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2800000006

第6章 做人有道(1)

做人要自知、自爱

【老子说】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第72章)

意译:如果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权威,那么可怕的事件就要降临了。不要逼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的生计。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会反抗。因此,圣人只要求自知,而不自我张扬;只要求自爱,而不自以为高贵。因此圣人舍去后者(自见、自贵)而取前者(自知、自爱)。

【解读】

老子首先对所有的统治者提出了一个忠告:对待人民要宽厚一点。如果一味凭借恐怖手段,那么当人民不怕恐吓威吓的时候,那么最大的威吓也会不起作用,真正的危险也就来临了。老子对统治者说的这些话在不断的应验。秦朝时期,秦始皇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本来应该是彪炳千秋的事业,但是他迷信武力压榨的政策,用唐朝人杜牧的话说就是:"(秦始皇)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终于使老百姓忍无可忍。陈胜吴广本来就是普通的农民,被征派去戍守边境,但是因为天降大雨耽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令,若是耽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陈胜、吴广就说,同样的都是死,与其因为耽误期限被处死,还不如起来造反,也许还有一条生路。老子还曾经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民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让他们害怕呢?于是,陈胜、吴广就揭竿为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很快就灰飞烟灭了。

说完了统治者不要用恐怖手段威吓人民,老子进而提出统治者要低调一点,让老百姓生活的自在一些,不要去阻塞老百姓的生计,不要压迫老百姓,这样才不会有老百姓造反的情况发生。老子好像一个喋喋不休的谏臣,向统治者善尽忠言。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老子给开出了药方:只要求自知,而不自我张扬(自知不自见);只要求自爱,而不自以为高贵(自爱不自贵)。自知就是统治者有自知之明,有知识有经验,还不喜欢自我炫耀。自爱就是统治者可以爱护自己保护自己,但是不要高高在上,称王称霸,穷奢极欲,脱离人民。自知自爱的道理,不仅对于统治者适用,对于一般的领导者也很值得借鉴。

身为领导干部,自然是要与民众打成一片,深入到民众之中。在这一点上,中国共产党是卓越的表率,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人民军队前面都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毛泽东还曾经说过:"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领导人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28年3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到湖南南部的桂东县准备接应朱德部队。镇上本来是熙熙攘攘,数百间店铺都在营业,也是热闹非凡。可是当毛泽东带领红军到了桂东沙田镇之后,家家户户都店门紧闭,镇上也是空寂冷清。老百姓为什么会这样害怕呢?原来以前到镇上的军队都是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还曾经大肆宣传红军见屋就烧,见人就杀。人民受了惊吓,早就心惊胆战,许多人还跑进了山林。1928年4月初的一天晚上,毛泽东在一间破漏的小房子里夜不能寐,他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他想到人民军队的建设事关重大,队伍成分复杂,很多旧部队的官兵自然有小生产者甚至军阀习气,他们的纪律作风很成问题。部队中经常出现打骂士兵、偷鸡摸狗的现象,甚至在部队进入桂东之后,部队还曾经烧了不少房屋。在一次抓土豪劣绅的时候,还曾经误烧了农民的房子,甚至有误抓老百姓的现象。

人民是军队就要进行人民的战争,就需要人民的支持,也就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就将几个月前曾经宣讲过但是未系统成型的军队纪律反复斟酌修改,写出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后来这项政策在革命战争进程中不断变化,经过改进与修改,成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此后它又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

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的集中体现。老子还说不要厌恶人民的民俗民风,也不要讨厌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有不厌恶人民的统治者,人民才不会厌恶他,因此圣人自知自爱,有更高的追求。身为共产党员,更要自知自爱,更要严格自律。

歌德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是自我提升的必备条件。一个人若想保持良好的心态,你就要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自我定位,敢于直面人生,正确清醒的估量自己。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连孔子这样的古代先哲都是在不断的反省自我,何况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呢?也正是因为孔子能够不断的自我反省,才有那种自制自律,自尊自重以及自信自立的品德。

英国大哲休谟是一位非常懂得自知自爱道理的人。他晚年退休后,每年能拿到1000英镑的退休金和版税。早年,他曾经写过一部《大不列颠史》,是一本重印多次的畅销书。退休后,周围的人劝他再写续集,一直写到当代。休谟摊开两手说:"你们已经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先生们,但我不想再写了,理由有四点:我太老了,太胖了,太懒了,太富了。"

我国古典名著《太平广记》上也有一些这样的故事,其中一则谈到:一位监察御史文笔不怎么样,却很喜欢舞文弄墨,许多人就奉承他,他自己也觉得很高兴,得意之时就拿出银子来请客,他老婆就劝他说,你写的文章并不怎么样,别人说你好,一定是拿你寻开心。这位监察御史一想,也是那么回事,就再也不肯出钱请客了。但是,另一个人却不是这样了,他作的诗本来就一塌糊涂,别人故意称赞嘲弄他,他还以为是真的了,就大办酒席来招待这些人。他的老婆则是知道他没有多少文才,于是苦劝他,没有想到这位老爷还以为是老婆嫉妒他的才华。同样是两个人,结果昭然若揭,一个迷途知返,另一个却痴迷不悟,不肯悔改,真是可悲。

人们喜欢听好话,奉承的话,这是人之常情。可是,那就更需要人们具有自知自爱的品性。邹忌的故事就明显的说明了这个品性。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仪表堂堂,很受别人欣羡。与邹忌同城的徐公一表人才,也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上,邹忌起床之后穿衣戴帽,在边照镜子边问妻子:"你看,我与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妻子走上前,帮他边整理衣服边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邹忌还是不太相信,因为徐公是城内有名的美男子,自己怕比不上他,所以他就问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小妾连忙说:"当然大人比徐公漂亮多了。"

第二天,有客人来访,邹忌就陪他们聊天,想起昨天的事情就顺便问客人:"您看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客人毫不犹豫的说:"徐公自然是比不上您。"

邹忌这样听大家说徐公真的不如自己漂亮,心里美滋滋的。可是,碰巧有一天城北的徐公来访,邹忌一看他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立刻怔住了。他不断的打量徐公,觉得自己真的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自己,还拿来镜子照了又照,觉得自己比徐公差远了。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就在思索这件事情,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何妻妾以及客人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终于想通了,妻子说他美是因为偏爱他,小妾说他美是因为害怕他,客人说他美是因为有求于他。受了别人的赞扬,还是真的会认不清自我了。邹忌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齐威王,齐威王也虚心纳谏了。

普通人不自知自爱,只不过影响的是个人。而领导者的行为关乎国家,关乎人民,倘若不自尊自爱,将会危害更大。老子对为政者倡导自知自爱,将会获利天下,确实有远见眼光,对今天的领导干部不无借鉴。

学习水的品格

【老子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

意译:最高层次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可以容纳于一切容器之中,而没有固定的形状。它甘心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那就接近于懂得"道"了。做人要像水那样甘于卑下,心灵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往之中要善于选择仁人交往,说话要像水那样真诚,执政要像水那样公平,作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圆通,行动要像水那样善于选择时机。他总是不与人相争,所以永远不招怨恨。

【解读】

一般人看来,当领导的人,大权在握,谁敢不敬?但是,现实却是,做一个好的领导干部,需要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乃至难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修养,就有可能失去理智。唐代刘餗在他的《隋唐嘉话》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唐太宗罢朝回宫后,满脸怒气,恶狠狠地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原文是"会杀此田舍汉!")长孙皇后赶紧问:"是谁冒犯陛下了?" 唐太宗说:"除了魏征还有谁,他多次在朝会上当面辱我,经常使我不自在。"长孙皇后听了,赶紧换上朝服又来见唐太宗。唐太宗吃了一惊:"你为什么要这样?"皇后说:"我听说皇上圣明了大臣们就忠诚。现在陛下您是圣明天子,所以魏征才能直言。我哪儿能不祝贺您呢?"

唐太宗明白了皇后的意思,终于消了气。而且,以后唐太宗变得更加虚心纳谏,对魏征更加器重,朝廷上下君臣一心,开创出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说起唐太宗,我们知道,这是一位刀光剑影里打出来的皇帝,其脾气的火爆是出名的。但是,为了做一个好皇帝,他逐渐改掉了自己的性格,变得虚怀若谷,虚心纳谏,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领导者,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我们无法考证唐太宗是不是读过《老子》,但是唐代确实是把老子这个人奉为自己的祖先的。而唐太宗的变化,确实应了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水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着万物,让万物都承受其福泽。水的品格一是包容,二是谦下,唐太宗就是这样一位具备了这种品格的领导者,尽管他也有压不住火的时候。

俗语中我们也会听到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世界物欲横流世界里,甘愿居下流,包容世间的污浊灰垢。老子告诫我们,做人处世也要像水一样,宛若涓涓细流,滋育万物,滋育人民。那种大度,那种胸襟,早就成为人生的修养准则。有一幅对联说的好:"水为善下能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天。"

老子说,正是因为水包容了世间万物,很大程度上不为人所理解,也正是这样的人才会有所成就。因此,老子就再次强调人的行为要像水一样,善于甘处下地,心境要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行为也要像水一样助长滋养万物,说话更要像水一样有准则,做事更要像水一样学会调剂融合,还要善于把握机会,相机而动。老子讲了一大堆这样的准则,除了他所说的圣人能够做到,怕是很少能够达到的了。不过人们正是需要有一个理想的目标,才能够有孜孜不倦的前进动力,这些也需要在生活中磨砺与体悟。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文王为周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没有来得及没掉商朝就去世了。周武王即位之后,周公就成为其得力助手,他与姜尚(姜子牙)共同辅佐武王,筹划灭商大计。不久,周公与武王一块在孟津召集诸侯一块订立盟约,检阅部队攻打商朝。就在孟津会盟的第二年,武王在周公等人的辅佐之下,统率大军在牧野誓师,商纣王在慌乱之中抓来一批奴隶,结果这些人早就对商纣王的统治心怀怨恨,与武王的军队刚一交战就掉头反戈,商朝军队溃不成军。商纣王自知失败,登上鹿台自焚而死。从此,商朝灭亡了,周朝建立了。

灭掉商朝之后,武王征求大家的意见,如何处置殷商的贵族以及那些奴隶。周公就说,应该让殷人在自己的地方上安居乐业,继续耕种土地。还要争取殷人中有仁德的人,周公的举措深得武王赞许,也大获民心。那些深受殷纣王残害的人终于重见天日。

后来由于武王日夜操劳,身染重病,周公焦虑万分,他向历代先王祈祷,愿意代替武王而死。可是他的祈愿并没有换回武王的好转,武王最终还是病故了。武王在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周公,周公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周公就立武王的儿子即位,那就是成王。可是成王毕竟年幼,处理国家的政务就落到了周公的身上。此时受封于东方的管叔与蔡叔对周公代理王位十分不满,管叔按照兄弟排行是第三,周公是第四,管叔自然不满周公独揽大权。蔡叔排行第五,也是支持管叔。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企图谋害成王,篡夺王位。

周公在此形势之下,先稳定内局,说服姜尚以及召公,紧接着就东征,讨伐管蔡的叛乱。这样,战乱平定后,周公趁机把周王朝的统治扩展到东部沿海。

周公班师回朝就决定营建东都洛邑,他还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当洛邑建城之后,礼乐也制成了。此时,周成王已经长大,周公便把政权交给了成王,自己则退居辅佐之位。周成王执政的时候,周公担心成王贪图安逸就劝勉成王,让他勤劳治国,要关心人民疾苦,否则一味骄淫奢侈,将落得可悲的下场。

如周公这样一心为国为民,在历史上一直为后人称道,浸透着老子那种上善若水的精神。即便身居高位也高高在上,虽然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巧合的是,我们的新中国也有一位"周公",他就是被尊称为周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周恩来的品格,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水的品格--上善若水。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周恩来就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武装斗争时期,他为创立新中国呕心沥血;在新中国建立后,他为国家的富强鞠躬尽瘁。他曾经有机会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却甘心居于辅佐地位;他广交朋友,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和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心系人民,为民生和富强耗尽心血。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的国事,面对别人无法代劳的棘手事,他事必躬亲。他有一句自白说得好:"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

在我们的生活中,水是流动的智慧,是滋养万物的源泉。水的品格使我们明白:并不仅仅是要向上,还要"善下"。善于学习水的品格,才能保证成功。

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老子说】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第33章)

意译:战胜别人只不过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解读】

同类推荐
  • 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

    优美的笔触传递青春气息,至深的哲理述说动感人生,专注聆听青春的脚步声,悉心体味青春的心灵独白。《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蕴涵的动人情感、美丽智慧,以及令人震撼的生命本性的跃动,如清风拂过心田,如春雨滋润心灵,让青少年从内心滋生对爱的珍重、珍视,使漠然、敏感的内心世界得到升华。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奥格曼狄诺全能成功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奥格曼狄诺全能成功学

    本书介绍了成功的好性格,成功的好习惯,成功的好心态,成功的好人缘,正确对待工作,人生忠告,商业巨子,传奇的文坛巨子等。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选择和放弃就像同胞兄弟一样如影随形。选择是人生路上的航标,学会选择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只有量力而行的选择才能到达理想的港湾;放弃是人生的隧道,舍得放弃是顾全大局,超然洒脱,只有简单从容的放弃才能左右逢源。
  • 想通了就快乐

    想通了就快乐

    酸咸苦辣尝过,才可能更充分地拥有和珍惜生命的甘甜。即使这个世界永远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绝对完美的结局,我们也应该学会在与它的相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我们将这些闪耀着智慧和哲理的火花一一收集,希冀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感动和启迪,为你的生命创造出人世间最美丽的奇迹。想通了,也就懂得了得到与失去的意义想通了,也就明白了选择与放弃的道理想通了,也就理解了获得幸福的真谛想通了,也就掌握了享受快乐的秘密。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精心为青少年总结了100条经久实用、深刻睿智的人生经验,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精彩独到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揭示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青少年在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梦想;在遭遇挫折和感到无望时,能从中汲取力量;在迷惘和失落时,能从中获取慰藉……
热门推荐
  • 我在吉利的日子

    我在吉利的日子

    吉利,是中国民族汽车业的骄傲,它冲破重重蕃蓠和一切世俗的目光,成为改革中的弄潮儿。它是在中国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生力量,敢于自我,敢于奋进,敢于挑战,大智大勇,挑起民簇汽车业的重担,扛起民簇汽车业的大旗,成为民营汽车业的典范。文中的‘我’贯穿全篇,以‘我’的视觉来观察吉利,歌颂李书福先生超人的智慧,为中国的轿车业所作出的丰功伟业,体现了吉利集团由小做大,由弱变强的历程,着重突出在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勃勃向上的精神。
  • 魔都温柔的活着

    魔都温柔的活着

    通过马峥与韩诗霞动人心弦的故事,揭示了纯真无暇的爱情价值观走向没落。这里是一场,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博弈;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相融处。生存的利益与欲望,谁对谁错又有几人能够说的清道的明。时代的车轮下,每个平凡者的心酸背后,是主动的适者生存,还是等待着物竞天择。
  • 漫威魔皇轨迹

    漫威魔皇轨迹

    寒冰是我的武器,元素是我的朋友,光暗水火围绕我的身边。一名穿越客行走在漫威的故事~
  • 大神修成之路

    大神修成之路

    茫茫人海中,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行,然而大多数人们都处于迷茫中,本作介绍了在一个机缘巧合中,一位普通人的成长之路
  • 开光

    开光

    从小被送到一个神秘基地训练的楚越,突然接到家里遭遇变故的消息。老爸生病住院,潜伏在暗处的对手虎视眈眈,为了回家,他申请提前接受结业考核,但在执行任务中却又遭受到了陷害……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又是谁要对付楚家?带着疑惑,带着一颗复仇的心,楚越回到华夏,在迷雾笼罩的阴谋漩涡中劈荆斩棘、一路向前……“天才?开什么玩笑,在我面前难道你没有无地自容的感觉吗?”“美女?拜托你们不要用这么花痴的眼神看着我好不好,会招别人嫉妒的!”“钱?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啊!!!哦,对了老板,刚才买茶叶蛋的五毛钱,你还没有找给我……”“越是黑暗的天空,就越是能够发现最亮的星辰,而我楚越,注定就是为暗夜开光的那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你的世界徘徊的那三年

    在你的世界徘徊的那三年

    这是一篇校园文,有甜有虐,主要讲的是胡晓晴和蒋小鱼高中三年的故事,面对欢喜两年半的同班同学,还是一个水瓶座,爱情经历为0,对女生班绝缘体的男生,她最终能追到他嘛?消遣着看叭!作者第一次写文,接受轻喷哈.
  • 野狼沟

    野狼沟

    尤创新住在野狼沟,从家到镇里上中学要翻越一座大山,凭她这条长腿也得走上十来个小时,一般人在冬天是不敢翻山的,因为两头不见阳光,都怕遇见狼,夏天白天总会比冬天长出三四个钟头,危险不太大。
  • 喂打开你的口袋

    喂打开你的口袋

    传言说他是个疯子——那个日夜蹲守在通往三葵瀑布的公路上,伏击过路客人的头发乱糟糟的中年人。
  • 名门厚爱:帝少的神秘宠儿

    名门厚爱:帝少的神秘宠儿

    乔小歌原本以为这个男人真是外界所说的高冷范。婚后才发现,这个男人不要脸的程度绝对是世界第一!说好晚上分房,这男人却总有理由来霸占她房间,步步将她逼到死角,互相纠缠!于是,一连串夫妻的爆笑斗争开场…“找到少奶奶了,她在教堂结婚!刑少掀桌:“抄家伙!阉新郎,夺新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