回到王宫,下令膳食房按他的描述做“饥饿”,可是怎么做也没有原来的味道。为此,他派人千方百计找来了那个会做“饥饿”的老人。谁料,当老人给他带来一篮子“饥饿”时,他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初的那种美味。

不难看出,国王回宫后,尽管菜团子还是当时的“饥饿”,但因为顿顿都是山珍海味,饱食终日,令其再也没有饥肠辘辘的感觉,所以“饥饿”的美味自然也不复存在了。

可见,幸福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灵活多变的,同一个人对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再用前面那个饥饿者与面包的例子来说。一开始他非常饥饿,第一个面包送到嘴里,便感到无比香甜,无比幸福;吃第二个面包时,由于吃完第一个面包,已经不那么饥饿了,幸福的感觉便会明显降低;等吃第三个和第四个面包的时候,反而有了肚子发撑、吃不吃都无所谓的感觉,当然也就没有幸福感了。

这种幸福的递减告诉我们:幸福随着追求而来,随着希望而来,随着需要而来,但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它又像过客一样,不会永远停留在某时、某处。

对此,我们应学会用心去体会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点滴的幸福。要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礼物,如果你抱怨食物不够美味,请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跟他们比,难道你不幸福吗?如果你抱怨工作不顺、乏味,请想想那些仍为寻找工作而四处奔波的求职者,跟他们比,难道你不幸福吗?如果你抱怨爱人不够浪漫,请想想那些还在为没有结束单身生活而向上帝祷告的人,跟他们比,难道你不幸福吗?如果你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请想想那些渴求骨肉却不能生育的人们,跟他们比,难道你不幸福吗?

所以,请时刻提醒自己: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要懂得用心去感受,不要让我们的内心麻痹,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智慧看板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人类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不断地扩充我们的欲望名单,这就带来了我们的不满足感。你的心理机制说:“当这种欲望得到满足时,我就会快乐起来。”可是当欲望得到满足后,这种心理作用却不断重复。幸运的是,有个可以让人快乐起来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我们思考的重心,从我们所想要的转到我们所拥有的。

同类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主要内容简介:你想了解真实的自我吗?你想消除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吗?你想摆脱愤怒、忧郁的负面情绪吗?你想得到朋友的信任、领导的青睐吗……有趣的心理游戏将为你揭开心理学的奧秘,让你在休闲娱乐中走进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帮你挖掘出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引领你探寻非凡的人生轨迹。
  • 工作要懂心理学

    工作要懂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工作是一个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如渴望安全、尊重等,而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莫过于自我的实现。对于上班族来说,只有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和工作,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 暖口味心理学

    暖口味心理学

    本书以快速让自己的心情变好为主旨,以心理学为依据,围绕快乐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和事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学会掌控情绪,管理心情,用理智驾驭情感,进而获得成功和阳光人生。本书阐述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并提供了有效的改善方法。例如,什么是情绪,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如何摆脱情绪障碍,怎样做情绪的主人;心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为什么要快乐地活着,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地忧郁和烦恼,好心情由谁决定,如何创造和坚持好心情;在职场如何调节情绪,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自我管理情绪等。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走出心情的低谷,摆脱烦恼的困扰,彻底地改变你的精气神,用热情、积极、乐观和快乐的心情拥抱美好人生。"
  • 情爱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情爱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书里有硌,有人物,有情境,从中可品散文之味;有诊断,有分析,有答疑,从中可探心理之妙;有建议,有方法,有对策,从中可寻自救之路。书中的故事,个个点击情爱中人关注的心理热点,处处剖析情爱中人难解的心灵困惑,时时导引情爱中人自救的心路历程。文学与科学融合,以散文笔法解析心理规律,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本书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
热门推荐
  • 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

    一位绝色美女使三个国家兵祸相接,两个国家分崩离析。她雍容绝代,目如秋水,丽出芙蓉,雅若蕙兰,脸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她是国君之女,她嫁给息国国君,出门拜访姐姐,不料被姐夫蔡侯觊觎,酒宴上蔡候盛情款待,面对蔡侯的白般纠缠戏弄,她会如何脱身,息候得知后又会如何设计报复蔡候。螳螂捕煌,黄雀在后!楚王得知她的美貌后,是霸占息候妻子,还是成人之美?看她如何巧用智慧,周璇在几个国家君王的身边。这样一位女子原本是繁华都市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却因长睡不起而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她带着对春秋史的洞悉进入陈王的宫廷。想逃离这一切回到现代的她,可心不由己,因为这里有她所爱的。
  • 北宋小霸王

    北宋小霸王

    没有霸王的力气,却有扛鼎的勇气。重生在北宋末年,姜琅奋力扛起北宋这口破鼎。…..他为国平西夏,吞北辽,灭女真,功勋卓著,威震寰宇!他为国整饬弊政,除六贼,征方腊,靖平四海,名扬天下!因为他的存在使得北宋王朝版图金瓯无缺,重现盛唐之遗风!因为他的存在北宋王朝有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盛况!他就是姜琅,他就是威震天下的江左琅琊王!
  • 粗暴的治愈者

    粗暴的治愈者

    神创造众生,我治愈沉沦者,可谁来救赎我?
  • exo之梦蝶之恋

    exo之梦蝶之恋

    亲们,写的不好别介意哈。此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是写得不好不要骂的太惨!!谢谢。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灰姑娘的罗曼史 (全文完)

    灰姑娘的罗曼史 (全文完)

    外表平凡为人冷漠的夏小川,遇上帅气多金的情场浪子展鹏,性格及身份上差异巨大的两人之间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发生呢?生就了一副天使面孔的抢钱魔女钱思思,邂逅了冷如冰山的酷总裁,两人间天雷能勾动地火吗?如此一出由招租引发的闹剧与爱恨情事正在上演,想知道的就请随我一起入坑吧!
  • 世界模板

    世界模板

    恭喜你获得一个世界模板,来创造你的世界吧。
  • 妖王大人只想要平静生活

    妖王大人只想要平静生活

    妖王的职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威风,而且还充满麻烦。零星涣散的妖族凝聚力,捉摸不定的下属忠诚度,激烈残酷的同类竞争……别说坐稳妖王位置了,连保住性命都是随机事件。更加让妖无语的是,都9012了,妖族仍保留着极其古老的生活习性。例如狗妖,至今还在用翘腿子撒尿的方式捍卫领地。所以,面对老妖王留给自己的这么大一个妖族烂摊子,白喻想说:“本妖王只想过平静生活啊!”“好的大王!我把他们都莎了,大王就平静了。”“滚出克!!!”
  • 监狱大佬

    监狱大佬

    普通青年孙大剩,却被人陷害谋杀C市大佬。神秘人保他不死,却要求他被关在C市最残酷的监狱。“只有当上监狱大佬,你才有资格去复仇。”神秘人背对着孙大剩。大佬么,好,我就当上监狱大佬你看看!被揍得面目全非的孙大剩咬牙说到。
  • 穿越遇皇上

    穿越遇皇上

    主要介绍了一名老师穿越,遇见皇上,变成小妾,遭人陷害,最后登上皇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